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在甲状腺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文芳

关键词: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桥本甲状腺炎, 亚急性甲状腺炎, 甲状腺肿
摘要:目的 总结509例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 (FNAC)经验,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甲状腺细针穿刺标本进行细胞病理学诊断.结果 成功作出细胞学诊断者451 例,成功率88.66%.其中,甲状腺功能亢进症78 例,桥本甲状腺炎179 例,桥本甲状腺毒症9例,亚急性甲状腺炎14 例,甲状腺肿 43例,甲状腺肿囊性变15 例,滤泡细胞腺瘤 23例,腺瘤囊性变23例,余为个别少见的疾病 (57例).可疑恶性病变 5例,无法诊断63 例.结论 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对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鉴别有重要意义; 对桥本甲状腺炎有确诊意义; 能鉴别甲状腺功能亢进和桥本甲状腺功能亢进、亚急性甲状腺炎和桥本甲状腺炎;FNAC的诊断快速安全、费用低、准确率较好、近于无损伤性,如能正确掌握可以提高甲状腺常见疾病的确诊率.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变态反应性紫癜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联合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对变态反应性紫癜病(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9年2月-2010年8月入住江西省儿童医院肾脏科重症HSP患儿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20例,对照组20例,两组均使用激素、西咪替丁、葡萄糖酸钙及低分子肝素钙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HP+HD联合治疗,每次2h,每日1次,连用3d.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后相关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治疗前后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结果 治疗组相关临床症状改善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治疗组治疗后患儿血清IL-1、TNF-α浓度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降低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1).结论 HP联合HD治疗重症过敏性紫癜患者有一定疗效,能较快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其机制可能与清除血液中的炎症介质有关.

    作者:程树煌;傅睿;郑卫民;黄玉辉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胃扭转造影检查分析诊断

    目的 总结胃扭转造影检查特点.方法 对11例胃扭转患者钡餐检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1例均发现胃扭转.结论 胃扭转钡餐造影检查的X线征象,为临床手法整复及手术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陈涛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糖化血红蛋白用于筛查糖尿病及糖耐量受损的研究

    目的 评估糖化血红蛋白(HbA1c)在筛查2型糖尿病(T2DM)及糖耐量减低(IGT)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658例研究对象行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并测定HbA1c、血脂4项.结果 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判断.当筛查T2DM时,HbA1c切点为5.8%,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4.36%和81.55%,曲线下面积0.847,阳性预测值为45.22%,阴性预测值为93.95%,阳性似然比4.031,阴性似然比0.314.当同时筛查T2DM和IGT时,HbA1c切点为5.9%,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38.86%和93.27%,曲线下面积0.697,阳性预测值为85.25%,阴性预测值为60.41%,阳性似然比5.778,阴性似然比0.655.结论 HbA1c≥5.8%时应进一步行OGTT以明确有无DM,HbA1c不适用于同时筛查T2DM和IGT人群.

    作者:艾雅琴;刘泽林;孙玲;涂云明;章志;曾竹青;邹从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341份除痛病历使用分析

    <除痛病历>是我国从2006年开始在全国医疗机构推行的一种医疗机构特殊药品使用登记制度,由除痛病历首页和除痛病历手册组成.它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患者的用药,也起到了规范特殊药物(麻醉药品、一类精神药品)使用的作用.笔者所在医院是本市唯一的一所三级甲等医院,也是本市医疗机构中唯一指定推行使用除痛病历的医院.现对本院近5年的341份除痛病历进行回顾分析,总结了几点经验.

    作者:李瑾;钟强;林小小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交腿移植皮神经皮瓣结合负压封闭引流在足踝部创面修复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交腿移植皮神经皮瓣结合负压封闭引流在足踝部创面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6年3月-2010年1月,我院对17例足踝部创面经负压封闭引流处理,行交腿移植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结果 术后16例皮瓣一期成活,1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经换药后愈合,随访0.5-1年,皮瓣质地良好,外形较满意.结论 应用交腿移植皮神经皮瓣结合负压封闭引流修复足踝部创面,能够明显缩短病程,并发症少,成功率高,是治疗足踝部创面的理想方法.

    作者:柏士平;宗艳霞;罗燕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正常高值血压者血管结构的变化

    目的 利用无创方法探讨正常高值血压者血管结构的改变.方法 试验分正常高值组(90例)及正常对照组(60例).观察入选者的踝-臂血压比值(ABI)、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同时均测定体重指数、腰臀围比值、心脏LVEF、E/A、空腹血糖、血脂四项等临场指标.结果 正常高值组的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比正常对照组高(P<0.05),其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比正常组低(P<0.05);LVEF在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正常高值组的ABI、颈动脉IMT高于正常对照组,但其E/A低于正常对照组(均为P<0.05).结论 正常高值血压者不仅存在血脂代谢异常及心脏舒张功能的下降,同时也存在血管结构的变化.

    作者:周裔忠;刘秋玲;盛国太;张繁之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少枝胶质肿瘤CT和MRI诊断与鉴别诊断

    目的 分析大脑少枝胶质肿瘤的CT、MRI表现并探讨其影像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2010年5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进修期间经病理证实的57例大脑少枝胶质肿瘤的CT、MRI影像学表现.结果 少枝胶质细胞瘤47例,间变性少枝胶质细胞瘤10例.结论 少枝胶质肿瘤有一定的特征性影像学表现,CT及MRI对其诊断和鉴别诊断有较高的价值.

    作者:胡庆;徐昌水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肝衰竭合并真菌感染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肝衰竭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与防治转归.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收治的21例肝衰竭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1例患者共分离出真菌24株,病原菌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13例次(54.1%).肝衰竭合并真菌感染患者临床特征无特异性.激素、广谱抗生素的使用,侵袭性操作的应用与真菌感染的发生有一定相关.肝衰竭患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病死率为76.1%.结论 肝衰竭患者深部真菌感染机会明显增加,需积极早期治疗原发病,合理使用抗生素,不用或慎用激素,减少侵袭性操作,以降低病死率.

    作者:张志成;张骏;谭荣欣;邹波;炉军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2型糖尿病病人出院指导的方法和体会

    糖尿病是一种发病率较高,具有遗传倾向的慢性、终生性疾病.糖尿病病人往往只在出现并发症时才住院治疗,其他时间都要门诊治疗和自我管理,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影响了患者遵医行为.在出院前给予病人详细的糖尿病知识指导,有助于病人树立正确的疾病观,对转变不良生活方式,保持乐观情绪,增强自我管理能力,提高生存质量和自我保健意识.现报告我院在这方向的体会如下.

    作者:朱俊萍;吴林娟;高淑华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在甲状腺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总结509例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 (FNAC)经验,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甲状腺细针穿刺标本进行细胞病理学诊断.结果 成功作出细胞学诊断者451 例,成功率88.66%.其中,甲状腺功能亢进症78 例,桥本甲状腺炎179 例,桥本甲状腺毒症9例,亚急性甲状腺炎14 例,甲状腺肿 43例,甲状腺肿囊性变15 例,滤泡细胞腺瘤 23例,腺瘤囊性变23例,余为个别少见的疾病 (57例).可疑恶性病变 5例,无法诊断63 例.结论 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对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鉴别有重要意义; 对桥本甲状腺炎有确诊意义; 能鉴别甲状腺功能亢进和桥本甲状腺功能亢进、亚急性甲状腺炎和桥本甲状腺炎;FNAC的诊断快速安全、费用低、准确率较好、近于无损伤性,如能正确掌握可以提高甲状腺常见疾病的确诊率.

    作者:文芳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连续血液净化治疗重度颅脑外伤后高钠血症的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连续血液净化(CBP)治疗重度颅脑外伤后高钠血症的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患者随机分为CBP组及传统内科治疗组.比较CBP组治疗前后生命体征的变化和血清钠离子浓度的变化及两组的疗效.结果 CBP组血钠浓度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CBP组患者预后较常规组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 CBP可安全有效纠正重度颅脑外伤后高钠血症的电解质紊乱,并能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杨春丽;贺慧为;陈志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大咯血

    目的 探讨经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大咯血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9例大咯血患者进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术后随访1个月-1年半,行统计分析.结果 8例患者栓塞成功,1例好转,无严重并发症.结论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大咯血具有操作简便、微创、疗效迅速,安全可靠,副作用小,并发症少等优点,可作为抢救患者生命有效治疗手段.

    作者:叶宁;万严;刘勇;易本清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白内障复明手术2873例疗效分析

    目的 评价2873例白内障复明手术的效果.方法 对经我院严格筛查适合复明手术的白内障患者2873例(3256只眼),实施免费小切口或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并对效果与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 手术后追踪复查资料完整者2645例(2963只眼),术后1个月视力≥0.05者2905只眼,复明率98.04%;视力≥0.3者2217只眼,脱残率74.82%;植入人工晶体者2919只眼,植入率98.52%.术后并发症:角膜水肿463只眼(15.63%);后囊膜破裂103只眼(3.48%);虹膜损伤42只眼(1.42%);迟发性葡萄膜炎21只眼(0.71%);术后高眼压117只眼(3.95%);后发性白内障38只眼(1.28%).未发生大泡性角膜炎、暴发性脉络膜上腔出血、感染性眼内炎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我院白内障复明手术总体临床疗效显著,小切口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手术均是有效的复明手段.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折叠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效果更佳.

    作者:古学军;叶波;刘学群;朱家贵;卢恒松;黄海;刘伟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口腔白色念珠菌对西吡氯铵含片的体外溶血活性研究

    目的 用浓缩漱口水法收集的口咽部念珠菌感染患者的白色念珠菌,检测其是否产生溶血性及西吡氯铵是否对白色念珠菌的溶血活性产生影响.方法 收集口腔念珠菌感染的患者的白色念珠菌,经培养、分离、纯化和鉴定后,将其接种于血琼脂平板上,加入西吡氯铵,检测其溶血活性.结果 未加入西吡氯铵的对照组的白色念珠菌均产生溶血现象,而实验组(加入西吡氯铵)和阳性对照组(加入氟康唑)的溶血现象明显减少,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者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西吡氯铵能降低白色念珠菌的毒性,可以作为临床上治疗口腔白色念珠菌感染的药物.

    作者:蒋李懿;陈华;资云玲;李风舟;殷操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依那普利与氢氯噻嗪联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对左心室肥厚的逆转作用观察

    目的 观察依那普利联合氢氯噻嗪降压疗效及其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逆转作用.方法 60例患者口服依那普利5-10mg,1次/d和氢氯噻嗪片12.5mg,1次/d,治疗18-24个月,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心室肥大(LVH)患者的左心室肥厚的改善情况.结果 联合使用依那普利与氢氯噻嗪使血压下降且左室质量指数较治疗前减低(P<0.01).结论 依那普利与氢氯噻嗪联合使用有效降低血压,对LVH有逆转作用.

    作者:童金英;周青松;曾宁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跌倒评估表在眼科的临床应用体会

    预防住院患者跌倒一直是临床护理人员积极探索的课题之一.世界上很多国家已经或正在把住院病人跌倒率作为临床护理质量控制的一个显性指标.跌倒是住院患者经常发生的意外事件,轻者可能导致皮肉伤,重者可能会有骨折以及内出血等.

    作者:肖堉梅;黄北南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磷酸钙骨水泥复合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修复空心椎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注射型磷酸钙骨水泥(calcium phosphate cement,CPC)复合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修复兔空心椎的效果.方法 将16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组织学检查和生物力学检查组;在同一兔中在L1-L7中随机各取3个椎体建立空心椎模型,分别植入CPC/MSCs复合材料为实验组、单纯CPC为阳性对照组、模型内不加任何物质为阴性对照组.观察术后8周的组织形态学改变和生物力学测定各实验椎体、正常椎体对照组和未实验空心椎模型组的压缩强度值和刚度值.结果 (1)术后8周组织学所见为实验组炎症细胞浸润少,从纤维结缔组织增生活跃到膜内化骨形成新骨明显,与周围骨结合良好,CPC逐渐吸收降解;阳性对照组炎症细胞浸润少,从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到膜内化骨形成新骨样组织,与周围骨结合欠佳,CPC降解吸收慢;阴性对照组可见大量炎症细胞浸润到纤维结缔组织修复、血肿机化,及部分新生类骨质生成,血供丰富.(2)正常椎体对照组、实验组、阳性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平均强度和刚度比较P<0.01,而正常椎体对照组与实验组比较P>0.05;阳性对照组与正常椎体对照组比较P<0.01.结论 CPC/自体MSCs复合后有持久的骨诱导作用,加速骨的生长并能协同加快CPC的降解,使其与新骨形成后的生物力学相匹配.

    作者:刘长铁;袁旭娟;马勇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超声检测卵黄囊与孕卵质量及妊娠预后的关系

    目的 应用超身检测卵黄囊,以对孕卵质量尽早做出初步判断,预测早期妊娠发育结果.方法 对确诊为早期宫内妊娠者,观察宫内妊娠囊中卵黄囊回声,测量其大小,在早期5-6周时,用阴道探头观察更清晰.结果 在66例早期妊娠者中,5-8周时测量卵黄囊大小,其中,50例为正常妊娠,卵黄囊直径为3-9mm;16例为先兆流产,其中6例未见卵黄囊影像;4例卵黄囊大于20mm,后复查为枯萎卵;3例见到大于10mm的卵黄囊,后经保胎治疗未成功,流产.结论 早孕诊断中,卵黄囊的测定对判断妊娠预后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刘燕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烧伤病人腹胀原因分析

    目的 探讨烧伤病人腹胀原因及治疗对策.方法 分析我科2008年2月以来93例烧伤并发腹胀病例原因,分别对症及综合治疗.结果 治愈89例;死亡3例,2例为严重创面脓毒症致全身炎症反应并发多脏器功能障碍,1例为腹腔间隙综合征,引起的急性肾衰;自动出院1例,为严重肝硬化腹水放弃治疗.结论 烧伤病人腹胀应高度重视,病因多以内环境紊乱为主,尽量做到早诊断,早干预,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张惠玲;曾彪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出血性脑梗死的磁敏感加权成像临床应用价值

    出血性脑梗死(hefnorrhagic infarction,HI)是指脑梗死后缺血区内继发性出血,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对预后意义重大.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lity-weighted imaging,SWI)是一种利用组织间磁敏感度差异和血氧水平依赖效应成像 (blood oxygen-ation level dependent,BOLD)的磁共振检查新技术[1].由于其显示出血病灶的特异敏感性,近几年已初步应用临床诊断HI.本文就国内外关于出血性脑梗死SWI临床应用方面的文章作一综述.

    作者:万琛宜 刊期: 2011年第03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