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全图;顾萍;蒋婷;凌佳
有机磷农药(organophosphorus pesticides,OPS)是目前发展中国家生产和应用较广泛的杀虫药之一,常因防护不当或自服等原因引起中毒[1].据保守估计,全世界范围内每年大约有233997-325907例患者死于有机磷农药中毒,其中约27%-37%源于自杀[2],占急诊中毒患者的50%,占中毒死亡的84%,是我国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近年来,在有机磷农药中毒诊断、治疗等方面国内外可见大量文献报道,但在发病初期如何快速、客观、准确评估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水平,至今仍未有相关指南,本文通过检索国内外文献,对有机磷中毒严重程度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方面,做简要综述.
作者:赵菲 刊期: 2017年第10期
1 脑(膜)炎的识别1.1脑(膜)炎的症状、体征 常见的症状包括发热、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癫痫、偏瘫、颅神经麻痹等,可伴或不伴脑膜刺激征.发热是常见的症状,但有些患者可能服用过解热镇痛类药物掩盖症状,需详细询问病史并了解准确的发热规律、时间.任何发热患者合并神经系统症状(包括意识障碍、精神行为异常、癫痫、局灶性症状等)应怀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作者:张齐龙;况卫丰;龙勇;叶琳;肖绍武;钟渊斌;方鑫;吴伟;黄刚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麝香保心丸联合比索洛尔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选择确诊为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10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以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正性肌力药物、扩血管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服麝香保心丸联合比索洛尔,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比索洛尔,连续观察6个月,评估其治疗的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血压、心率、左室射血分数、N端脑钠肽前体、CO(心排血量)及6min步行距离等指标治疗后均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组左室射血分数、N端脑钠肽前体、CO(心排血量)及6min步行距离等指标治疗后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心功能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84.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麝香保心丸联合比索洛尔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疗效确切,明显改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勇鹏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microRNA-214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荧光定量PCR法检测40例人胃癌组织及癌旁胃粘膜组织中microRNA-214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 相较于癌旁胃黏膜组织,microRNA-214在人胃癌组织中表达上调,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croRNA-214相对表达量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等因素存在明显相关性(P<0.05),而与性别、年龄、分化程度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microRNA-214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可能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和预后有关,microRNA-214有可能成为胃癌新的治疗靶点.
作者:熊欣;梅金红;熊一峰;严俊峰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乳腺癌蛋白磷酸酶2A癌性抑制因子(CIP2A)蛋白在紫杉醇耐药乳腺癌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MCF-7乳腺癌细胞株和紫杉醇耐药的MCF-7/Taxol乳腺癌细胞株中的CIP2A表达水平.采用SRB法检测MCF-7乳腺癌细胞株和紫杉醇耐药的MCF-7/Taxol乳腺癌细胞株对紫杉醇、顺铂、卡铂、吉西他滨的耐药性.结果MCF-7细胞CIP2A蛋白免疫染色IOD为9318.91±3813.52,MCF-7/Taxol细胞IOD为16832.78±7219.62,二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917,P=0.007).SRB检测结果显示,MCF-7/Taxol细胞对顺铂、卡铂和吉西他滨无明显耐药性.结论 CIP2A蛋白过表达与乳腺癌发生、发展和紫杉醇耐药有关,其机理仍需进一步研究.
作者:刘清芳;朱圣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血清胎球蛋白A水平对干扰素α治疗慢性乙肝的疗效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36例符合干扰素α治疗指征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接受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1μg/kg,皮下注射,每周1次;或普通干扰素α 500万U,皮下射,每周3次.每位患者在治疗基线、治疗4周、治疗8周、治疗12周、治疗24周疗程时分别采血留取血清应用定量Western blot分析技术检测血清胎球蛋白A水平.依据治疗结果将患者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分析各治疗时间点不同组患者间血清胎球蛋白A水平的差异.结果 治疗24周时36例患者中依据治疗结果分组,其中23例患者为有效组,13例患者为无效组,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各治疗时间点显示有效组血清胎球蛋白A水平在治疗4周时较治疗基线显著升高,而无效组血清胎球蛋白A水平较治疗基线时降低.结论 血清蛋白A水平在干扰素α治疗慢性乙肝4周时上调是治疗有效的早期预测指标.
作者:杨茜;熊英;赖玲玲;张伦理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止血敷料在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从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中,选取11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单号作为对照组(n=55),双号作为观察组(n=55),均接受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照组给予普通桡动脉止血板处理,观察组给予壳聚糖止血敷料处理.结果 观察组术后止血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桡动脉血管并发症发生率3.64%,低于对照组的20.00%,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止血1级舒适度人数多于对照组,3级舒适度人数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采用壳聚糖止血敷料进行压迫止血,有利于缩短止血时间,减少桡动脉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止血方法舒适度,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熊辉;熊丹东;黎筱青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总结距下关节镜下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地分析我院2013年3月至2016年5月30例行距下关节镜监视下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患者,术后平均随访12个月,将术前、术后跟距关节面进行比较;并将手术前后Bohler角、Gissane角进行分析比较,术后关节功能经Maryland评分.结果30例均获得随访,30例患者术后跟距关节面平整度较前明显改善,术前、术后患者的Bohler角、Gissane角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经Maryland评分优良率80.00%.结论 距下关节镜下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创伤小,足部功能恢复满意,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作者:周湘桂;李思云;刘华江;陆文杰;谢非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穴位按摩配合中药敷脐治疗血液肿瘤患者化疗后的便秘效果.方法 选择180例血液肿瘤化疗后便秘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90例,口服乳果糖,每次10ml,每日3次,连服1周;治疗组90例,每日行穴位按摩配合中药敷脐,中药敷脐24h1次连敷2次,穴位及腹部按摩每次12-18min,每日2次,连续1周.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总为效为53.3%,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在首次排便时间、平均间隔时间、治疗3d后排便形态、停药后一周自主排便次数方面对照组与治疗组相比较也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应用揉按穴位、腹部按摩配合中药敷脐这种治疗方式能有效地解除血液肿瘤患者化疗后便秘症状,从而减少感染和出血的发生,对远期疗效有重要意义.
作者:龚艳;李凤娇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克氏针联合镍钛记忆合金髌骨爪内固定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的疗效,并与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的疗效进行比较.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0年4月-2014年3月采用克氏针联合记忆合金髌骨爪内固定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37例(髌骨爪组),与同时期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治疗的30例髌骨粉碎性骨折(张力带组)进行比较,观察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未次随访Bostman髌骨骨折功能评分.结果67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7-24个月,平均16.8个月.髌骨爪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优于张力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未次随访Bostman髌骨骨折功能评分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克氏针联合镍钛记忆合金髌骨爪内固定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疗效满意,具有术中操作方便、坚强固定、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早期功能锻炼,符合生物固定原理,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夏淑文;黄国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评价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啶在高血压烧伤患者削痂植皮术中镇静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40)例择期行削痂植皮术的大面积(高血压)烧伤患者,年龄45-65岁,ASA(Ⅱ级或Ⅲ)级,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C组)和右美托咪啶组(D组).所有患者于术前20min时静脉注射长托宁0.5mg后D组病人于术前15min时缓慢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啶咪唑1μg/kg,持续时间10min后改为0.65μg/(kg·h)继续泵注维持25-35min后停药,C组患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记录静注右美托咪啶后10min时的Ramsay镇静评分、氧饱和度(SpO2)和呼吸频率(RR),C、D两组患者于术前5min时静脉注射咪唑安定0.06mg/kg,氯胺酮1.0mg/kg全麻诱导后丙泊酚4.0mg/(kg·h)+氯胺酮1.5mg/(kg·h)微量泵注维持麻醉,术中根据病人的应激反应调控麻醉深度.记录术中不同时刻氧饱和度(SpO2),心率(HR)、呼吸频率(R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不良反应发生率(肢体乱动、狂躁乱语、呼吸暂停等)及单位时间内氯胺酮和异丙酚维持剂量,同时一并记录麻醉、手术时间和清醒时间.结果 C组、D组均顺利完成病例20例.注药后10min时D组Ramsay镇静评分高于C组(P<0.01).D组给药后10min时RR、SpO2较C组下降(P<0.05),与C组比较,D组术中异丙酚用量及氯胺酮用量均少于C组(P<0.01);与患者入室时相比,C组患者在削痂、取皮及植皮时收缩压(SBP)、心率(HR)均明显升高,尤以削痂、取皮时明显(P<0.01);D组患者在术中削痂、取皮及植皮时收缩压(SBP)、心率(HR)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D组患者清醒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小于C组(P<0.05).结论 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啶在(高血压)烧伤患者削痂植皮术中产生一定的镇静作用,麻醉中可节俭异丙酚、术中氯胺酮用量,术中患者呼吸及血流动力学更为稳定,术后患者清醒快,且躁动发生率显著降低.
作者:梁礼权;焦燕琴;王少林;刘艳龙 刊期: 2017年第10期
失代偿期肝硬化是多种因素引起的较晚期而严重肝脏损害,导致肝脏的合成、解毒、排泄以及生物转化等功能发生严重障碍或失代偿,表现为以凝血功能障碍、高胆红素血症、肝性脑病、腹水等为主的一系列临床症候群[1].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SBP)是由致病菌经血液、肠道或者淋巴系统引起的腹腔感染,为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在住院的肝硬化患者SBP发生率为10%-30%[2,3].SBP的发生,标志着基础肝病加重,若诊断、治疗不及时,会迅速发展为感染性休克和肝肾功能衰竭,直接影响到肝硬化患者的预后.因此,如何更好地对SBP做出早期诊断仍是目前研究的重点.本文将对SBP的实验室早期诊断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杨丽霞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携带者孕产妇TGF-β1、IL-4、IFN-γ和IL-12的血清水平及胎盘中的表达,在HBV宫内感染中的意义.方法 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1月间,在我院分娩的HBV感染孕妇8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是否发生宫内感染分为阳性组和阴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孕妇血清中TGF-β1、IL-4、IFN-γ和IL-12水平进行定量检测;采用免疫组化法对胎盘组织中TGF-β1、IL-4、IFN-γ和IL-12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⑴HBeAg阳性组宫内感染发生率高于HBeAg阴性组(P<0.05).⑵宫内感染患者血清中TGF-β1和IL-4水平较未感染组明显升高(P<0.05),IFN-γ和IL-12水平较未感染组明显降低(P<0.05).⑶TGF-β1、IL-4、IFN-γ和IL-12的阳性细胞主要定位在绒毛血管内皮细胞、胎盘滋养细胞和蜕膜细胞中,绒毛间质细胞表达量相对较少.表达的部位主要集中在细胞浆中.宫内感染组胎盘组织中TGF-β1和IL-4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未感染组(P<0.05);而IFN-γ和IL-12的阳性表达率则低于未感染组(P<0.05).结论 上述细胞因子的水平变化,反映了Th1/Th2细胞失衡,以及CD4+CD25+调节性T细胞(T regulatory cells, Treg)的过度活跃,这可能是HBV宫内感染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孕妇HBeAg阳性预示HBV宫内感染率增加.
作者:彭凯欣;洪倩;郑九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颈淋巴结转移特点,为颈部淋巴结清扫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12月收治的162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病历资料,分析其淋巴结转移规律.结果 全组162例患者Ⅵ区淋巴结总转移率为46.91%(76/162),侧颈淋巴结转移率为38.27%(62/162),侧颈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Ⅲ区淋巴结转移率66.12%(41/62),Ⅳ区淋巴结转移率41.94%(26/62),Ⅱ区淋巴结转移率33.87%(21/62),Ⅴ区淋巴结转移率11.29%(11/62).结论 甲状腺乳头状癌具有较高的颈Ⅵ区淋巴结转移率,依次为Ⅲ区、Ⅳ区、Ⅱ区、Ⅴ区,患侧颈Ⅵ区淋巴结预防性清扫应作为甲状腺癌的常规手术方式,对于术前临床淋巴结阳性的患者可以行选择性颈侧区淋巴结清扫,制定个体化的颈清扫模式.
作者:许德斌;袁春雷;张缤迎;余济春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TPV)阻滞对全麻下行胸腔镜手术患者术中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患者50例,随机分为单纯全麻组(G组)和全麻复合TPV阻滞组(GP组).GP组在全麻诱导前行超声引导下手术切口肋间手术侧TPV阻滞.两组术后均应用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CIA)进行镇痛.记录两组麻醉期间各时间点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手术中瑞芬太尼用量、手术时间、术毕到拔管时间.记录两组术后6、12、24h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术后36h PCIA泵总的用药量、PCIA泵有效按压次数、镇痛满意度及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共47例患者完成了研究操作.与G组比较,GP组麻醉期间MAP、HR平稳无显著变化,术中瑞芬太尼用量,术毕到拔管时间,术后36h PCIA泵总用药量、术后6h、12h、24hVAS评分,PCIA泵有效按压次数均显著减少,镇痛满意度增高(P<0.05).结论 胸腔镜手术前行TPV阻滞能为这类单侧胸部手术提供较理想的术中术后镇痛.
作者:来伟;丁国友;孟海兵;帅君;胡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研究稳心颗粒与卡托普利联合治疗肺心病合并心律失常的可行性.方法 将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肺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纳入本次研究,采用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在常规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卡托普利,观察组增加稳心颗粒与卡托普利联合治疗,比较治疗前后24h动态心电图变化、心功能改善情况及治疗过程中血压的变化.结果 改善心律失常方面,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改善心力衰竭方面,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 5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2.50%,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00%.结论 稳心颗粒与卡托普利联合治疗肺心病合并心律失常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具有临床应用可行性.
作者:刘世林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3种肝功血清酶在肝硬化患者表达差异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入选的乙型肝炎60例和肝硬化患者60例均来自2016年2月到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根据病种进行分组.对比两组间乳酸脱氢酶、谷酰转肽酶和碱性磷酸酶血清含量差异,同时利用ROC曲线分析其对肝硬化诊断效能.结果 ⑴乙肝组乳酸脱氢酶、谷酰转肽酶和碱性磷酸酶的水平均显著性的低于肝硬化组(P<0.05).⑵曲线下面积分别为,乳酸脱氢酶0.961,谷酰转肽酶0.958和碱性磷酸酶0.827.对应临界值为乳酸脱氢酶84.5U/ml,谷酰转肽酶92.5U/ml,碱性磷酸酶77.0U/ml.结论 肝硬化患者3种肝功血清酶显著增加,且具备良好肝硬化诊断和鉴别效能.
作者:杨德豪;钟石英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评估云克对非绝经期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糖皮质激素诱导骨质疏松(GIOP)的疗效.方法 选取门诊或住院部病情稳定(SLEDAI≤5)SLE患者,随机分为钙剂+维生素D3(VitD3)组、钙剂+VitD3+阿仑膦酸盐组、钙剂+VitD3+云克组,给予相应治疗并于第0、3、6个月监测骨代谢指标.各因素差异比较采用单因素重复测量,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各观察组血清钙、碱性磷酸酶在治疗前后无显著改变(P>0.1).在VitD3组中,治疗后血清N端骨钙素(N-MID)、β胶原分解片段(β-CT)水平上升,骨密度值无明显差异.而在云克、阿仑膦酸盐组中,治疗后血清N-MID、β-CT水平均下降,骨密度值升高.结论 对于稳定期、长期服用小剂量激素的SLE患者,云克可以降低骨代谢,提高骨密度.
作者:朱静茹;胡建康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CT表现为突入喉腔的甲状舌管囊肿的原因.方法 结合术中所见,回顾性分析我院近1.5年颈部肿物CT表现为突入喉腔,术后病理证实为甲状舌管囊肿5例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行CT平扫并在全麻下行甲状舌管囊肿切除术.结果 术中发现囊肿体积较大,位于喉的甲状软骨与舌骨之间,压迫性吸收周围软组织,并向内突入喉腔.结论 囊肿与喉腔之间仅相隔一薄层粘膜,因此在CT上表现为喉腔占位的,其实只是甲状舌管囊肿向喉腔内突出.
作者:张萍;钟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比较孕前女性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 IVF-ET)治疗后分娩结局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1月在我院接受首次IVF-ET助孕,顺利分娩的1804例患者.按照出生婴儿单双胎情况分为单胎组和双胎组,再根据孕前女性BMI分为3组:A组(低体重组,BMI<18.5kg/m2);B组(正常体重组,18.5≤BMI<24kg/m2);C组(超重及肥胖组,BMI≥24kg/m2).分析各组的基本情况、产妇合并症、分娩情况、出生婴儿体重.结果 ⑴单胎组中,A组年龄小,总促性腺激素(gonadotropins,Gn)天数比C组短,总Gn量小,低体重儿数比C组多;C组总Gn量大,巨大儿数多;C组妊娠期高血压发生率比B组更高;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移植胚数、早产率和剖宫产率各组无统计学意义.⑵双胎组中,A组年龄小;C组总Gn天数长,总Gn量大;移植胚数、早产率,剖宫产率,分娩新生儿体重,妊娠期糖尿病及妊娠期高血压发生率比较,各组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IVF-ET治疗前BMI高的超重和肥胖组女性Gn时间及用量明显增加;单胎中,超重和肥胖组女性的巨大儿分娩率和妊娠期高血压的发生率均较正常体重组及低体重组女性高;双胎组中,孕前女性体重指数对新生儿体重和母亲并发症无明显影响,有待进一步的研究.IVF-ET治疗前控制女性BMI有利于其分娩.
作者:李游;田莉峰;苏琼;许定飞;伍琼芳 刊期: 201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