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腕横纹游离皮瓣修复指端皮肤缺损中应用

吴林军;吴红枚;邓小兵;廖忠林;许永武;刘克政

关键词:手指小面积复合软组织缺损, 游离皮瓣, 治疗效果
摘要:目的 评价腕横纹游离皮瓣修复手指部骨质外露皮肤软组织缺损临床疗效.方法 分析我院2014年2月-2016年10月收治的,应用腕横纹游离皮瓣修复指端皮肤缺损13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3例腕横纹游离皮瓣修复全部存活,其中2例术后静脉危象,在给予对症处理后成活良好.平均获取随访时间为1年.术后皮瓣外观及感觉恢复良好.结论 小面积手指部肌腱、骨质外露皮肤软组织缺损(肌腱及神经缺损),腕横纹游离皮瓣修复术后外观感觉满意,功能良好.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MRI在直肠癌术前评估中的应用

    直肠癌是消化系统中较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率有逐渐上升趋势,发病年龄也明显提前[1],成为威胁人类健康和影响生活质量的主要疾病之一.T3、T4期直肠癌及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术前行新辅助放化疗能有效降低直肠癌术后复发率和转移率,准确地术前分期是制订直肠癌的治疗方案及判断预后的关键.

    作者:陈燕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乌司他丁对多发伤患者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影响

    目的 研究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在多发伤患者与正常人间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应用乌司他丁对多发伤患者ICAM-1水平的影响.方法60例多发伤患者,随机分为乌司他丁治疗组与非乌司他丁治疗组,乌司他丁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乌司他丁30万U静脉点滴,每日2次;非乌司他丁治疗组只予常规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第3d、第7d测定血清ICAM-1水平.另设30名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同时测定其血清ICAM-1水平.结果 治疗前,多发伤组患者血清ICAM-1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治疗后第7d,血清ICAM-1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但乌司他丁组下降较非乌司他丁组更为明显(P<0.01).结论 多发伤患者血清ICAM-1水平较正常人明显升高,应用乌司他丁能有效降低多发伤患者ICAM-1水平,减轻炎症反应.

    作者:冯俊;杨丽霞;方铭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特点及清扫策略

    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颈淋巴结转移特点,为颈部淋巴结清扫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12月收治的162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病历资料,分析其淋巴结转移规律.结果 全组162例患者Ⅵ区淋巴结总转移率为46.91%(76/162),侧颈淋巴结转移率为38.27%(62/162),侧颈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Ⅲ区淋巴结转移率66.12%(41/62),Ⅳ区淋巴结转移率41.94%(26/62),Ⅱ区淋巴结转移率33.87%(21/62),Ⅴ区淋巴结转移率11.29%(11/62).结论 甲状腺乳头状癌具有较高的颈Ⅵ区淋巴结转移率,依次为Ⅲ区、Ⅳ区、Ⅱ区、Ⅴ区,患侧颈Ⅵ区淋巴结预防性清扫应作为甲状腺癌的常规手术方式,对于术前临床淋巴结阳性的患者可以行选择性颈侧区淋巴结清扫,制定个体化的颈清扫模式.

    作者:许德斌;袁春雷;张缤迎;余济春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云克防治非绝经期SLE患者GIOP的疗效观察

    目的 评估云克对非绝经期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糖皮质激素诱导骨质疏松(GIOP)的疗效.方法 选取门诊或住院部病情稳定(SLEDAI≤5)SLE患者,随机分为钙剂+维生素D3(VitD3)组、钙剂+VitD3+阿仑膦酸盐组、钙剂+VitD3+云克组,给予相应治疗并于第0、3、6个月监测骨代谢指标.各因素差异比较采用单因素重复测量,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各观察组血清钙、碱性磷酸酶在治疗前后无显著改变(P>0.1).在VitD3组中,治疗后血清N端骨钙素(N-MID)、β胶原分解片段(β-CT)水平上升,骨密度值无明显差异.而在云克、阿仑膦酸盐组中,治疗后血清N-MID、β-CT水平均下降,骨密度值升高.结论 对于稳定期、长期服用小剂量激素的SLE患者,云克可以降低骨代谢,提高骨密度.

    作者:朱静茹;胡建康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低剂量西那卡塞治疗血透合并中重度继发性甲亢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小剂量西那卡塞治疗长期血液透析并发中重度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的耐受度和疗效.方法本研究纳入25例维持性血液透析3年的患者,所有患者均患中重度甲状旁腺功能亢进,iPTH>600pg/L,传统治疗无效.我们使用的慢性肾脏病目标为:K/DOQI的血清iPTH、钙、磷为临床达标标准.所有患者均给予西那卡塞,1d 30mg,随诊6个月.结果 患者血磷和iPTH显著下降,血钙变化不明显.28%的患者血iPTH达到指南推荐的标准,40%下降显著,28%患者无明显反应.1例患者因为严重的胃肠道反应退出.结论 对合并中重度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CKD患者,低剂量西那卡塞疗效明显,耐受度好.

    作者:操凤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的CT、MRI诊断及误诊分析

    目的 分析CT、MRI诊断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准确情况及误诊情况.方法 选择本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接收的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43例,均在术前接受CT、MRI检查,观察诊断结果及误诊情况.结果43例患者中,接受CT检查15例,其中9例患者明确诊断为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准确率为60.0%;6例患者误诊,误诊率40. 0%.接受MRI检查28例,其中,26例患者明确诊断为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准确率92.9%;2例患者误诊,误诊率7.1%.结论临床诊断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时,MRI的诊断准确率高于CT,但仍存在一定的误诊率,需要医生仔细观察影像学表面,减少误诊.

    作者:李登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物理疗法在睑板腺功能障碍所致干眼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物理疗法在睑板腺功能障碍所致干眼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4年1月到2017年1月收治的110例睑板腺功能障碍所致干眼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n=55)和观察组(n=55),两组患者均给予眼部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物理疗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和治疗满意度.结果 参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3.6%,观察组为94.6%,观察组明显较高,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满意度为61.8%,观察组为92.7%,观察组明显较高,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物理疗法应用于睑板腺功能障碍所致干眼治疗中具有显著疗效,且可更好的帮助患者缓解眼部临床症状,改善睑板腺功能,并提高治疗过程中的舒适度,临床价值值得肯定.

    作者:彭鑫;张华英;罗丹丹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CT表现为突入喉腔的甲状舌管囊肿分析

    目的 探讨CT表现为突入喉腔的甲状舌管囊肿的原因.方法 结合术中所见,回顾性分析我院近1.5年颈部肿物CT表现为突入喉腔,术后病理证实为甲状舌管囊肿5例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行CT平扫并在全麻下行甲状舌管囊肿切除术.结果 术中发现囊肿体积较大,位于喉的甲状软骨与舌骨之间,压迫性吸收周围软组织,并向内突入喉腔.结论 囊肿与喉腔之间仅相隔一薄层粘膜,因此在CT上表现为喉腔占位的,其实只是甲状舌管囊肿向喉腔内突出.

    作者:张萍;钟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肝炎和肝硬化患者肝功血清酶差异及临床意义分析

    目的 探讨3种肝功血清酶在肝硬化患者表达差异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入选的乙型肝炎60例和肝硬化患者60例均来自2016年2月到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根据病种进行分组.对比两组间乳酸脱氢酶、谷酰转肽酶和碱性磷酸酶血清含量差异,同时利用ROC曲线分析其对肝硬化诊断效能.结果 ⑴乙肝组乳酸脱氢酶、谷酰转肽酶和碱性磷酸酶的水平均显著性的低于肝硬化组(P<0.05).⑵曲线下面积分别为,乳酸脱氢酶0.961,谷酰转肽酶0.958和碱性磷酸酶0.827.对应临界值为乳酸脱氢酶84.5U/ml,谷酰转肽酶92.5U/ml,碱性磷酸酶77.0U/ml.结论 肝硬化患者3种肝功血清酶显著增加,且具备良好肝硬化诊断和鉴别效能.

    作者:杨德豪;钟石英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糖耐量正常人群血糖波动初探

    目的 探讨糖耐量正常人群的血糖波动特征.方法 对受试者进行了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36例正常糖耐量人群(NGR),其中20例1hPG<8.6mmol/L,16例1hPG≥8.6mmol/L;20例糖耐量异常患者(IGT);20例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T2DM).胰岛素分泌指数(△I30/△G30),用来评估胰岛β细胞功能.HOMA-IR用来评估胰岛素敏感性.血糖波动的指标包括血糖标准差(SD),平均血糖水平(MBG),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MODD).结果 从NGR(1hPG)<8.6组、NGR(1hPG)≥8.6组、IGT组到T2 DM组,血糖波动指标逐步升高(P<0.05).NGR(1hPG)≥8.6组明显高于NGR(1hPG)<8.6组(P<0.05).ΔI30/ΔG30从NGR(1hPG)<8.6组、NGR(1hPG)≥8.6组、IGT组到T2DM组是逐渐下降的(P<0.05),且NGR(1hPG)≥8.6组较NGR(1hPG)<8.6组下降.结论 糖耐量正常人群中,尤其是1hPG升高的人群,存在血糖波动,并存在早期相胰岛素分泌的下降.

    作者:王晓华;王雪琴;苏建彬;陈金锋;吴刚;金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不同方案治疗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新辅助化疗、术后放疗辅助治疗和单纯直接手术3种治疗方案对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肿瘤分期、手术及预后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98例ⅢA期NSCLC患者,术前行新辅助化疗后手术患者为新辅助化疗组,术后行放射治疗者为放疗组,同期单纯直接手术患者为对照组.分析新辅助化疗后肿瘤分期变化,并对比3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及生存率的差异.结果 新辅助化疗后观察组患者肿瘤总降期率达67.65%(23/34);手术切除率观察组(97.06%)显著高于放疗组(93.33%)和对照组(91.17%),手术时间观察组显著短于放疗组和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平均住院日、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生存曲线观察组生存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新辅助化疗和术后放疗均可以延长患者生存期,且新辅助化疗可以在控制化疗不良反应的同时降低肿瘤分期,提高手术切除率,对于3A期NSCLC患者新辅助化疗加手术的方案更值得推广.

    作者:戴文祥;罗云;张佩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双手旋转胎头纠正持续性枕横(后)位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双手旋转胎头纠正持续性枕横(后)位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住院分娩符合手转胎头指征的332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采用单手旋转胎头法,观察组采用双手旋转胎头法,比较2组旋转胎头成功率、分娩方式及母婴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旋转胎头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产钳助产率及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孕妇均未发生脐带脱垂、分娩前阴道损伤及宫颈裂伤;2组新生儿轻度窒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新生儿均未发生重度窒息、头颅血肿、围产儿死亡.结论 双手旋转胎头法是纠正持续性枕横(后)位的有效方法,可显著增加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宫产及产钳助产率,且不会母婴并发症.

    作者:曾晓明;欧阳安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孕前女性体重指数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后分娩结局的影响

    目的 比较孕前女性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 IVF-ET)治疗后分娩结局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1月在我院接受首次IVF-ET助孕,顺利分娩的1804例患者.按照出生婴儿单双胎情况分为单胎组和双胎组,再根据孕前女性BMI分为3组:A组(低体重组,BMI<18.5kg/m2);B组(正常体重组,18.5≤BMI<24kg/m2);C组(超重及肥胖组,BMI≥24kg/m2).分析各组的基本情况、产妇合并症、分娩情况、出生婴儿体重.结果 ⑴单胎组中,A组年龄小,总促性腺激素(gonadotropins,Gn)天数比C组短,总Gn量小,低体重儿数比C组多;C组总Gn量大,巨大儿数多;C组妊娠期高血压发生率比B组更高;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移植胚数、早产率和剖宫产率各组无统计学意义.⑵双胎组中,A组年龄小;C组总Gn天数长,总Gn量大;移植胚数、早产率,剖宫产率,分娩新生儿体重,妊娠期糖尿病及妊娠期高血压发生率比较,各组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IVF-ET治疗前BMI高的超重和肥胖组女性Gn时间及用量明显增加;单胎中,超重和肥胖组女性的巨大儿分娩率和妊娠期高血压的发生率均较正常体重组及低体重组女性高;双胎组中,孕前女性体重指数对新生儿体重和母亲并发症无明显影响,有待进一步的研究.IVF-ET治疗前控制女性BMI有利于其分娩.

    作者:李游;田莉峰;苏琼;许定飞;伍琼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麝香保心丸联合比索洛尔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观察

    目的 观察麝香保心丸联合比索洛尔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选择确诊为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10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以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正性肌力药物、扩血管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服麝香保心丸联合比索洛尔,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比索洛尔,连续观察6个月,评估其治疗的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血压、心率、左室射血分数、N端脑钠肽前体、CO(心排血量)及6min步行距离等指标治疗后均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组左室射血分数、N端脑钠肽前体、CO(心排血量)及6min步行距离等指标治疗后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心功能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84.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麝香保心丸联合比索洛尔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疗效确切,明显改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勇鹏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血管生成拟态及MMP-2对子宫内膜间质肉瘤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间质肉瘤中血管生成拟态现象(VM)及MMP-2的表达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收集子宫内膜间质肉瘤28例,运用免疫组化Elivision法及双重染色法检测肿瘤组织中血管生成拟态及MMP-2的表达情况,并收集患者的预后情况,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 VM在子宫内膜间质肉瘤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7.14%,MMP-2在子宫内膜间质肉瘤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5.71%.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表明VM是影响子宫内膜间质肉瘤预后的危险因素(P<0. 01),而MMP-2(P=0.35)不是子宫内膜间质肉瘤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 VM对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的预后起到非常重要的影响.

    作者:揭由坤;夏丽娜;叶璐;张芸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江西省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早期规范化诊治流程

    1 脑(膜)炎的识别1.1脑(膜)炎的症状、体征 常见的症状包括发热、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癫痫、偏瘫、颅神经麻痹等,可伴或不伴脑膜刺激征.发热是常见的症状,但有些患者可能服用过解热镇痛类药物掩盖症状,需详细询问病史并了解准确的发热规律、时间.任何发热患者合并神经系统症状(包括意识障碍、精神行为异常、癫痫、局灶性症状等)应怀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作者:张齐龙;况卫丰;龙勇;叶琳;肖绍武;钟渊斌;方鑫;吴伟;黄刚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DWI成像和AFP在肝细胞性肝癌术后的对比分析

    目的 探讨磁共振DWI图像、AFP指标变化在原发性肝癌术后有无复发的诊断价值.方法 前瞻性收集肝癌介入术后需要行腹部磁共振检查的患者23例,术后1个月行常规T2加权成像(T2WI)、T1加权成像(T1WI)、灌注加权成像(PWI)及弥散加权成像(DWI)检查,同时检测AFP化验指标,由3名高年资医师分别阅片,观察DWI图像上肿瘤的ADC值,判断肿瘤内部有无活性成分及复发.结果23例行腹部磁共振检查的患者中,18例患者DWI成像扫描弥散受限和AFP化验相匹配,8例患者两者均呈阴性,10例患者两者均呈阳性,5例患者两者间出现不匹配;在10例患者DWI成像弥散受限及AFP阳性匹配患者中,弥散受限程度与AFP数值呈正相关.结论 两者检查(DWI弥散受限与AFP化验数值)匹配度极高,但仍有少部分患者未能匹配,两种检查均可能出现假阳性、假阴性率.为了提高诊断的准确率,两者需对比观察.

    作者:洪欣;罗小平;胡凌;陈小华;王武华;祝龙;吴猛;吴芳雨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右美托咪定在围术期的应用及器官保护作用

    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在围术期的使用日益增多.这类药物具有广泛的作用:镇静、镇痛、节约全身麻醉药物、解交感等作用.目前应用较多的有可乐定和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与可乐定相比,DEX具有更高的选择性和特异性 [1].研究表明,围术期应用右美托咪定具有独特优点.本文对DEX在围术期的应用及器官保护作用进行了综述.

    作者:黄紫雨;曹骥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或右美托咪定在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麻醉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或复合右美托咪定在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FESS)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5年1月-2017年6月拟行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60例纳入研究,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R组)、右美托咪定组(D组),每组30例.两组基础麻醉相同,术中持续吸入七氟醚.在鼻腔消毒时开始实施控制性降压,R组予瑞芬太尼1μg/kg静脉缓慢注射(时间>1min),0.2-0.4μg/(kg·min)泵注维持;D组予右美托咪定1μg/kg静脉缓慢注射(时间>13min),0.2-0.7μg/(kg· h)泵注维持使MAP保持60-70mmHg.记录麻醉前和手术中不同时点MAP和HR,比较患者出血量、术野质量、拔管时间、苏醒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降压期间MAP均能维持在目标范围内,与T0相比,两组患者T1-T3的MAP、HR均较T0时显著降低(P<0.05),两组患者在不同时点MAP、HR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术野质量满意,术中出血量、Fromme评分、VA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组气管拔管时间明显短于D组(P>0.05),Ramsay评分明显低于D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恢复良好.结论 在FESS术中,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或复合右美托咪定均能使MAP保持60-70mmHg,出血少,术野质量满意;但使用瑞芬太尼术后拔管时间短,清醒更完全,具有快通道麻醉的优势.

    作者:占伟光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穴位按摩配合中药敷脐治疗血液肿瘤患者化疗后便秘的观察

    目的 探讨穴位按摩配合中药敷脐治疗血液肿瘤患者化疗后的便秘效果.方法 选择180例血液肿瘤化疗后便秘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90例,口服乳果糖,每次10ml,每日3次,连服1周;治疗组90例,每日行穴位按摩配合中药敷脐,中药敷脐24h1次连敷2次,穴位及腹部按摩每次12-18min,每日2次,连续1周.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总为效为53.3%,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在首次排便时间、平均间隔时间、治疗3d后排便形态、停药后一周自主排便次数方面对照组与治疗组相比较也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应用揉按穴位、腹部按摩配合中药敷脐这种治疗方式能有效地解除血液肿瘤患者化疗后便秘症状,从而减少感染和出血的发生,对远期疗效有重要意义.

    作者:龚艳;李凤娇 刊期: 2017年第10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