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瑾;钟强;林小小
目的 观察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联合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对变态反应性紫癜病(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9年2月-2010年8月入住江西省儿童医院肾脏科重症HSP患儿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20例,对照组20例,两组均使用激素、西咪替丁、葡萄糖酸钙及低分子肝素钙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HP+HD联合治疗,每次2h,每日1次,连用3d.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后相关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治疗前后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结果 治疗组相关临床症状改善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治疗组治疗后患儿血清IL-1、TNF-α浓度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降低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1).结论 HP联合HD治疗重症过敏性紫癜患者有一定疗效,能较快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其机制可能与清除血液中的炎症介质有关.
作者:程树煌;傅睿;郑卫民;黄玉辉 刊期: 2011年第03期
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的重症患者处于强烈的应激环境之中,疼痛是其常见症状.国外学者的调查表明,离开ICU的患者中,约有50%对于其在ICU中的经历保留痛苦的记忆,70%以上的患者在ICU住院期间存在着焦虑与躁动,因此,镇痛与镇静已成为ICU患者的常规治疗.
作者:何招辉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连续血液净化(CBP)治疗重度颅脑外伤后高钠血症的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患者随机分为CBP组及传统内科治疗组.比较CBP组治疗前后生命体征的变化和血清钠离子浓度的变化及两组的疗效.结果 CBP组血钠浓度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CBP组患者预后较常规组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 CBP可安全有效纠正重度颅脑外伤后高钠血症的电解质紊乱,并能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杨春丽;贺慧为;陈志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超声诊断先天性子宫畸形的临床实用价值.方法 对2008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诊断的先天性子宫畸形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发现子宫畸形48例,其中纵隔子宫35例,双子宫5例,双角子宫3例,残角子宫3例,单角子宫2例.结论 超声检查是诊断先天性子宫畸形的首选方法.检出子宫畸形对于临床诊治不孕、流产、早产及计划生育工作具有重要实用价值.
作者:彭燕;欧倩;熊艳;段艳勤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超声影像下测量房颤病人颈总动脉内膜的价值.方法 以随机抽取的25例患有房颤的病人为A组,25例无房颤的病人为B组,所选50例实验对象年龄均在30-42岁之间,在超声影像下,对其双侧颈总动脉进行内膜的测量.结果 A组病人双侧颈总动脉内膜均可见毛糙,厚度在0.92-1.25mm之间,B组病人双侧颈总动脉内膜毛糙不明显,厚度在0.63-0.83mm之间.结论 房颤可引起血管内膜的毛糙并不均匀增厚.
作者:宋嫣;赵伟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依那普利联合氢氯噻嗪降压疗效及其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逆转作用.方法 60例患者口服依那普利5-10mg,1次/d和氢氯噻嗪片12.5mg,1次/d,治疗18-24个月,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心室肥大(LVH)患者的左心室肥厚的改善情况.结果 联合使用依那普利与氢氯噻嗪使血压下降且左室质量指数较治疗前减低(P<0.01).结论 依那普利与氢氯噻嗪联合使用有效降低血压,对LVH有逆转作用.
作者:童金英;周青松;曾宁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丝裂霉素C在翼状胬肉手术切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32例32眼患者进行切除,术中将0.02%丝裂霉素C棉片浸敷于暴露的巩膜面3-5min,然后用生理盐水50-100ml彻底冲洗创面及结膜囊.结果 随访观察6个月-2年,治愈29例,复发3例,治愈率93.75%,复发率6.25%.结论 用丝裂霉素C联合翼状胬肉切除,可降低术后复发率.
作者:彭小凡;赵红;习兰英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损伤控制性手术在重度肝损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2例重度肝损伤采用损伤控制性手术理念,用纱布绷带卷填塞止血.结果 2例止血后未发生再次出血,均成功救治.结论 采用损伤控制性手术理念在基层医院救治重度肝损伤中,可发挥积极作用.
作者:万登福;谭正敏;任继永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对抑郁症患者的自我效能及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抑郁经症患者152例,随机分干预组和对照组,在使用常规的支持性心理护理措施的同时,干预组采用团体心理辅导措施.结果 观察4周干预组治愈率为89.47%,对照组60.53%,自我效能感分值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团体心理辅导能提高抑郁症患者的自我效能感,达到早日康复的目的.
作者:刘灵灵;熊梨花;谭小红;阎小娜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丹红注射液、脉血康联合治疗糖尿病性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糖尿病性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均常规给予降血糖及硝酸异山梨酯、阿司匹林肠溶片、辛伐他汀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丹红注射液30ml加入生理盐水100-20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续2周,同时口服脉血康胶囊,每日3次,每次2片,连续2周;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心电图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显效21例,有效1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5%;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17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67.5%.经检验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丹红注射液、脉血康胶囊治疗糖尿病性冠心病心绞痛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吕菊英 刊期: 2011年第03期
出血性脑梗死(hefnorrhagic infarction,HI)是指脑梗死后缺血区内继发性出血,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对预后意义重大.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lity-weighted imaging,SWI)是一种利用组织间磁敏感度差异和血氧水平依赖效应成像 (blood oxygen-ation level dependent,BOLD)的磁共振检查新技术[1].由于其显示出血病灶的特异敏感性,近几年已初步应用临床诊断HI.本文就国内外关于出血性脑梗死SWI临床应用方面的文章作一综述.
作者:万琛宜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交腿移植皮神经皮瓣结合负压封闭引流在足踝部创面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6年3月-2010年1月,我院对17例足踝部创面经负压封闭引流处理,行交腿移植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结果 术后16例皮瓣一期成活,1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经换药后愈合,随访0.5-1年,皮瓣质地良好,外形较满意.结论 应用交腿移植皮神经皮瓣结合负压封闭引流修复足踝部创面,能够明显缩短病程,并发症少,成功率高,是治疗足踝部创面的理想方法.
作者:柏士平;宗艳霞;罗燕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注射型磷酸钙骨水泥(calcium phosphate cement,CPC)复合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修复兔空心椎的效果.方法 将16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组织学检查和生物力学检查组;在同一兔中在L1-L7中随机各取3个椎体建立空心椎模型,分别植入CPC/MSCs复合材料为实验组、单纯CPC为阳性对照组、模型内不加任何物质为阴性对照组.观察术后8周的组织形态学改变和生物力学测定各实验椎体、正常椎体对照组和未实验空心椎模型组的压缩强度值和刚度值.结果 (1)术后8周组织学所见为实验组炎症细胞浸润少,从纤维结缔组织增生活跃到膜内化骨形成新骨明显,与周围骨结合良好,CPC逐渐吸收降解;阳性对照组炎症细胞浸润少,从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到膜内化骨形成新骨样组织,与周围骨结合欠佳,CPC降解吸收慢;阴性对照组可见大量炎症细胞浸润到纤维结缔组织修复、血肿机化,及部分新生类骨质生成,血供丰富.(2)正常椎体对照组、实验组、阳性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平均强度和刚度比较P<0.01,而正常椎体对照组与实验组比较P>0.05;阳性对照组与正常椎体对照组比较P<0.01.结论 CPC/自体MSCs复合后有持久的骨诱导作用,加速骨的生长并能协同加快CPC的降解,使其与新骨形成后的生物力学相匹配.
作者:刘长铁;袁旭娟;马勇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MRI对眼外肌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7例外伤所致眼外肌不同程度损伤患者的CT和MRI检查结果.结果 眼外肌损伤在MRI的表现为TW1为低或稍信号,TW2上呈高信号,以STIR序列较为明显.结论 MRI对眼外肌损伤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尤其在显示损伤部位和程度方面明显优于其它影像学检查.
作者:肖志辉;钟增友;陈林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西药联用中药胃溃灵汤剂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疗效及复发情况.方法 治疗组和对照组均服用西药兰索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组另加服自制中药胃溃灵汤剂.结果 临床治愈率、总有效率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治疗组非常显著小于对照组(P<0.01);幽门螺杆菌(HP)根除效果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西药联用中药胃溃灵汤剂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比单用西药在加速溃疡面愈合,增强对HP的根除作用,减少复发有显著的协同作用.
作者:刘冬军;王小英;吴永生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总结509例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 (FNAC)经验,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甲状腺细针穿刺标本进行细胞病理学诊断.结果 成功作出细胞学诊断者451 例,成功率88.66%.其中,甲状腺功能亢进症78 例,桥本甲状腺炎179 例,桥本甲状腺毒症9例,亚急性甲状腺炎14 例,甲状腺肿 43例,甲状腺肿囊性变15 例,滤泡细胞腺瘤 23例,腺瘤囊性变23例,余为个别少见的疾病 (57例).可疑恶性病变 5例,无法诊断63 例.结论 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对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鉴别有重要意义; 对桥本甲状腺炎有确诊意义; 能鉴别甲状腺功能亢进和桥本甲状腺功能亢进、亚急性甲状腺炎和桥本甲状腺炎;FNAC的诊断快速安全、费用低、准确率较好、近于无损伤性,如能正确掌握可以提高甲状腺常见疾病的确诊率.
作者:文芳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评估糖化血红蛋白(HbA1c)在筛查2型糖尿病(T2DM)及糖耐量减低(IGT)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658例研究对象行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并测定HbA1c、血脂4项.结果 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判断.当筛查T2DM时,HbA1c切点为5.8%,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4.36%和81.55%,曲线下面积0.847,阳性预测值为45.22%,阴性预测值为93.95%,阳性似然比4.031,阴性似然比0.314.当同时筛查T2DM和IGT时,HbA1c切点为5.9%,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38.86%和93.27%,曲线下面积0.697,阳性预测值为85.25%,阴性预测值为60.41%,阳性似然比5.778,阴性似然比0.655.结论 HbA1c≥5.8%时应进一步行OGTT以明确有无DM,HbA1c不适用于同时筛查T2DM和IGT人群.
作者:艾雅琴;刘泽林;孙玲;涂云明;章志;曾竹青;邹从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糖尿病是一种发病率较高,具有遗传倾向的慢性、终生性疾病.糖尿病病人往往只在出现并发症时才住院治疗,其他时间都要门诊治疗和自我管理,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影响了患者遵医行为.在出院前给予病人详细的糖尿病知识指导,有助于病人树立正确的疾病观,对转变不良生活方式,保持乐观情绪,增强自我管理能力,提高生存质量和自我保健意识.现报告我院在这方向的体会如下.
作者:朱俊萍;吴林娟;高淑华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我院2009年12月-2010年10月儿童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方法 对179例儿童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本地区手足口病患儿较往年明显增多,2-7月份为发病高峰(84%),好发于1-5岁儿童(87%),男女患病率为1.2:1,临床特征包括疱疹主要分布于手足99%、口腔黏膜89%,发热35%,出现神经系统症状20%,消化系统症状4%,呼吸困难15%,其中肺水肿、肺出血1%,心血管症状11%;107份标本病原学检测EV71阳性54%,CAV16阳性35%;患儿预后良好,但危重症较往年增多,有神经系统后遗症2例,死亡1例.结论 本次流行高峰为2-7月份,较往年提前,好发于1-5岁儿童,本次流行以EV71为主要病原体;掌握危重症的危险因素,早诊断、早治疗可有效的减少后遗症、降低病死率.
作者:谭丽兰;胡新菊;李春燕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比较连续腰麻与连续硬膜外麻醉用于剖宫产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择80例ASAⅠ-Ⅱ级剖宫产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采用连续腰麻,B组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每组均为40例,术中监测BP、HR、、SPO2、ECG.观察指标:麻醉后血压等变化情况、麻醉显效时间、术中镇痛用药情况、术后恶心呕吐头痛头发生率.结果 两组病人BP均较麻醉前降低,A组麻醉起效时间比B组明显缩短,A组麻醉效果明显高于B组.SPO2术中两组均无明显改变,术后两组无一例头痛并发症.结论 连续腰麻麻醉起效时间短,神经阻滞完善,腹肌松弛,基本无牵拉反射,其用于剖宫产比连续硬膜外麻醉有更大的优越性,是值得推广的一种麻醉方法.
作者:周力克;肖兰芳 刊期: 2011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