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国水;肖志刚;侯晓延
1资料与方法1.1观察对象观察2002-2004年ASAⅠ-Ⅱ级的择期局部浸润麻醉阻滞(局麻)下行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手术患者500例,其中男277例,女223例,年龄21~73岁,平均45岁.
作者:谢国水;肖志刚;侯晓延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GMC投视测量仪对臀肌挛缩症临床诊断方法选择的指导价值.[方法] 对40例GMC患者分别用评分方法A、B和C评分并分级,A方法用GMC投视测量仪进行功能测量;术中取出挛缩组织和30块同龄正常人骨骼肌行HE染色、Masson染色.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对Masson染色切片进行胶原相对含量测定,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直线相关分析和两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病理组与对照组胶原相对含量差异有显著性(t=15.808,P<0.01).2、三种评分标准评出的组间胶原相对含量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评分方法A和B评分和胶原相对含量都成正的直线相关,rA=0.939和rB=0.823.[结论] GMC投视测量仪对患者功能的测量简捷、精确,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评分方法A全面、精细,有实用价值,可初步估计胶原相对含量.
作者:白春宏;赵文国;程爱国;白俊清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盐酸氯普鲁卡因属苯甲酸酯类短效局部麻醉药,国外20世纪60年代已用于临床,但用于剖宫产手术硬膜外麻醉报道甚少.我们将国产盐酸氯普鲁卡因在硬膜外麻醉下用于剖宫产手术110余例,取得了满意的临床麻醉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朱平增;张志敏;郭杰 刊期: 2006年第05期
肝纤维化指各种病因作用下肝内纤维增生,可伴有纤维隔形成.当肝小叶结构破坏、肝细胞结节状再生,增生的胶原包绕形成假小叶则称肝硬化.肝纤维化为肝硬化早期阶段,因此,阻断肝纤维化的过程是治愈许多难愈性肝病的关键所在.近年来,治疗肝纤维化取得了很大进展,尤其是利用不同种类的实验动物模型进行实验室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就.根据不同实验需要进行选择不同种类的动物模型,现介绍几种常用的肝纤维化动物模型综述如下.
作者:马玉珍;叶路;韩景田;王金兰;肖颖 刊期: 2006年第05期
中药白头翁系毛茛科白头翁属植物,<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把白头翁Pulsatilla chinensis(Bunge) Regel定为正品.该药材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的功效,可用于治疗热毒血痢、阴痒带下、阿米巴痢疾等[1].近年来由于新技术的应用,国内外对其生药鉴定,化学成分分离以及药理作用有了非常深入的研究.
作者:付云明;陈虹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阿仑瞵酸钠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过程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通过切除大鼠双侧卵巢建立骨质疏松模型,并人为造成后肢骨折后,予以阿仑瞵酸钠灌胃,观察骨折愈合过程中骨痂的组织学、骨密度变化,并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TGF-β1、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骨形态发生蛋白-2、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的变化.[结果] X线、组织学显示两组骨折同时愈合.两组TGF-β1、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骨形态发生蛋白-2、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含量在14~42 d均出现高峰,经过统计学分析,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骨密度显示自42 d开始实验组与对照组骨折部骨密度有较明显差别.[结论] 阿仑瞵酸钠可使钙离子沉积于软骨痂,提高骨密度,对于预防骨质疏松骨折患者发生再骨折是一种良好的方法.但阿仑瞵酸钠对于骨质疏松骨折愈合的过程,既无延缓作用也无促进作用.
作者:王景贵;刘天盛;李灵芝;苏学涛;王志强;唐烽明;郭金来;魏国忠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建立以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和快速成型(RP)技术为核心的人工半膝关节个体定制化设计方案和快速制造方法,通过临床试用探讨半膝关节置换术的应用和假体设计制造技术.[方法] 以患者CT扫描和三维重建等临床影像学资料为数据源,利用图像处理技术获取关节形状的数据,采用NURBS算法在Surface软件下重构出关节曲面,在计算机上完成半膝关节假体及其辅助装置的三维设计.采用RP技术制作出原型并通过精密铸造等手段完成实体制造.将假体与大段异体骨移植联合应用,对1例股骨下段肿瘤患者进行了肿瘤切除、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结果] 全部设计和制造过程可在1周内完成.计算机分析表明,所设计的关节面CAD模型与原始数据的大误差<1 mm,在屈、伸、旋转等状态下与胫骨关节面匹配良好,应力分布均匀.通过RP和精密铸造技术制作的假体及其辅助装置符合设计要求,可与大段异体骨装配.植入患膝后假体位置准确,能够实现与对侧胫骨关节面的良好匹配,关节间隙正常.术后患者无不良反应,可早期功能锻炼.随访1年,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未见关节脱位、慢性疼痛等.[结论] 通过CAD和RP技术制造的定制化半膝关节在特定病例中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孙明林;李涤尘;王臻;王景贵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总结分析激光汽化椎间盘减压治疗颈型眩晕的临床疗效、机制及副反应.[方法] 通过对临床200例颈型眩晕患者438个突出椎间盘,采用激光汽化减压治疗,观察术后6个月以上疗效及副反应情况.[结果] 200例中有184例眩晕完全消失(92%),症状明显缓解有8例(4%),无效及出现副反应者8例(4%).[结论] 引发颈型眩晕的主要机制是颈椎间盘突出,颈椎失稳,激惹交感神经而诱发椎动脉痉挛导致脑供血不足.激光汽化椎间盘使间盘内压力降低,加之局部直接热效应,消除了椎动脉痉挛,改善了脑供血不足的情况,所以对颈型眩晕有明显的治疗效果,但对椎间失稳严重者疗效不明显,甚至无效.
作者:王景贵;苏学涛 刊期: 2006年第05期
人参为五加科人参属植物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的干燥根,参叶、参花、参须、参子均可入药,是已有几千年应用历史的名贵中药.中医理论认为人参具有大补元气、安神益智、生津固脱、调补五脏、强精通脉、延缓衰老之功效.近代人参的化学和药理学研究表明,人参皂苷是人参的主要成分(Ginsenosides),而人参所表现出的大部分药理活性是人参皂苷的作用,人参皂苷具有增强免疫、抗疲劳、抗动脉硬化作用,并能够促进性腺发育,增加性激素的产生[1].
作者:许立;刘晓晖;张莉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rthy,DN)是糖尿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常导致患者肾功能衰竭而死亡.据近统计目前DN所致的尿毒症是糖尿病的主要死因之一.糖尿病是目前威胁人类健康第三位杀手,因此DN也是目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从DN的病程看,DN早期只用常规检查是很难被发现的,但到第Ⅳ期虽然临床明确诊断困难不大,但病变已不可逆转,治疗只能改善症状和减少患者的病痛,不能阻断病程的发展.因此若能在早期明确诊断进行干预治疗,患者则有可能恢复.肾活检是早期DN明确诊断的金标准,存在一定的风险性和后遗症,而DN早期患者自觉症状很少,此法很难被接受.因此DN的早期诊断更多依赖实验室检查.近年来国内外学者为实现DN的早发现、早治疗,寻找其早期标志物,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和临床研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本文就近年来此方面的国内外文献综述如下.
作者:刘斌;赵献云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石英与小鼠肺泡巨噬细胞(Alveolar Macrophage,AM)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蛋白表达水平之间的剂量-效应关系和时间-效应关系,从而探讨TGF-β1在石英引起肺纤维化中的作用.[方法] 以不同剂量石英及不同作用时间刺激小鼠AM,收集其培养上清液,并作用于小鼠胚肺成纤维细胞,用ELISA法测定AM上清液TGF-β1蛋白水平,Western Blot方法检测AM内TGF-β1蛋白水平,四唑盐(MTT)比色法测定成纤维细胞增殖效应(A570 nm).[结果] 小鼠AM经不同剂量石英刺激4h后,结果显示随着石英剂量增加细胞培养上清TGF-β1蛋白水平逐渐升高,剂量100 μg/106细胞时,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同剂量的石英作用不同时间后,TGF-β1蛋白随时间延长呈现先升高而后逐渐降低的趋势,染石英8 h时,其水平高(276.6±38.1 pg/ml),然后开始下降,但到第16 h仍高于对照组.AM内TGF-β1蛋白的表达有随石英剂量增高而上升的趋势,且随作用时间延长也呈先升高后降低,但其表达高峰时间在4 h,较上清中出现为早.石英剂量0~200 μg/106细胞范围内,AM上清液作用于小鼠胚肺成纤维细胞,可引起细胞增殖;从100 μg/106细胞开始差异有显著性,并存在剂量效应关系(r=0.92,P<0.05).AM上清TGF-β1蛋白水平与A570 nm进行相关分析,两者呈正相关,即TGF-β1水平越高,则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越强(r=0.76,P<0.05).[结论] 石英体外刺激小鼠AM,引起TGF-β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且呈现剂量-效应关系和时间-效应关系.经石英刺激后的AM上清液可导致小鼠胚肺成纤维细胞增殖,有明显剂量-效应关系,AM上清TGF-β1越高,促增殖能力越强,二者呈正相关.这说明TGF-β1与石英引起的肺纤维化有明确的联系,它可能是矽肺发生发展一个重要因素.
作者:姬文婕;周欣;杨磊;王世鑫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评价自行合成的CPC和CPC/BMP复合人工骨的成骨能力、降解性能以及植入体内后的骨结合能力.[方法] 参考文献方法合成CPC,并将其作为BMP的载体制成CPC/BMP复合物,植入小鼠肌袋和兔桡骨15 mm骨缺损,通过扫描电镜观察新骨形成和材料的变化,综合评价材料在骨缺损修复中的作用.[结果] CPC植入小鼠肌袋内不能诱导成骨,CPC/BMP植入后有新骨形成,同时材料出现降解.植入骨缺损后,CPC/BMP复合物和单纯的CPC均可以促进新骨形成,但后者骨修复能力弱,材料降解速度缓慢.植入4周有新骨形成,材料形态出现变化,晶体结构被逐渐破坏.24周有板层骨长入并与材料紧密结合,骨缺损初步修复,材料被溶解成规则的蜂窝状框架结构.X-射线能谱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延长,新骨钙化程度逐渐增高,24周时已经与正常骨接近.[结论] CPC/BMP生物活性人工骨降解性能理想,对骨缺损有较强的修复能力,可望成为新型的骨缺损修复材料.
作者:孙明林;李涤尘;王景贵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评估使用Suture-anchor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效果.[方法] 肩锁关节脱位17例,其中男11例,女6例,均为Tossi Ⅲ型.年龄17~53岁,平均29.3岁.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3.5个月.采用主观评价和Constant评分评价术后肩关节功能,术后X光片评价治疗结果.[结果] 术后X-光片显示复位固定良好;肩关节功能评分为93.4分,主观评分为1.7分.[结论] Suture-anchor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创伤小,复位固定确实,术后功能恢复好.
作者:王文良;吕丹;唐烽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婴幼儿龋在喂养方式与饮食习惯方面的易感因素.[方法] 将93名北京城区3~5岁儿童,根据患龋情况分为婴幼儿龋(ECC)组47人,dt≥5;无龋(Caries Free,CF)组46人,dmft=0.分别对两组受试者喂养方式与饮食习惯进行问卷调查,运用Logistic回归,筛选出ECC在喂养方式与饮食习惯方面的易感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在母乳喂养时间、奶瓶喂养持续时间、奶瓶内容物、是否应用奶瓶帮助入睡、食用甜食次数、食用甜食时间、饮用甜饮料次数和饮用甜饮料时间8个方面,两组之间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食用甜食次数、饮用甜饮料次数是影响ECC发生的有关易感因素.
作者:王俭;郑树国;王晓灵 刊期: 2006年第05期
足部大面积损伤,特别是足背及足趾坏死,其骨质与皮肤相邻,皮下组织少,外伤容易导致骨质和肌腱外露.传统的修复方法多采用短缩骨质、截肢等方法,功能损失较多.笔者应用逆行腓肠神经皮瓣来修复足背、跖趾关节附近软组织大面积缺损,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谢延;贺利军;陆斌;张文苑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臂肌挛缩症(GMC)患者臀肌的病理变化.[方法] 对40例(80髋)GMC患者术中取出挛缩组织做HE染色、Masson染色、扫描电镜观察,30例正常人骨骼肌做对照.[结果] 病变有不同程度的胶原沉积,成束或片状分布于肌纤维间,肌束间及血管周围,胶原的排列随着纤维化程度的加重而逐渐紊乱.[结论] GMC由胶原过度沉积引起,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加重.
作者:白春宏;程爱国;赵文国;刘英杰 刊期: 2006年第05期
自从采用硅胶囊假体进行隆乳以来,随着假体材料的不断改善以及隆乳技术的成熟,隆乳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女士所接受.但乳房假体隆胸术后包膜挛缩,会导致乳房手感较硬乃至乳房变形,严重影响手术效果,给患者带来痛苦.2003年以来,笔者采用包膜外假体置换术治疗假体隆胸术后包膜挛缩12例20个乳房,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
作者:孙志成;王文;李淑艳;毋巨龙 刊期: 2006年第05期
骨科临床实践中常应用肌腱移植来进行修复重建.自体肌腱移植是传统的方法,但肌腱来源有限,供腱处的形态功能可能受影响,而且扩大损伤范围,从而限制了其应用.人工肌腱组织相容性及其材料与受体肌腱愈合等问题,尚未完全解决.同种异体肌腱作为自体肌腱的替代,与自体肌腱有相同的结构和功能,而且来源广泛,特别是在多条或长距离肌腱缺损,而自体肌腱来源受限时,更显示出异体肌腱移植的优越性,经深低温冷冻处理后其抗原性大大降低,并可长期保存,已成为当前异体肌腱移植的主要处理方法.本文对近几年来深低温保存的同种异体肌腱的研究应用做一浅述.
作者:刘英杰;王文良;孙明林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硬膜外麻醉为目前常用的麻醉方法之一.根据手术适应症选择相对于气管内全麻,成功的硬膜外麻醉不仅可以提供手术区域良好的镇痛和肌松,满足手术要求,而且患者术后恢复快,经济负担轻.但是,在大量的临床工作中,硬膜外麻醉并发症也时有发生,尤其是局麻药过敏反应,中毒反应,为此探讨和研究局麻药在硬膜外麻醉中的应用十分必要,有利于进一步掌握局麻药的特点,确保硬膜外麻醉的效果和安全性.近10年来,由于医学的飞速发展,新型局麻药碳酸利多卡因、罗哌卡因、左旋布比卡因及氯普鲁卡因等的开发、应用,使硬膜外麻醉也随之而发展.
作者:马啸;陈宁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在大黄素对大鼠胃平滑肌细胞收缩信号转导途径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酶解法分离的大鼠胃平滑肌细胞经过培养后分为3个实验组:空白对照组、大黄素组、蛋白激酶C(PKC)抑制剂组(Calphostin C+大黄素).通过Western blotting方法分析p44/42 MAPK在不同实验组中的表达量变化.[结果] 磷酸化p44/42 MAPK的表达量在对照组少,大黄素组多,抑制剂组表达量较大黄素组少;三组表达量的差别具有显著性(P值均<0.01).[结论] 磷酸化p44/42 MAPK的表达量变化说明,在相同实验条件下,PKC受抑制后,磷酸化p44/42 MAPK的表达明显低于未受抑制的试验组.本实验结果提示,PKC到p44/42 MAPK信号转导通路参与了大黄素对大鼠胃平滑肌细胞收缩活动的调节.
作者:朱敏;孙振学;齐清会 刊期: 200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