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江西省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早期规范化诊治流程

张齐龙;况卫丰;龙勇;叶琳;肖绍武;钟渊斌;方鑫;吴伟;黄刚

关键词:中枢神经感染, 诊断, 治疗, 规范
摘要:1 脑(膜)炎的识别1.1脑(膜)炎的症状、体征 常见的症状包括发热、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癫痫、偏瘫、颅神经麻痹等,可伴或不伴脑膜刺激征.发热是常见的症状,但有些患者可能服用过解热镇痛类药物掩盖症状,需详细询问病史并了解准确的发热规律、时间.任何发热患者合并神经系统症状(包括意识障碍、精神行为异常、癫痫、局灶性症状等)应怀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螺钉微创复位接骨板治胫骨中下段B-C1型骨折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螺钉微创复位接骨板治疗胫骨中下段B-C1型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新鲜胫骨中下段B-C1型骨折84例.随机分成螺钉微创接骨板(42例)和交锁髓内钉(42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关节功能、分析两组差异性.结果 两组患者均顺利愈合,膝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螺钉微创复位接骨板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愈合时间少于交锁髓内钉组(P<0.01),膝踝关节功能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交锁髓内钉组、螺钉微创复位接骨板对胫骨中下段B-C1骨折效果良好,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治疗手术时间短、出血量较少、术后感染率低和骨折愈合率高,更具有微创性、安全性.

    作者:刘胜才;王勇;朱令孝;郭建中;廖志坚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稳心颗粒与卡托普利联合治疗肺心病合并心律失常的可行性研究

    目的 分析研究稳心颗粒与卡托普利联合治疗肺心病合并心律失常的可行性.方法 将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肺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纳入本次研究,采用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在常规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卡托普利,观察组增加稳心颗粒与卡托普利联合治疗,比较治疗前后24h动态心电图变化、心功能改善情况及治疗过程中血压的变化.结果 改善心律失常方面,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改善心力衰竭方面,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 5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2.50%,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00%.结论 稳心颗粒与卡托普利联合治疗肺心病合并心律失常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具有临床应用可行性.

    作者:刘世林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突发性聋住院患者心理状况分析

    目的 通过研究突发性聋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从而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焦虑(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SCL-90量表对22例突发性聋患者进行调查,并与正常人常模44例进行比较.结果 突发性聋患者的SAS、SDS测评结果和正常人常模得分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SCL-90总分142.59±38.81分,高于正常成人常模总分140.07±36.53分, SCL-90中各项得分均高于正常人,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精神病性的得分和正常人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焦虑评分与正常成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突聋的治疗需重视患者的心理问题,消除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状况,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心理治疗.

    作者:王凯;李晓华;孙建设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糖耐量正常人群血糖波动初探

    目的 探讨糖耐量正常人群的血糖波动特征.方法 对受试者进行了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36例正常糖耐量人群(NGR),其中20例1hPG<8.6mmol/L,16例1hPG≥8.6mmol/L;20例糖耐量异常患者(IGT);20例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T2DM).胰岛素分泌指数(△I30/△G30),用来评估胰岛β细胞功能.HOMA-IR用来评估胰岛素敏感性.血糖波动的指标包括血糖标准差(SD),平均血糖水平(MBG),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MODD).结果 从NGR(1hPG)<8.6组、NGR(1hPG)≥8.6组、IGT组到T2 DM组,血糖波动指标逐步升高(P<0.05).NGR(1hPG)≥8.6组明显高于NGR(1hPG)<8.6组(P<0.05).ΔI30/ΔG30从NGR(1hPG)<8.6组、NGR(1hPG)≥8.6组、IGT组到T2DM组是逐渐下降的(P<0.05),且NGR(1hPG)≥8.6组较NGR(1hPG)<8.6组下降.结论 糖耐量正常人群中,尤其是1hPG升高的人群,存在血糖波动,并存在早期相胰岛素分泌的下降.

    作者:王晓华;王雪琴;苏建彬;陈金锋;吴刚;金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人乳头瘤病毒疫苗研究进展

    宫颈癌是全球女性常见的肿瘤之一,居第四位,中国发病率在亚洲国家位居前列.据2013年中国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分析每年约有10.1万例新发宫颈癌病例和2.6万例死亡病例,且发病年龄呈年轻化,严重威胁女性健康与生命.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持续感染被认为是诱发宫颈癌的必要因素,尤其HPV16、18型感染是重要的致病因素,占宫颈癌的70%.宫颈癌三级预防的中心战略为预防HPV感染.HPV疫苗的研制使得宫颈癌的一级预防有望取得飞跃性突破,但全球疫苗推广工作仍存在很多挑战.本文现将其进展做一详细综述.

    作者:吴细兰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猪脑灌注模型的制作

    目的 探讨猪脑灌注模型的制作方法和步骤.方法 选取合适的新鲜离体猪脑标本,观察标本血管残存情况,灌注前进行血管内的冲洗和防腐处理,使用颜料乳胶对双侧椎动脉、双侧颈内动脉,上矢状窦进行充分血管内灌注.结果 猪脑标本通过颜料乳胶灌注后,其颅内血管:动脉和静脉网均充盈理想,与生理状态相近,结构清晰,适宜于解剖操作训练,是一理想的解剖标本模型.结论 挑选符合标准的新鲜猪脑离体标本,将颜料乳胶灌注于动静脉血管内.灌注成功之后的猪脑标本其颅内血管:动脉和静脉网均充盈理想,与生理状态相近,结构清晰,适宜于解剖操作训练,是一理想的解剖标本模型.其结论是新鲜离体猪脑可以制作出理想的猪脑灌注模型解剖标本.

    作者:陈兆哲;陈亮;虞露立;吴远水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孕前女性体重指数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后分娩结局的影响

    目的 比较孕前女性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 IVF-ET)治疗后分娩结局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1月在我院接受首次IVF-ET助孕,顺利分娩的1804例患者.按照出生婴儿单双胎情况分为单胎组和双胎组,再根据孕前女性BMI分为3组:A组(低体重组,BMI<18.5kg/m2);B组(正常体重组,18.5≤BMI<24kg/m2);C组(超重及肥胖组,BMI≥24kg/m2).分析各组的基本情况、产妇合并症、分娩情况、出生婴儿体重.结果 ⑴单胎组中,A组年龄小,总促性腺激素(gonadotropins,Gn)天数比C组短,总Gn量小,低体重儿数比C组多;C组总Gn量大,巨大儿数多;C组妊娠期高血压发生率比B组更高;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移植胚数、早产率和剖宫产率各组无统计学意义.⑵双胎组中,A组年龄小;C组总Gn天数长,总Gn量大;移植胚数、早产率,剖宫产率,分娩新生儿体重,妊娠期糖尿病及妊娠期高血压发生率比较,各组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IVF-ET治疗前BMI高的超重和肥胖组女性Gn时间及用量明显增加;单胎中,超重和肥胖组女性的巨大儿分娩率和妊娠期高血压的发生率均较正常体重组及低体重组女性高;双胎组中,孕前女性体重指数对新生儿体重和母亲并发症无明显影响,有待进一步的研究.IVF-ET治疗前控制女性BMI有利于其分娩.

    作者:李游;田莉峰;苏琼;许定飞;伍琼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372例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回顾分析

    目的 探讨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CHD)的临床特点,降低CHD漏诊率.方法 回顾分析2013年9月至2016年10月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经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为CHD的临床资料.经确诊为CHD的372例为CHD组,按1:2的比例随机选取非CHD的同期住院新生儿为对照组.结果 总共372例诊断为CHD中,其中常见的是房间隔缺损142例(38.2%),其次为动脉导管未闭102例(27.4%)、室间隔缺损96例(25.8%)、法洛四联症4例(1.1%)、单心室1例(0.3%)、右室双出口1例(0.3%)、冠状动脉瘘1例(0.3%)、肺动脉狭窄3例(0.8%)、肺动脉闭锁7例(1.9)、主动脉狭窄2例(0.5%)、完全大动脉转位5例(1.3%)、完全肺静脉异位引流6例(1.6%)、右心室发育不良2例(0.5%),轻症CHD 277例(74.5%),中症CHD 44例(11.8%),重症CHD 51例(13.7%).临床特点方面,诊断的372例CHD中,CHD家族史5例(1.6%)、呼吸急促171例(45%)、青紫142例(38.2%)、特殊面容19例(5.1%)、心脏杂音369例(99.2%)、异常POX(Pulse Oximetry)结果151例(40. 6%)、合并心外畸形47例(12.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异常POX结果(OR 9.84,95%CI 4.388-22.067)与CHD的相关性强.结论 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类型多样,临床特点复杂,其中异常POX结果与CHD的相关性高,阳性患者,及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可有效提高早期诊断率.

    作者:俞赟;李春杰;潘涛;汤光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右美托咪定在围术期的应用及器官保护作用

    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在围术期的使用日益增多.这类药物具有广泛的作用:镇静、镇痛、节约全身麻醉药物、解交感等作用.目前应用较多的有可乐定和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与可乐定相比,DEX具有更高的选择性和特异性 [1].研究表明,围术期应用右美托咪定具有独特优点.本文对DEX在围术期的应用及器官保护作用进行了综述.

    作者:黄紫雨;曹骥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CT表现为突入喉腔的甲状舌管囊肿分析

    目的 探讨CT表现为突入喉腔的甲状舌管囊肿的原因.方法 结合术中所见,回顾性分析我院近1.5年颈部肿物CT表现为突入喉腔,术后病理证实为甲状舌管囊肿5例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行CT平扫并在全麻下行甲状舌管囊肿切除术.结果 术中发现囊肿体积较大,位于喉的甲状软骨与舌骨之间,压迫性吸收周围软组织,并向内突入喉腔.结论 囊肿与喉腔之间仅相隔一薄层粘膜,因此在CT上表现为喉腔占位的,其实只是甲状舌管囊肿向喉腔内突出.

    作者:张萍;钟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穴位按摩配合中药敷脐治疗血液肿瘤患者化疗后便秘的观察

    目的 探讨穴位按摩配合中药敷脐治疗血液肿瘤患者化疗后的便秘效果.方法 选择180例血液肿瘤化疗后便秘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90例,口服乳果糖,每次10ml,每日3次,连服1周;治疗组90例,每日行穴位按摩配合中药敷脐,中药敷脐24h1次连敷2次,穴位及腹部按摩每次12-18min,每日2次,连续1周.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总为效为53.3%,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在首次排便时间、平均间隔时间、治疗3d后排便形态、停药后一周自主排便次数方面对照组与治疗组相比较也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应用揉按穴位、腹部按摩配合中药敷脐这种治疗方式能有效地解除血液肿瘤患者化疗后便秘症状,从而减少感染和出血的发生,对远期疗效有重要意义.

    作者:龚艳;李凤娇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克氏针联合镍钛记忆合金髌骨爪内固定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

    目的 探讨克氏针联合镍钛记忆合金髌骨爪内固定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的疗效,并与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的疗效进行比较.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0年4月-2014年3月采用克氏针联合记忆合金髌骨爪内固定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37例(髌骨爪组),与同时期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治疗的30例髌骨粉碎性骨折(张力带组)进行比较,观察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未次随访Bostman髌骨骨折功能评分.结果67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7-24个月,平均16.8个月.髌骨爪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优于张力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未次随访Bostman髌骨骨折功能评分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克氏针联合镍钛记忆合金髌骨爪内固定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疗效满意,具有术中操作方便、坚强固定、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早期功能锻炼,符合生物固定原理,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夏淑文;黄国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CIP2A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意义与紫杉醇耐药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乳腺癌蛋白磷酸酶2A癌性抑制因子(CIP2A)蛋白在紫杉醇耐药乳腺癌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MCF-7乳腺癌细胞株和紫杉醇耐药的MCF-7/Taxol乳腺癌细胞株中的CIP2A表达水平.采用SRB法检测MCF-7乳腺癌细胞株和紫杉醇耐药的MCF-7/Taxol乳腺癌细胞株对紫杉醇、顺铂、卡铂、吉西他滨的耐药性.结果MCF-7细胞CIP2A蛋白免疫染色IOD为9318.91±3813.52,MCF-7/Taxol细胞IOD为16832.78±7219.62,二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917,P=0.007).SRB检测结果显示,MCF-7/Taxol细胞对顺铂、卡铂和吉西他滨无明显耐药性.结论 CIP2A蛋白过表达与乳腺癌发生、发展和紫杉醇耐药有关,其机理仍需进一步研究.

    作者:刘清芳;朱圣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对胸腔镜手术患者术中术后镇痛的影响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TPV)阻滞对全麻下行胸腔镜手术患者术中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患者50例,随机分为单纯全麻组(G组)和全麻复合TPV阻滞组(GP组).GP组在全麻诱导前行超声引导下手术切口肋间手术侧TPV阻滞.两组术后均应用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CIA)进行镇痛.记录两组麻醉期间各时间点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手术中瑞芬太尼用量、手术时间、术毕到拔管时间.记录两组术后6、12、24h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术后36h PCIA泵总的用药量、PCIA泵有效按压次数、镇痛满意度及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共47例患者完成了研究操作.与G组比较,GP组麻醉期间MAP、HR平稳无显著变化,术中瑞芬太尼用量,术毕到拔管时间,术后36h PCIA泵总用药量、术后6h、12h、24hVAS评分,PCIA泵有效按压次数均显著减少,镇痛满意度增高(P<0.05).结论 胸腔镜手术前行TPV阻滞能为这类单侧胸部手术提供较理想的术中术后镇痛.

    作者:来伟;丁国友;孟海兵;帅君;胡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胰头部肿块型慢性胰腺炎与胰头癌的影像鉴别诊断

    目的 探讨胰头部肿块型慢性胰腺炎与胰头癌的CT、MRI影像学表现,以提高两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率.方法对2014年1月-2016年9月医院收治的26例胰头部肿块型慢性胰腺炎和15例胰头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诊断结果均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入选病例均经手术治疗且手术标本均行病理学检查证实罹患有相应疾病,在手术前1周内均进行CT和MRI检查,观察两种诊断方法在胰头部肿块型慢性胰腺炎与胰腺癌检查中的影像学表现,并总结两种疾病鉴别诊断时的影学检查经验.结果26例胰头部肿块型慢性胰腺炎患者经过CT检查显示肿块钙化、胰管钙化者分别有3例、20例,有21例呈低密度,有8例腹主动脉旁、肝门可见钙化淋巴结,9例肝内胆管扩张;MRI扫描结果显示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呈现出持续性或者平台型,其中枯藤征、胰管贯通征分别有21例、23例.胰头癌患者术前CT检查显示14例增强扫描可见门静脉期病灶强化,所有病例均可见病灶处胆管截断;MRI扫描结果显示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呈现出平台型或者缓慢流出型,其中有14例显示出双管征、软藤征、不相交征.结论 胰头部肿块型慢性胰腺炎和胰头癌鉴别诊断中CT和MRI均有一定的价值,但MRI可作为两者鉴别诊断的有力手段.

    作者:张吉林;吴铭;夏佳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特点及清扫策略

    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颈淋巴结转移特点,为颈部淋巴结清扫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12月收治的162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病历资料,分析其淋巴结转移规律.结果 全组162例患者Ⅵ区淋巴结总转移率为46.91%(76/162),侧颈淋巴结转移率为38.27%(62/162),侧颈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Ⅲ区淋巴结转移率66.12%(41/62),Ⅳ区淋巴结转移率41.94%(26/62),Ⅱ区淋巴结转移率33.87%(21/62),Ⅴ区淋巴结转移率11.29%(11/62).结论 甲状腺乳头状癌具有较高的颈Ⅵ区淋巴结转移率,依次为Ⅲ区、Ⅳ区、Ⅱ区、Ⅴ区,患侧颈Ⅵ区淋巴结预防性清扫应作为甲状腺癌的常规手术方式,对于术前临床淋巴结阳性的患者可以行选择性颈侧区淋巴结清扫,制定个体化的颈清扫模式.

    作者:许德斌;袁春雷;张缤迎;余济春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肝炎和肝硬化患者肝功血清酶差异及临床意义分析

    目的 探讨3种肝功血清酶在肝硬化患者表达差异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入选的乙型肝炎60例和肝硬化患者60例均来自2016年2月到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根据病种进行分组.对比两组间乳酸脱氢酶、谷酰转肽酶和碱性磷酸酶血清含量差异,同时利用ROC曲线分析其对肝硬化诊断效能.结果 ⑴乙肝组乳酸脱氢酶、谷酰转肽酶和碱性磷酸酶的水平均显著性的低于肝硬化组(P<0.05).⑵曲线下面积分别为,乳酸脱氢酶0.961,谷酰转肽酶0.958和碱性磷酸酶0.827.对应临界值为乳酸脱氢酶84.5U/ml,谷酰转肽酶92.5U/ml,碱性磷酸酶77.0U/ml.结论 肝硬化患者3种肝功血清酶显著增加,且具备良好肝硬化诊断和鉴别效能.

    作者:杨德豪;钟石英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腕横纹游离皮瓣修复指端皮肤缺损中应用

    目的 评价腕横纹游离皮瓣修复手指部骨质外露皮肤软组织缺损临床疗效.方法 分析我院2014年2月-2016年10月收治的,应用腕横纹游离皮瓣修复指端皮肤缺损13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3例腕横纹游离皮瓣修复全部存活,其中2例术后静脉危象,在给予对症处理后成活良好.平均获取随访时间为1年.术后皮瓣外观及感觉恢复良好.结论 小面积手指部肌腱、骨质外露皮肤软组织缺损(肌腱及神经缺损),腕横纹游离皮瓣修复术后外观感觉满意,功能良好.

    作者:吴林军;吴红枚;邓小兵;廖忠林;许永武;刘克政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类似左主干损伤心电图表现的急性胸痛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 总结和探讨类似左主干损伤心电图表现的急性胸痛患者的临床特点、鉴别诊断.方法 总结我科近3年诊治的98例急性胸痛入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该类患者均具有典型左主干损伤心电图表现,并均经主、肺动脉、冠状动脉CTA或冠脉、主、肺动脉造影检查确诊,研究不同疾病胸痛的临床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结果 急性主动脉综合征患者平均发病年龄56岁,胸痛更加严重、常伴有背痛,既往无类似胸痛发作病史,缺乏典型缺血性胸痛心电图及心肌损伤坏死标志物的动态改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具有更多的心血管急性危险因素(≥2),发病年龄平均74岁,既往多有类似发作病史,具有典型缺血性胸痛心电图及心肌损伤坏死标志物水平的动态改变,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以低血压及呼吸困难为主要表现,具有更多肺动脉栓塞危险因素,心电图及心肌损伤坏死标志物缺乏典型动态改变.结论 急性胸痛患者如出现类似左主干损伤的心电图表现时,需要考虑到急性主动脉综合征、急性肺动脉栓塞及急性冠脉综合征等高危胸痛可能.患者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劳力性缺血性胸痛病史、心电图及心肌酶的动态改变有助于尽快明确诊断及尽早采取正确的治疗策略.

    作者:田克钧;钟玉婷;钟一鸣;王小萍;周爱琴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鼻前庭囊肿不同术式的临床观察

    目的 比较鼻内镜下经无动力微创吸切刀鼻前庭囊肿切除术与传统龈唇沟径路鼻前庭囊肿切除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至2016年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43例鼻前庭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1例患者行传统龈唇沟径路鼻前庭囊肿切除术(传统组),22例患者行鼻内镜下经无动力微创吸切刀鼻前庭囊肿切除术(吸切刀组).结果 术后6-12个月随访,传统组3例复发,吸切刀组1例复发,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恢复时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复发率无明显差异的前提下,采用鼻内镜下经无创微动力吸切刀鼻前庭囊肿切除术治疗鼻前庭囊肿,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的优点.

    作者:钟勋;谢红卫;文芳聪;文培桂 刊期: 2017年第10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