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建勋
目的:建立龙血竭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Agilent Zorbax Extend C18柱(4.6mm×250 mm,5μm)为色谱柱;以甲醇-1%冰醋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70 nm;流速1.0mL/min;柱温40℃.结果:建立了龙血竭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确定了14个共有峰,各龙血竭样品指纹图谱与对照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均在0.9以上.结论:该方法简单、准确、重复性好,为更好地控制龙血竭药材的质量,提供了有效可靠的方法.
作者:孙冬梅;胥爱丽;毕晓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紫杉醇脂质体联合氟尿嘧啶、亚叶酸钙双周治疗进展期胃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采用紫杉醇脂质体100mg/m2静脉滴注,第1天;亚叶酸钙400 mg/m2静脉滴注,第1天;氟尿嘧啶400mg/m2静脉注射,第1天;氟尿嘧啶3000mg/m2加入百特化疗泵中维持46小时,第1天;每2周重复.结果:38例均能评价疗效.其中3例获得CR,16例获得PR,RR为50%,15例SD,4例PD;中位TTP为6.4个月;中位OS为11.2个月;1年生存率为44.6%.全组毒副反应较轻,主要为骨髓抑制、黏膜炎、神经毒性、肌肉关节痛及脱发,胃肠道反应多为Ⅰ~Ⅱ度.其中Ⅲ~Ⅳ度毒副反应包括白细胞减少7例,脱发2例,黏膜炎2例.结论:紫杉醇脂质体联合氟尿嘧啶、亚叶酸钙双周治疗晚期进展期胃癌不良反应较DCF方案(多西他赛、顺铂、5 - FU)明显降低,近期疗效和远期生存相似,而前者的耐受性和生活质量似乎更佳,提示以紫杉醇替代多西他赛亦是DCF的一种可选的改良方案.
作者:钟瑜;黄万钟;潘达超;王少彬;周锋;夏瑜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白术对慢传输型便秘(STC)大鼠结肠黏膜NO及NOS的影响以从微观进一步阐释白术治疗STC的机制.方法:随机将成年健康SD大鼠60只分为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白术低剂组(30 g生药/kg)、白术中剂组(60 g生药/kg)、白术高剂组(120 g生药/kg),每组12只,应用大黄将除空白对照组以外的大鼠制造慢传输型便秘模型.成功造模后,空白及模型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2ml,白术低、中、高剂组分别给予3 g生药/ml、6 g生药/ml、12 g生药/ml的白术水煎液2 ml,早晚2次,连续15天.15天中连续观察大鼠皮毛光泽、活动范围、进食量、排便情况及体重变化.末次给药后硝酸还原法检测NO含量,NOS免疫组化法染色及半定量分析.结果:模型组大鼠结肠较其他各组粗大、迂曲,肠腔内有较大块较多粒粪便存留;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大鼠在给药前体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处死前的各组大鼠体重差异均显出统计学意义(P<0 01);各组大鼠远端结肠黏膜NO含量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NOS免疫组化法染色半定量分析各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白术单用能通过改变STC大鼠结肠黏膜NOS的表达而降低NO的合成,以达到治疗STC目的.其中剂量为60 g的生白术能把上述效应发挥好.
作者:孟萍;尹建康;高晓静;刘平;王凡;王静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健骨颗粒含药血清对成骨样细胞增殖及PCNA、Cyclin D1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制备健骨颗粒含药血清和生理盐水血清,分别干预体外培养的成骨样细胞ROS17/2.8,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荧光定量PCR检测PCNA、Cyclin D1 mRNA表达.结果:与同浓度生理盐水血清组相比,中药血清组10%-30%浓度促细胞增殖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浓度为20%时,两组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中药血清组G0/G1期细胞比例明显低于同期生理盐水血清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G2/M期、S期细胞比例及PI在干预48h时均高于同期生理盐水血清组,具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中药血清组较理盐水血清组PCNA、Cyclin D1 mRNA表达升高,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健骨颗粒含药血清能促进成骨样细胞的增殖、提高PCNA、Cyclin D1 mRNA表达.
作者:林海鸣;林燕萍;吴银生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社区中医医师工作虽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仍存在一定不足,如知识掌握不全面、缺乏中医特色治疗方法等,这在外科专业体现得尤为突出,本文归纳总结了目前社区医师中医外科知识技能培养中存在的不足及具体解决办法,以期优化社区医师中医外科培养模式,使社区工作能再上一个台阶.
作者:张董晓;张燕生 刊期: 2012年第02期
通过对《温热论》中论述体质的相关内容的学习,从体质的产生,体质与发病,体质与诊断,体质与用药等方面进行阐述,进一步了解人体体质与发病的内因与外因的关系.加深对叶氏学术思想的理解.
作者:陈绩锐;艾军;余小江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根据实验经验,从动物选择、造模方法、模型评价三方面来概述建立哮喘模型的要点,以期为制备出更好更接近反映人类哮喘特征的动物模型提供研究基础.
作者:窦迎婷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本文以内地高较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思想、生活、学习现状为出发点,探讨了加强内地高校少数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意义,并针对内地高校少数民族思想教育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提出了加强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作者:王劭华;康胜利;章德林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本文从制度管理、药品管理、药房管理、药学服务、人力管理等方面,对加强医院药剂科进行了论述.
作者:欧阳建勋 刊期: 2012年第02期
运用现代数字技术,以系统生物学理论为指导,从工程学的角度对《伤寒论》方剂的组方原理和配伍规律进行分析研究.采用基于组件模型的数字化技术和方法解析其学术思想体系有相应的优势,可揭示其内在的组方原理和配伍规律.不仅能为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而且可促进方剂学发展,拓宽临床应用.
作者:聂望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当前中药全球市场的巨大潜力已逐渐被各国所认识,人类进入21世纪以后,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日益成为各国政府和企业所不得不关注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如何针对中药知识领域的特征,寻求有效的保护措施,本文重点阐述了中药知识产权保护的概况、中药专利分析及有关中药知识产权保护存在的问题.针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全过程,分别引用大量图表数据和经验说明不同类型的知识产权保护内容、方法、途径和技巧.
作者:俞颂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采用灸感法与红外法对偏头痛患者患侧阳陵泉穴热敏态进行检测对比研究,探讨腧穴热敏态红外客观显示的可能性.方法:共纳入偏头痛患者54例.在自然状态下采用热断层扫描成像系统(TTM)拍摄腰部红外热像图,图像采集完毕,接受灸感法热敏检测(艾条悬灸患侧阳陵泉穴10分钟).悬灸结束后记录患侧阳陵泉穴产生扩热、透热的例数,后进行第2次红外辐射测量,记录艾灸后小腿外侧红外图像变化,比较两种检测法对偏头痛患者患侧阳陵泉穴热敏态的检测差异.结果:偏头痛患者患侧阳陵泉穴区发生热融化时,其红外辐射强度多数显示高温特征,与灸感法比较,其敏感性(真阳性率)为88.5%,特异性(真阴性率)为71.4%,准确性为79.6%;艾灸偏头痛患者患侧阳陵泉穴区后,发生热敏化的患侧阳陵泉穴区产生明显的沿小腿外侧纵向扩散(胆经)或横向扩散的红外辐射增强区域,与灸感法比较,其敏感性(真阳性率)为87.9%,特异性(真阴性率)为76.2%,准确性为83.3%.结论:(1)偏头痛患者患侧阳陵泉穴区热敏态在一定程度上可被红外成像客观显示.(2)艾灸热敏腧穴产生的腧穴热敏现象(如扩热、传热),除了受试者的主观感觉,在一定程度上也能被红外成像客观显示.
作者:徐杰;付勇;章海凤;李林;陈日新 刊期: 2012年第02期
通过长达2年多的研究,首次发现了国家保护的昆虫白蚬蝶Stiboges nymphidia Butler在江西九连山保护区的寄主为紫金牛科Myrsinaceae莲座紫金牛Ardisia primulaefolia Gardn.et Champ并对其生物学进行了研究和观察,首次发现了其卵和幼虫、蛹的形态.
作者:章叔岩;贾凤海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考察理肺止咳汤煮散剂的药理作用.方法:采用各种实验性模型,给予大、小鼠、豚鼠灌胃不同剂量理肺止咳汤煮散剂,观察理肺止咳汤对氨水致小鼠咳嗽的影响、对磷酸组胺诱发豚鼠哮喘的影响、对小鼠气管酚红排泌的影响、对大鼠被动皮肤过敏性的影响等.结果:理肺止咳汤能延长小鼠咳嗽潜伏期和减少咳嗽次数;理肺止咳汤能延长豚鼠的引喘潜伏期;理肺止咳汤能增加小鼠气管酚红排泌量;理肺止咳汤能降低大鼠被动过敏蓝斑皮肤OD值.结论:理肺止咳汤煮散剂有一定的止咳、平喘和化痰作用,能增强大鼠抗过敏能力.
作者:黄雪君;老昌辉;杜铁良;田宁;曾晓会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建立化学药品对氯苯氧异丁酸的质量标准.方法:通过化学合成制备对氯笨氧异丁酸,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进行质量考察.结果:对氯苯氧异丁酸线性范围为0.25 ~4.5μg,r=0.9997,进样量与峰面积有良好的线形关系.结论: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灵敏、精密度高,重现性较好.该方法可作为对氯苯氧异丁酸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徐伟;邓雅琼 刊期: 2012年第02期
髓细胞触发受体-1(TREM -1)是近年发现的一种新免疫球蛋白超家族受体,主要表达于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等髓样细胞表面,其在触发和放大炎症反应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脓毒症(Sepsis是机体在感染后发生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研究证实脓毒症的发生与TREM -1表达上调密切相关.而中医药作为中国传统医学一部分,在治疗急症方面具有其独特优势,本文就中药治疗脓毒症与髓细胞触发受体-1关系研究情况作一综述.
作者:张慧妍;苏文利;王毅鑫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明清时期是中医学理论与实践发展的鼎盛时期.明清医学承袭宋金元的基础,加之社会经济发展对医学的推动,名医辈出,基础理论和临床各科进一步丰富和成熟,进入了全面、系统和规范化的总结阶段.其中对于脾胃学说有精辟论述,又各有发挥,促使脾胃学说进一步发展.本文主要从明清脾胃学的理论及诊治特色论述该时代所具脾胃学特点.
作者:陆菁菁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古今医家就形气神关系的探讨,多是从形气关系、形神关系进行论述,少有对气神关系进行讨论者,更罕有“三位一体”地进行论述.本文针对此问题进行探析,提出“气化形神且为形神交感的介质“这一观点,并由此出发,从养生、治疗等方面对其实践意义进行探索.
作者:薛小虎;李博成;孙泽佳;吕方舟;刘春援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本文笔者将《金匮要略》的前205方编成了歌诀,歌诀既照顾诗歌韵律的特点,精练而有韵味,又尽量符合著作者的本意,部分方歌融入了现代研究成果,深入浅出,简捷易记,便于后学者参考记忆.
作者:石志乔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大孔树脂分离纯化积雪草总苷过程,优化相关工艺条件和参数.方法:考察HPD100、HPD200、HPD500、AB-8、D101五种大孔树脂对积雪草总苷的动态、静态吸附量和解吸率选定型号,以积雪草总苷为指标考察纯化工艺参数.结果:优选确定AB -8型大孔树脂,上样生药质量浓度为0.0625g/ml,上样量中生药与树脂比为1∶2(g∶ml),洗脱剂为70%乙醇,洗脱体积为2BV,验证试验平均洗脱率为81.27%,洗脱后积雪草总苷纯度为55.27%.结论:AB -8型大孔树脂适合积雪草总苷的分离地化.
作者:杜建平;孙冬梅 刊期: 2012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