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HPLC法测定一类中药牛蒡苷原料的含量

吕尚;魏惠珍;梁斌;李孟林;谢宇;唐靖雯

关键词:一类中药, 牛蒡苷, 含量测定
摘要:目的:建立以HPLC法测定一类中药牛蒡苷原料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25∶75),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80 nm.结果:牛蒡苷在0.250 5~1.503 mg/ml的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101.01%,RSD为0.48%.三批样品的牛蒡苷含量分别为95.28%、94.92%、95.84%.结论:本方法灵敏度高、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作为一类中药新药“牛蒡苷胶囊”中牛蒡苷原料的含量测定方法.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金匮要略》治络方剂浅探

    络病学说是祖国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络病学说对整个中医药学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然而挖掘络病治疗方剂当是重中之重.汉代张仲景所著《金匮要略》内载治疗络病方剂颇多,奠定了络病学临床治疗方剂的基础,本文试从流气畅络、化瘀通络、散结通络、解毒通络、祛痰通络、祛风通络、络虚通补七种治法来略论《金匮要略》中的治络方剂,为中医药后学者服务.

    作者:黎梓旺;马宝兰;LIU Zhong-yong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大黄不同煎煮时间对小承气汤中结合型蒽醌含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大黄不同煎煮时间对小承气汤中结合型蒽醌含量的影响,以确定大黄的佳煎煮时间.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大黄不同煎煮时间的小承气汤中结合型蒽醌的含量进行测定.色谱柱:WatersX Bridge C18 (4.6 mm×250 mm,5μm);流动相:甲醇-0.1%磷酸溶液(85:15);流速:1 ml/min;检测波长:254 nm;柱温:25℃.结果:小承气汤中结合型蒽醌在大黄煎煮30分钟时含量高.结论:小承气汤中大黄的佳煎煮时间为30分钟.

    作者:孙冬梅;饶梅冰;熊红;毕晓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学用相长,造就中医人才(二)——中医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在分析传统与现代中医教育模式的基础上,阐述了理论-实践往复互促的中医(医学)人才培养模式.认为利用中医特点,从中医各种疗法入手,可以给本科生适时地创造实践机会,达到临床实践与理论学习往复互促的效果和中医入门的目的,形成中医学习与人才成长的阶梯.

    作者:王朝晖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中药成分抗结肠癌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某些中药及天然药物来源的成分具有肯定的抗结肠癌作用,它们可以通过调控基因表达抑制细胞增殖及诱导细胞凋亡、作用于肿瘤细胞的细胞周期、诱导细胞凋亡并阻断细胞周期等途径发挥抗结肠癌作用,其结构各异,为探索抗肿瘤新药研发提供了依据,并为药物结构的修饰奠定了基石.

    作者:张季林;陈丽玲;刘利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历史回顾

    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从诞生到发展,已经走过了100多年的旅程,通过回顾其发展的历史过程,总结办学规模、培养模式、培养类型和办学规律等经验,对深入研究和推广产学研合作培养复合型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王思民;王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浅析《内经》对骨质疏松症病机的认识

    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是世界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运用中医传统理论分析其病因病机,从整体现出发,对该病的临床治疗有着积极的意义.《内经》理论和现代研究表明,骨质疏松症的主要病机是肾虚,同时与脾虚有着密切的关联,而血瘀则进一步促进了骨质疏松的发生,因此对于该病的治疗应顾护脾肾,调畅气机,保持气血运行正常.

    作者:张燕;张俐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藏象研究中应用临床流行病学方法的思考

    中医学和临床流行病学共同具有宏观、动态的特点,可以运用临床流行病学方法研究并发展藏象理论,在研究中应突出整体性、联系性的特点,并兼顾时间空间关系、体质、社会心理等因素.

    作者:窦学俊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葛根素防治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实验究

    目的:研究葛根素对不同时期大鼠脑血管痉挛的防治作用.方法:采用枕大池二次注血法建立大鼠SAH模型,然后将56只健康雄性SD大鼠按各时间点(假手术组、SAH 3d组、SAH 5d组、SAH 7d组、葛根素3d组、葛根素5d组、葛根素7d组)分成7组,葛根素组在术后每天一次给予葛根素注射液治疗.于各时间点将各组大鼠灌注-固定,处死后取基底动脉切片常规行HE染色观察,通过图像分析系统测定动脉管径及血管壁厚度.结果:经葛根素治疗后,7d治疗组基底动脉内径周长明显大于蛛网膜下腔出血组(P<0.05).病理组织学表明,痉挛血管的形态学得到改善.结论:葛根素对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作者:李铭;高觉民;吴颐;汤忠华;樊炼;傅传经;叶明;史德志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生肌红粉膏促进家兔背部创面愈合的实验研究

    目的:通过将生肌红粉膏、生肌玉红膏、凡士林的疗效进行对比,进而阐述生肌红粉膏促进家兔感染性创面愈合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健康的普通大耳白兔12只,按照改良付小兵全层皮肤缺损法制成创伤感染性动物体表溃疡模型,分别予生肌红粉膏、生肌玉红膏及凡士林换药,分别测定换药前、换药后第3、7、14天时创面分泌物中pH值、蛋白含量及各个阶段创面面积减小率,以探讨生肌红粉膏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机理.结果:各组分泌物pH值在换药前、换药第3、7、14天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其均呈逐渐下降的趋势,且生肌红粉膏在术后创面的pH值相对较低;各组创面蛋白含量在换药前、换药第3、7、14天,均呈逐渐下降的趋势,但换药第3、7天生肌红粉膏组分泌物蛋白含量相对高;从各组创面面积减小率看,生肌红粉膏组快于生肌玉红膏组,生肌玉红膏组快于凡士林组.结论:生肌红粉膏可能通过酸化创面、提高创面蛋白含量、增强抗感染作用,达到促进创面快速愈合的目的.

    作者:李春花;李国栋;刘少琼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医醇賸义·劳伤》调神理论思路及方药浅探

    《医醇賸义》是晚清孟河名医费伯雄的著作.其中《劳伤》一篇提及,七情内伤必定损及心神,治疗在调治相应脏腑气机功能时当合以养心调神.本文在解析、比较原文及分析治疗方剂用药特点的基础上,对作者调神理论、治疗思路及遣方要领进行探析,以盼裨益临床.

    作者:吕方舟;秦绪花;陈荣荣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时代造就的中西汇通大家——祝味菊

    探讨了中西汇通大家祝味菊受教育的时代特点及其在临床、教育、著书立说各个方面的成就,为推动中西医汇通之发展方面作了极大贡献.

    作者:苏丽娜;杨杏林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吸附澄清剂在HL颗粒中的应用

    目的:考察吸附澄清剂在HL颗粒除杂工艺中的应用.方法:以黄芪甲苷的含量、干膏得率为指标,比较了乙醇沉淀与加澄清剂的除杂效果;并采用单因素实验优选了ZTC1 +1 -Ⅱ型吸附澄清剂除杂的工艺参数,包括ZTC1 +1 -Ⅱ型吸附澄清剂的加入量、加入顺序、药液浓度、搅拌速度等.结果:ZTC1+1-Ⅱ型吸附澄清剂处理对黄芪甲苷含量影响较小,且能明显降低出膏率,研究所得除杂工艺为:取提取液浓缩至药材重(g)与提取液体积(ml;)为1∶5时,先加入澄清剂B组分,后加入A组分,搅拌速度100~150 r/min.结论:澄清剂法比水醇法工艺简单,生产周期短,减少乙醇用量,节省能源,以ZTC1+1-Ⅱ型吸附澄清剂除杂能较好的保留黄芪甲苷,而且除杂效果明显.

    作者:刘丽波;洪燕;王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营养风险与中医证素相关性的初步研究

    目的:了解具有营养风险和无营养风险患者的中医证素特点.方法:对264名住院患者,采用营养筛查量表NRS2002作为营养风险筛查工具,收集中医证型,分拆成相关证素后进行分析.结果:有营养风险组(A组)89人,无营养风险组(B组)175人;A组BMI22.92±6.93,B组BMI25.32±3.61 (P <0.05);A组出现气虚的比例35.2%,B组出现气虚的比例21.7% (P<0.05);A组出现气滞的比例14.8%,B组出现气滞的比例32% (P <0.05);A组出现血瘀的比例44.3%,B组出现血瘀的比例60%(P<0.05);A组出现湿邪的比例6.8%,B组出现湿邪的比例16% (P <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营养风险与中医证素的分布存在一定的关联,有营养风险的患者出现更多的虚证证素,尤以气虚明显,相对较少的实证证素,尤以气滞、血瘀和湿邪三个证素明显.

    作者:王新;徐美蓉;杨笑月;权晓玲;戴雪;郑京玉;郭敬媛;黄允瑜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HPLC法测定一类中药牛蒡苷原料的含量

    目的:建立以HPLC法测定一类中药牛蒡苷原料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25∶75),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80 nm.结果:牛蒡苷在0.250 5~1.503 mg/ml的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101.01%,RSD为0.48%.三批样品的牛蒡苷含量分别为95.28%、94.92%、95.84%.结论:本方法灵敏度高、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作为一类中药新药“牛蒡苷胶囊”中牛蒡苷原料的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吕尚;魏惠珍;梁斌;李孟林;谢宇;唐靖雯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妇康宁胶囊的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建立妇康宁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妇康宁胶囊中赤芍、黄柏、枸杞子、淫羊藿进行定性鉴别,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方中芍药苷进行含量测定研究.色谱柱:Kromasil C18(4.6 mmx 250 mm,5μm);流动相:甲醇-0.05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30∶70);检测波长:230 nm;流速:1.0 mL/min;柱温:30℃.结果:薄层色谱斑点清晰,阴性无干扰;芍药苷在浓度为11.56~115.60 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69%,RSD=1.43% (n=9).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可靠,可作为妇康宁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陈苑林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热敏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热敏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198例受试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试验组100例,采用针刺加热敏灸疗法;对照组98例,为针刺加普通艾条灸.结果:试验组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总有效率为88%,对照组为75.5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症状积分较治疗前都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且治疗后症状积分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加热敏灸组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效果优于针刺加普通艾条灸组,热敏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伟;付勇;陈明人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顶空气相色谱内标法测定唾液中乙醇含量

    目的:建立项空气相色谱仪测定唾液中乙醇浓度的方法.方法:受试者服用20 ml左右的九江双蒸酒,分别于不同时间点取受试者的唾液,经处理用顶空气相色谱法进行乙醇含量测定.结果:乙醇在2.38~952.38μg/ml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2.59%,精密度等均符合方法学要求.结论:顶空气相色谱法操作简便,能有效地避免样品中蛋白质等不挥发性物质对样品测定的干扰,可用于生物样品中乙醇的测定.

    作者:王振华;曾令清;曲园园;林燕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鲜鱼腥草挥发油对慢性肺损伤模型大鼠肺组织中白介素-8、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鲜鱼腥草挥发油减少慢性肺损伤模型大鼠肺组织中白介素-8(IL -8)和丙二醛(MDA)含量的作用.方法:取SD大鼠,气管滴入脂多糖(LPS)诱发慢性肺损伤模型.3周后处死,测定肺组织中IL -8和MDA的含量.结果:注入脂多糖后的病理学表现符合慢性肺损伤的特征.鲜鱼腥草挥发油100 mg/ml组能降低肺组织中IL -8的含量;鲜鱼腥草挥发油给药组,尤其是鲜鱼腥草挥发油100 mg/kg组,可以减低肺组织中MDA的含量.结论:鲜鱼腥草挥发油可以减低肺组织中IL-8、MDA的含量.

    作者:郭亚丽;洪佳璇;唐法娣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西洋参临床药理研究进展(2004-2010)

    西洋参因早产于欧美而得名,但早在17世纪,我国清代就已开始认识并在临床应用甚广,近代随着对西洋参主要化学成分深入研究,针对在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及抗肿瘤方面等的新发现,综述了国内外近几年来取得的新进展.

    作者:马宝兰;秦绪花;史载祥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浅谈中医体质学说在肿瘤方面的应用

    中医体质学是研究人的体质与健康关系的学科,已成为全世界医学专家关注的主题.当今社会,肿瘤已严重危害着人类的生命健康,提高肿瘤的早期诊断及个体化治疗成为关键.不同肿瘤患者有不同的体质特点,采用辨体与辨证辨病论治相结合的方法,为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因此,恶性肿瘤的体质研究在临床上具有重大的意义,同时也较大地促进了中医体质学说的发展.

    作者:陈晓霞;李奕祺 刊期: 2011年第05期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江西中医学院

主办:江西中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