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物理疗法在睑板腺功能障碍所致干眼治疗中的应用

彭鑫;张华英;罗丹丹

关键词:物理疗法, 睑板腺功能障碍, 干眼, 治疗总有效率
摘要:目的 探讨物理疗法在睑板腺功能障碍所致干眼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4年1月到2017年1月收治的110例睑板腺功能障碍所致干眼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n=55)和观察组(n=55),两组患者均给予眼部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物理疗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和治疗满意度.结果 参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3.6%,观察组为94.6%,观察组明显较高,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满意度为61.8%,观察组为92.7%,观察组明显较高,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物理疗法应用于睑板腺功能障碍所致干眼治疗中具有显著疗效,且可更好的帮助患者缓解眼部临床症状,改善睑板腺功能,并提高治疗过程中的舒适度,临床价值值得肯定.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或右美托咪定在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麻醉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或复合右美托咪定在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FESS)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5年1月-2017年6月拟行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60例纳入研究,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R组)、右美托咪定组(D组),每组30例.两组基础麻醉相同,术中持续吸入七氟醚.在鼻腔消毒时开始实施控制性降压,R组予瑞芬太尼1μg/kg静脉缓慢注射(时间>1min),0.2-0.4μg/(kg·min)泵注维持;D组予右美托咪定1μg/kg静脉缓慢注射(时间>13min),0.2-0.7μg/(kg· h)泵注维持使MAP保持60-70mmHg.记录麻醉前和手术中不同时点MAP和HR,比较患者出血量、术野质量、拔管时间、苏醒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降压期间MAP均能维持在目标范围内,与T0相比,两组患者T1-T3的MAP、HR均较T0时显著降低(P<0.05),两组患者在不同时点MAP、HR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术野质量满意,术中出血量、Fromme评分、VA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组气管拔管时间明显短于D组(P>0.05),Ramsay评分明显低于D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恢复良好.结论 在FESS术中,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或复合右美托咪定均能使MAP保持60-70mmHg,出血少,术野质量满意;但使用瑞芬太尼术后拔管时间短,清醒更完全,具有快通道麻醉的优势.

    作者:占伟光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IMA和H-FABP在急性有机磷中毒早期心肌损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缺血修饰白蛋白(IMA)和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联合检测在急性有机磷中毒(AOPP)早期对心肌损伤诊断的意义.方法 选择AOPP患者159例作为中毒组根据中毒程度分轻度、中度和重度,其中轻度73例,中度52例,重度34例.健康体检者60例为对照组.中毒组所有患者于入院1h及入院后6h和12h采集不抗凝静脉血两管,各5ml.一管用于血清肌红蛋白(Mb),肌钙蛋白I(cTnI)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检测,另一管检测IMA和H-FABP.对照组于体检当日清晨同样抽取不抗凝静脉血两管,各5ml,用于检测IMA和H-FABP.结果 入院时中度和重度中毒组IMA和H-FABP水平较对照组有升高(P<0.05;P<0.01);中度和重度中毒组入院12h IMA和H-FABP水平较入院1h上升明显(P<0. 01),与入院6h IMA和H-FABP水平比较也有上升(P<0.05).结论 IMA和H-FABP对AOPP患者心肌损伤的早期诊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张维新;肖翔宇;章婵;陈文龙;王东旺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预防心内科老年患者跌倒及坠床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在预防心内科老年患者跌倒和坠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共纳入100例心内科老年患者,患者为我院2015年4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采用分组讨论的形式展开研究,患者平均分配成2组,每组50例,对照组接受心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综合护理干预,观察综合护理和心内科常规护理的干预效果,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比较两组坠床、跌倒发生率,对照组高于观察组;对比两组护理满意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能够为心内科住院的老年患者提供更全面的护理,能够预防和减少坠床、跌倒事件的发生,获得理想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王利华;叶慧丽;陈银花;张秋菊;吴强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螺钉微创复位接骨板治胫骨中下段B-C1型骨折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螺钉微创复位接骨板治疗胫骨中下段B-C1型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新鲜胫骨中下段B-C1型骨折84例.随机分成螺钉微创接骨板(42例)和交锁髓内钉(42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关节功能、分析两组差异性.结果 两组患者均顺利愈合,膝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螺钉微创复位接骨板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愈合时间少于交锁髓内钉组(P<0.01),膝踝关节功能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交锁髓内钉组、螺钉微创复位接骨板对胫骨中下段B-C1骨折效果良好,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治疗手术时间短、出血量较少、术后感染率低和骨折愈合率高,更具有微创性、安全性.

    作者:刘胜才;王勇;朱令孝;郭建中;廖志坚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CD4+CD25+Treg细胞因子与HBV宫内感染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携带者孕产妇TGF-β1、IL-4、IFN-γ和IL-12的血清水平及胎盘中的表达,在HBV宫内感染中的意义.方法 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1月间,在我院分娩的HBV感染孕妇8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是否发生宫内感染分为阳性组和阴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孕妇血清中TGF-β1、IL-4、IFN-γ和IL-12水平进行定量检测;采用免疫组化法对胎盘组织中TGF-β1、IL-4、IFN-γ和IL-12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⑴HBeAg阳性组宫内感染发生率高于HBeAg阴性组(P<0.05).⑵宫内感染患者血清中TGF-β1和IL-4水平较未感染组明显升高(P<0.05),IFN-γ和IL-12水平较未感染组明显降低(P<0.05).⑶TGF-β1、IL-4、IFN-γ和IL-12的阳性细胞主要定位在绒毛血管内皮细胞、胎盘滋养细胞和蜕膜细胞中,绒毛间质细胞表达量相对较少.表达的部位主要集中在细胞浆中.宫内感染组胎盘组织中TGF-β1和IL-4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未感染组(P<0.05);而IFN-γ和IL-12的阳性表达率则低于未感染组(P<0.05).结论 上述细胞因子的水平变化,反映了Th1/Th2细胞失衡,以及CD4+CD25+调节性T细胞(T regulatory cells, Treg)的过度活跃,这可能是HBV宫内感染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孕妇HBeAg阳性预示HBV宫内感染率增加.

    作者:彭凯欣;洪倩;郑九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的诊断价值.方法 用PhilipsHD15彩色超声诊断仪观测84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的胃底和食管下段胃壁有无增厚和隆起,增厚胃壁内增宽曲张静脉的内径及内部血流的速度.结果84例患者中超声显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42例,内镜检查显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60例,准确率为70%(42/60),特异性为100%.曲张的静脉直径为7-13mm,内部的静脉血流速度为(14±2.4)cm/s.结论 彩色多普勒能够显示肝硬化患者胃底贲门静脉是否曲张及曲张的范围和程度,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赖全图;顾萍;蒋婷;凌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三棱镜适应试验联合双眼外直肌后徙治疗基本型间歇性外斜视的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三棱镜适应试验联合双眼外直肌后徙治疗基本型间歇性外斜视的手术疗效.方法2014年至2016年我院对47例基本型间歇性外斜视患者行三棱镜适应试验检查,以此为手术量依据,行双眼外直肌后徙,观察三棱镜适应前后的斜视度,以及术后不同时间段眼位恢复情况.结果 三棱镜适应试验后视远及视近斜视度均较之前有所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38例(81%)正位,1例(2%)过矫,8例(17%)欠矫.结论 以三棱镜适应试验的手术量设计双眼外直肌后徙治疗基本型间歇性外斜视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周水莲;金涵;李岚;徐洁;陈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胸腺肽α1治疗严重脓毒症的疗效评估

    目的 探讨胸腺肽α1治疗严重脓毒症的疗效.方法 根据治疗方案将69例严重脓毒症患者分为对照组(32例)与观察组(3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再联合使用胸腺肽α1.现回顾分析上述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序贯性器官衰竭(SOFA)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d后,观察组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外周血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血清α-肿瘤坏死因子(TNF-α)、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血浆内毒素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d后,观察组外周血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TNF-α、CRP、PCT,血浆内毒素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呼吸机使用时间、ICU治疗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 05),两组患者28d病死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腺肽α1治疗严重脓毒症的疗效良好,在改善患者免疫功能的同时还可以调节其炎症反应状态.

    作者:欧阳骞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小剂量米氮平与奥替溴铵联合用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效果

    目的 观察小剂量米氮平与奥替溴铵联合用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4月到2017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按照1:1的比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奥替溴铵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小剂量米氮平联合奥替溴铵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的焦虑、抑郁情况,并统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4.00%,观察组为96.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HAMA评分和HAMD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0%,观察组为8.00%,两组均无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小剂量米氮平与奥替溴铵联合用药应用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治疗中具有显著疗效,可帮助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症状,且不会显著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临床价值值得肯定.

    作者:彭启安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右美托咪啶在(高血压)烧伤患者削痂植皮术中的镇静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啶在高血压烧伤患者削痂植皮术中镇静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40)例择期行削痂植皮术的大面积(高血压)烧伤患者,年龄45-65岁,ASA(Ⅱ级或Ⅲ)级,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C组)和右美托咪啶组(D组).所有患者于术前20min时静脉注射长托宁0.5mg后D组病人于术前15min时缓慢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啶咪唑1μg/kg,持续时间10min后改为0.65μg/(kg·h)继续泵注维持25-35min后停药,C组患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记录静注右美托咪啶后10min时的Ramsay镇静评分、氧饱和度(SpO2)和呼吸频率(RR),C、D两组患者于术前5min时静脉注射咪唑安定0.06mg/kg,氯胺酮1.0mg/kg全麻诱导后丙泊酚4.0mg/(kg·h)+氯胺酮1.5mg/(kg·h)微量泵注维持麻醉,术中根据病人的应激反应调控麻醉深度.记录术中不同时刻氧饱和度(SpO2),心率(HR)、呼吸频率(R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不良反应发生率(肢体乱动、狂躁乱语、呼吸暂停等)及单位时间内氯胺酮和异丙酚维持剂量,同时一并记录麻醉、手术时间和清醒时间.结果 C组、D组均顺利完成病例20例.注药后10min时D组Ramsay镇静评分高于C组(P<0.01).D组给药后10min时RR、SpO2较C组下降(P<0.05),与C组比较,D组术中异丙酚用量及氯胺酮用量均少于C组(P<0.01);与患者入室时相比,C组患者在削痂、取皮及植皮时收缩压(SBP)、心率(HR)均明显升高,尤以削痂、取皮时明显(P<0.01);D组患者在术中削痂、取皮及植皮时收缩压(SBP)、心率(HR)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D组患者清醒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小于C组(P<0.05).结论 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啶在(高血压)烧伤患者削痂植皮术中产生一定的镇静作用,麻醉中可节俭异丙酚、术中氯胺酮用量,术中患者呼吸及血流动力学更为稳定,术后患者清醒快,且躁动发生率显著降低.

    作者:梁礼权;焦燕琴;王少林;刘艳龙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麝香保心丸联合比索洛尔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观察

    目的 观察麝香保心丸联合比索洛尔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选择确诊为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10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以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正性肌力药物、扩血管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服麝香保心丸联合比索洛尔,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比索洛尔,连续观察6个月,评估其治疗的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血压、心率、左室射血分数、N端脑钠肽前体、CO(心排血量)及6min步行距离等指标治疗后均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组左室射血分数、N端脑钠肽前体、CO(心排血量)及6min步行距离等指标治疗后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心功能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84.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麝香保心丸联合比索洛尔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疗效确切,明显改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勇鹏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MRI在直肠癌术前评估中的应用

    直肠癌是消化系统中较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率有逐渐上升趋势,发病年龄也明显提前[1],成为威胁人类健康和影响生活质量的主要疾病之一.T3、T4期直肠癌及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术前行新辅助放化疗能有效降低直肠癌术后复发率和转移率,准确地术前分期是制订直肠癌的治疗方案及判断预后的关键.

    作者:陈燕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距下关节镜下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

    目的 总结距下关节镜下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地分析我院2013年3月至2016年5月30例行距下关节镜监视下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患者,术后平均随访12个月,将术前、术后跟距关节面进行比较;并将手术前后Bohler角、Gissane角进行分析比较,术后关节功能经Maryland评分.结果30例均获得随访,30例患者术后跟距关节面平整度较前明显改善,术前、术后患者的Bohler角、Gissane角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经Maryland评分优良率80.00%.结论 距下关节镜下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创伤小,足部功能恢复满意,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作者:周湘桂;李思云;刘华江;陆文杰;谢非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猪脑灌注模型的制作

    目的 探讨猪脑灌注模型的制作方法和步骤.方法 选取合适的新鲜离体猪脑标本,观察标本血管残存情况,灌注前进行血管内的冲洗和防腐处理,使用颜料乳胶对双侧椎动脉、双侧颈内动脉,上矢状窦进行充分血管内灌注.结果 猪脑标本通过颜料乳胶灌注后,其颅内血管:动脉和静脉网均充盈理想,与生理状态相近,结构清晰,适宜于解剖操作训练,是一理想的解剖标本模型.结论 挑选符合标准的新鲜猪脑离体标本,将颜料乳胶灌注于动静脉血管内.灌注成功之后的猪脑标本其颅内血管:动脉和静脉网均充盈理想,与生理状态相近,结构清晰,适宜于解剖操作训练,是一理想的解剖标本模型.其结论是新鲜离体猪脑可以制作出理想的猪脑灌注模型解剖标本.

    作者:陈兆哲;陈亮;虞露立;吴远水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YKL-40和NLR联合诊断COPD及临床分期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血清人软骨糖蛋白39(YKL-40)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临床诊断及分期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我院收治的94例COPD患者(包括稳定期和急性加重期)和46例健康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分析所有研究对象的NLR比值及血清YKL-40在各组之间的差异,并且应用ROC曲线法评价的YKL-40水平和NLR对COPD的诊断效价及在COPD分期中阳性率的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COPD组血清YKL-40水平及NLR都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但是COPD分层(分期)分析中,急性加重期仅有YKL-40水平较稳定期高,而NLR没有差异.根据ROC曲线评价的结果,YKL-40和NLR诊断COPD的ROC曲线AUC为0.78和0.69,而联合指标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2,95%可信区间CI分别(0.74-0.87),和单个指标YKL和NLR的AUC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COPD稳定期中NLR、YKL-40、联合指标的阳性率分别为(80.3%、52.9%、56.9%).COPD急性加重期中NLR、YKL-40、联合指标的阳性率分别为(88.4%、90.7%、93.0%),联合指标在COPD急性加重期判断阳性率高于NLR及YKL-40.结论 血清YKL-40及YKL40-NLR联合指标在COPD的临床诊断及分期中一定的参考价值,有可能用于COPD的加重期诊断及治疗预后指标.

    作者:廖洁;张琛晓;彭可君;李小玲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HbA1c在NAFLD糖尿病检出率中的调查

    目的 探讨HbA1c在非酒精性脂肪肝人群中诊断糖尿病的有效性.方法 收集我院进行OGTT及HbA1c检测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60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获得HbA1c诊断糖尿病的相关切点.结果 依据ROC曲线判断,显示HbA1c诊断NAFDL人群糖尿病的切点值为6.3%,对应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78,敏感性为80%,特异性为86%.以ADA标准HbA1c≥6.5%作为切点,其,敏感性为60%,特异性为92%.结论 HbA1c能有效地诊断NAFLD人群的糖尿病.

    作者:李勇;陈少强;方利锋;方涛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对胸腔镜手术患者术中术后镇痛的影响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TPV)阻滞对全麻下行胸腔镜手术患者术中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患者50例,随机分为单纯全麻组(G组)和全麻复合TPV阻滞组(GP组).GP组在全麻诱导前行超声引导下手术切口肋间手术侧TPV阻滞.两组术后均应用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CIA)进行镇痛.记录两组麻醉期间各时间点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手术中瑞芬太尼用量、手术时间、术毕到拔管时间.记录两组术后6、12、24h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术后36h PCIA泵总的用药量、PCIA泵有效按压次数、镇痛满意度及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共47例患者完成了研究操作.与G组比较,GP组麻醉期间MAP、HR平稳无显著变化,术中瑞芬太尼用量,术毕到拔管时间,术后36h PCIA泵总用药量、术后6h、12h、24hVAS评分,PCIA泵有效按压次数均显著减少,镇痛满意度增高(P<0.05).结论 胸腔镜手术前行TPV阻滞能为这类单侧胸部手术提供较理想的术中术后镇痛.

    作者:来伟;丁国友;孟海兵;帅君;胡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腕横纹游离皮瓣修复指端皮肤缺损中应用

    目的 评价腕横纹游离皮瓣修复手指部骨质外露皮肤软组织缺损临床疗效.方法 分析我院2014年2月-2016年10月收治的,应用腕横纹游离皮瓣修复指端皮肤缺损13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3例腕横纹游离皮瓣修复全部存活,其中2例术后静脉危象,在给予对症处理后成活良好.平均获取随访时间为1年.术后皮瓣外观及感觉恢复良好.结论 小面积手指部肌腱、骨质外露皮肤软组织缺损(肌腱及神经缺损),腕横纹游离皮瓣修复术后外观感觉满意,功能良好.

    作者:吴林军;吴红枚;邓小兵;廖忠林;许永武;刘克政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普罗布考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分析

    目的 探讨普罗布考联合瑞舒伐他汀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Lp-PLA2、hs-CRP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2016年4月于本院收治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100例,按照给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联合用药组和单一用药组,各50例.单一用药组给予普罗布考口服,500mg/次、2次/d,联合用药组在单一用药组基础加用瑞舒伐他汀口服,10mg/次、1次/d,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Lp-PLA2、hs-CRP水平和颈动脉粥样硬化稳定、易损斑块变化情况.结果 联合用药组治疗后Lp-PLA2、hs-CRP水平明显低于单一用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组患者治疗后稳定斑块数量多于单一用药组,而易损斑块数量联合用药组少于单一用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普罗布考联合瑞舒伐他汀更能有效降低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Lp-PLA2、hs-CRP,能有效稳定和逆转颈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廖小香;刘九金;丁杰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DWI成像和AFP在肝细胞性肝癌术后的对比分析

    目的 探讨磁共振DWI图像、AFP指标变化在原发性肝癌术后有无复发的诊断价值.方法 前瞻性收集肝癌介入术后需要行腹部磁共振检查的患者23例,术后1个月行常规T2加权成像(T2WI)、T1加权成像(T1WI)、灌注加权成像(PWI)及弥散加权成像(DWI)检查,同时检测AFP化验指标,由3名高年资医师分别阅片,观察DWI图像上肿瘤的ADC值,判断肿瘤内部有无活性成分及复发.结果23例行腹部磁共振检查的患者中,18例患者DWI成像扫描弥散受限和AFP化验相匹配,8例患者两者均呈阴性,10例患者两者均呈阳性,5例患者两者间出现不匹配;在10例患者DWI成像弥散受限及AFP阳性匹配患者中,弥散受限程度与AFP数值呈正相关.结论 两者检查(DWI弥散受限与AFP化验数值)匹配度极高,但仍有少部分患者未能匹配,两种检查均可能出现假阳性、假阴性率.为了提高诊断的准确率,两者需对比观察.

    作者:洪欣;罗小平;胡凌;陈小华;王武华;祝龙;吴猛;吴芳雨 刊期: 2017年第10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