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2型糖尿病患者肾动脉血流动力学检测中的应用价值

曾玲;曾南萍;易斐;张柳金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 2型糖尿病, 肾动脉, 血流动力学
摘要: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对2型糖尿病(DM)患者早期肾损害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56例2型糖尿病患者,以病程分组,<5年为DM1组28例,≥5年为DM2组28例.选择3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各组各级肾动脉的收缩期大血流速度(Vsmax)、舒张期低血流速度(Vdmin)和阻力指数(RI),并比较分析.结果 糖尿病组各级肾动脉Vsmax 、Vdmin均较对照组低,而RI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程糖尿病组比较,DM2组各级肾动脉Vsmax、Vdmin较DM1组低,而RI高于DM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作为一种无创性检查手段,可以准确了解肾动脉血流动力学情况,有助于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害的诊断及筛查.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联合腓肠肌外侧头肌腱瓣转移修复跟腱及皮肤软组织缺损8例

    目的 探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联合腓肠肌外侧头肌腱瓣转移修复跟腱及皮肤软组织缺损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8例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联合腓肠肌外侧头肌腱瓣转移修复跟腱及皮肤软组织缺损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采用该术式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操作简单,一期完成,无近期并发症,术后随访功能外形良好.结论 该术式解剖位置恒定,血供可靠,可一次性完成跟腱及皮肤缺损的修复,手术效果佳,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巍;毛治庆;杨魏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应用手部皮瓣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

    目的 探讨应用指背筋膜岛状皮瓣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指背顺行及逆行筋膜岛状皮瓣设计的应用轴线为指背中外1/2交界处,其中指背顺行筋膜瓣的旋转点为距指蹼以近1cm处,切取范围远可达远指间关节水平.远指间关节以近背侧均可为指背逆行筋膜瓣的旋转点,皮瓣近端可达掌指关节.应用指背筋膜岛状皮瓣转移修复手指皮肤缺损共123例156指.结果 除2例皮瓣远端少部分坏死外,其余均全部成活.经6-24个月随访,功能及外观良好.结论 指背筋膜岛状皮瓣手术操作简便,疗效满意,是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

    作者:赵国红;谢振军;孙华伟;郑竞舟;邓小兵;邓名山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婴幼儿断指再植23例报告

    目的 探讨如何提高小儿断指再植的成功率.方法 我院自2007年4月-2011年12月对23例婴幼儿34个具备再植条件的断指予清创后进行再植,术后采用保暖、抗凝、抗炎,抗痉挛等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2年.根据断肢再植评定标准评定幼儿断指再植.结果 30指成活,4指失活,成活率88.2%,术后患儿自然使用伤指,再植指发育和外观好,感觉恢复好,功能优良,优良率100%.结论 婴幼儿断指再植的适应证宽,成活的关键是精确无误的血管吻合;成功的关键是彻底地清创,仔细修复组织,术后精心护理和早期积极功能锻炼.

    作者:孙华伟;谢振军;赵国红;邓小兵;郑竟舟;邓名山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帕瑞昔布超前镇痛在肝癌射频消融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评价帕瑞昔布用于肝癌射频消融手术进行超前镇痛的有效性.方法 选择行肝癌介入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帕瑞昔布组(P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30例.观察两组各时间点的MBP、HR、RR、SpO2的变化;记录T4、T5、T6时间点的VAS评分及术中异丙酚、芬太尼的用量和苏醒时间.结果 T0、T1、T2、T3、T4、T5、T6时P、C两组患者的MBP、HR、RR、SpO2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5、T6时C组患者VAS评分较P组明显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帕瑞昔布进行超前镇痛可有效的减轻肝癌射频消融手术后的疼痛.

    作者:裴幼程;颜青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产科多器官功能衰竭3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产科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的诱因、临床诊断及处理方法.方法 对本院30例MODS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 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主要原因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后出血,羊水栓塞.结论 治疗和预防原发病,积极去除病因,早期诊治单一器官功能衰竭是降低产科多器官功能衰竭病死率的关键.

    作者:张桂芳;邹敏芸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影响手术切口愈合的因素及处理

    切口愈合存在愈合良好与不良两种情况.切口愈合不良包括脂肪液化、血肿形成、切口感染、延迟愈合及切口裂开等,常见的为前面3种即脂肪液化、血肿形成、切口感染.切口延迟愈合也就是难愈性伤口,是一类与创伤部位和宿主有关的创面在期望的时间内不能正常愈合.发生切口愈合不良,一方面增加患者痛苦,另一方面增加医疗费用.为此,笔者就切口愈合不良的产生、处理作1综述.

    作者:陈飞云;陈美红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气膀胱腹腔镜Cohen输尿管移植手术体会

    目的 探讨气膀胱腹腔镜治疗膀胱输尿管连接处疾病的手术技巧.方法 回顾分析27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输尿管远端狭窄12例(双侧2例,其中伴输尿管囊肿1例),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Ⅳ°-Ⅴ°共15例(双侧4例),共33根输尿管.在膀胱镜引导下注入CO2,建立气膀胱,经膀胱顶置入5mm目镜鞘管并固定,两侧放置3mm操作鞘管.膀胱内操作同开放Cohen手术,放置双J管,术后留置导尿3-5d.结果 27例气膀胱下完成手术,无中转开放手术.所有病例手术时间75-280min.术后轻度血尿13例,均在2d内消失.术后2周-1个月经尿道膀胱镜拔除双J管.随访3-12个月,VCU检查2例出现膀胱输尿管返流,无泌尿系感染.结论 CO2气膀胱下经膀胱内腹腔镜Cohen手术治疗膀胱输尿管连接处疾病安全有效,易操作,具有微创优势.

    作者:申州;周辉霞;张旭;马立飞;谢华伟;周晓光;黄澄如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22例电视胸腔镜下心脏手术麻醉分析

    目的 总结22例电视胸腔镜下心脏手术麻醉经验.方法 收集电视胸腔镜下心脏手术22例临床资料,年龄3-42岁,体重12.5-52.0kg.12岁以下小儿房、室间隔缺损修补17例,成人二尖瓣置换4例,合并中度肺动脉高压房间隔缺损修补1例.全组心功能1-2级.均在气管插管全麻+经股动脉、静脉插管体外循环下完成.全组均单腔气管插管,低潮气量(VT)4-6ml/kg、高频率(f)20-35次/min、纯氧通气,吸呼比I∶E=1∶1.5,气道压力维持在30cmH2O以下.必要时手控通气配合手术操作.术中采取综合措施进行肺保护.结果 全组术后恢复良好,无死亡病例.结论 术前选择适当的手术适应症,术中恰当的通气管理和积极的综合肺保护措施,以及手术医生、麻醉医生、体外循环医生密切配合是保证电视胸腔镜下心脏手术病人安全的关键.

    作者:王细根;杨芸;钟文胜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使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策略和疗效.方法 对26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后复位锁定加压板内固定.结果 手术时间40-110min,术中出血量100-280ml.患者全部获得随访,时间6-24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3-6个月.所有患者无钢板、螺钉松动断裂,无感染.按黄公怡标准评价疗效:优20例,良5例,差1例,优良率96.1%.结论 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老年人股粗隆间骨折创伤小,固定可靠,是一种较理想的方法.

    作者:丁冬保;李晖;潘共华;张溢航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产妇住院期间抑郁症状的调查分析

    目的 观察住院期间产妇产后抑郁症状发生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随机抽取2010年3月至11月某院妇产科住院分娩1130例产妇进行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测试,统计学方法采用卡方检验.结果 在被调查产妇中存在产后抑郁症状120例,发生率为10.70%,经统计学分析初产妇、婴儿性别、新生儿健康状况对引起产后抑郁症状有显著性影响.结论 减少产后抑郁症状的发生应重视产妇的孕产期保健,关注产妇的社会支持.

    作者:刘敏;张丽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系统性硬化病

    系统性硬化病(svstemic sclerosis,SSc)是一种以小血管功能和结构异常,皮肤、内脏纤维化,免疫系统活化等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属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是硬皮病的一个亚类,它不仅侵犯皮肤、关节肌肉,还侵犯包括肺、肾、心脏、胃肠道等在内的内脏器官[1].系统性硬化皮肤早期病理特点是血管周围炎症细胞的侵润和诸如毛细血管扩张及其后毛细血管分叉的微血管改变,晚期细胞外基质过度积聚造成组织纤维化,组织纤维化打乱生理组织的结构,从而导致受累器官的功能障碍.

    作者:胡建康;戴森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外源性生长因子Heregulin对大鼠皮肤缺损创面愈合的影响

    目的 观察外源性Heregulin(HRG)对大鼠深Ⅱ度创面愈合的影响及对创面抗凋亡蛋白的表达情况.方法 建立左右对称的两块大鼠背部深Ⅱ度皮肤缺损动物模型,分别给予常规处理和HRG治疗,并于伤后1、3、7、10d分别取创面皮肤标本,并取正常大鼠皮肤作为参照.常规病理HE染色创面观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检测Bcl-2蛋白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 HRG治疗组创面再上皮化进程优于对照组,HRG治疗组各时段创面组织的Bcl-2蛋白表达高于相应对照组.结论 HRG对于皮肤创面愈合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作者:陈刚泉;李志浩;方方;陈宏伟;付银鑫;郭菲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优思明”对人工流产术后并发症的预防

    目的 观察人流术后服用优思明对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作用.方法 820例妊娠40-70d,要求人工终止妊娠的健康育龄妇女,均无器质性病变,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0例.观察组术后当天开始服用优思明,连用3个周期,对照组不用.两组均应用抗生素和收缩子宫类药物.观察两组术后阴道出血时间、出血量、月经复潮时间、月经量、有无宫腔积血、有无宫腔粘连.结果 观察组阴道出血量更少,阴道出血时间更短,月经复潮时间更短,月经量减少较少,宫腔积血更少,宫腔黏连明显减少.结论 优思明能有效预防人流术后并发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邓玲;汤辉;姚瑜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预注英脱利匹特对布比卡因硬膜外阻滞后药效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 评价预注英脱利匹特对布比卡因硬膜外阻滞后药效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20例择期行下肢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0例.实验组为预先经10min静脉注射英脱利匹特1.5ml/kg,对照组经10min静脉注射0.9%NaCl溶液1.5ml/kg;随后两组都行布比卡因硬膜外阻滞麻醉.在硬膜外给予布比卡因后5、10、15、20、30、45、60、120min时各采集桡动脉血样3ml,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血浆布比卡因的血药溶度;并观察患者各时间点的心率、平均动脉压(MAP)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相比,实验组给予布比卡因20min后血药浓度升高明显(P<0.01),同时实验组的心率、血压的变化较小(P<0.05).结论 预注英脱利匹特可增加布比卡因在血浆中的分布,而减少其在组织中的分布,降低其毒性反应.英脱利匹特对于维持硬膜外的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有一定的作用.

    作者:鲍希安;陶晓三;邓捩根;郑小兰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结直肠癌边缘区微淋巴管密度及VEGF-C表达的意义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边缘区微淋巴管密度(microlymphatic density,MLD)和临床病理的关系及其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C,VEGF-C)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streptavidin-perosidase,SP)染色法,对我院收治的124例大肠癌相对应的癌边缘区组织、癌中心组织、正常组织进行淋巴管染色,分析不同样本中淋巴管分布特点,并检测相应组织中VEGF-C的表达,结合结直肠癌临床病理参数和预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结直肠癌中心区及浅表部位淋巴管多为闭锁的条索状,边缘区淋巴管多呈管样扩张.结直肠癌边缘区组织MLD为(51.6±22.8),较癌中心组织MLD(29.2±9.8)和正常组织MLD(25.4±9.40)显著增高(P<0.01).结直肠癌边缘区MLD与肿瘤临床分期、组织学类型、淋巴结转移等显著相关(P<0.05).124例结直肠癌边缘区组织中VEGF-C阳性表达者74例(P<0.05).结论 结直肠组织中存在新生淋巴管,淋巴管主要分布于肿瘤边缘;结直肠癌边缘区MLD的增加与肿瘤淋巴及远处转移有关,和VEGF-C的表达呈正相关.

    作者:李洁明;郑林辉;李太原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自体柱状植骨在胫骨平台骨折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自体柱状植骨在胫骨平台骨折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采用自体髂骨柱状植骨加支撑钢板治疗52例胫骨平台骨折,按Schatzker胫骨平台骨折分型,Ⅱ型16例,Ⅲ型14例,Ⅳ型9例,Ⅴ型7例,Ⅵ型6例.结果 51例患者获得随访,平均20.6个月,术后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平均26.7分.结论 对于塌陷型胫骨平台骨折,应用自体柱状髂骨支撑植骨可取得满意疗效,关节面术后无塌陷;采用自制环锯取骨器损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廖建平;何嘉承;王毅;余鸿斌;龚时国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C反应蛋白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治疗前后的分析

    目的 通过对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加重期(AECOPD)患者治疗前后的C反应蛋白(CRP)变化,评价其在AECOPD的诊疗中的作用.方法 检测人院患者的AECOPD老年患者CRP、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症状缓解,并比较治疗前后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 CRP作为反映细菌性感染的敏感指标,在疗效上比WBC更迅速、敏感.结论 CRP是一种检测细菌性感染的敏感指标,对AECOPD的诊断和治疗有显著的指导作用.

    作者:刘亚峰;闫春良;薛旗山;赵秋红;雷芸;聂晓莉;张慧娟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胸水腺苷脱氨酶检测在结核性胸膜炎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胸腔积液中腺苷脱氨酶(ADA)在结核性胸膜炎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常规采集36例结核性疾病和11例恶性疾病患者的胸腔积液,检测ADA水平并进行分析.结果 结核性胸腔积液组ADA活性和阳性率明显高于恶性胸腔积液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胸腔积液ADA活性对结核性胸膜炎的早期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欧阳福桂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支气管大咯血的急症手术治疗(附8例报告)

    目的 总结支气管大咯血的急症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收集2008年6月-2012年2月急性支气管大咯血8例临床资料,其中7例术前血管造影,6例行支气管动脉栓塞,7例急症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行左上肺切除2例,右上肺切除5例,右中、上肺切除1例.结果 8例在手术期无死亡,其中7例手术后不再咯血.1例术后继续咯血,应用大剂量止血剂止血,发生肺栓塞,溶栓治疗.1例术中误吸,术后肺部感染并导致呼吸窘迫综合症.结论 手术治疗是急性支气管大咯血的有效方法,术前血管造影、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是必要的.应用止血剂的同时防止发生肺栓塞和误吸.

    作者:柳阳春;徐全;章晔;林庆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大剂量咪达唑仑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在脑动脉瘤介入术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评价大剂量咪达唑仑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用于脑动脉瘤血管内弹簧圈介入术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经静脉采用大剂量咪达唑仑复合丙泊酚麻醉脑动脉瘤患者26例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麻醉诱导采用咪达唑仑0.4mg/kg,芬太尼3mg/kg,丙泊酚1.5mg/kg,顺苯磺酸阿曲车铵0.15 mg/kg,诱导插管.观察患者术前,术中15min 、30min,术后1h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呼吸末二氧化碳(PEtCO2),潮气量,苏醒率等指标.结果 术中15min、30min,术后1h的各项指标与术前比较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 大剂量咪达唑仑复合丙泊酚能充分镇静,减少诱导期间丙泊酚的用量.

    作者:徐玉红;胡成霞 刊期: 2012年第09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