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志强;张寿文;刘华;周至明;胡生福
目的:确定阿胶补血颗粒(当归、黄芪、大枣)中多糖的理想提取工艺.方法:以多糖提取率、提取浸膏得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考察提取溶媒,以溶媒量(A)、提取次数(B)和提取时间(C)为考察因素,采用正交设计法优化提取工艺.结果:确定提取溶媒为水,B因素和C因素对多糖含量的影响有显著性意义,A因素的影响不大.结论:理想提取工艺为A3B2C3,即提取2次,每次2 h,加水量为10倍量.
作者:简晖;刘帅英;龚建平;罗晓健;胡鹏翼;张国松;肖雄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化学实验对医学生学好化学,以及后续课程如<生物化学>、<药物化学>、<药理学>实验的能力培养均有一定的影响.为此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就提高医学生化学实验能力的对策与方法浅谈如下.
作者:喻菁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观察热敏灸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的临床疗效.方法:87例慢性腰肌劳损患者随机分为热敏灸组和电针组,分别用热敏灸和电针治疗,每日1次,周六、日除外,总共治疗10次,对比观察二组腰痛改善情况.结果:热敏灸组45例共治愈23例,治愈率51.1%,好转22例,无效0例,且有15例不到10次即提前结束治疗;电针组42例,治愈11例,治愈率26.2%,好转31例.两组的治愈率比较,χ2 =4.72,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热敏灸治疗对慢性腰肌劳损有较好疗效,且疗程短,无痛苦,病人接受度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樊莉;徐振华;朱晓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牙痛治疗的中药配伍及方证对应规律.方法:收集已出版发行的名中医牙痛医案,采用关联规则和链接分析方法进行统计,数据分析在SAS9.1.3软件上进行.结果:四诊信息与中药、病因与中药、证候与中药之间有对应规律,中药链接分析显示牙痛治疗有两个核心组方,以浙贝母、赤芍、连翘、金银花、蒲公英、菊花为第一核心中药组方,石膏、知母、生地黄、牛膝、牡丹皮为第二核心中药组方,两组方与牙痛的中医治疗理论非常吻合.结论:采用关联规则、链接分析能较好的挖掘牙痛医案中的中药配伍规律和方证对应规律.
作者:欧阳志强;蒋力生;王如意;吕爱平;张启明;查青林;ZHA Qing-lin 刊期: 2007年第05期
针灸治疗颈性眩晕症在临床中已取得了肯定的疗效和进展,临床中所选腧穴也各有特色,有单一选穴,也有以某一穴位为主的多个穴位的联合使用,现将相关报道综述如下:
作者:洪媚;陈华德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了解脑血管疾病患者症状分布规律及中医证候分类特点.方法:以<中国青年报>为载体,对全国各地人群进行问卷调查,从问卷中筛选出数据可靠的脑血管疾病问卷进行症状频数统计和聚类分析,数据分析在SAS8.2软件上进行.结果:213例脑血管患者的103项症状可聚为23类,中医气虚、肝郁和肾虚症状的发生频率均大于50%.结论:采用变量聚类分析方法可较好的对脑血管疾病患者症状的分布规律进行科学分类,分类结果与中医辨证理论较吻合;脑血管疾病患者以气虚、肝郁和肾虚证候常见.
作者:宣江雷;金石;吕爱平;林色奇;查青林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综述国内外哮喘生存质量评价的研究现状,从研究过程、评价指标内容及其在中医临床疗效评价中的运用情况等方面对哮喘生存质量量表进行分析,发现现行我国临床运用的哮喘生存质量量表大多直接来源于国外相关量表,很少在流行病学调查基础上对量表的信度、效度进行分析,中医整体调理的证候疗效没有在量表中反映出来.建议:制定符合中国人生活习惯、又能反映中医证候疗效,信度和效度较高的生存质量量表,应首先考虑中国人的生活习惯,并将与疾病相关性不大的全身证候信息纳入量表中,采用临床流行病学和统计学方法对量表进行分析.
作者:刘小生;查青林;吕爱平;林色奇;薛汉荣;程光宇 刊期: 2007年第05期
<植物名实图考>是清代吴其浚所编著,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全书共分38卷,12大类,共载植物1714种.对每种植物的描述,包括颜色、形态、性味、用途(尤其是药用价值),凡以往本草有记载的植物,都加以收录,相对<本草纲目>增加了519种.
作者:周秋亚;尤志勉;姚振生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以下简称<局方>)为我国宋代官方颁布的一部方剂药典,也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中成药专书.它在宋元时期盛行二百余年,但在金元以后,一些医家对其颇有微词.至今学术界仍是众说纷纭,因而有必要重新审视此书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现做一综述如下.
作者:秦庆福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建立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白芍、牡丹皮共有成分芍药苷的工艺.方法:以HPLC法检测芍药苷的含量,以吸附容量和醇洗脱率为指标,研究确立纯化白芍、牡丹皮共有成分芍药苷的树脂型号,用正交试验优选洗脱工艺条件.结果:D-301大孔吸附树脂吸附药液后,先用5BV的纯化水、再用12BV50%的乙醇以2BV/h的速度洗脱,芍药苷的含量可由4.62%提高到35.8%,精制度可达776.4%,芍药苷的洗脱率可达90%.结论:D-301树脂综合性能良好,适用于白芍牡丹皮共有成分芍药苷的纯化.
作者:廖正根;蒋且英;梁新丽;王光发 刊期: 2007年第05期
下呼吸道感染系指声门以下的气道感染[1],或支气管-肺感染,包括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支气管扩张继发感染等气道感染及肺炎、肺脓肿等肺实质感染,广义上也包括胸膜腔和纵隔感染.随着临床上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作为抗感染治疗对象的细菌,既有容易抑制的一面,又有适应能力强、容易形成耐药性的一面.
作者:黄风;王翼洲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在四探的基础上,寻找了运气南北政中干支划分、运气对应六减五原理、脉不应不是脉象不应以及南北政都是位南面北的依据.并分析了运气南北政中相应与不应的全貌表现.以利于解释其中的疑难、解除其中的迷惑.
作者:晏向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回溯中医学的发展史,难免不由衷钦佩对中医学乃至世界医学做出卓越贡献的古代先贤.葛洪、华佗、孙思邈、李时珍……他们光照千秋的伟大成就使古代中国医学领先世界,他们是中医学的优秀继承者和创新家,是子孙后代的光辉榜样.
作者:王昕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滋肾法联合干扰素抗乙肝病毒的疗效和依从性.方法:168例慢性乙型肝炎(CHB)病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干扰素治疗,治疗组用干扰素联合疏肝健脾滋肾法治疗,6个月为一疗程,观察HBeAg、HBV-DNA阴转率和治疗的依从性.结果:治疗组在HBeAg、HBV-DNA阴转率上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疏肝健脾滋肾法可以提高干扰素治疗CHB的疗效和治疗的依从性.
作者:余正元;程红;吴培源;俞细有;戴秋妹 刊期: 2007年第05期
何首乌又称首乌、赤首乌,异名地精,为蓼科植物何首乌(Polygonum multiflorum Thunb)的干燥块根.主产于我国四川、湖南、贵州、河南等省区,生于灌木丛中、山脚阴处或石隙中[1].何首乌具有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之功效,是滋补肝肾的常用中药,也可用于风湿痹痛和疮疹瘙痒.
作者:王付荣;周洪雷 刊期: 2007年第05期
近几十年的中医理论建设有二个误区:一是趋时,二是离俗.所谓趋时,就是逐流于社会新潮,率强比附于某些新学说,不断往中医身上套马夹,唯物论、辩证法、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乃至场、熵、混沌论、复杂性科学,不一而足.
作者:蒋力生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研究氯化羟胺/盐酸胍裂解蜂毒的效果. 方法:用氯化羟胺、氯化羟胺/盐酸胍两组溶液裂解蜂毒,以溶血实验检测反应后的溶液与新配制的蜂毒溶液的溶血活性,后进行比较.结果:氯化羟胺/盐酸胍裂解蜂毒溶液的溶血活性明显弱于新配制的同样浓度的蜂毒溶液的溶血活性.讨论:氯化羟胺/盐酸胍溶液裂解蜂毒时破坏了磷脂酶A2.
作者:郑成峰;万泱;徐彭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对青天葵组织培养从外植体、培养条件、方法和结果等方面做了较全面的总结,青天葵是可以通过组织培养达到快速繁殖目的的.并对组培品种和野生品种进行了比较,发现组培品种并没有退化,而且组培品种在产能和产量上都优于野生品种.青天葵组培的研究对其工业化大量生产,提高产量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魏智强;杜勤 刊期: 2007年第05期
从心与脾胃在生理上的联系、心系病证与脾胃的病理关系及典型病例等方面阐释了心系疾病从脾胃论治的理论依据和临床实践,为临床治疗疾病提供了新的思路,体现了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及治病求本、辨证论治的深刻内涵.
作者:丁成华;曹晓瑞;马丽珍 刊期: 2007年第05期
介绍了蕴含中国医学成就的朝鲜巨著<医方类聚>于朝鲜李氏王朝时的成书经过及流传情况,原书辗转流传到日本,并于文久元年重新覆刻,以后又回传韩国,并先后在韩国、台湾及中国大陆重新刊印.
作者:梁永宣 刊期: 200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