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人参总皂苷对小鼠睾丸NO、NOS及总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许立;刘晓晖;张莉

关键词:人参总皂苷, 睾丸, 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合成酶, 总抗氧化能力
摘要:人参为五加科人参属植物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的干燥根,参叶、参花、参须、参子均可入药,是已有几千年应用历史的名贵中药.中医理论认为人参具有大补元气、安神益智、生津固脱、调补五脏、强精通脉、延缓衰老之功效.近代人参的化学和药理学研究表明,人参皂苷是人参的主要成分(Ginsenosides),而人参所表现出的大部分药理活性是人参皂苷的作用,人参皂苷具有增强免疫、抗疲劳、抗动脉硬化作用,并能够促进性腺发育,增加性激素的产生[1].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呼吸道异物特殊情况的处理

    [目的] 探讨呼吸道异物救治当中一些特殊情况的发生原因和处理方法.[方法] 总结分析西安交通大学第二医院1965至2000年收治的呼吸道异物病人3 306例.年龄小4个月,大68岁,其中3岁以下2208例.[结果] 上述病例中气管切开97例,咳出41例,开胸12例,经口支气管镜检取出3156例.死亡24例.[结论] 对在呼吸道异物救治当中出现的特殊情况要对症处理:注意气管切开的时机;选择适当的麻醉,掌握好麻醉深度;特别注意变位性异物和喘息型气管异物的处理;特殊异物要选择适当的器械和正确的方法,必要时请胸科开胸取异物;正确使用心肺复苏,妥善处理并发症和后遗症.

    作者:梁建民;刘晖;汪立;张正民;张全安;王建刚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氟乙酰胺中毒性脑病37例临床分析

    氟乙酰胺是一种高效剧毒、残留性强的有机氟杀鼠剂,中毒后常致心、脑等脏器损害.现将我院近3年来收治的口服氟乙酰胺导致中毒性脑病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作者:刘庆祝;孟宪香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深低温保存异体肌腱移植的研究进展

    骨科临床实践中常应用肌腱移植来进行修复重建.自体肌腱移植是传统的方法,但肌腱来源有限,供腱处的形态功能可能受影响,而且扩大损伤范围,从而限制了其应用.人工肌腱组织相容性及其材料与受体肌腱愈合等问题,尚未完全解决.同种异体肌腱作为自体肌腱的替代,与自体肌腱有相同的结构和功能,而且来源广泛,特别是在多条或长距离肌腱缺损,而自体肌腱来源受限时,更显示出异体肌腱移植的优越性,经深低温冷冻处理后其抗原性大大降低,并可长期保存,已成为当前异体肌腱移植的主要处理方法.本文对近几年来深低温保存的同种异体肌腱的研究应用做一浅述.

    作者:刘英杰;王文良;孙明林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染石英肺泡巨噬细胞中转化生长因子-β1蛋白水平变化

    [目的] 观察石英与小鼠肺泡巨噬细胞(Alveolar Macrophage,AM)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蛋白表达水平之间的剂量-效应关系和时间-效应关系,从而探讨TGF-β1在石英引起肺纤维化中的作用.[方法] 以不同剂量石英及不同作用时间刺激小鼠AM,收集其培养上清液,并作用于小鼠胚肺成纤维细胞,用ELISA法测定AM上清液TGF-β1蛋白水平,Western Blot方法检测AM内TGF-β1蛋白水平,四唑盐(MTT)比色法测定成纤维细胞增殖效应(A570 nm).[结果] 小鼠AM经不同剂量石英刺激4h后,结果显示随着石英剂量增加细胞培养上清TGF-β1蛋白水平逐渐升高,剂量100 μg/106细胞时,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同剂量的石英作用不同时间后,TGF-β1蛋白随时间延长呈现先升高而后逐渐降低的趋势,染石英8 h时,其水平高(276.6±38.1 pg/ml),然后开始下降,但到第16 h仍高于对照组.AM内TGF-β1蛋白的表达有随石英剂量增高而上升的趋势,且随作用时间延长也呈先升高后降低,但其表达高峰时间在4 h,较上清中出现为早.石英剂量0~200 μg/106细胞范围内,AM上清液作用于小鼠胚肺成纤维细胞,可引起细胞增殖;从100 μg/106细胞开始差异有显著性,并存在剂量效应关系(r=0.92,P<0.05).AM上清TGF-β1蛋白水平与A570 nm进行相关分析,两者呈正相关,即TGF-β1水平越高,则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越强(r=0.76,P<0.05).[结论] 石英体外刺激小鼠AM,引起TGF-β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且呈现剂量-效应关系和时间-效应关系.经石英刺激后的AM上清液可导致小鼠胚肺成纤维细胞增殖,有明显剂量-效应关系,AM上清TGF-β1越高,促增殖能力越强,二者呈正相关.这说明TGF-β1与石英引起的肺纤维化有明确的联系,它可能是矽肺发生发展一个重要因素.

    作者:姬文婕;周欣;杨磊;王世鑫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使用Suture-anchor治疗Ⅲ度肩锁关节脱位

    [目的] 评估使用Suture-anchor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效果.[方法] 肩锁关节脱位17例,其中男11例,女6例,均为Tossi Ⅲ型.年龄17~53岁,平均29.3岁.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3.5个月.采用主观评价和Constant评分评价术后肩关节功能,术后X光片评价治疗结果.[结果] 术后X-光片显示复位固定良好;肩关节功能评分为93.4分,主观评分为1.7分.[结论] Suture-anchor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创伤小,复位固定确实,术后功能恢复好.

    作者:王文良;吕丹;唐烽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转导通路

    生物的细胞每时每刻都在接受来自细胞内外的各种各样信号.细胞感知这些信号后,通过细胞内信号分子的逐级传递作用,终诱导产生一系列的细胞质、细胞核内事件和各种生理生化反应.研究表明,细胞内信号转导是一个有严密组织,并且是高度网络的过程.目前研究多的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信号转导通路系统和Janus激酶细胞信号转导及转录活化因子(Janus Kinase 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JAKs-STATs)系统[1].MAPK信号转导通路是介导细胞反应的重要信号系统,普遍存在于多种生物,包括酵母和哺乳动物细胞.本文结合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就MAPK信号系统及其对平滑肌细胞动力调节的作用重点展开讨论.

    作者:朱敏;孙振学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拉贝洛尔治疗局麻下腰椎间盘摘除围术期高血压疗效观察

    1资料与方法1.1观察对象观察2002-2004年ASAⅠ-Ⅱ级的择期局部浸润麻醉阻滞(局麻)下行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手术患者500例,其中男277例,女223例,年龄21~73岁,平均45岁.

    作者:谢国水;肖志刚;侯晓延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禽流感人间大流行防控预测研究现状

    流感病毒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变异或基因重组,导致人体易感染、易传播、高致死.一旦大流行出现且不进行干预的情况下,25%~35%的人口会出现显性症状,病死率较高,按1957年和1968年流感的流行强度计算,直接或间接经济损失估计会达到1 810亿美元.当前禽类流感广泛分布于全球各大洲许多国家,禽感染人的事件屡有发生,而人传人禽流感事件发生较少,全球内仅有几个家庭内发生过该类事件[1].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记录,自2003年1月1日至2006年5月23日,共发生人禽流感病例218例,其中124例死亡;我国发病地区和人数也在不断增加.世界卫生组织、我国卫生部相继颁布了禽流感防制预案,并进一步加强措施防范禽流感疫情的传播与蔓延[2].

    作者:雷志勇;高宏生;伍瑞昌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阿仑瞵酸钠对去势大鼠骨折愈合的影响

    [目的] 研究阿仑瞵酸钠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过程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通过切除大鼠双侧卵巢建立骨质疏松模型,并人为造成后肢骨折后,予以阿仑瞵酸钠灌胃,观察骨折愈合过程中骨痂的组织学、骨密度变化,并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TGF-β1、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骨形态发生蛋白-2、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的变化.[结果] X线、组织学显示两组骨折同时愈合.两组TGF-β1、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骨形态发生蛋白-2、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含量在14~42 d均出现高峰,经过统计学分析,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骨密度显示自42 d开始实验组与对照组骨折部骨密度有较明显差别.[结论] 阿仑瞵酸钠可使钙离子沉积于软骨痂,提高骨密度,对于预防骨质疏松骨折患者发生再骨折是一种良好的方法.但阿仑瞵酸钠对于骨质疏松骨折愈合的过程,既无延缓作用也无促进作用.

    作者:王景贵;刘天盛;李灵芝;苏学涛;王志强;唐烽明;郭金来;魏国忠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肝纤维模型方法的研究进展

    肝纤维化指各种病因作用下肝内纤维增生,可伴有纤维隔形成.当肝小叶结构破坏、肝细胞结节状再生,增生的胶原包绕形成假小叶则称肝硬化.肝纤维化为肝硬化早期阶段,因此,阻断肝纤维化的过程是治愈许多难愈性肝病的关键所在.近年来,治疗肝纤维化取得了很大进展,尤其是利用不同种类的实验动物模型进行实验室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就.根据不同实验需要进行选择不同种类的动物模型,现介绍几种常用的肝纤维化动物模型综述如下.

    作者:马玉珍;叶路;韩景田;王金兰;肖颖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超声造影在肝肿瘤介入治疗中的应用现状

    超声造影又称对比增强超声(Contrast-enhanced Ultra Sound,CEUS),是超声影像诊断学领域一个非常重要的进展,超声造影技术被称为继B型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之后的第三次革命.静脉注射微气泡超声造影剂的出现及临床应用,提高了传统超声对血流的探测能力[1],并能动态观察组织的灌注过程,有效反映病变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从而可提高了超声对肝内疾病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2].本文概述了超声造影在肝脏肿瘤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经翔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兔血清中左氧氟沙星的浓度

    [目的] 建立测定兔血清中左氧氟沙星浓度的荧光分光光度法.[方法] 以三氯乙酸沉淀蛋白,分离后加醋酸-醋酸钠缓冲液(pH 4.0)测荧光强度,激发波长294 nm,发射波长496 nm.[结果] 左氧氟沙星浓度在0.1~5.0 μg/ml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0.4384 X-0.0812,r=0.9972(n=5).平均回收率为94.8%,日内、日间RSD分别小于2%、3%.[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适于测定兔血清中的左氧氟沙星浓度.

    作者:李亚萍;张莉;陈莉;宋月英;齐刚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远端缺损的临床应用

    足部大面积损伤,特别是足背及足趾坏死,其骨质与皮肤相邻,皮下组织少,外伤容易导致骨质和肌腱外露.传统的修复方法多采用短缩骨质、截肢等方法,功能损失较多.笔者应用逆行腓肠神经皮瓣来修复足背、跖趾关节附近软组织大面积缺损,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谢延;贺利军;陆斌;张文苑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斜方肌肌皮瓣修复头颈部难治性创面

    [目的] 介绍斜方肌肌皮瓣在修复头颈部难治性创面中的应用,提供头颈部复杂创面修复的方案.[方法] 逆行掀起以颈横动脉降支为轴型血管的带蒂斜方肌肌皮瓣,皮瓣面积大达32 cm×10 cm,肌肉血管蒂长17 cm,局部转移修复头颈部难治性创面23例.[结果] 23例头颈部不同部位难治性创面经带蒂斜方肌肌皮瓣转移修复后,22例全部成活,1例远端约1 cm黑痂愈合.[结论] 带蒂斜方肌肌皮瓣,血供可靠,切取面积大,供区隐蔽,对肩部功能影响小;采用逆行法切除皮瓣,操作简单,不易损伤血管蒂;用于修复头颈部难治性创面,效果满意.

    作者:张敬德;王守界;王亚辉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糖尿病肾病早期标志物研究进展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rthy,DN)是糖尿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常导致患者肾功能衰竭而死亡.据近统计目前DN所致的尿毒症是糖尿病的主要死因之一.糖尿病是目前威胁人类健康第三位杀手,因此DN也是目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从DN的病程看,DN早期只用常规检查是很难被发现的,但到第Ⅳ期虽然临床明确诊断困难不大,但病变已不可逆转,治疗只能改善症状和减少患者的病痛,不能阻断病程的发展.因此若能在早期明确诊断进行干预治疗,患者则有可能恢复.肾活检是早期DN明确诊断的金标准,存在一定的风险性和后遗症,而DN早期患者自觉症状很少,此法很难被接受.因此DN的早期诊断更多依赖实验室检查.近年来国内外学者为实现DN的早发现、早治疗,寻找其早期标志物,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和临床研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本文就近年来此方面的国内外文献综述如下.

    作者:刘斌;赵献云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不同浓度油酸对扑热息痛体外透皮吸收的影响

    [目的] 研究油酸对扑热息痛体外透皮吸收的影响.[方法] 以大鼠皮肤为实验屏障,观察油酸浓度(体积比)分别为0%、0.5%、1.5%和2.5%时扑热息痛累积渗透量.[结果] 扑热息痛能透过离体大鼠皮肤,且油酸对其透皮吸收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含1.5%、2.5%油酸的扑热息痛溶液在各时间下的透皮吸收量比不含油酸者都有明显的提高.[结论] 油酸可以促进扑热息痛的透皮吸收,在实验浓度范围内,油酸浓度为2.5%时有大的促透作用.

    作者:王淑萍;杨一坤;张莉;齐刚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非陶瓷型人工骨体内降解过程的超微结构观察

    [目的] 评价自行合成的CPC和CPC/BMP复合人工骨的成骨能力、降解性能以及植入体内后的骨结合能力.[方法] 参考文献方法合成CPC,并将其作为BMP的载体制成CPC/BMP复合物,植入小鼠肌袋和兔桡骨15 mm骨缺损,通过扫描电镜观察新骨形成和材料的变化,综合评价材料在骨缺损修复中的作用.[结果] CPC植入小鼠肌袋内不能诱导成骨,CPC/BMP植入后有新骨形成,同时材料出现降解.植入骨缺损后,CPC/BMP复合物和单纯的CPC均可以促进新骨形成,但后者骨修复能力弱,材料降解速度缓慢.植入4周有新骨形成,材料形态出现变化,晶体结构被逐渐破坏.24周有板层骨长入并与材料紧密结合,骨缺损初步修复,材料被溶解成规则的蜂窝状框架结构.X-射线能谱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延长,新骨钙化程度逐渐增高,24周时已经与正常骨接近.[结论] CPC/BMP生物活性人工骨降解性能理想,对骨缺损有较强的修复能力,可望成为新型的骨缺损修复材料.

    作者:孙明林;李涤尘;王景贵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影响二次吸脂效果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影响吸脂的出血因素,探讨适合二次吸脂的时间及手术方法.[方法] 随机选择门诊初次及二次吸脂的患者50例,对超量灌注麻醉负压吸脂和体内超声吸脂、不同时间段二次吸脂的出血量进行比较.[结果] 初次吸脂超量灌注麻醉负压吸脂和体内超声吸脂的出血量没有显著差异;初次吸脂术后6个月体内超声吸脂以及术后12个月机械负压吸脂的出血量明显下降,并且体内超声吸脂明显优于单纯负压吸脂.[结论] 初次吸脂合理采用超量灌注麻醉技术及负压吸脂技术可以达到良好的术后效果,出血量及并发症少.对于二次吸脂的患者应该在术后6个月采用体内超声技术或者术后12个月采用负压吸引技术.

    作者:王文;孙志成;李淑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白头翁的生药鉴定、化学成分和药理研究

    中药白头翁系毛茛科白头翁属植物,<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把白头翁Pulsatilla chinensis(Bunge) Regel定为正品.该药材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的功效,可用于治疗热毒血痢、阴痒带下、阿米巴痢疾等[1].近年来由于新技术的应用,国内外对其生药鉴定,化学成分分离以及药理作用有了非常深入的研究.

    作者:付云明;陈虹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国产氯普鲁卡因硬膜外麻醉用于剖宫产术的效果观察

    盐酸氯普鲁卡因属苯甲酸酯类短效局部麻醉药,国外20世纪60年代已用于临床,但用于剖宫产手术硬膜外麻醉报道甚少.我们将国产盐酸氯普鲁卡因在硬膜外麻醉下用于剖宫产手术110余例,取得了满意的临床麻醉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朱平增;张志敏;郭杰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武警后勤学院

主办:武警后勤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