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学军;叶波;刘学群;朱家贵;卢恒松;黄海;刘伟
目的 评价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后经尿激酶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应用价值.方法 共25例经彩色Doppler超声检查证实为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其中左侧19例,右侧6例.先于下腔静脉内放置滤器,后经尿激酶溶栓治疗.结果 25只下腔静脉滤器全部释放到位,展开良好.经尿激酶溶栓治疗后25例完全消肿,溶栓效果理想.无1例出现肺动脉栓塞及颅内等重要脏器出血.结论 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后经尿激酶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王光宇 刊期: 2011年第03期
预防住院患者跌倒一直是临床护理人员积极探索的课题之一.世界上很多国家已经或正在把住院病人跌倒率作为临床护理质量控制的一个显性指标.跌倒是住院患者经常发生的意外事件,轻者可能导致皮肉伤,重者可能会有骨折以及内出血等.
作者:肖堉梅;黄北南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大脑少枝胶质肿瘤的CT、MRI表现并探讨其影像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2010年5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进修期间经病理证实的57例大脑少枝胶质肿瘤的CT、MRI影像学表现.结果 少枝胶质细胞瘤47例,间变性少枝胶质细胞瘤10例.结论 少枝胶质肿瘤有一定的特征性影像学表现,CT及MRI对其诊断和鉴别诊断有较高的价值.
作者:胡庆;徐昌水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烧伤病人腹胀原因及治疗对策.方法 分析我科2008年2月以来93例烧伤并发腹胀病例原因,分别对症及综合治疗.结果 治愈89例;死亡3例,2例为严重创面脓毒症致全身炎症反应并发多脏器功能障碍,1例为腹腔间隙综合征,引起的急性肾衰;自动出院1例,为严重肝硬化腹水放弃治疗.结论 烧伤病人腹胀应高度重视,病因多以内环境紊乱为主,尽量做到早诊断,早干预,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张惠玲;曾彪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对抑郁症患者的自我效能及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抑郁经症患者152例,随机分干预组和对照组,在使用常规的支持性心理护理措施的同时,干预组采用团体心理辅导措施.结果 观察4周干预组治愈率为89.47%,对照组60.53%,自我效能感分值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团体心理辅导能提高抑郁症患者的自我效能感,达到早日康复的目的.
作者:刘灵灵;熊梨花;谭小红;阎小娜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比较连续腰麻与连续硬膜外麻醉用于剖宫产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择80例ASAⅠ-Ⅱ级剖宫产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采用连续腰麻,B组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每组均为40例,术中监测BP、HR、、SPO2、ECG.观察指标:麻醉后血压等变化情况、麻醉显效时间、术中镇痛用药情况、术后恶心呕吐头痛头发生率.结果 两组病人BP均较麻醉前降低,A组麻醉起效时间比B组明显缩短,A组麻醉效果明显高于B组.SPO2术中两组均无明显改变,术后两组无一例头痛并发症.结论 连续腰麻麻醉起效时间短,神经阻滞完善,腹肌松弛,基本无牵拉反射,其用于剖宫产比连续硬膜外麻醉有更大的优越性,是值得推广的一种麻醉方法.
作者:周力克;肖兰芳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总结509例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 (FNAC)经验,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甲状腺细针穿刺标本进行细胞病理学诊断.结果 成功作出细胞学诊断者451 例,成功率88.66%.其中,甲状腺功能亢进症78 例,桥本甲状腺炎179 例,桥本甲状腺毒症9例,亚急性甲状腺炎14 例,甲状腺肿 43例,甲状腺肿囊性变15 例,滤泡细胞腺瘤 23例,腺瘤囊性变23例,余为个别少见的疾病 (57例).可疑恶性病变 5例,无法诊断63 例.结论 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对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鉴别有重要意义; 对桥本甲状腺炎有确诊意义; 能鉴别甲状腺功能亢进和桥本甲状腺功能亢进、亚急性甲状腺炎和桥本甲状腺炎;FNAC的诊断快速安全、费用低、准确率较好、近于无损伤性,如能正确掌握可以提高甲状腺常见疾病的确诊率.
作者:文芳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经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大咯血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9例大咯血患者进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术后随访1个月-1年半,行统计分析.结果 8例患者栓塞成功,1例好转,无严重并发症.结论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大咯血具有操作简便、微创、疗效迅速,安全可靠,副作用小,并发症少等优点,可作为抢救患者生命有效治疗手段.
作者:叶宁;万严;刘勇;易本清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测定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循环血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以探讨其在ACS的价值.方法 收集43例ACS患者,入院后1h内静脉采血,ELISA法测定MMP-1浓度.结果 ACS组血清MMP-1浓度显著高于稳定心绞痛(SA)组,AMI组MMP-1浓度高于不稳定性心绞痛(UA)组,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MMP-1水平升高可能与ACS存在相关性.
作者:孙恕;幸志强;邱丽红;陈芳明;廖勋凯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总结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的原因和对策.方法 回顾成功应用腹腔镜进行胆囊息肉,结石、胆总管结石,胃、十二指肠穿孔,阑尾炎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812例中750例成功行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62例,115例放置腹腔引流管,6例出现胆漏,经腹腔引流管引流3-7d胆漏停止.出血量多125ml,少3ml,手术时间平均68min,平均住院8d.结论 基层医院开展腹腔镜手术的可行性及术中中转开腹分析和探讨.
作者:沈保华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总结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及肩锁关节脱位的效果.方法 运用AO锁骨钩钢板对19例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及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结果 全部患者获得随诊,术后按Lazzcano疗效标准评价,优17例,占89.47%,良2例,占10.53%,优良率达100.00%.未出现钢板断裂、松动、脱钩及肩锁关节重脱位现象.结论 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及肩锁关节脱位疗效确切,科学方便,值得推广.
作者:程伟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我院2009年12月-2010年10月儿童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方法 对179例儿童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本地区手足口病患儿较往年明显增多,2-7月份为发病高峰(84%),好发于1-5岁儿童(87%),男女患病率为1.2:1,临床特征包括疱疹主要分布于手足99%、口腔黏膜89%,发热35%,出现神经系统症状20%,消化系统症状4%,呼吸困难15%,其中肺水肿、肺出血1%,心血管症状11%;107份标本病原学检测EV71阳性54%,CAV16阳性35%;患儿预后良好,但危重症较往年增多,有神经系统后遗症2例,死亡1例.结论 本次流行高峰为2-7月份,较往年提前,好发于1-5岁儿童,本次流行以EV71为主要病原体;掌握危重症的危险因素,早诊断、早治疗可有效的减少后遗症、降低病死率.
作者:谭丽兰;胡新菊;李春燕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MRI对眼外肌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7例外伤所致眼外肌不同程度损伤患者的CT和MRI检查结果.结果 眼外肌损伤在MRI的表现为TW1为低或稍信号,TW2上呈高信号,以STIR序列较为明显.结论 MRI对眼外肌损伤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尤其在显示损伤部位和程度方面明显优于其它影像学检查.
作者:肖志辉;钟增友;陈林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损伤控制性手术在重度肝损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2例重度肝损伤采用损伤控制性手术理念,用纱布绷带卷填塞止血.结果 2例止血后未发生再次出血,均成功救治.结论 采用损伤控制性手术理念在基层医院救治重度肝损伤中,可发挥积极作用.
作者:万登福;谭正敏;任继永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 (MMP-9)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在颅内动脉瘤中的表达情况,并且与正常颅内动脉的表达相比较,以探讨动脉瘤的发病原因及机制.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31例经手术切除的颅内动脉瘤标本和16例脑外伤病人切除的正常血管中的MMP-2、MMP-9、TIMP-1的表达进行检测和比较,将所得染色标本在光镜下观察,并用医学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动脉瘤标本中的MMP-2、MMP-9及TIMP-1明显高于正常血管.结论 MMP-2、MMP-9及TIMP-1与颅内动脉瘤密切相关,可能在颅内动脉瘤形成、发展及其破裂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刘小健;邹安琪;胡观成;周小兵;赵业禹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肝衰竭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与防治转归.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收治的21例肝衰竭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1例患者共分离出真菌24株,病原菌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13例次(54.1%).肝衰竭合并真菌感染患者临床特征无特异性.激素、广谱抗生素的使用,侵袭性操作的应用与真菌感染的发生有一定相关.肝衰竭患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病死率为76.1%.结论 肝衰竭患者深部真菌感染机会明显增加,需积极早期治疗原发病,合理使用抗生素,不用或慎用激素,减少侵袭性操作,以降低病死率.
作者:张志成;张骏;谭荣欣;邹波;炉军 刊期: 2011年第03期
临床药学服务是医院药学工作的发展方向,药事查房作为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正日益受到许多医院的重视,很多医院对此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近年来,我院也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我院的做法和体会归纳如下.
作者:刘瑞芳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与氧化应激、血管内皮功能关系.方法 根据尿微量白蛋白量将86例高血压病患者分为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组(≥30mg/24h)组(MA组,n=47)、尿微量白蛋白正常组(<30mg/24h)组(NMA组,n=39).抽血化验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及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抗体(OLAb)滴度,并用彩色多普勒测量肱动脉内皮功能(Flow-MD),留取24h尿测量微量白蛋白.结果 与NMA组比较,MA组的血清SOD、GSH-PX的活性下降、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抗体(OLAb)滴度明显升高,并伴有肱动脉内皮功能损害增加(P<0.01).结论 与尿微量白蛋白阴性的高血压病患者相比,高血压病伴有尿微量白蛋白阳性患者有较严重内皮功能损害和较高水平氧化应激状态,提示氧化应激和血管内皮功能异常在高血压早期肾损害可能起重要作用.
作者:魏伟荣;雷梦觉;曹毅;涂燕平;龚爱斌;王凌玲;艾文伟;邬甦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丹红注射液、脉血康联合治疗糖尿病性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糖尿病性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均常规给予降血糖及硝酸异山梨酯、阿司匹林肠溶片、辛伐他汀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丹红注射液30ml加入生理盐水100-20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续2周,同时口服脉血康胶囊,每日3次,每次2片,连续2周;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心电图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显效21例,有效1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5%;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17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67.5%.经检验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丹红注射液、脉血康胶囊治疗糖尿病性冠心病心绞痛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吕菊英 刊期: 2011年第03期
出血性脑梗死(hefnorrhagic infarction,HI)是指脑梗死后缺血区内继发性出血,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对预后意义重大.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lity-weighted imaging,SWI)是一种利用组织间磁敏感度差异和血氧水平依赖效应成像 (blood oxygen-ation level dependent,BOLD)的磁共振检查新技术[1].由于其显示出血病灶的特异敏感性,近几年已初步应用临床诊断HI.本文就国内外关于出血性脑梗死SWI临床应用方面的文章作一综述.
作者:万琛宜 刊期: 2011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