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伟光
目的 探讨穴位按摩配合中药敷脐治疗血液肿瘤患者化疗后的便秘效果.方法 选择180例血液肿瘤化疗后便秘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90例,口服乳果糖,每次10ml,每日3次,连服1周;治疗组90例,每日行穴位按摩配合中药敷脐,中药敷脐24h1次连敷2次,穴位及腹部按摩每次12-18min,每日2次,连续1周.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总为效为53.3%,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在首次排便时间、平均间隔时间、治疗3d后排便形态、停药后一周自主排便次数方面对照组与治疗组相比较也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应用揉按穴位、腹部按摩配合中药敷脐这种治疗方式能有效地解除血液肿瘤患者化疗后便秘症状,从而减少感染和出血的发生,对远期疗效有重要意义.
作者:龚艳;李凤娇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麝香保心丸联合比索洛尔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选择确诊为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10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以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正性肌力药物、扩血管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服麝香保心丸联合比索洛尔,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比索洛尔,连续观察6个月,评估其治疗的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血压、心率、左室射血分数、N端脑钠肽前体、CO(心排血量)及6min步行距离等指标治疗后均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组左室射血分数、N端脑钠肽前体、CO(心排血量)及6min步行距离等指标治疗后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心功能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84.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麝香保心丸联合比索洛尔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疗效确切,明显改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勇鹏 刊期: 2017年第10期
宫颈癌是全球女性常见的肿瘤之一,居第四位,中国发病率在亚洲国家位居前列.据2013年中国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分析每年约有10.1万例新发宫颈癌病例和2.6万例死亡病例,且发病年龄呈年轻化,严重威胁女性健康与生命.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持续感染被认为是诱发宫颈癌的必要因素,尤其HPV16、18型感染是重要的致病因素,占宫颈癌的70%.宫颈癌三级预防的中心战略为预防HPV感染.HPV疫苗的研制使得宫颈癌的一级预防有望取得飞跃性突破,但全球疫苗推广工作仍存在很多挑战.本文现将其进展做一详细综述.
作者:吴细兰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评价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啶在高血压烧伤患者削痂植皮术中镇静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40)例择期行削痂植皮术的大面积(高血压)烧伤患者,年龄45-65岁,ASA(Ⅱ级或Ⅲ)级,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C组)和右美托咪啶组(D组).所有患者于术前20min时静脉注射长托宁0.5mg后D组病人于术前15min时缓慢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啶咪唑1μg/kg,持续时间10min后改为0.65μg/(kg·h)继续泵注维持25-35min后停药,C组患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记录静注右美托咪啶后10min时的Ramsay镇静评分、氧饱和度(SpO2)和呼吸频率(RR),C、D两组患者于术前5min时静脉注射咪唑安定0.06mg/kg,氯胺酮1.0mg/kg全麻诱导后丙泊酚4.0mg/(kg·h)+氯胺酮1.5mg/(kg·h)微量泵注维持麻醉,术中根据病人的应激反应调控麻醉深度.记录术中不同时刻氧饱和度(SpO2),心率(HR)、呼吸频率(R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不良反应发生率(肢体乱动、狂躁乱语、呼吸暂停等)及单位时间内氯胺酮和异丙酚维持剂量,同时一并记录麻醉、手术时间和清醒时间.结果 C组、D组均顺利完成病例20例.注药后10min时D组Ramsay镇静评分高于C组(P<0.01).D组给药后10min时RR、SpO2较C组下降(P<0.05),与C组比较,D组术中异丙酚用量及氯胺酮用量均少于C组(P<0.01);与患者入室时相比,C组患者在削痂、取皮及植皮时收缩压(SBP)、心率(HR)均明显升高,尤以削痂、取皮时明显(P<0.01);D组患者在术中削痂、取皮及植皮时收缩压(SBP)、心率(HR)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D组患者清醒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小于C组(P<0.05).结论 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啶在(高血压)烧伤患者削痂植皮术中产生一定的镇静作用,麻醉中可节俭异丙酚、术中氯胺酮用量,术中患者呼吸及血流动力学更为稳定,术后患者清醒快,且躁动发生率显著降低.
作者:梁礼权;焦燕琴;王少林;刘艳龙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三棱镜适应试验联合双眼外直肌后徙治疗基本型间歇性外斜视的手术疗效.方法2014年至2016年我院对47例基本型间歇性外斜视患者行三棱镜适应试验检查,以此为手术量依据,行双眼外直肌后徙,观察三棱镜适应前后的斜视度,以及术后不同时间段眼位恢复情况.结果 三棱镜适应试验后视远及视近斜视度均较之前有所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38例(81%)正位,1例(2%)过矫,8例(17%)欠矫.结论 以三棱镜适应试验的手术量设计双眼外直肌后徙治疗基本型间歇性外斜视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周水莲;金涵;李岚;徐洁;陈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总结和探讨类似左主干损伤心电图表现的急性胸痛患者的临床特点、鉴别诊断.方法 总结我科近3年诊治的98例急性胸痛入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该类患者均具有典型左主干损伤心电图表现,并均经主、肺动脉、冠状动脉CTA或冠脉、主、肺动脉造影检查确诊,研究不同疾病胸痛的临床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结果 急性主动脉综合征患者平均发病年龄56岁,胸痛更加严重、常伴有背痛,既往无类似胸痛发作病史,缺乏典型缺血性胸痛心电图及心肌损伤坏死标志物的动态改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具有更多的心血管急性危险因素(≥2),发病年龄平均74岁,既往多有类似发作病史,具有典型缺血性胸痛心电图及心肌损伤坏死标志物水平的动态改变,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以低血压及呼吸困难为主要表现,具有更多肺动脉栓塞危险因素,心电图及心肌损伤坏死标志物缺乏典型动态改变.结论 急性胸痛患者如出现类似左主干损伤的心电图表现时,需要考虑到急性主动脉综合征、急性肺动脉栓塞及急性冠脉综合征等高危胸痛可能.患者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劳力性缺血性胸痛病史、心电图及心肌酶的动态改变有助于尽快明确诊断及尽早采取正确的治疗策略.
作者:田克钧;钟玉婷;钟一鸣;王小萍;周爱琴 刊期: 2017年第10期
有机磷农药(organophosphorus pesticides,OPS)是目前发展中国家生产和应用较广泛的杀虫药之一,常因防护不当或自服等原因引起中毒[1].据保守估计,全世界范围内每年大约有233997-325907例患者死于有机磷农药中毒,其中约27%-37%源于自杀[2],占急诊中毒患者的50%,占中毒死亡的84%,是我国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近年来,在有机磷农药中毒诊断、治疗等方面国内外可见大量文献报道,但在发病初期如何快速、客观、准确评估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水平,至今仍未有相关指南,本文通过检索国内外文献,对有机磷中毒严重程度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方面,做简要综述.
作者:赵菲 刊期: 2017年第10期
失代偿期肝硬化是多种因素引起的较晚期而严重肝脏损害,导致肝脏的合成、解毒、排泄以及生物转化等功能发生严重障碍或失代偿,表现为以凝血功能障碍、高胆红素血症、肝性脑病、腹水等为主的一系列临床症候群[1].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SBP)是由致病菌经血液、肠道或者淋巴系统引起的腹腔感染,为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在住院的肝硬化患者SBP发生率为10%-30%[2,3].SBP的发生,标志着基础肝病加重,若诊断、治疗不及时,会迅速发展为感染性休克和肝肾功能衰竭,直接影响到肝硬化患者的预后.因此,如何更好地对SBP做出早期诊断仍是目前研究的重点.本文将对SBP的实验室早期诊断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杨丽霞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糖耐量正常人群的血糖波动特征.方法 对受试者进行了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36例正常糖耐量人群(NGR),其中20例1hPG<8.6mmol/L,16例1hPG≥8.6mmol/L;20例糖耐量异常患者(IGT);20例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T2DM).胰岛素分泌指数(△I30/△G30),用来评估胰岛β细胞功能.HOMA-IR用来评估胰岛素敏感性.血糖波动的指标包括血糖标准差(SD),平均血糖水平(MBG),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MODD).结果 从NGR(1hPG)<8.6组、NGR(1hPG)≥8.6组、IGT组到T2 DM组,血糖波动指标逐步升高(P<0.05).NGR(1hPG)≥8.6组明显高于NGR(1hPG)<8.6组(P<0.05).ΔI30/ΔG30从NGR(1hPG)<8.6组、NGR(1hPG)≥8.6组、IGT组到T2DM组是逐渐下降的(P<0.05),且NGR(1hPG)≥8.6组较NGR(1hPG)<8.6组下降.结论 糖耐量正常人群中,尤其是1hPG升高的人群,存在血糖波动,并存在早期相胰岛素分泌的下降.
作者:王晓华;王雪琴;苏建彬;陈金锋;吴刚;金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普罗布考联合瑞舒伐他汀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Lp-PLA2、hs-CRP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2016年4月于本院收治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100例,按照给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联合用药组和单一用药组,各50例.单一用药组给予普罗布考口服,500mg/次、2次/d,联合用药组在单一用药组基础加用瑞舒伐他汀口服,10mg/次、1次/d,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Lp-PLA2、hs-CRP水平和颈动脉粥样硬化稳定、易损斑块变化情况.结果 联合用药组治疗后Lp-PLA2、hs-CRP水平明显低于单一用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组患者治疗后稳定斑块数量多于单一用药组,而易损斑块数量联合用药组少于单一用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普罗布考联合瑞舒伐他汀更能有效降低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Lp-PLA2、hs-CRP,能有效稳定和逆转颈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廖小香;刘九金;丁杰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总结距下关节镜下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地分析我院2013年3月至2016年5月30例行距下关节镜监视下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患者,术后平均随访12个月,将术前、术后跟距关节面进行比较;并将手术前后Bohler角、Gissane角进行分析比较,术后关节功能经Maryland评分.结果30例均获得随访,30例患者术后跟距关节面平整度较前明显改善,术前、术后患者的Bohler角、Gissane角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经Maryland评分优良率80.00%.结论 距下关节镜下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创伤小,足部功能恢复满意,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作者:周湘桂;李思云;刘华江;陆文杰;谢非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TPV)阻滞对全麻下行胸腔镜手术患者术中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患者50例,随机分为单纯全麻组(G组)和全麻复合TPV阻滞组(GP组).GP组在全麻诱导前行超声引导下手术切口肋间手术侧TPV阻滞.两组术后均应用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CIA)进行镇痛.记录两组麻醉期间各时间点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手术中瑞芬太尼用量、手术时间、术毕到拔管时间.记录两组术后6、12、24h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术后36h PCIA泵总的用药量、PCIA泵有效按压次数、镇痛满意度及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共47例患者完成了研究操作.与G组比较,GP组麻醉期间MAP、HR平稳无显著变化,术中瑞芬太尼用量,术毕到拔管时间,术后36h PCIA泵总用药量、术后6h、12h、24hVAS评分,PCIA泵有效按压次数均显著减少,镇痛满意度增高(P<0.05).结论 胸腔镜手术前行TPV阻滞能为这类单侧胸部手术提供较理想的术中术后镇痛.
作者:来伟;丁国友;孟海兵;帅君;胡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猪脑灌注模型的制作方法和步骤.方法 选取合适的新鲜离体猪脑标本,观察标本血管残存情况,灌注前进行血管内的冲洗和防腐处理,使用颜料乳胶对双侧椎动脉、双侧颈内动脉,上矢状窦进行充分血管内灌注.结果 猪脑标本通过颜料乳胶灌注后,其颅内血管:动脉和静脉网均充盈理想,与生理状态相近,结构清晰,适宜于解剖操作训练,是一理想的解剖标本模型.结论 挑选符合标准的新鲜猪脑离体标本,将颜料乳胶灌注于动静脉血管内.灌注成功之后的猪脑标本其颅内血管:动脉和静脉网均充盈理想,与生理状态相近,结构清晰,适宜于解剖操作训练,是一理想的解剖标本模型.其结论是新鲜离体猪脑可以制作出理想的猪脑灌注模型解剖标本.
作者:陈兆哲;陈亮;虞露立;吴远水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小剂量西那卡塞治疗长期血液透析并发中重度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的耐受度和疗效.方法本研究纳入25例维持性血液透析3年的患者,所有患者均患中重度甲状旁腺功能亢进,iPTH>600pg/L,传统治疗无效.我们使用的慢性肾脏病目标为:K/DOQI的血清iPTH、钙、磷为临床达标标准.所有患者均给予西那卡塞,1d 30mg,随诊6个月.结果 患者血磷和iPTH显著下降,血钙变化不明显.28%的患者血iPTH达到指南推荐的标准,40%下降显著,28%患者无明显反应.1例患者因为严重的胃肠道反应退出.结论 对合并中重度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CKD患者,低剂量西那卡塞疗效明显,耐受度好.
作者:操凤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原发性宫颈腺癌的不同亚型中HPV感染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 综合2003版WHO及文献中的形态分类标准对116例宫颈腺癌标本进行组织亚型分类.采用SPF10 PCR技术进行DNA扩增,检测宫颈腺癌的HPV DNA.对所有石蜡切片进行病理阅片和诊断,分析子宫颈腺癌标本不同亚型中的HPV感染情况.结果116例宫颈腺癌中,HPV总阳性率为76.7%.共检出HPV感染者89例,均为高危型别感染,主要是HPV16和18感染.采用<50岁以及≥50岁作为年龄分组,不同年龄组高危HPV感染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不同腺癌病理组织亚型间,高危HPV感染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1).结论 HPV16和HPV18为宫颈腺癌各个亚型的主要感染型别,HPV检测是目前筛查和预防宫颈腺癌的关键之一.
作者:于晓红;吴斌;叶璐;邓颖辉;宇翔;罗海莲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通过研究突发性聋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从而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焦虑(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SCL-90量表对22例突发性聋患者进行调查,并与正常人常模44例进行比较.结果 突发性聋患者的SAS、SDS测评结果和正常人常模得分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SCL-90总分142.59±38.81分,高于正常成人常模总分140.07±36.53分, SCL-90中各项得分均高于正常人,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精神病性的得分和正常人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焦虑评分与正常成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突聋的治疗需重视患者的心理问题,消除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状况,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心理治疗.
作者:王凯;李晓华;孙建设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复方中药(苦黄汤)在大鼠原位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模型中抑制急性排斥反应(Acute Rejection,AR)的原因.方法 采用Wistar-SD原位肝移植AR模型,将40只大鼠受体分组为生理盐水组(n=20)和苦黄汤组(n=20).从肝移植术前第1d至术后1个月,灌胃给苦黄汤(1次/d),剂量为2ml/d.术后7d处死生理盐水组大鼠和苦黄汤组大鼠各10只,评估排斥反应指数(RAI值),且分离大鼠原代肝细胞进行苦黄汤对肝移植术后AR模型中的肝细胞的研究.结果 与生理盐水组对比,苦黄汤组术后生存时间显著长(P=0.016).苦黄汤组大鼠RAI值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与生理盐水组相比,术后7d分离的苦黄汤组大鼠肝细胞增殖能力显著增高.结论 苦黄汤可维持或增强原位肝移植AR模型大鼠肝细胞的增殖能力,且可能与抑制AR功能间存在正相关.
作者:罗文峰;李新长;丁利民;卢泳;徐志丹;杨华;龙成美;罗来邦;张友福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间质肉瘤中血管生成拟态现象(VM)及MMP-2的表达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收集子宫内膜间质肉瘤28例,运用免疫组化Elivision法及双重染色法检测肿瘤组织中血管生成拟态及MMP-2的表达情况,并收集患者的预后情况,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 VM在子宫内膜间质肉瘤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7.14%,MMP-2在子宫内膜间质肉瘤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5.71%.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表明VM是影响子宫内膜间质肉瘤预后的危险因素(P<0. 01),而MMP-2(P=0.35)不是子宫内膜间质肉瘤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 VM对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的预后起到非常重要的影响.
作者:揭由坤;夏丽娜;叶璐;张芸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研究稳心颗粒与卡托普利联合治疗肺心病合并心律失常的可行性.方法 将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肺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纳入本次研究,采用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在常规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卡托普利,观察组增加稳心颗粒与卡托普利联合治疗,比较治疗前后24h动态心电图变化、心功能改善情况及治疗过程中血压的变化.结果 改善心律失常方面,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改善心力衰竭方面,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 5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2.50%,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00%.结论 稳心颗粒与卡托普利联合治疗肺心病合并心律失常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具有临床应用可行性.
作者:刘世林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止血敷料在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从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中,选取11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单号作为对照组(n=55),双号作为观察组(n=55),均接受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照组给予普通桡动脉止血板处理,观察组给予壳聚糖止血敷料处理.结果 观察组术后止血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桡动脉血管并发症发生率3.64%,低于对照组的20.00%,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止血1级舒适度人数多于对照组,3级舒适度人数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采用壳聚糖止血敷料进行压迫止血,有利于缩短止血时间,减少桡动脉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止血方法舒适度,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熊辉;熊丹东;黎筱青 刊期: 201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