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调肝启阳汤治疗阳痿心得

刘春阳

关键词:阳痿, 四逆散, 四妙丸, 调肝启阳汤
摘要: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因阳痿而就诊的人群以青壮年为主,其中绝大多数患者不耐受单纯的补肾壮阳之品。笔者根据临床观察认为,肝气郁结,湿聚化热为此类人群的主要病机。据此,总结出调肝启阳汤,根据次症的不同加减运用,临床疗效满意。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姜黄素眼用脂质体的角膜透过性研究

    目的:研究姜黄素眼用脂质体的角膜透过性。方法:采用乙醇注入法制备姜黄素脂质体,以三甲基壳聚糖对脂质体囊泡进行包覆;采用过膜法、粒径及电位测定仪对脂质体进行理化性质分析;采用离体兔角膜透过实验及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成像技术,对三甲基壳聚糖包覆的脂质体的角膜透过作用进行研究。结果:三甲基壳聚糖对脂质体的包覆对脂质体的包封率无明显影响,但粒径、电位有所增大,同时角膜透过显著高于未包覆脂质体组,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可促进脂质体囊泡渗透至角膜上皮深层60μm处,并主要以细胞旁路途径发生角膜透过。结论:该研究表明三甲基壳聚糖对脂质体囊泡具有明显的角膜促透作用。

    作者:张婧;李翔;罗云;梁新丽;廖正根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体外充气复位结合 PKP 术治疗老年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130例

    目的:观察充气复位结合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 PKP)对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椎体形态改变。方法:对130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采用体外复位后结合椎体后凸成形术( PKP)后观察手术前后对椎体前缘高度的恢复情况、cobbˊs角的改变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体外充气整复后与后凸成形术后伤椎的前缘高度及cobbˊs角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应数据配对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05)。结论:在充气复位结合PKP术对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椎体形态有明显改变,能有效的恢复椎体前缘高度、减少后凸畸形、cobbˊs角的改善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熊小春;龙亨国;肖曦;周成洪;刘久行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郑小伟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经验

    慢性支气管炎以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及反复发作的慢性过程为主要症状,病情缠绵难愈,又易反复发作。郑小伟教授认为,本病性质属本虚标实,痰浊阻肺为标,肺、脾、肾亏虚为本,应根据病情发展的不同阶段予以辨证论治,并在适当阶段结合外敷方外敷穴位,更能显效。

    作者:何晓艳;郑小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气功治疗高血压病疗效的 Meta 分析

    目的:系统评价气功疗法对高血压病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VIP(1989~2014.5)、WanFang Data(1980~2014.5)和CNKI(1992~2014.5)收集有关气功治疗高血压病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到2014年5月13日。由2位评价员按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后,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采用亚组和敏感性分析评估结果稳定性。结果:终纳入9个研究,共1367例患者。 Meta分析结果显示:[临床总疗效率OR (95%CI)分别为7.09(2.54,19.80)、4.73,(0.95,23.47)、0.25,(0.13,0.48)]表明气功联合降压药或者物理疗法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总疗效率高于单纯的药物和物理疗法,但单纯的气功疗法并不比药物好。气功干预或单纯的气功锻炼在缓解症状情况优于药物[17.48(10.30,29.65)]。[收缩压MD(95%CI)分别为-7.07,(-11.31,-2.84)、-11.17,(-21.86,-0.49)、-08.20,(-12.04,-4.36)和舒张压分别为-4.49,(-13.17,4.19)、-8.13,(-12.70,-3.56)、-4.90,(-7.79,-2.01)]。表明气功联合其他疗法或者单纯的气功锻炼其降低收缩压的效果比单纯的降压药好,以及单纯气功锻炼治疗高血压病在降低舒张压效果优于药物。但是气功疗法联合药物治疗在降低舒张压效果却不明显,并且随着练功的时间的延长在降低收缩压及舒张压效果也不明显,由于存在异质性,对其进行亚组及敏感性分析发现,结果较稳健,有待进一步的大量研究试验证实。结论:气功疗法在治疗高血压病的同时配合降压药或其他疗法降压效果及控制临床症状较单纯治疗好。但本研究纳入RCT质量均低,样本量较小,结论尚需大规模高质量RCT证实。

    作者:肖微;章文春;陈晓凡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基于随机森林的中药寒、热药性代谢组学判别方法研究

    目的:建立中药寒、热药性判别模型与方法。方法:利用中药寒、热药动物实验,获取代谢组学数据;再采用随机森林算法构建中药寒、热药性分类判别模型。结果:基于随机森林构建的中药寒、热药性代谢组学分类判别模型,能够很好地实现分类判别,总体准确率超过90%;用前30个重要的M/Z值构建的分类判别模型,同样有很高的分类准确率;经7∶3测试,准确率也超过90%。结论:基于随机森林的中药寒、热药性代谢组学分类判别模型,经实验数据建模验证表明其可行有效。

    作者:聂斌;郝竹林;桂宝;王卓;杜建强;王国龙;张鑫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黄芪在鼻部疾病的应用

    黄芪作为常用中药,临床应用广泛,其在耳鼻喉病的应用也较常见,兹介绍其在变应性鼻炎及鼻窦炎的应用价值,以供临床参考。

    作者:顾文哲;严道南;陈国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明胶的凝胶化及凝胶强度的影响因素研究

    文章就明胶的凝胶化和凝冻强度的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为明胶凝胶化作用的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了文献依据。

    作者:熊丹丹;易敏之;熊恩智;江东龙;林跃松;朱丽朋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不同原材料对微晶纤维素平衡聚合度的影响研究

    目的:对不同厂家所使用不同原材料制得的多批微晶纤维素进行聚合度测定,讨论不同原材料对微晶纤维素聚合度的影响。方法:采用粘度法对微晶纤维素的聚合度进行测定,方法稳定,装置及操作简单,结果可靠。结果:经过对9个国内外不同厂家所生产的25批微晶纤维素进行聚合度测定,结果均符合美国药典USP34-NF29的规定(≤300),但不同厂家之间的产品聚合度有一定差异性。结论:不同的原材料会对微晶纤维素的聚合度造成一定影响,其中以精制棉为原材料的微晶纤维素聚合度高,范围在219~234;以纯棉纤维素为原材料的微晶纤维素聚合度低,范围在87~95。

    作者:吕尚;魏惠珍;饶毅;罗晓健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试论老年冠心病的特点

    冠心病的发病率在我国逐年递增,已成为老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老年冠心病有其特殊的症状、病因病机及治疗特点,临床症状复杂且多不典型,程度较重且预后偏差,合并症较多,治疗棘手。其病因西医认为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粥样硬化原因虽不完全明确,但各种危险因素皆对老年人不利。冠心病属于中医“胸痹”范畴,人届老年五脏六腑每露虚象,且“五脏之滞皆为心痛”,老年冠心病的病因中医认为以实少、虚多,标实本虚为主。对于老年冠心病的治疗西医重视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因老年人对药物的敏感性改变(减弱或增强),及对药物副作用的反应增加,故用药要严密跟踪效果及不良反应,及时调整。对于针对老年人的PTCA,也要严格评估患者的身体各项指标,不能盲目追求手术治疗;中医则以“补虚辅以祛实”为治疗大法,不独着眼于心,重视心与他脏关系,辨证论治。

    作者:刘子龙;康立源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热敏化灸疗法治疗抑郁症40例

    目的:观察热敏化灸疗法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用艾灸热敏化穴位治疗,对照组40例用采用常规针刺治疗。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10次为一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观察两组的汉密尔顿量表(HAMA)及其减分率。结果:观察组HAMA评分为(11.23±7.2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30±7.26)(P<0.05)。观察组治愈6例,显效20例,有效13例,无效1例;对照组治愈2例,显效11例,有效20例,无效7例,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敏化灸疗法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优于常规针刺,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许金水;许茜;徐星凯;徐杰;黄建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新专栏征稿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身痛逐瘀汤对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及脊髓 p38 MAPK 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身痛逐瘀汤对CCI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及脊髓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p38 MAPK)蛋白的影响。方法: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身痛逐瘀汤单倍剂量组(6.5g/kg)、身痛逐瘀汤双倍剂量组(13 g/kg)。假手术组切开暴露坐骨神经而不结扎,模型组结扎坐骨神经诱导神经痛模型,术后未给予干预治疗。给药组在造模后第3天开始灌胃给药,在造模后第3,5,7,14d观察大鼠热痛阈、机械痛阈、运动评分值的变化,免疫荧光检测CCI大鼠小胶质细胞活化情况,Western-Blot检测大鼠脊髓p38蛋白表达变化。结果:在造模后第7d和第14d,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热痛阈值、机械痛阈值出现显著降低,右侧后肢运动功能评分显著升高(P<0.01),小胶质细胞标记物OX-42免疫阳性物质表达显著增多;与模型组相比,身痛逐瘀汤给药组均可显著提高热痛、机械痛阈值(P<0.05;P<0.01),并降低右侧后肢运动评分值(P<0.01)。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在造模后第7d和第14d脊髓磷酸化p38蛋白(p-p38)表达显著上调(P<0.01);与模型组相比,身痛逐瘀汤给药组在造模后第14d可显著下调脊髓p-p38蛋白的表达(P<0.01)。结论:中药复方身痛逐瘀汤可抑制CCI大鼠的痛敏反应,改善患侧后肢运动功能,其机制可能与下调脊髓磷酸化p38蛋白表达,降低脊髓神经炎症反应有关。

    作者:王志福;俞向梅;龚德贵;林心君;王彦青;吴根诚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旴江医家医学教育思想探析*(续)

    旴江医学,源远流长,经历千年而不衰。其缘由乃为得益于旴江流域文化昌盛和教育发达。旴江流域素有“文化之邦”、“才子之乡”之美誉,千百年来这里尊师重教蔚然成风,教育事业发达,书院云集,文人辈出,名医辈出。医学传承成为了旴江医学形成与发展及其医学人物成长成才的重要因素。诸如席弘、李梴、龚信、龚廷贤、谢映庐、喻嘉言等医学家都在医学教育方面有着杰出成就,并且本身就是德才兼备的儒医型人才。本文从书院文化、人文修养、医德培育、习医途径、传授技巧、精编教材、学术交流、病人教育等方面,探讨旴江医家的医学教育思想,以期为现代医学教育提供借鉴。

    作者:何晓晖;谢强;李丛;徐春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欧阳枝磊治疗尿道综合征经验

    欧阳枝磊主任中医师认为本病中医归属于“淋证”范畴,其病位主要在膀胱,与肾、肝、脾、心有关。病因病机主要在于虚、郁、瘀、湿(热),常相互夹杂,亦可相互影响,不同阶段各自轻重份量不同,当仔细辨证,随证治之。治疗以补益肝肾、疏肝解郁、活血化瘀、清利湿热为法。

    作者:皮鹰;钟阳红;章小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江香薷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对近5年来江香薷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概述,江香薷挥发油中酚类化合物含量多,挥发油以外化学成分研究较少。江香薷具有抗菌、杀虫、抗氧化等药理作用,通过一系列的总结为江香薷进一步的研究和开发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作者:苗琦;方文娟;张晓毅;罗光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一测多评法在参麦注射液7个成分检测中的应用

    目的:应用一测多评法建立同时测定参麦注射液7个成分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以人参皂苷Rg1作内参物,计算人参皂苷Re、Rf、Rb1、Rc、Rb2、Rd的相对校正因子。利用相对校正因子,计算参麦注射液中各成分的含量。比较一测多评法与外标法测定结果的差异,以验证一测多评法的适用性。结果:各成分相对校正因子重现性良好。人参皂苷Re、Rf、Rb1、Rc、Rb2、Rd按一测多评方法与外标法测定结果无显著差异。结论:一测多评法可以作为一种简便准确的质量评价模式用于参麦注射液多种人参皂苷类成分的含量测定。

    作者:赵雯;龚千锋;许妍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江西省乡镇卫生院卫生资源的配置现状与改进措施

    本文以2006—2012年《江西卫生统计年鉴》为依据,对江西省乡镇卫生院的床位、卫生技术人员、注册护士等卫生资源的配置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近几年,江西乡镇卫生院的卫生资源配置有很大的提升,但与城市医院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探讨问题存在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

    作者:宋伟才;吴艳霞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试述叶天士的辨体施治观

    辨体施治是因人制宜的具体实践,体现“治病求本”的原则。“温热大师”叶天士十分重视辨体施治,在其《温热论》、《临证指南医案》等著作中可窥见一斑,笔者试从叶天士在温热类温病与湿热类温病中对不同体质的患者的辨识与防治,从体质与发病、体质与诱发因素、体质与诊断、体质与防治等方面探讨叶氏的辨体施治观。

    作者:郑春素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刘良徛治疗肺间质纤维化经验

    肺间质纤维化是临床常见的难治性呼吸系统疾病,刘良徛教授对该病的病因病机及辨证治疗有独到的认识,临证自拟温肺化纤汤加减化裁治疗该病,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胡李慧;刘良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征稿启事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江西中医学院

主办:江西中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