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对CCl4肝损伤小鼠转氨酶的影响

张明华;李灵芝;陈虹;郭建新;杨林静

关键词:苦参碱, 氧化苦参碱, 肝损伤
摘要:目的:研究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降转氨酶活性,以期评价二者的肝保护作用.方法:采用CCl4造成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同时给等剂量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防治,测定血清丙氨酸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白蛋白(ALB)和总蛋白(TP),计算A/G值.结果:与CCl4组相比,氧化苦参碱和苦参碱预处理后,ALT、AST均显著降低.氧化苦参碱ALT、AST水平显著低于苦参碱组.各组A/G值无显著差异.结论:氧化苦参碱对小鼠急性CCl4肝损伤降转氨酶作用强于苦参碱.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头孢羟氨苄胶囊含量

    测定头孢羟氨苄胶囊含量药典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本文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含量测定,该方法操作简便,测定结果快速可靠.

    作者:王丽华;刘兵;陈曦;林玉梅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大面积烧伤混合度创面三种治疗方法结果回顾性分析

    目的:探讨大面积烧伤深Ⅱ度与Ⅲ度相间混合度创面三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和特点.方法:1989年1月至2001年9月应用切痂微粒皮移植、保痂扩创植皮、削痂微粒皮移植三种治疗方法,处理64例大面积烧伤混合度创面并对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创面平均愈合时间:削痂微粒皮移植组42.5±6.3天,切痂微粒皮移植组50.4±8.2天,保痂扩创植皮组53.6±7.6天.削痂组创面上皮化快,并发症少,疤痕增生轻;切痂组手术打击大,愈后外形差,并丧失了皮肤附属器;保痂组病程长,消耗大,脓毒症等并发症发生率高.结论:伤后及时清除坏死组织并有效的覆盖创面,对加快创面愈合,缩短病程,减少创面侵袭性感染和各脏器功能损害非常重要.削痂微粒皮移植治疗大面积烧伤深Ⅱ度与Ⅲ度相间混合度创面,可保留皮肤组织的部分功能,抑制疤痕增生,愈后外形较好.

    作者:刘洪琪;邢玉玺;李卫华;冯中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肝脏外伤83例治疗分析

    肝脏外伤是外科急重症之一,我院自1991年1月到2000年12月共收治肝脏外伤83例,其中71例经手术治疗,疗效满意.

    作者:高原;吴小波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小鼠腹腔感染中白色念珠菌芽管及蛋白酶活性与其毒力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白色念珠菌与腹膜炎发生相关的毒力因子.方法:40株临床分离菌分别以腹腔接种方式感染小鼠进行毒力试验,以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α-淀粉酶(AM)活力为表示菌株毒力的指标.结果:白念菌体外测得的芽管长度分别与受染动物血清中ALT、AM含量呈正相关(rALT=0.893,rAM=0.801,P<0.01),菌株分泌型天冬氨酸蛋白酶(SAP)活力与血中ALT、AM水平也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且经SAP特异抑制剂处理过的受染小鼠其ALT活性显著降低(P<0.01).结论:白念菌芽管和蛋白酶均为其与腹膜炎发生有关的重要的毒力因子 .

    作者:董小青;王丹敏;刘丽英;龚海英;张威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武警基层官兵医疗需求和卫生服务利用研究

    目的:研究我国武警部队基层官兵卫生服务需求和卫生服务利用的基本情况和特点.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调查全国11个总队武警基层官兵2202人.结果:两周患病率和慢性病患病率均比全国人群平均水平高.干部慢性病患病率显著高于战士(P<0.01).门诊服务利用主要集中在支队卫生队、地方医院及中队卫生室,分别占47.88%、20.10%、15.74%.住院服务利用主要集中在总队医院,占住院总人数的68.95%.结论:武警基层官兵与全国人群相比呈医疗需求较高、门诊服务利用较高的特点.

    作者:田庚友;田欣芳;周蔚;张国辉;陈振峰;王心;程忠礼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瞳孔改变与颅脑损伤程度的关系

    瞳孔改变为颅脑损伤重要的神经系统体征,通过观察瞳孔的大小、形状是否对称,对光反射情况来判定脑损伤程度和存在问题,因此瞳孔观察对判断病情,及时发现颅内压增高危象非常重要.我院自1999年2月~2001年2月对各种颅脑损伤780例进行临床观察,其中536例发生瞳孔改变,现报告如下.

    作者:冯慧杰;李密馥;刘晶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涎腺肿瘤中增殖细胞核抗原,bcl-2,c-myc与细胞凋亡关系的研究

    目的:探讨涎腺肿瘤中细胞凋亡及其调控基因bcl-2、c-myc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脱氧核糖核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TUNEL)技术,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HE染色对18例多形性腺瘤和52例恶性涎腺肿瘤中细胞凋亡和PCNA、bcl-2、c-myc蛋白表达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恶性涎腺肿瘤的凋亡细胞指数和增殖细胞指数明显高于多形性腺瘤(P<0.05);恶性涎腺肿瘤中bcl-2和c-myc蛋白表达率和表达强度明显高于多形性腺瘤(P<0.05).结论:细胞凋亡和调控基因异常在涎腺肿瘤中可能起重要作用,在涎腺肿瘤中,bcl-2和c-myc蛋白的共同作用可抑制细胞凋亡.

    作者:蒋书勤;刘平;王丹敏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新生儿破伤风10例护理体会

    目前虽已广泛推广无菌接生,但仍存在有不正规的接生,尤其在老、少、边穷地区以及大城市流动人口中,新生儿破伤风发病尚未消灭,且有增高的趋势,其病死率亦较高[1],我科收治10例新生儿破伤风,均有典型的病史及体征,现简谈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冯艳;高恩香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输液卡片在预防护理差错中的作用

    为了提高医院护理工作质量,使差错发生率降低到低限度,从1997年以来,我院建立输液卡片,取得了明显效果,具体情况介绍如下:

    作者:张晓霞;闫丽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睾丸精原细胞瘤PCNA标记指数和核分裂象计数相关性

    目的:检测51例睾丸精原细胞瘤的增殖状态,比较PCNA标记指数和核分裂象计数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形态计量技术对51例精原细胞瘤组织切片进行PCNA染色,并计数PCNA标记指数和核分裂象计数.结果:51例精原细胞瘤PCNA标记指数为29.88±10.86,核分裂象计数/10HPF为24.31±11.00,二者显著正相关(rs=0.505,P<0.01).结论:PCNA标记指数和核分裂象计数在一定程序上均可反映精原细胞瘤瘤细胞的增殖水平,二者可作为评估精原细胞瘤增殖活性的有用指标.

    作者:谷彦军;古强;韩英杰;赵风云;马鸿达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婴儿肝炎综合征巨细胞病毒感染的研究

    目的:探讨人巨细胞病毒(HCMV)在婴儿肝炎综合征中的病因学地位.方法:52例以黄疸、肝肿大和血清转氨酶(ALT)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婴儿肝炎综合征患儿为观察组,50例无黄疸、肝肿大和ALT升高的肺炎、败血症和腹泻病患儿为对照组,测定血清HCMV-IgG、IgM(ELISA法)和HCMV-DNA(PCR法),进行组间比较.结果:观察组血清IgG、IgM和DNA的阳性率都高于对照组,分别是:IgG73%和50%(P<0.05).IgM 40%和4%(P<0.001)、DNA 44%和24%.结论:HCMV是婴儿肝炎综合征的重要致病因子,HCMV肝炎约占婴儿肝炎综合征的40%左右.

    作者:樊志荣;林彦伟;刘志英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烟台海滨综合疗养因子对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

    为了探索海滨综合疗养因子对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进一步利用和开发疗养因子的辅助治疗作用,我们对来我院疗养的61例高血压患者的血压状况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战丽艳;王晖;张文秀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银杏叶提取物治疗中枢血管性眩晕58例临床疗效观察

    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 从2000年3月至2001年5月,本院脑系科住院病人及门诊病人.1.2 方法

    作者:郑勇;张建明;温佩琪;靳立巾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环氧水解酶在不对称有机合成中的应用进展

    由于环氧化物的化学改造多变性,在有机合成中一直被当作一个非常重要的合成子(synthons)来应用.而在药物研究领域,具有单一光学活性结构的药物往往比具有消旋结构的药物疗效更高,不良反应更少,因此有机化学家、药物化学家一直在致力于发展新的途径和方法得到单一光学活性的化合物.

    作者:顾军;韩香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HA、PⅢP在慢性肝炎分型诊断中的比较分析

    目的:评价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胶原前肽(PⅢP)在慢性肝炎分型诊断中的意义和差异.方法:用RIA法检测104例各型慢性肝炎患者血清HA、PⅢP,与急性肝炎对照,同时检测肝功能ALT、GLB、TBIL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各型慢性肝炎组的HA、PⅢP除轻度型的HA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外均增高.各型慢性肝炎组间均显示显著差异,呈重度>中度>轻度型改变.HA、PⅢP两者与ALT均无相关,与GLB均相关;HA与TBIL相关,PⅢP与TBIL无相关.结论:HA、PⅢP检测对慢性肝炎分型均有诊断价值,反映肝纤维化程度PⅢP优于HA,在慢性肝炎早期已增高,HA受肝脏炎症坏死影响血清含量.

    作者:龚守军;韩丽红;徐斌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端粒酶与肿瘤的相关研究

    早在30年代,Muller和Meclintock等就已发现了端粒结构的存在,直至近年来才有了较大进展.端粒与端粒酶已成为国际医学生物学界高度重视的研究热点之一.

    作者:沈军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高压氧治疗多形性日光疹1例报告

    1 临床资料患者刘××,女,年龄29岁,近3年每当夏季来临之季,经日光照晒后,于面、颈、胸前、手背等露出部位有刺痒感,出现红斑丘疹和水疱等形态的皮疹.每于阳光照射后,瘙痒加剧,皮疹反复发作,伴发紫癜和毛细血管扩张.给予订高压氧治疗.方法:每日1次,10次为一人疗程,每次2h(2~2.2个ATA高压下吸纯氧30min×2+10min,间歇10min),该病例治疗4次后,瘙痒消失,症状明显减轻,6次后皮疹消退,皮肤颜色趋正常治愈.

    作者:石真桂;张淑琴;丁敏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293例护理体会

    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是近几年开展的一项新技术,是利用微型角膜刀切削仪做非屈光性板层切开,掀起角膜瓣,在基层上进行准发子激光角膜切削术.其手术时间短,安全可靠,并发症少,恢复快,目前已广泛推广.我科从1998年1月至12月对381例(735眼)各种近视患者进行LASIK手术治疗.其中有完整随访记录的293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杨秀英;张巧红;颜玲珠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临床使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因其抗菌作用强,疗效高、毒副作用低,过敏反应较青霉素类少见而备受欢迎,但临床使用头孢菌素类应注意以下问题.

    作者:周丽娜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硝苯地平与芪羌汤联用治疗冠心病125例临床分析

    自1998年4月至2000年10月,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自拟中药芪羌汤联合硝苯地平口服治疗冠心病,并与单用硝苯地平治疗作对照,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仕亮 刊期: 2002年第02期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武警后勤学院

主办:武警后勤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