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萍;杨一坤;张莉;齐刚
人参为五加科人参属植物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的干燥根,参叶、参花、参须、参子均可入药,是已有几千年应用历史的名贵中药.中医理论认为人参具有大补元气、安神益智、生津固脱、调补五脏、强精通脉、延缓衰老之功效.近代人参的化学和药理学研究表明,人参皂苷是人参的主要成分(Ginsenosides),而人参所表现出的大部分药理活性是人参皂苷的作用,人参皂苷具有增强免疫、抗疲劳、抗动脉硬化作用,并能够促进性腺发育,增加性激素的产生[1].
作者:许立;刘晓晖;张莉 刊期: 2006年第05期
大量资料表明凝血和纤溶是血栓疾病的主要病理生理过程,脑梗死患者存在着凝血和纤溶过程的异常[1].纤维蛋白原(Fg)作为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子,其在急性脑梗死发作时与血小板平均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的关系国内尚未见报道.为此,本文利用测定脑梗死患者的上述指标及分析相关临床资料,发现它们与疾病发展进程之间的联系,以便对脑梗死发作的早期预防及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程思;刘峰;李玉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阿仑瞵酸钠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过程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通过切除大鼠双侧卵巢建立骨质疏松模型,并人为造成后肢骨折后,予以阿仑瞵酸钠灌胃,观察骨折愈合过程中骨痂的组织学、骨密度变化,并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TGF-β1、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骨形态发生蛋白-2、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的变化.[结果] X线、组织学显示两组骨折同时愈合.两组TGF-β1、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骨形态发生蛋白-2、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含量在14~42 d均出现高峰,经过统计学分析,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骨密度显示自42 d开始实验组与对照组骨折部骨密度有较明显差别.[结论] 阿仑瞵酸钠可使钙离子沉积于软骨痂,提高骨密度,对于预防骨质疏松骨折患者发生再骨折是一种良好的方法.但阿仑瞵酸钠对于骨质疏松骨折愈合的过程,既无延缓作用也无促进作用.
作者:王景贵;刘天盛;李灵芝;苏学涛;王志强;唐烽明;郭金来;魏国忠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建立以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和快速成型(RP)技术为核心的人工半膝关节个体定制化设计方案和快速制造方法,通过临床试用探讨半膝关节置换术的应用和假体设计制造技术.[方法] 以患者CT扫描和三维重建等临床影像学资料为数据源,利用图像处理技术获取关节形状的数据,采用NURBS算法在Surface软件下重构出关节曲面,在计算机上完成半膝关节假体及其辅助装置的三维设计.采用RP技术制作出原型并通过精密铸造等手段完成实体制造.将假体与大段异体骨移植联合应用,对1例股骨下段肿瘤患者进行了肿瘤切除、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结果] 全部设计和制造过程可在1周内完成.计算机分析表明,所设计的关节面CAD模型与原始数据的大误差<1 mm,在屈、伸、旋转等状态下与胫骨关节面匹配良好,应力分布均匀.通过RP和精密铸造技术制作的假体及其辅助装置符合设计要求,可与大段异体骨装配.植入患膝后假体位置准确,能够实现与对侧胫骨关节面的良好匹配,关节间隙正常.术后患者无不良反应,可早期功能锻炼.随访1年,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未见关节脱位、慢性疼痛等.[结论] 通过CAD和RP技术制造的定制化半膝关节在特定病例中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孙明林;李涤尘;王臻;王景贵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建立测定兔血清中左氧氟沙星浓度的荧光分光光度法.[方法] 以三氯乙酸沉淀蛋白,分离后加醋酸-醋酸钠缓冲液(pH 4.0)测荧光强度,激发波长294 nm,发射波长496 nm.[结果] 左氧氟沙星浓度在0.1~5.0 μg/ml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0.4384 X-0.0812,r=0.9972(n=5).平均回收率为94.8%,日内、日间RSD分别小于2%、3%.[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适于测定兔血清中的左氧氟沙星浓度.
作者:李亚萍;张莉;陈莉;宋月英;齐刚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评价自行合成的CPC和CPC/BMP复合人工骨的成骨能力、降解性能以及植入体内后的骨结合能力.[方法] 参考文献方法合成CPC,并将其作为BMP的载体制成CPC/BMP复合物,植入小鼠肌袋和兔桡骨15 mm骨缺损,通过扫描电镜观察新骨形成和材料的变化,综合评价材料在骨缺损修复中的作用.[结果] CPC植入小鼠肌袋内不能诱导成骨,CPC/BMP植入后有新骨形成,同时材料出现降解.植入骨缺损后,CPC/BMP复合物和单纯的CPC均可以促进新骨形成,但后者骨修复能力弱,材料降解速度缓慢.植入4周有新骨形成,材料形态出现变化,晶体结构被逐渐破坏.24周有板层骨长入并与材料紧密结合,骨缺损初步修复,材料被溶解成规则的蜂窝状框架结构.X-射线能谱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延长,新骨钙化程度逐渐增高,24周时已经与正常骨接近.[结论] CPC/BMP生物活性人工骨降解性能理想,对骨缺损有较强的修复能力,可望成为新型的骨缺损修复材料.
作者:孙明林;李涤尘;王景贵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评估使用Suture-anchor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效果.[方法] 肩锁关节脱位17例,其中男11例,女6例,均为Tossi Ⅲ型.年龄17~53岁,平均29.3岁.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3.5个月.采用主观评价和Constant评分评价术后肩关节功能,术后X光片评价治疗结果.[结果] 术后X-光片显示复位固定良好;肩关节功能评分为93.4分,主观评分为1.7分.[结论] Suture-anchor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创伤小,复位固定确实,术后功能恢复好.
作者:王文良;吕丹;唐烽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足部大面积损伤,特别是足背及足趾坏死,其骨质与皮肤相邻,皮下组织少,外伤容易导致骨质和肌腱外露.传统的修复方法多采用短缩骨质、截肢等方法,功能损失较多.笔者应用逆行腓肠神经皮瓣来修复足背、跖趾关节附近软组织大面积缺损,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谢延;贺利军;陆斌;张文苑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检测结肠癌原发灶及其淋巴结转移灶中PTEN的表达情况.[方法] 采用组织芯片技术,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对79例结肠癌原发灶及其淋巴结转移灶标本进行PTEN的表达情况检测.[结果] 原发灶与其淋巴结转移灶相比:PTEN在粘液腺癌中的表达强度明显降低(P<0.05),而管状腺癌中其表达无明显差别;PTEN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无关.原发灶及其转移灶中PTEN的高表达率在管状腺癌中均显著高于粘液腺癌.[结论] 淋巴结中转移的粘液腺癌细胞表达较低水平的PTEN,其低表达可能有助于结肠癌的淋巴道转移.
作者:谷彦军;张诗武;宋立新;魏焕萍;刘亚敏;何瑞波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婴幼儿龋在喂养方式与饮食习惯方面的易感因素.[方法] 将93名北京城区3~5岁儿童,根据患龋情况分为婴幼儿龋(ECC)组47人,dt≥5;无龋(Caries Free,CF)组46人,dmft=0.分别对两组受试者喂养方式与饮食习惯进行问卷调查,运用Logistic回归,筛选出ECC在喂养方式与饮食习惯方面的易感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在母乳喂养时间、奶瓶喂养持续时间、奶瓶内容物、是否应用奶瓶帮助入睡、食用甜食次数、食用甜食时间、饮用甜饮料次数和饮用甜饮料时间8个方面,两组之间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食用甜食次数、饮用甜饮料次数是影响ECC发生的有关易感因素.
作者:王俭;郑树国;王晓灵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影响吸脂的出血因素,探讨适合二次吸脂的时间及手术方法.[方法] 随机选择门诊初次及二次吸脂的患者50例,对超量灌注麻醉负压吸脂和体内超声吸脂、不同时间段二次吸脂的出血量进行比较.[结果] 初次吸脂超量灌注麻醉负压吸脂和体内超声吸脂的出血量没有显著差异;初次吸脂术后6个月体内超声吸脂以及术后12个月机械负压吸脂的出血量明显下降,并且体内超声吸脂明显优于单纯负压吸脂.[结论] 初次吸脂合理采用超量灌注麻醉技术及负压吸脂技术可以达到良好的术后效果,出血量及并发症少.对于二次吸脂的患者应该在术后6个月采用体内超声技术或者术后12个月采用负压吸引技术.
作者:王文;孙志成;李淑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石英与小鼠肺泡巨噬细胞(Alveolar Macrophage,AM)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蛋白表达水平之间的剂量-效应关系和时间-效应关系,从而探讨TGF-β1在石英引起肺纤维化中的作用.[方法] 以不同剂量石英及不同作用时间刺激小鼠AM,收集其培养上清液,并作用于小鼠胚肺成纤维细胞,用ELISA法测定AM上清液TGF-β1蛋白水平,Western Blot方法检测AM内TGF-β1蛋白水平,四唑盐(MTT)比色法测定成纤维细胞增殖效应(A570 nm).[结果] 小鼠AM经不同剂量石英刺激4h后,结果显示随着石英剂量增加细胞培养上清TGF-β1蛋白水平逐渐升高,剂量100 μg/106细胞时,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同剂量的石英作用不同时间后,TGF-β1蛋白随时间延长呈现先升高而后逐渐降低的趋势,染石英8 h时,其水平高(276.6±38.1 pg/ml),然后开始下降,但到第16 h仍高于对照组.AM内TGF-β1蛋白的表达有随石英剂量增高而上升的趋势,且随作用时间延长也呈先升高后降低,但其表达高峰时间在4 h,较上清中出现为早.石英剂量0~200 μg/106细胞范围内,AM上清液作用于小鼠胚肺成纤维细胞,可引起细胞增殖;从100 μg/106细胞开始差异有显著性,并存在剂量效应关系(r=0.92,P<0.05).AM上清TGF-β1蛋白水平与A570 nm进行相关分析,两者呈正相关,即TGF-β1水平越高,则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越强(r=0.76,P<0.05).[结论] 石英体外刺激小鼠AM,引起TGF-β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且呈现剂量-效应关系和时间-效应关系.经石英刺激后的AM上清液可导致小鼠胚肺成纤维细胞增殖,有明显剂量-效应关系,AM上清TGF-β1越高,促增殖能力越强,二者呈正相关.这说明TGF-β1与石英引起的肺纤维化有明确的联系,它可能是矽肺发生发展一个重要因素.
作者:姬文婕;周欣;杨磊;王世鑫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盐酸氯普鲁卡因属苯甲酸酯类短效局部麻醉药,国外20世纪60年代已用于临床,但用于剖宫产手术硬膜外麻醉报道甚少.我们将国产盐酸氯普鲁卡因在硬膜外麻醉下用于剖宫产手术110余例,取得了满意的临床麻醉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朱平增;张志敏;郭杰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供肝的灌注、切取和修整方法,以进一步减少肝移植手术后胆道损伤并发症.[方法] 总结分析2002年5月-2005年5月采用不同方法快速原位灌注、快速切取以及修剪的437例供肝.[结果] 437例供肝无1例原发肝脏无功能发生,但67例患者发生轻重不同的胆道损伤并发症,其中3例患者行二次肝移植治愈,其他患者行胆道引流和胆道镜治疗治愈或好转.[结论] 合理的供肝灌注、切取和修剪,可有效的减少肝移植手术后胆道损伤并发症.
作者:刘煜;王建立;吴凤东;关兆杰;范宁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呼吸道异物救治当中一些特殊情况的发生原因和处理方法.[方法] 总结分析西安交通大学第二医院1965至2000年收治的呼吸道异物病人3 306例.年龄小4个月,大68岁,其中3岁以下2208例.[结果] 上述病例中气管切开97例,咳出41例,开胸12例,经口支气管镜检取出3156例.死亡24例.[结论] 对在呼吸道异物救治当中出现的特殊情况要对症处理:注意气管切开的时机;选择适当的麻醉,掌握好麻醉深度;特别注意变位性异物和喘息型气管异物的处理;特殊异物要选择适当的器械和正确的方法,必要时请胸科开胸取异物;正确使用心肺复苏,妥善处理并发症和后遗症.
作者:梁建民;刘晖;汪立;张正民;张全安;王建刚 刊期: 2006年第05期
银屑病的发生、加重、缓解及复发与精神紧张、心理压力均有密切关系,故可归于心身疾病范畴[1],目前尚无特效的疗法.1997-2003年,我们使用耳穴割治疗法治疗银屑病132例,疗效较好,报告如下:
作者:许丽萍;鲍东海 刊期: 2006年第05期
超声造影又称对比增强超声(Contrast-enhanced Ultra Sound,CEUS),是超声影像诊断学领域一个非常重要的进展,超声造影技术被称为继B型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之后的第三次革命.静脉注射微气泡超声造影剂的出现及临床应用,提高了传统超声对血流的探测能力[1],并能动态观察组织的灌注过程,有效反映病变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从而可提高了超声对肝内疾病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2].本文概述了超声造影在肝脏肿瘤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经翔 刊期: 2006年第05期
1资料与方法1.1观察对象观察2002-2004年ASAⅠ-Ⅱ级的择期局部浸润麻醉阻滞(局麻)下行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手术患者500例,其中男277例,女223例,年龄21~73岁,平均45岁.
作者:谢国水;肖志刚;侯晓延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氟乙酰胺是一种高效剧毒、残留性强的有机氟杀鼠剂,中毒后常致心、脑等脏器损害.现将我院近3年来收治的口服氟乙酰胺导致中毒性脑病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作者:刘庆祝;孟宪香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磨损颗粒刺激单核细胞thp-1后,细胞分泌TNF含量和刺激后条件培养基引起成骨细胞的凋亡.[方法] L929细胞测活和ELISA方法检测单核细胞TNF-α的分泌和分泌的量;TUNEL方法检测磨损颗粒条件培养基对成骨细胞的凋亡作用.[结果] 不同种类磨损颗粒加入thp-1后TNF-α的结果用方差分析比较,3组数据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将不同颗粒的100 ng/ml组和10 ng/ml组分别两两比较,两组之间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100 ng/ml比10 ng/ml TNF值高.[结论] 磨损颗粒PE、Co-Cr-Mo、Ti-6A1-4V刺激体外培养单核细胞thp-1分泌TNF-α,3种磨损颗粒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磨损颗粒PE、Co-Cr-Mo、Ti-6Al-4V刺激单核细胞thp-1的条件培养基可以引起体外培养成骨细胞凋亡.
作者:王文良;焦炳华;杨柳;唐康来;白春宏;刘英杰;吕丹 刊期: 200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