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防风通圣散

王宏伟

关键词:
摘要:自古谚曰:“有病无病,防风通圣”.风邪为百病之长,诸邪之首,历来为医家所重视.说明防风通圣散是一种防病治病、有益健康的平安圣药,有治疗、预防保健的双重作用.是中医临床常用表里通解的名方,临床应用广泛.现由天津宏仁堂药业生产.防风通圣散出自金代刘完素的《宣明方论》,方药组成:防风100克、川芎100克、当归100克、芍药100克、大黄100克、薄荷100克、麻黄100克、连翘100克、芒硝100克、生石膏200克、黄芩200克、桔梗200克、滑石200克、甘草400克、荆芥50克、白术(麸炒)50克、栀子(姜制)50克.上药17味,共为细末,制为散剂.每服3克,于早中晚空腹时服下.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杂志相关文献
  • 衣食住行中的致敏因素

    过敏体质的人,在接触了来自环境中的各种各样的致敏物质后,就会引起过敏反应(也叫变态反应),造成肌体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损伤而发生病变,常见于荨麻疹、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紫癜、过敏性皮炎、药物疹等.例如,青霉素对多数人来说是常用的消炎抗菌良药,然而却会引起有些人严重的过敏.又如,牛奶对多数人来讲是营养丰富的上等食品,但对少数人就会成为致敏原.有的婴儿吃了牛奶全身起疹子,淌黄水.

    作者:骆昌芹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如何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

    多陪孩子在孩子读书学习时能关心照顾他们,或同他们共同讨论学习内容,这对提高孩子的学习热情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研究表明,很多孩子喜欢父母亲关心他们的学习和功课.提高兴趣不要强迫孩子学习,要让学习的义务变成孩子的学习愿望.家长应告孩子“书籍是知识的源泉”、“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财富”,他们学习成绩的好坏与他们长大后的前途和职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家长应以自己的经验讲述因知识缺乏遇到的困难,而学到的知识又是怎样在生活中发挥作用的.在平时家长应采用多种形式,联系孩子的思想实际,通过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的事例,坚持耐心的正面教育,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

    作者:清廉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降压三式

    高血压患者常练习“降压养生三式”,能有效调节血压,应用此法是以瑜伽动作,结合降压三穴来达到降压和通络的目的,且具有双向调节的效果,血压不高的人可以祛肝火、调整情绪.方法是:第一式:推任开泉.身体自然直立,双腿分开一肩宽,膝盖稍微弯曲,保持微蹲的状态;双手合十在胸前,掌跟顶住胸骨沿着身体正中线的任脉交替上下推动.从胸骨推到肚脐,反复50~100次;然后双手交叠在肚脐上,抬脚跟30~50次.这一式可以打通任脉和脚底的涌泉穴,引气血下行,起到平心静气的效果.

    作者:马迁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清金止嗽化痰丸

    清金止嗽化痰丸方,来源于明代叶文龄所著《医学统旨》中的清金化痰汤,为治疗痰热壅肺证的代表方剂,中医理论认为肺属五行之“金”,“清金”即清肺热之意,故名.方剂组成:黄芩400克,熟大黄300克,知母400克,天花粉300克,麦门冬300,化橘红300克,苦杏仁(去皮炒)200克,桑白皮(蜜炙)400克,川贝母160克,桔梗600克,枳壳(去瓤麸炒)200克,甘草200克,前胡200克,百部200克,制为水丸,口服,一次6克,一日2次,具有清肺解热,化痰止嗽,散风通利的功能.

    作者:徐彬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国医大师阮士怡——中医在生命里周流不息

    阮士怡,1917年2月出生,河北省丰南县人.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1946年北京大学医学院医学研究生毕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一批中医药传承博士后合作导师;1955年奉调协助天津市市立中医医院(现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前身)建院工作;1979年,创建天津中医、中西医结合心血管与老年病学科.

    作者:徐津鹏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预防高血压限盐摄入很重要

    高血压是常见的慢性病、多发病,是人类健康的大威胁之一,中国大约有2亿人患高血压.众所周知,高血压是是心脑血管疾病主要的危险因素.高血压的并发症,如脑卒中、心肌梗死及慢性肾脏病等致残致死率高.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各种途径预防高血压,成为一个重要课题.流行病学调查证实,膳食中氯化钠的摄入量与人群的血压水平、高血压患病率呈正相关.

    作者:孙立章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变质药品不可用

    目前,很多家庭都设有小药箱,存放一些常用药品以备不时之需.由于存放环境、时间、温湿度等因素,即使还在有效期内,有些药品也会变质.如何识别变质的药品呢?下面介绍几种不同剂型药品鉴别方法.丸剂:分为蜜丸、水丸、浓缩丸等.合格品外观完整,无发霉受潮现象,无虫蛀,蜜丸外观油亮,软硬适度,水丸坚实无松散掉面现象,无白色霉点.如已因受潮而发霉长毛,泛油瘫软,或硬如石子,或被虫蛀,或松散掉末,丸体有霉斑,说明已变质.

    作者:晓寒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木薯

    木薯为多年生双子叶植物,系大戟科木薯的块根.其品种既有草本,又有木本,极易发生变异:低矮者属草本,株高在1米左右,多分枝;灌木品种株高2米;小乔木品种株高5米上下.现代世界木薯属约有160种,可分为甜、苦两个品种类型.木薯植物无论草本、灌木或乔木,其形态并无差异;叶互生,叶片为掌状分裂,裂片5枚或9枚,似蓖麻叶;雌花着生于花序基部,浅黄色或带紫红色,柱头三裂,子房三室,绿色,雄花着生于花序上部,吊钟状,植后4个月前后开花,花同序,雌花先开,雄花后开,相距7~10天;蒴果,矩圆形,种子褐色,根有细根、粗根和块根.块根中央有一白色线状纤维,性质坚韧,即使块根被折断,其纤维组织依然相连不断,犹如藕丝相连;块根肉质富含淀粉.

    作者:潘辉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孔子交友论『损益』

    孔子在交友方面告诫人们:交友要交益友,勿交损友.他在《论语·季氏》中记载:“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说交友要注意“损与益”,不能盲目.结交为人坦率正直、讲究诚信、博闻多识的人为朋友很有益处.孟母三易其居的典故,其实也在很大的程度上正好说明了人的成长对于环境的需求有多么的重要.而“良禽择木而栖”,用人类今日的生活角度去探析,也说明了环境对于人生成长的重要性.

    作者:韩晓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警惕儿童孤独症

    “孤独症”一词近两年已开始被人们逐渐认识和关注,而且在儿童心理门诊接待的孤独症患儿也日渐增多.据国外新统计,目前该病患病率为10~21/万例,男孩是女孩的2.16~7.5倍.不少人认为孩子性格孤僻,不太合群便是患了孤独症,或是孩子被诊为孤独症之后,家长即陷入极度焦虑和自责之中,认为是自己忽略了对孩子的关爱和教育.这些都说明虽然很多人知道存在“孤独症”这一疾病,但对其具体内容并不十分了解.

    作者:孙凌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保胎丸

    保胎丸出自明末清初傅青主所著《产后编》中保产无忧饮方,经加减而立,为妇产科常用补益气血之安胎剂.处方组成:当归20克,白芍药20克,川贝母20克,枳壳(麸炒)16克,白术(麸炒)16克,地黄16克,川芎16克,荆芥穗12克,黄芪12克,甘草12克,艾叶炭10克,砂仁10克,菟丝子16克,羌活6克,黄芩12克,厚朴(姜制)10克.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9克,每500克药丸用朱砂面3 克为衣,蜡皮或蜡纸筒封固.每次服用1丸,白开水送下.

    作者:徐势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张大宁谈肾病-16常见肾脏疾病的治疗和护养之四——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简称尿感,是泌尿系统常见的感染性疾病,指病原体在肌体内尿中生长繁殖,并侵犯泌尿系统黏膜或组织而引起的炎症.尿路感染又可分为上尿路感染(输尿管炎和肾盂肾炎)和下尿路感染(膀胱炎和尿道炎),它也是尿毒症的常见病因之一,中医属于“淋证”、“腰痛”、“虚劳”等范畴.

    作者:张大宁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起落人生,激扬文字

    85岁高龄的肖荻思维敏捷,步履矫健.在职时被称为人民日报天津“首席记者”,他的报道曾得到李瑞环的表扬,有一年曾发了8个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显示高超的新闻业务功底.肖老虽退休多年,但他的思维仍活跃当今社会生活的第一线,关注民生,反贪刺邪,他那一篇篇犀利的杂文,无不引起广大读者的共鸣.

    作者:张金丰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科学养生 理性用药

    有位长期在美国生活的华人写文章说,他每次回国前,都要遵照父母的要求,到药店购买一大堆深海鱼油、大豆卵磷脂、西洋参之类的保养品,把行李箱装得满满的.他老妈每天雷打不动地看某电视台10点档的中医养生讲座并坚持记笔记.花巨款买了个号称可以通过远红外线理疗身体的“高端”床垫,每次体检完,总是把报告里的数字像分析股票走势一样,细密地研究到几乎可以背下来.他感叹有些像他妈妈这样的中国人太关注健康了,几乎到了草木皆兵、过分敏感的地步!

    作者:董树堂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辣根

    辣根又称西洋山嵛菜、马萝卜、山萝卜、粉山葵,为十字花科马萝卜属多年生直立草本宿根耐寒植物.其株高1米上下,全体无毛;根肉质肥大,呈纺锤形,白色,下部分枝;茎粗壮,表面有纵沟,多分枝;基生叶长圆形或长圆状卵形,边缘具圆齿,顶端短尖或渐尖,基部心形或楔形而稍下延,叶片背面羽状网脉突起,叶柄半圆形;花序排列成圆锥状,花多数,花梗纤细,花瓣白色,倒卵形;子房卵圆形,果瓣隆起,具网状脉,无中脉,熟时开裂,种子细小,扁圆形;花期4~5月,果期5~6月.

    作者:宋亦斋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菜花黄时话养肝

    早上,我从家里出来去上班,路上遇到好友老王,于是,我们边走边聊.老王问我:“你咋这么早就去上班?”我说:“春天到了病人多,我得早点去接诊.”老王问:“为何春天病人多?”我说:“中医有‘冬伤于寒,春必病温’之说,在冬天里,有些人为了追求美,穿的衣物也不保暖,所以春天的感冒病人多.”他反问我:“除此之外,还有那些病人比平时多?”我说:“精神病人比平时多.”听我这样一说,他一拍大腿说:“哎呀,我侄女小玉近杲呆傻傻的,是不是精神有问题?”我说:“那你带来我看看,那才知道.”他说:“那好,我马上带她到你那去看看.”

    作者:刘耀兰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消除居室尘螨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尘螨过敏原是引起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过敏性结膜炎、慢性荨麻疹以及特应性皮炎等普遍的原因.其症状有:打喷嚏、流鼻涕、鼻塞、鼻眼耳痒、咳嗽、气喘、全身皮疹等.如果过敏性鼻炎患者不能有效地控制病情,其中40%的人可发展为过敏性哮喘.

    作者:陈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敛肺定喘话银杏

    银杏又称白果、灵眼,为银杏科植物银杏的种子.中国人种植银杏历史悠久,在邳州发现一棵有近1500年的历史的银杏树,而和它同门的所有其他物种都已灭绝,因此被称为植物界的“活化石”.宋代诗人欧阳修曾赋有咏银杏诗句,曰:“绛囊因入贡,银杏贵中州.”银杏是诸多干果之一,可以炒食、烤食、煮食、配菜,制作糕点、蜜饯、罐头、饮料和酒类等,同时,可烹制椒盐白果、炉炸白果、白果粥、白果汤圆、白果百合莲子羹等美食.它不仅可以食用,而且含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作者:姚叶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烹煮四季豆有学问

    四季豆又名菜豆,有的地区又叫芸豆、刀豆、豆角.其营养价值较高,人称蔬菜中的肉类,除应季上市外,目前农家也采用大棚种植,一年四季均都能吃到.食用四季豆如烹煮方法不正确,可能引起中毒症状.原来,四季豆中含有红细胞凝集素、皂素等天然毒素.这些毒素比较耐热,加热到100℃并持续一段时间后才能破坏.沸水焯、急火炒等方法,由于时间短,温度不够,加上锅大、量多,炒时不均匀,不易烧熟煮透,往往不能完全将其分解破坏.

    作者:徐栋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红楼梦》与中医药(之五十)四时养生 延年益寿

    《红楼梦》中有很多章节描写贾府中有关人物,在生病、亡故都与季节和气候有关.如不适应四时寒暑,违背自然规律,就会罹患疾病,或殒命夭折.如第十九回“情切切良宵花解语意绵绵静日玉生香”中描写袭人偶感风寒,“至次日清晨,袭人起来,便觉身体发重,头疼目胀,四肢火热.先时还挣扎的住,次后挨不住,只要睡,因而和衣躺在炕上.宝玉忙回了贾母,传医诊视,说道:‘不过偶感风寒,吃一两剂药疏散疏散就好了.’”这就是未避风寒而致病.

    作者:杨洋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杂志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杂志

主管:天津市医药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天津市医药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