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淑梅;高默杰;赵砚中;解用会;马静
外伤性脾破裂在腹部外伤中十分常见.我院1997年5月~2000年10月菜行脾破裂切除术38例,其中应用脾切除自体脾片移植治疗外伤性脾破性裂16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肖双全;王立刚;刘建民;唐军华 刊期: 2001年第03期
股骨近端骨折是一种常见损伤,以老年人多见.其治疗方法较多,疗效不一.作者自1998年1月至2000年7月采用动力性髋关节螺钉(DHS)治疗股骨近端骨折5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小平;龙源深;陈少文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腰交感神经节切除对分期动静脉转流术治疗下肢三期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血液动力学及临床疗效方面的影响.方法:共行分期股浅动静脉转流术治疗下肢三期血栓闭塞性脉管炎21例(22肢),其中并行腰交感神经节切除组13例(13肢),未切除组8例(9肢).用彩色多普勒检测第一期术后吻合口周围的血液动力学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病人术后吻合口近端动静脉血流量均增加(P<0.01),并神经节切除组较未切除组增加量多(P<0.05);吻合口远端动脉血流量术后均无明显变化(P>0.05);吻合口远端静脉离心方向血流量切除组较未切除组多(P<0.05).并神经节切除组肢体溃疡或坏疽创面平均愈合时间较未切除组短.皮温升高明显.结论:此联合手术治疗下肢三期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能起协同作用,使缺血肢体获得更多动脉血,取得更好疗效.
作者:王相如;林勇杰;詹世光;冯承泉 刊期: 2001年第03期
胫骨开放性骨折是常见的较为严重的肢体创伤,除骨骼断裂外,周围软组织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创面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早期处理不当,会给病人造成肢体功能障碍或残疾.近几年来,我们在早期彻底清创的基础上采用髓内针内固定胫骨开放性骨折治疗26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德荣;杨占福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鼻、鼻窦内翻性乳头瘤的内窥镜手术.方法:经鼻内窥镜手术治疗内翻性乳头瘤16例.结果:所有病人手术后经6~42月的随访,仅有2例复发(12%).结论:鼻内窥镜手术具有简便、出血少、费时短、避免面部疤痕等优点,但其适应证应严格掌握.
作者:徐世翔;陶象祯;宿天河;张治民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本文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后脑干病变的早期核校对共振(MRI)表现.评价颅脑损伤后早期行MRI扫描的价值.方法:对61例重型颅脑损伤后7天内的患者进行了MRI检查,同时还做了早期电子计算机体层扫描(CT)采用MRI批描来判定病变的形态学特征;而采用体感诱发电位(SEPs)和听觉诱发电位(BAEOs)来判定脑干功能.结果:39例患者(占64%)发现有脑干病变,双侧桥脑病变者(100%)死亡,非脑干病变者死亡率为9%.在个别情况下,原发性和继发性脑干病变之间有着典型的临床区别.在MRI影像学上,伤后2天以上的所有病变都会出现高信号和1或低信号改变;伤后2天内,原发性病变在MRI影像学上呈低信号改变,而1例继发性脑干病变在MRI影像学上则无出血表现.结论:早期MRI扫描对判断脑干病变具有很大的价值.
作者:辛国胜;李桐;文丽云;金明升;段志坚 刊期: 2001年第03期
幼儿拍胸片一般很困难,拍片时常需要患儿家长强制约束来完成这项检查,这样拍出照片经常出现影像模糊或片盒移动影像包括不完全.为此,我们设计制做了幼儿胸片架,解决了患儿拍胸片困难问题,经临床实际应用,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作者:冀华;郭宏奇;刘勇 刊期: 2001年第03期
长期以来,儿科药物剂量、各种检验、生理值的范围一直困扰着广大临床医师,尤其在医学及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更是如此.作者采用Visual Basic 6.0设计了儿科查询系统,它不需记忆诸多数据,仅需点击鼠标就能使所需资料、数据一目了然,可供各级各类医护人员参考.
作者:甄琴;卢晓妹 刊期: 2001年第03期
虽然骨癌死亡率普遍下降,但它仍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问题,1998年胃癌死亡率位居世界第二[1].胃粘膜癌前病变是胃癌发生过程中重要阶段,是指具有恶变潜能的胃粘膜病理学改变,主要包括肠化生、异型增生和腺瘤,是胃癌二级预防的关键环节[2].如果将胃癌前病变发展遏制或逆转,胃癌发病率将大大降低,因此胃癌前病变的研究将推动胃癌二级预防的发展.随着胃镜的普及,胃癌前病变的病理学、遗传学和流传病学研究不断深入.但有关其文献计量学研究尚未见报道.本文利用时序和同被引聚类分析方法,探索胃癌前病者研究的历史和现状,为该领域专业人员了解胃癌前病变研的历史和现状,为该领域专业人员了解胃癌前病变的有关研究导向.
作者:郑华川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本文回顾了1990~1999年间本院收治的急性脑电图病例中有心电图资料的56例病人,进行总结分析,并加以讨论.
作者:贾世英;郑艳;赵跃萍;季亚玲;程希宏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支原体是细胞培养中常见污染.支原体检测的方法很多,我们采用的Hoechst33342DNA荧光染色法为体外细胞培养的实验研究提供了一种快速、简便检测支原体的方法.
作者:张敏;买霞;陈小义;陈莉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研究运动性心肌肥大形成中血浆生物活性肽的含量及意义.方法:wistar大鼠分为运动训练组和对照组,NPY、CGRP、ET和ANP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血压和心率用八道生理记录仪记录.结果:(1)运动组大鼠游泳训练8周后,心脏系数比对照组增加36.8%(P<0.05),而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和心率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2)运动组心肌肥大大鼠血浆NPY均比照组降低88%(P<0.01);(3)运动组心肌肥大大鼠血浆CGRP比对照组升高31%(P<0.01);(4)运动组血浆ET和ANP浓度与对照组无差异.结论:运动性心肌肥大形成中血浆的CGRP、NPY含量变化不同,提示CGRP和NPY对运动性心肌肥大的形成可能有重要作用.
作者:佟长青;张引国;郭建增 刊期: 2001年第03期
为深入探讨高血压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变化规律及造成中风的危害因素,我们对141名高血压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淑梅;高默杰;赵砚中;解用会;马静 刊期: 2001年第03期
喜树碱(camptothecin,CPT)是从珙桐科植物喜树(Camptotheca acuninata)中分离提取的五环生物碱,是唯一有选择性抑制DNA拓扑异构酶Ⅰ(Topo Ⅰ)作用的植物抗癌药.该生物碱在体外对Hela细胞和L1210细胞及啮齿类动物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因而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由于喜树碱的水溶性和脂溶性都比较差,其钠盐的抗癌活性较低,临床应用受到严格限制.其后人们从喜树中分离出10-羟基喜树碱(HCPT),合成了毒性小、抗肿瘤作用更强的喜树碱衍生物,使喜树碱类药物在肿瘤防治中起到了重大作用.喜树碱已成为继紫杉醇之后第二个由植物衍生的重要抗癌药物.本文拟综述近几年喜树碱研究的新进展.
作者:郭鹏;张莉 刊期: 2001年第03期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54岁,因反复发作的下腹隐痛伴尿频、尿急、尿痛一年,加重一个月入院,血常规:白细胞16.3×109/L,尿常规SG1.020,PH:6.超声检查:在膀胱充盈良好的状态下,见膀胱左侧有一圆形无声暗区,范围4.6×4.5cm2,与膀胱相通,连接口处为0.7cm,考虑为:膀胱憩室.次日患者行手术治疗,术中见:该患者左输尿管上段扩张,直径1.2cm,中下段变窄,直径0.6cm,接近膀胱入口处,输尿管增宽成球形,直径4.5cm.术中将左输尿管上段扩张后予以重叠缝合,输尿管下段扩张处予以剪裁并成形.手术诊断:巨输尿管.
作者:陈晓郁;王岩;贾莉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急性颈脊髓损伤多见于颈椎骨折脱位后,但临床上也有不少病人不伴有颈椎骨折脱位.1982年,Pang[1]将此类损伤列为脊髓损伤的一种特殊类型.其损伤形式多是过伸型损伤[2],以急性中央型脊髓损伤为主,过去多行保守治疗[3,4].其主要临床特点为上肢运动感觉功能障碍受累明显,而下肢受累轻或不受累,或直肠膀胱功能障碍及损伤平面以下感觉不同程度损害.以往文献对此损伤的机理虽有许多解释,但许多深层次的问题仍不十分清楚.因此临床上的漏、误诊与误治错治屡有发生,所以有必要对有关问题做一综述.
作者:曲振海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由于在口腔诊疗过程中,患者的唾液、创口血液、分泌物经过各种医疗器械、材料造成交叉感染.为了解医疗器械HCV RNA污染状况,以便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我们PCR技术对6种常用口腔器械进行了HCVRNA检测.
作者:郝玉梅;肖瑞森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我院自1995年1月~2000年12月间,对过敏性紫癜各种类型均做电子胃镜及结肠镜检查,观察各型过敏性紫癜有无食管、胃、肠粘膜病变、病变形态及分布特点进行研究,以提高对过敏性紫癜胃、肠粘膜病特点的认识,有利于指导临床诊断与治疗.
作者:任万英;李华;赵丽婷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我院自1996年1月~2000年7月共收治小儿颅脑外伤患者60例,现就其临床表现及诊断治疗特点分析如下:
作者:李旭东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氟中毒对睾丸结构和功能损害的分子机制,研究其对睾丸DNA和RNA的影响.方法:选用2月龄Wistar雄性大鼠16只,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饮用含200mg/L氟化钠的去离子水,对照组单纯饮用去离子水.12周后,采用吖啶橙荧光染色法显示睾丸细胞DNA和RNA.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大鼠睾丸细胞DNA和RNA荧光显色反应强度明显减弱.结论:氟中毒大鼠睾丸细胞DNA和RNA活性明显减少,这些变化可能是氟损害睾丸结构和功能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者:汪超;何瑞波;杜华杰;杨亚奇;王得顺;李积胜 刊期: 2001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