马春艳;胡桂贤
出血热(HFRS)是我国东北地区秋冬季节流行较广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以急性肾功能衰竭为主要临床表现,也是主要死亡原因之一.特别是一些危重型病人,肾损更重,死亡率更高.血液透析(HD)对救治急性肾功能衰竭有明显疗效.我院1996-06~1997-10,应用HD配合救治19例危重型HFRS病人,效果良好,浅谈如下护理体会.
作者:韩艳;隋玲;吴佳梅 刊期: 1999年第03期
为解决发育期中下颌骨骨性前突患者非手术治疗的难题,本研究采用上颌快速扩弓装置及头帽颏兜对上、下颌骨施加矫形力,在结合拔牙的基础上应用方丝弓矫正技术治疗,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矫治效果.上颌快速扩弓效果稳定,上颌骨在扩大的同时无明显的前方移动;头帽颏兜改善了反颌前牙的覆盖,抑制了下颌骨的生长.由于上、下颌关系的改善,使通过方丝弓矫正装置来排齐牙齿和控制牙体长轴的操作变得简单易行.结论:应用此种矫形力有利于颌骨发育阶段骨性反颌的治疗和保持.
作者:李志强;王俊环;宿玉龙;三(亻;条)勲 刊期: 1999年第03期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多因素性的疾病,现代医学研究证明:有四种相互作用的主要因素在疾病发生过程中起作用,这四种因素包括:机体、饮食、运动和时间,这便是动脉粥样硬化四联因素理论.图1为四联因素相互作用,致使动脉硬化发生的图解,只有这4种因素全部具备的条件下才会发生.换言之,动脉粥样硬化发生要有敏感的机体,充足适宜的底物(脂质),又由于运动不足,不能充分消耗掉这些底物,而使脂质沉着在动脉壁内膜及内膜下,而且这些底物(脂质)又必须在足够的时间内逐渐形成,并伴有中层平滑细胞向内膜移行、增殖、内膜增厚发展而形成的粥样病灶,或纤维脂质斑块[1].这就是动脉粥样硬化四联因素理论.
作者:陈贺中;朱晓峰;赵丽娜 刊期: 1999年第03期
本文报告自1996年以来我院采用维尼安联合甲孕酮治疗更年期综合征26例临床疗效,并探讨雌激素替代如何配伍孕激素的方案.
作者:郑殿平 刊期: 1999年第03期
惯用破伤风抗毒素(TAT)的皮试法是用每支1ml含1500国际单位的破伤风抗毒素药液,抽取0.1ml加生理盐水,稀释到1ml(含150国际单位)取0.1ml(含15国际单位)作皮内注射,15min后检查反应结果.凡TAT试验结果阳性而又必须注射者,则采用脱敏注射法;可将余液0.9ml一次稀释至5~6ml,分3~4次肌肉或皮下注射,每次间隔15min,从作皮试到脱敏注射完毕,整个过程需45~60min.根据多年的临床实践,我们对近期临床资料进行了关于药液浓度及注射方法等方面的探索,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丽;马春艳;贾秀坤 刊期: 1999年第03期
长期以来,对心律失常患者心率监测都是通过常规测脉搏来反映的.临床实践证明:心律失常患者常规测脉搏不能准确反映心率(确切的说不能反映心室率),只有改做心电图才能准确的反映出心室率.对于心律失常病人,心脏每一次舒缩往往不能相应地引起一次周围血管搏动,脉率少于心率,我们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体会如下.
作者:赵志清;盛淑杰;李艳敏 刊期: 1999年第03期
抗病毒糖浆是一种纯中药制剂,应用于临床,治疗病毒引起的多种疾病,收到比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商彦;许寿春;包显章 刊期: 199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婴儿硬膜下积液形成原因和治疗方法.方法:全部行囟门外角穿刺引流,结果:其中36例治愈,余4例中3例手术治愈.结论:硬膜下积液形成的原因除破裂的蛛网膜的单向活瓣作用及积液蛋白含量高的渗透作用外,还与脑萎缩、颅脑发育不相称、脑积水使硬膜下腔增宽、脑脊液的吸收和循环障碍有关.对反复穿刺引流不愈的病例,应尽早行硬膜下腔一腹腔分流术或大网膜颅内移植术,以利于患儿脑功能恢复.
作者:王浩岩;郎铁成;李福义;杨文佳;李明军 刊期: 1999年第03期
临界高血压(BHP)发展为高血压病及发生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危险性均明显高于正常人.本研究旨在进一步观察BHP患者血流变学变化,以降低高血压病及其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其治疗体会.
作者:贾洪波;宋丽新;朱英莉 刊期: 1999年第03期
尼莫地平系1、4---- 二氢吡啶类钙通道拮抗剂,在临床上正广泛使用.而尼莫地平合并泰必利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效果少见报道.现将我院合用两药治疗偏头痛的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孙传兰 刊期: 1999年第03期
患者,男,24岁,转移性右下腹痛,伴恶心24h入院.查体:右下腹固定性压痛,无肌紧张及反跳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腹透:未见异常.急诊以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入腹见腹腔内较多乳糜样渗液,立即改剖腹探查术,见部分肠管与腹壁粘连,部分小肠扭转720度.肠管色灰白,腹腔乳糜样渗液500ml,松解粘连.,复位肠管,色恢复,未见破裂处.取渗液送化验,报告乳糜阳性.术后诊断:肠粘连,肠扭转,淋巴管阻塞性乳糜腹水.抗炎治疗,8d出院.
作者:侯宝忠;吕明尧 刊期: 1999年第03期
淋菌性结膜炎亦称脓菌性结膜炎,病因为奈瑟氏淋球菌所引起.我院门诊眼科于1996~1998-04共收治了8例淋菌性结膜炎的病人,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淑娟;宋炜辉 刊期: 1999年第03期
胎膜早破与围产期母儿并发症有密切关系.作者通过妇产科多年临床工作,发现因产妇主诉阴道流水、或见少量阴道液体流出,石蕊试纸变蓝,而实际上并未发生胎膜早破的产妇占有相当大比例.为提高胎膜早破的入院诊断正确率,并对阴道流水的产妇采取积极有效的观察治疗和护理,现对胎膜早破与正常对照组的临床处理、预后等方面进行分析.
作者:杨玲 刊期: 1999年第03期
新生儿硬肿症是多种原因引起的皮肤和皮下脂肪硬化、水肿.近年来,我们应用丹参与红花油治疗新生儿硬肿症40例,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耿喜荣;裴长虹;张艳 刊期: 1999年第03期
内镜下微波治疗消化道疾病,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技术.我们1995-01~1998-04使用这一技术治疗消化道息肉,收到良好效果,现总结讨论如下.
作者:祝伟;贾杰;郑欣 刊期: 1999年第03期
尿崩症是儿科较常见的内分泌疾病.精神性多饮是中枢性尿崩症(CDI)鉴别诊断的重要内容.本文对我科1991~1996年收治的22例此类患儿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进行初步探讨.
作者:钱明珠;吴澄;徐芳 刊期: 1999年第03期
迟发性运动障碍(tardive dyskinesia, TD)系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特殊而持久的锥体外系反应,其主要表现为不自主动作.在长期服药的精神病病人中发生率为14%~15%,而且处理较困难,近年来受到较多关注.TD的发生机理尚不清楚,多数研究者认为是由于脑黑质-纹状体多巴胺功能相对增高所致[1].过去许多学者曾试用过多种药物,但疗效均不肯定,我们成功地用碳酸锂治疗2例TD患者,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长安;杨波 刊期: 1999年第03期
黄连解毒汤由黄连、黄柏、黄芩、栀子4味中药组成.由于口味极苦,难于矫正,且对胃粘膜有刺激,因而服用时易引起恶心和呕吐,进而影响药效.为了克服这个缺点,参照文献[2],将其改制成肠溶微囊,有效地解决了上述问题,现报道如下.
作者:韩云龙;刘金荣;武丽娟;孙淑萍 刊期: 1999年第03期
尖锐湿疣是一种常见的性传播疾病,目前治疗尖锐湿疣的方法有物理疗法和药物疗法,但单独应用疾病易复发,现已成为防治工作中的一大难题.我们近来应用KS-光热治疗仪联合α-Ib干扰素治疗尖锐湿疣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芦萍;高腾花;靳秀英 刊期: 1999年第03期
视神经、视网膜等眼组织对眼动脉血流的变化反应敏感,尤其是儿童,视神经、视网膜的发育与眼动脉血流的供应情况密切相关.获得眼动脉血流动力学的相关值对眼科临床工作有重要意义.成人眼动脉血流的正常值已有人统计、测定,但儿童眼动脉血流的正常值未见报道.为填补这一空白,我院于1996-05~1998-04月间对正常儿童眼动脉血流速度进行了测定,并与成人正常值进行了对比、分析,获得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
作者:杨兴东;于妍娉;孟庆祥;毕东辉;关向民 刊期: 1999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