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谱效关系在中药质量控制方面的应用及其关键问题的探讨

孙亮亮;乔金为;吴剑;康浩;张叶;王晓阁;刘想晴;张解和;宋洁

关键词:中药, 谱效关系, 质量控制, 应用, 问题
摘要:中药谱效关系是在中药指纹图谱的基础上,探究其与中药药效相关性的一种新方法,以期找出与药效活性相关的药效成分群,为中药内在质量评价方法的建立和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的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思路.本文从中药谱效关系研究的中药“指纹图谱”的建立、中药“药效学”的评价和“谱-效关系数据”的处理等3个方面进行归纳总结,目的在于阐明其每一方面的关键问题并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探讨,旨在为后续研究中药谱效学提供思路和借鉴方法,同时还对中药谱效学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许叔微《伤寒九十论》临证方药初探

    许叔微为宋代著名新安医家,其所著《伤寒九十论》所载医案大多选用仲景经方,但又不拘于经方,针对病证的变化能灵活化裁,所用方剂简便而疗效突出,针对伤寒病证的发展传变,辨明病情的寒热虚实,适时采用伤寒下法;强调伤寒以真气为主,危证喜用奇方重剂.许氏辨治伤寒虽有其特定历史条件的局限性,但他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对当今临床仍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实用价值.

    作者:王玉凤;吴元洁;张亚辉;赵军;黄菊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与提升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运用网络新媒体推动思想政治工作发展,要高度重视高校网络思政教育.通过分析现阶段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存在的困境,结合新时代的发展要求,提出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应对举措,提升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助力大学生成长成才.

    作者:万泱;彭映梅;田川;黄俊麟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芍药甘草汤联合木瓜煎治疗小腿抽筋的临床体会

    小腿抽筋总的病机为筋脉失养、肝主筋脉,故其治疗常注重肝脏的滋养.师承导师马春成根据自身多年的临床经验,独创性地将芍药甘草汤与木瓜煎联合用于治疗小腿抽筋,其组方特点主要体现在酸甘化阴、木瓜与芍药联用、健后天脾土(阳)等三个方面.现详述其理论并列举医案以论证.

    作者:唐世红;孙升云;姚奇;李丽洁;张毅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鼻肺咳方抗炎抑菌作用研究

    目的:通过蛋清致大鼠足肿胀和平皿法体外抑菌两个实验来研究鼻肺咳方对早期急性炎症的抑制作用和体外抑菌作用.方法:通过向大鼠趾皮下注射致炎物(新鲜鸡蛋清液),引起炎症介质的释放,造成足肿胀炎症模型,计算足肿胀度的变化来观察受试药对早期炎症的抑制作用;采用平皿法观察受试药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抑制作用.结果:鼻肺咳方高剂量(13.6 g生药/kg)和中剂量(6.8g生药/kg)能明显降低大鼠足肿胀度,高、中剂量抑制率高峰分别达22.12%、17.24%;鼻肺咳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低抑菌浓度(MIC)分别为100、50、50、25mg/mL.结论:鼻肺咳方高剂量(13.6 g生药/kg)和中剂量(6.8g生药/kg)对早期急性炎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鼻肺咳方浓度25~ 100mg/mL具有体外抑菌作用.

    作者:龚琴;李俊;张爱玲;饶小勇;罗晓健;陈生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3T3-L1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模型研究现状

    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的病理基础,主要表现在脂肪、肝脏和骨骼肌等三大外周组织,其中脂肪是率先发生1R的部位.发生IR的脂肪组织分泌大量脂肪因子,经血液流经肝脏和骨骼肌诱发全身系统性IR终发展为糖尿病.为更好地阐述脂肪IR的作用机理及药物干预机制,实验多采用生存力强、对胰岛素高敏感的3T3-L1脂肪细胞来模拟体内环境,通过胰岛素、地塞米松、高糖、高糖高脂、软脂酸、油酸、游离脂肪酸、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等药物诱导建立IR细胞模型.本文对IR-3T3-L1细胞模型的建立及优化,主要从糖代谢紊乱、脂代谢紊乱以及炎症因子诱导这三个方面进行详述.

    作者:雷婷;涂珺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苍耳子散熏鼻联合鼓膜按摩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急性期50例

    目的:观察苍耳子散熏鼻联合鼓膜按摩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在我科门诊就诊,中医诊断为耳胀、西医诊断为分泌性中耳炎急性期,且排除高危因素的患儿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苍耳子散熏鼻联合鼓膜按摩治疗,对照组参照《儿童中耳炎诊断和治疗指南(草案)》未予治疗,每周评估1次,连续观察4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0.0%,对照组总有效率48.0%,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苍耳子散熏鼻联合鼓膜按摩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急性期疗效显著.

    作者:陈秀峰;卢娜;周思平;张勇辉;张娟;平江涛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妊娠小鼠子宫内注射影响因素的研究

    目的:探讨注射天数、孕鼠经初产等因素对子宫内注射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将初产及经产孕鼠各随机分为4组,实验组分别在孕14d、15d、16d进行胎鼠腹腔注射,并设假手术组,观察手术并发症及妊娠结局.结果:孕14d注射组经产孕鼠较初产孕鼠的胚胎丢失率明显降低,而注射天数对胚胎丢失率无显著影响.结论:采用经产孕鼠可显著提高子宫内注射后胎鼠存活率,孕14~ 16d可作为后续研究优化胎鼠腹腔注射时间的选取范围.

    作者:陈来;李俊;殷玉婷;陈丽玲;袁可望;舒坤;罗小泉;徐彭;李姗姗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DR在评价儿童肘内翻指标及肘内翻分度的应用

    目的:探讨DR在评价儿童肘内翻指标及肘内翻分度的应用.方法:搜集6~14岁单侧发生肘内翻对侧正常病例60例,摄双肘关节标椎正侧位片对比.在测量携带角的基础上,分别增加测量肱骨角、尺骨角、肱骨外髁骺线角,总结出各角正常范围值,并根据各角大小及肘关节功能进行肘内翻的分度.结果:60例单肘内翻病例中,43例轻度内翻(71%),9例中度内翻(15%),8例重度内翻(13%).正常各角因年龄及性别不同跨度较大,正常值分别是:携带角男2°~ 26°,女2°~22°;肱骨角男77°~95°,女72° ~91°;尺骨角男77°~99°,女72°~93°;肱骨外髁骺线角与携带角基本一致,但是大龄儿童该角的增大要比携带角明显.骨折复位后测量该角有助于预测携带角的大小,肱骨角、尺骨角与携带角没有直接关联性,但该角增大或减小可以提示内外翻的发生.结论:DR标准肘关节正侧位片(摄健侧对比分析)可以有效的对肘内翻进行评价及分度,并通过测量各项指标更客观的评判肘内翻程度及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崔晓荣;连育才;李向阳;朱小明;孙海东;张玉芹;袁伟玲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巴戟天对卵巢切除大鼠OPG、 RANKL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基于OPG/RANK/RANKL轴,观察巴戟天对骨质疏松模型大鼠血清雌二醇(E2)、骨保护素(OPG)、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的影响,以探讨其防治骨质疏松症的可能机制.方法:将3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均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巴戟天治疗(高、中、低剂量)组.除假手术组外,其它各组切除大鼠双侧卵巢,诱发大鼠骨质疏松模型,术后治疗组按照不同剂量连续灌胃给药.12周后,腹主动脉采血,ELISA法检测血清中E2、OPG和RANKL含量,并将各组所测得的数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假手术组、巴戟天高剂量组血清E2、OPG与模型组相比明显增高(P<0.01),而RANKL水平明显降低(P<0.01),巴戟天中剂量组血清E2、OPG水平较模型组增高(P<0.05),巴戟天低剂量组血清E2水平与模型组相比增高(P<0.05),且血清OPG含量随着巴戟天用药剂量的增大而逐渐增高.结论:巴戟天能够使骨质疏松大鼠血清OPG水平升高,血清RANKL水平降低,其改变可能与巴戟天能升高雌激素水平有关,从而起到防治骨质疏松的作用.

    作者:郑德开;阮诗钒;叶春华;陈琳;陈睿;林海鸣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毒蛇咬伤所致肿胀的中医外治法研究进展

    当毒蛇咬伤人体后,蛇毒中合有的细胞毒素类、毒性蛋白酶类及磷脂酶A等分子作用于机体,不仅可造成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而且会增大血管通透性,使得肢体发生肿胀.在现代医学中,抗毒血清是应对毒蛇咬伤好的措施之一,但对于局部患肢肿胀、疼痛的治疗,效果不明显.患肢不尽快治疗,病程日久,极易形成溃疡,组织坏死,伤口经久不愈的情况.中医外治对于毒蛇咬伤所致的肿胀有独到的疗效.本文将对中医外治法治疗毒蛇咬伤所致肿胀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和探讨.

    作者:徐玲霞;朱卫丰;沈安;陈丽华;金晨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椎间孔镜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0例

    目的:观察孔镜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椎间孔镜治疗,观察组在椎间孔镜术后按疗程配合中药熏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0d、5周、3月、6月、12月的腰腿痛VAS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结果:所有病例均获有效随访,术后10d、5周、3月、6月、12月的VAS评分及ODI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孔镜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明显,可为临床提供参考.

    作者:吴庭胜;陶志强;范少勇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我国护理人员科研素养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本文通过对我国护理人员科研素养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影响和困扰我国护理人员科研素养的几大因素.提出了解决我国护理人员科研素养偏低的根本措施,一是客观上医院要尽可能为护理人员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和激励政策,二是主观上护理人员要重视并积极参与到科学研究中去.通过医院和护理人员共同努力,才能逐步缩短我国护理科研同国外的差异.

    作者:罗涛;付丹;张先艳;程静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运用中医治未病理论探索高血压前期中医健康管理模式

    高血压前期是一种亚健康状态,是介乎正常血压和高血压之间的一种灰色地带.从中医学角度来看,高血压前期对应“潜病欲病”“欲病未病”等中医未病范畴.而中医治未病理论成熟,方法多样,其指导下的中医特色健康管理路径规范,体系完整,能够为高血压病的防治提供方法理论支持.本文通过探索中医治未病理论指导下的高血压前期健康管理新模式,旨在形成一个“健康管理—定期检测—健康干预—回到理想血压”的良性循环,为高血压前期的防治提供思路.

    作者:王丹;肖丹;张婷;张冀东;杨玉芳;孙贵香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基于文献分析研究针刺治疗单纯性肥胖特定穴选用规律

    目的:基于现代文献挖掘技术,探讨针刺治疗单纯性肥胖特定穴选用规律.方法:采用计算机检索方式,以“针刺”和“单纯性肥胖”“特定穴”为主题词进行检索,对1990-2016年中国知网、维普网、MedSei梅斯医学网、万方医学网中符合针刺或针刺配合其他疗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的相关文献进行检索及梳理,并以人工阅读方法,按纳入排除标准进行筛选,得到相关文献104篇,整理分析特定穴选用规律.结果:通过分析发现临床针刺治疗单纯性肥胖选穴以特定穴为主.选穴个数为35,百分比74.5%;频数为1325,频率86.6%;特定穴选用以募穴、五输穴、八会穴、下合穴、络穴、八脉交会穴、背俞穴较多.结论:本研究通过运用数据挖掘手段对针刺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部分文献进行筛选和整理,得出针刺治疗单纯性肥胖在“辨证选穴”原则上,遵循经络原理,循经取穴,同时取穴集中在特定穴上(以四肢的五输穴、下合穴为主),体现了特定穴对治疗单纯性肥胖的重要作用.

    作者:鲜琦琦;甘朋朋;梁凤霞;王静芝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恰玛古多糖提取工艺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恰玛古是维吾尔族传统的药食两用植物,主要含有多糖、脂肪酸类、黄酮等化合物,而恰玛古多糖是恰玛古的主要活性成分.文章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对恰玛古多糖的提取工艺、成分组成及药理活性进行系统的归纳,结果显示恰玛古多糖主要由甘露糖、鼠李糖、葡萄糖、半乳糖、阿拉伯糖5种单糖组成;在药理活性方面,其具有抗氧化、抗疲劳、抗肿瘤、降血糖、抗炎和免疫调节等作用,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和开发前景.文章将对其应用前景进行讨论与展望,为合理开发恰玛古多糖医疗保健产品奠定基础,为综合利用恰玛古多糖资源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陈文彬;叶耀辉;张博文;史毅;王煊镇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甲状腺功能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TSH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4月162例甲状腺功能正常的患者,其中122例来自内分泌科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以IMT 1.0mm为切点,分为IMT增厚组(IMT≥1.0mm),IMT正常组(IMT<1.0mm),探讨TSH与IMT的相关性.以另外40例同期体检中心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IMT与年龄、FPG、TG、TSH呈正相关;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年龄、TSH是影响IMT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甲状腺功能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年龄和TSH水平与IMT相关.

    作者:赵静;李扬;赵进东;方朝晖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中国医学史》微电影教学评分机制制定的探讨

    近年来,虽然微电影教学法日益深入高校课堂,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是其评分机制的制定尚不完善.笔者以自身教学实践为例,总结了《中国医学史》微电影教学过程中评分机制的制定原则,认为医学史微电影的评分活动应由全体学生共同参与,但是分数制定权不能完全交予学生.其总评分数的制定应以学生他评成绩为基础,结合教师调整终确立.

    作者:程佩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黄元御妇科病诊治初探

    清代名医黄元御,重视传承经典,临床中注重脾胃中气,对于妇科病的论述涉及经、带、胎、产、杂,主张“调经养血,以崇阳为主”“妇科杂病,多在肝脾”“妊娠的维持,脾土为根本”“产后之病,重视脾胃中气”,体现出了脾胃的重要地位.

    作者:公翠兰;薛霜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大叶当归中阿魏酸的提取工艺优化研究

    目的:研究大叶当归中阿魏酸的闪式提取工艺并与阿魏酸乙醇回流法进行比较.方法:以大叶当归提取液中阿魏酸的含量为指标,采用响应面设计,对大叶当归闪式提取法的影响因素进行考察,并在提取率、提取时间、溶剂用量等方面与文献报道的乙醇回流法进行比较.结果:闪式提取的优工艺为:提取时间1.0min,70%乙醇,料液比1∶12,闪式提取阿魏酸的含量高于乙醇回流提取法.结论:闪式提取法操作简便、高效节能、省时经济、提取率较高.

    作者:王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外感发热患儿施行中药贴敷与物理降温法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风热型外感发热患儿在发热过程中采取中药贴敷法与物理降温法对其临床降温效果的观察.方法:从某市立医院儿科门诊选取60例发热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行中药贴敷法与物理降温法,对照组行常规西药布洛芬口服液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和降温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的有效率(96.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76.7%),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发热患儿施行中药贴敷法与物理降温法降温效果显著,而且安全无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凌;王秋影;王冠南 刊期: 2018年第03期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江西中医学院

主办:江西中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