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P BL教学法在研究生《临床中药学》教学中的应用

聂晶

关键词:PBL教学法, 临床中药学, 教学改革
摘要:PBL教学法是针对传统教学方法的弊端,顺应教学改革潮流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将该法引入研究生《临床中药学》教学,采用理论教学与自主学习相结合;问题解决或问题定向的学习贯穿教学各环节;通过病案讨论将中基中诊与中药方剂及临床各科知识贯通;贯彻小组的互相学习;小组配备指导教师进行指导。该法以学生为中心,以临床问题作为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的,培养具有创新与开拓能力的智能型人才,适应时代的需要。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国内代谢组学研究计量学分析?

    目的::了解国内代谢组学在医药领域的研究现状,分析代谢组学在医药研究中的发展趋势。方法:基于中国知网( CNKI)医药卫生数据库,以代谢组学为主题词搜索收集2005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相关研究型文献,并运用CiteSpace 信息可视化软件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结果:共检出475篇研究型论文,发表文献数量逐年增加;以知识可视化图谱方式展现10年来代谢组学领域的核心研究机构、研究团队、研究热点及研究前沿。结论:代谢组学是医药研究领域重要技术,复杂性疾病和中药复方可能是未来代谢组学在医药领域的研究趋势。

    作者:姚蓉;李冰涛;张启云;徐国良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安徽枞阳县田埂药用植物资源调查

    目的::在以往样方法的基础上,形成了适合于以枞阳县为代表的江淮丘陵地区田埂药用植物资源调查的一米方的样方法,此次只对枞阳县的田埂药用植物资源进行调查,为以后系统的调查江淮地区田埂药用植物资源提供支持。方法:通过进行实地调查、标本采集、整理和系统鉴定,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经调查研究,枞阳县田埂上共有63种药用植物,分布在29科,51属,有20种常用中药。结论:药用植物资源虽然不够丰富,但种类齐全,且有几种常用中药资源量丰富,可以依靠田埂占有面积大的特点,合理地开发利用这些资源,将会促进本区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加深人们对中医药的认识,也有利于中医药的发展。

    作者:吴其国;严其高;胡叶青;薛红梅;查元;朱金燕;毛小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马勇治疗急性腰扭伤经验窥探?

    急性腰扭伤为中医骨伤科常见病。马勇教授主张以针刺强刺激配合运动疗法和经验方扶阳祛痹汤治疗不同原因导致的急性腰扭伤,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司誉豪;郭杨;马勇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肛周脓肿一次性根治术与切开排脓术的经济与疗效比较?

    目的::与肛周脓肿切开排脓术相比较,评估肛周脓肿一次性根治术的疗效与经济学指标。方法:我院肛周脓肿入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一次性根治术,观察组采用切开排脓术,术后对比临床疗效和经济学指标。结果:一次性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29例,治愈率96.7%,对照组治愈肛周脓肿19例,治愈率63.3%(P<0.05)。观察组平均治愈时间15.79±2.12天(P<0.05),平均费用3455.52±143.56元(P<0.05);对照组平均治愈时间23.87±3.02天,平均费用5692.71±297.56元。结论:肛周脓肿一次性根治术疗效确切,治愈时间短,费用低廉。

    作者:安明伟;艾丽芳;封志兵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浅议中医“治未病”思想对肿瘤患者康复的指导作用?

    目的::研究中医“治未病”思想对肿瘤患者康复治疗的指导作用。方法:通过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收集、整理、筛选、分析相关文献,并结合临床经验,以进一步了解中医“治未病”思想在肿瘤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地位。结果:随着各个朝代医家的总结及运用,中医“治未病”思想形成了“未病先防”“已病防传”“瘥后防复”的理念,对肿瘤患者康复治疗越来越起着指导作用。结论:中医“治未病”思想应贯穿于肿瘤患者治疗始末,在缓解患者心理压力,防治放化疗不良反应,促进手术后恢复,防治肿瘤的转移复发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从生理和心理上更好的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命。

    作者:黄雯琪;唐东昕;龙奉玺;罗莉;邵焓;王定雪;王镜辉;杨兵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放血疗法对急性腰扭伤临床治疗作用的Meta分析

    目的::分析放血疗法对急性腰扭伤的临床治疗作用。方法:检索CNKI、维普、万方、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自文章摘录起到2015年11月31日关于放血疗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的相关文献,纳入的文献用JADAD评分量表对文献进行评分,并用Cochrane提供Revmen5.2软件制作森林图和漏斗图。结果:纳入11个研究对象,Meta分析结果提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与单用针灸推拿或口服消炎止痛药治疗相比,放血疗法的联合运用能够提高对急性腰扭伤的临床治愈疗效及总有效率。结论:放血疗法的联合运用在急性腰扭伤的临床治疗作用优于单用针灸推拿或消炎止痛药的治疗,但纳入文献质量低且少,需要更多高质量文献来支持。

    作者:郑衍庆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麦纤散对UC大鼠结肠组织ERK1/2 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麦纤散对UC大鼠结肠组织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extra 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s 1, ERK1)、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2(extra 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s 2, ERK2) 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实验动物分为6组,采用三硝基苯磺酸( trinitro-benzene-sulfonic acid, TNBS)法造模,造模成功后,分别连续灌胃给药2周观察大鼠一般情况。末次给药24h后处死大鼠取结肠,运用RT-PCR法检测其ERK1、ERK2 mRNA表达水平。结果:麦纤散能明显改善UC大鼠的一般情况;与模型组相比,美沙拉嗪组、麦中组、麦高组大鼠结肠组织中ERK1 mRNA显著增加(P<0.05),美沙拉嗪组、麦中组ERK2 mRNA的表达亦显著增加(P<0.05)。结论:麦纤散可改善 UC 大鼠一般情况,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结肠组织中ERK1、ERK2 mRNA相对表达量关联。

    作者:李丽乐;水楠楠;徐方丽;石卉琴;郑红斌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江西吉安县官田乡中药资源调查研究

    目的::通过对官田乡野生中药资源的调查,为该区域内野生中药资源的深入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并提出相关建议。方法:采用踏查、详查和访问调查方式以获取相关资料。结果:实地共调查到官田乡常用大宗中药材200种,珍稀药材2种。结论:官田乡野生药用植物资源贮量较丰富,须合理开发利用。

    作者:陈斌;黄慧;钟卫津;钟卫红;谢元彪;袁源见;刘卓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基于“校企合作、人才共育”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研究与实践--以江西中医药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为例?

    实践教学是提升学生职业技能和素质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关键环节。通过对高等学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现状分析,针对当前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江西中医药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定位和建设,从服务社会需求出发,深入研究,勇于实践,探索学校和企业共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遵循“学生、学校、企业”三赢的原则,实现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可持续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作者:叶青;杨延云;吴芳兰;雷志强;董燚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高校青年教师自我培养机制与发展策略探讨?

    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取决于教师发展的水平,教师作为教师发展的客体,在国家和学校重视教师发展的制度背景下,应该充分发挥积极性和能动性,主动进行自我培养,才能更好地达到教师发展的目标。本文在剖析当前教师自我发展中存在缺陷和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教师自我培养机制建立的对策。

    作者:时洪洋;田真真;万红娇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通瘀煎化裁对瘀血阻络型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hs-CRP的影响

    目的::探究通瘀煎化裁治疗瘀血阻络型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hs-CRP的影响。方法:选择到我院就诊的中医辨证为瘀血阻络型2型糖尿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均予糖尿病常规治疗,并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疗程4周,观察组另加服通瘀煎化裁。结果:观察组hs-CRP、中医症候积分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通瘀煎化裁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低瘀血阻络型2型糖尿病患者的hs-CRP值,从而减少体内慢性炎症反应,改善胰岛素抵抗,延缓糖尿病的进展。

    作者:韩琳;刘凡;张慧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针刺“非针”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1例

    目的::观察针刺“非针”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观察组给予针刺“非针”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治疗,两组治疗均每日1次,10d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3.55%,对照组有效率为70.97%,两组有效率比较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非针”为主能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明明;蔡圣朝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温通法治疗急性乳腺炎348例

    目的::观察温通法治疗急性乳腺炎的疗效。方法:选择285例急性乳腺炎患者组成观察组,采用温通法治疗,成脓者配合穿刺抽脓;同期63例急性乳腺炎患者组成对照组,采用青霉素治疗,成脓者配合穿刺抽脓,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未成脓期病例中,观察组治愈率96.90%,对照组为60.41%;观察组有效率为100%,对照组为81.25%。成脓期病例中,观察组治愈率为79.66%,对照组为66.67%;观察组有效率为100%,对照组为80%。结论:温通法可有效治疗各期急性乳腺炎,避免手术。

    作者:赵虹;蔡李芬;方芦炜;楼丽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四叶参内生真菌SYY1抗氧化及抑菌活性的初步研究

    目的::研究四叶参内生真菌SYY1的抗氧化活性及其抑菌活性。方法:采用DPPH法和铁氰化钾还原力法测定四叶参内生真菌SYY1的抗氧化活性,用滤纸片法测定其抑菌活性。结果:在测试浓度0~6mg/mL范围内,四叶参内生真菌SYY1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及其还原能力与浓度均呈明显的量效关系。其IC50值为12.25mg/mL,EC50值为2.16mg/mL。在测试菌株中,四叶参内生真菌SYY1对白色念珠菌YEM30和白色念珠菌SU5314有抑菌作用,其对白色念珠菌YEM30抑菌圈直径为6.69±0.26mm,对白色念珠菌SU5314抑菌圈直径为5.93±0.54mm。结论:四叶参内生真菌SYY1具有一定抗氧化和抑菌活性,是筛选天然生物活性成分的潜在资源。

    作者:徐旭;杨世林;冯育林;孙立彦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针灸资生经》关于火针疗法应用浅析

    《内经》首次提到“燔针”“焠刺”,晋代《小品方》早记载了火针的名称,以后经过历代医家的研究和临床实践,逐步完善,历经数千年,发展成为现代针灸治疗中独特的疗法之一。火针的作用机理在于用温热刺激穴位或部位来鼓舞正气,调节脏腑,激发经气,从而达到针和灸的双重治疗作用。在数千年的发展中,宋代《针灸资生经》首次以医案的形式记载火针疗法在内科疾病的应用,笔者将对《针灸资生经》关于火针疗法内容作一浅析,为当今火针治疗内科疾病提供有益的借鉴。

    作者:贾蒙蒙;杨丹红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韩明向从肝郁阴虚论治失眠?

    失眠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韩明向教授认为失眠与肝阴不足密切相关,治疗方选一贯煎加减化裁,使肝体得养,肝气得舒,肝阳得降,神安而病愈。

    作者:方朝晖;赵进东;牛云飞;舒仪琼;李中南;韩明向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江西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模式与发展对策研究

    江西省应以现有的中医药资源为基础,通过政府政策的引导,采用互联网+的手段,加强中医药资源与疗养机构、医疗机构之间的紧密合作,加强旅游景区与中医药资源的融合,从而促进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构建以“以人为本、政府引导、市场驱动,创新发展”为基本原则,以养生旅游为主题,同时兼顾发展文化旅游,以互联网+为发展手段,以实地旅游和虚拟旅游为发展途径,以促进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和中医文化传播为目的的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模式。

    作者:曹婷婷;姚东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金黄膏联合走罐疗法治疗斑块型银屑病30例?

    目的::观察金黄膏联合走罐疗法治疗斑块型银屑病的疗效及对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例斑块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金黄膏联合走罐治疗,对照组给予卡泊三醇软膏外搽治疗,同时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VEGF水平。结果:观察组在有效率、调整患者血清VEGF水平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金黄膏联合走罐治疗斑块型银屑病效果显著、副反应轻微。

    作者:龚丽萍;黄港;朱启婵;胡初向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对枳实和枳壳药用品种变迁的思考

    枳实来源于芸香科植物酸橙及其栽培变种或甜橙的干燥幼果,枳壳来源于酸橙及其栽培变种干燥未成熟的果实,其均为中医临床常用理气药。但在宋代以前,其药用正品来源与现今不同。本文从基源变迁、化学成分和现代研究等方面对其基源变迁前后的枳实、枳壳进行比较,以寻求其基源变迁的原因,为将来找寻更加适用于现代中医临床病症的中药替代品或扩大中药资源利用的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宋玉鹏;胡源祥;陈海芳;董晶;谭舒舒;杨武亮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黄挺对恶性肿瘤病人盗汗的辨治思路

    介绍黄挺教授治疗恶性肿瘤病人盗汗的中医辨证思路和治疗经验。黄挺教授从多年的临床经验中发现,恶性肿瘤患者每因久病而导致机体正气内虚,阴液受损,加上经历手术、放化疗等治疗,进一步耗伤阴津,破坏人体阴阳平衡,造成阴虚内热之证,引发盗汗,故采用清热养阴法治疗恶性肿瘤盗汗,其已用自拟盗汗方治疗甲状腺癌、鼻咽癌、肺癌、胃癌、大肠癌、肝癌等恶性肿瘤病人盗汗,并随证加减用药,获得了满意的疗效。

    作者:李小英;黄挺 刊期: 2016年第04期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江西中医学院

主办:江西中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