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先萍
胃Dieulafoy病为上消化道出血的少见病因,术前诊断困难.我院自1985年1月至2000年12月共收治胃Dieulafoy病8例,均手术治疗证实,现结合文献对该病的诊治分析讨论如下.
作者:蔡勤;王建;纪震宇 刊期: 2001年第04期
肱骨外科颈相当于大小结节移行于肱骨干的交接处,为松质骨与坚质骨接壤部,容易发生骨折.我院自1985年2月至1999年2月用悬吊牵引甩手疗法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54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宗林;周云;程华强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我们采用流行病学统计分析方法对1995年至1998年九江市性病专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何峰宁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我科自1997年7月采用微创手术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34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建平;陈木英;黄青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心肺复苏后,虽窦性心律和自主呼吸已恢复,但由于呼吸心跳停止时,脑、心、肾等重要器官严重缺氧和代谢紊乱,使复苏后的治疗更加复杂.其中护理的密切配合和熟练操作,能提高抢救的成功率.我院急诊科自1999年9月至2001年3月成功地抢救8例共24次呼吸心跳骤停复苏病人,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胡云岭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我院自1995年5月至2001年2月,采用常规方案(对照组),常规方案加胸膜腔内注药(注药组)及常规方案加中药(中药组)3种治疗方案治疗大、中等量胸腔积液83例,现将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王礼国;张生计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心肌梗死溶栓治疗极易发生再灌注心律失常,临床常采用镁剂抑制再灌注心律失常.但其效果因无循证医学所需的大量数据进行论证,目前报道数据也存在一定差异,值得医学界同仁进一步探讨.笔者对92例心肌梗死患者使用镁剂防治再灌注心律失常进行临床观察,效果较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唐新虎;胡金宏 刊期: 2001年第04期
贲门癌是发病率较高的消化系统肿瘤.X线表现复杂,且易与贲门其他疾病混淆,误诊、漏诊时有发生.为此,笔者收集了我院1981年至2000年间经手术、病理证实确诊的45例贲门癌,现就其X线征象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夏忠信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我院自1996年9月至2001年6月采用小切口切除胆囊术66例,并与同期完成传统胆囊切除术107例相比较,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文庆;吴明;张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患者男,55岁,无明显诱因出现刺激性干咳伴声嘶1月余,平卧时加剧.无发热、胸痛、盗汗、咯血等症状.查体:无浅表淋巴结肿大,无肝、脾肿大.
作者:王中程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笔者采用小剂量胺酮碘用于心房纤颤复律后维持窦性心律,远期疗效较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肖先萍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B超在胎儿畸形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应用B超检查3 564例中、晚期妊娠妇女胎儿的各个部位和器官,测量胎头双顶径(BPD)、胎儿脊柱颈骶径(CSD)及羊水池深.结果:发现胎儿畸形32例,其中头脊不称15例(占46.9%)、羊水异常18例(占56.3%).结论:B超在诊断胎儿畸形方面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江声选;吴鲁萍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患者男,75岁,因反复上腹部疼痛2个月于2000年6月28日就诊.患者2个月来反复发作上腹部剑突下隐痛,尤以夜间明显,进食后加重,与体位改变无明显关系,无恶心、呕吐及黑便.查体:体温36.9℃、脉搏78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40/78 mmHg,一般情况尚可,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及出血点,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存在,心肺(一),腹软,上腹剑突下偏右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
作者:向礼欣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弥散性轴索损伤(DAI)是指头部在遭受旋转加速暴力致伤时因剪应力而造成的神经轴索损伤.我院自1998年2月至2001年4月共收治经CT诊断的DAI 1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显柏;龙子敬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大型综合医院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一般规律,寻找主要危险因素,为制订具体的医院感染控制措施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00年武汉市某院内科医院感染监测病历,病例经核实后按配对条件1:1配对,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统计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结果:病例组分布排序为血液内科(39.2%),心血管内科(20.8%),内分泌科(2.4%);原发病排序为血液病(29.6%),慢性病例(慢性肝炎、肝硬化等)(23.2%),心脑血管疾病(14.4%),恶性肿瘤(8.8%).单因素分析示:住院天数、慢性肝病、介入性治疗、使用激素、使用免疫制剂、抗生素等6种因素与医院感染相关.结论:介入治疗、使用激素、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等3种危险因素与医院感染有显著性联系,是防治医院感染的重点.
作者:汪鑫;聂绍发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我院近10年共收治髌骨骨折186例,通过随访发现术后伤膝遗留膝关节疼痛、屈膝受限、股四头肌肌力减弱、膝关节不稳等,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刘志刚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患者男,45岁,因腹部外伤入院,诊断为腹腔脏器破裂并失血性休克,拟在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查体:BP 12/8kPa、P 130 bpm、R 25次/分,面色苍白、神志淡漠,经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测压、输液,面罩给氧去氮.经静脉推注氟哌啶5 mg、芬太尼0.1 mg、依托咪酯15 mg、司可林100 mg后行气管插管,控制呼吸,术中以芬太尼,万可松间断推入及异氟醚吸入复合麻醉维持.
作者:王礼彬;黄乐林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儿童肺结核病是危害儿童健康的主要传染病.儿童肺结核的治疗,在结核病的控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1].我所门诊1997年4月至2000年4月,收治初治菌阳患儿46例,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用含力克肺疾方案(治疗组)和标化方案[1](对照组)进行治疗,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泰平;陈党生;吴慧涛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我院于1995年1月至2000年12月对肺内无活动性结核的单纯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胸液量为中等以上者,采用胸腔内置管引流术及间断抽液后注入尿激酶,预防胸膜肥厚和包裹粘连,疗效较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程丽莉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比较行环甲膜穿刺表麻与否对全麻鼻腔盲探插管的影响.方法:将60例口腔颌面部手术病人随机分为2组,A组用2%利多卡因或1%地卡因单纯行鼻腔咽喉表麻,B组先用2%利多卡因或1%地卡因在病人清醒状态下行环甲膜穿刺表麻,再行鼻腔咽喉表麻.观察两组诱导及气管插管过程中心血管反应及呛咳反射情况.结果:B组在行环甲膜穿刺表麻时的BP、HR明显升高,两组气管插管前后的BP、HR变化及呛咳反射无明显差异.结论:经全麻鼻腔盲探插管时不行环甲膜穿刺表麻同样能达到与A组一样理想的表麻效果,创造良好的插管条件.
作者:吴庆忠;吴取;彭涛 刊期: 2001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