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瑞芳
异位妊娠由于发病率高且可致死,所以一直被视为具有危险性的早期妊娠并发症.异位妊娠中输卵管妊娠约占异位妊娠的95%以上,而其中90%位于输卵管壶腹部.当输卵管妊娠流产或不破裂时,可引起腹腔内严重出血,如不及时诊断,积极抢救,可危及孕妇生命.我院急诊科在诊断、抢救护理配合宫外孕患者工作中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淑华;张宝珍;杨珍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利用无创方法探讨正常高值血压者血管结构的改变.方法 试验分正常高值组(90例)及正常对照组(60例).观察入选者的踝-臂血压比值(ABI)、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同时均测定体重指数、腰臀围比值、心脏LVEF、E/A、空腹血糖、血脂四项等临场指标.结果 正常高值组的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比正常对照组高(P<0.05),其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比正常组低(P<0.05);LVEF在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正常高值组的ABI、颈动脉IMT高于正常对照组,但其E/A低于正常对照组(均为P<0.05).结论 正常高值血压者不仅存在血脂代谢异常及心脏舒张功能的下降,同时也存在血管结构的变化.
作者:周裔忠;刘秋玲;盛国太;张繁之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与氧化应激、血管内皮功能关系.方法 根据尿微量白蛋白量将86例高血压病患者分为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组(≥30mg/24h)组(MA组,n=47)、尿微量白蛋白正常组(<30mg/24h)组(NMA组,n=39).抽血化验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及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抗体(OLAb)滴度,并用彩色多普勒测量肱动脉内皮功能(Flow-MD),留取24h尿测量微量白蛋白.结果 与NMA组比较,MA组的血清SOD、GSH-PX的活性下降、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抗体(OLAb)滴度明显升高,并伴有肱动脉内皮功能损害增加(P<0.01).结论 与尿微量白蛋白阴性的高血压病患者相比,高血压病伴有尿微量白蛋白阳性患者有较严重内皮功能损害和较高水平氧化应激状态,提示氧化应激和血管内皮功能异常在高血压早期肾损害可能起重要作用.
作者:魏伟荣;雷梦觉;曹毅;涂燕平;龚爱斌;王凌玲;艾文伟;邬甦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MRI对眼外肌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7例外伤所致眼外肌不同程度损伤患者的CT和MRI检查结果.结果 眼外肌损伤在MRI的表现为TW1为低或稍信号,TW2上呈高信号,以STIR序列较为明显.结论 MRI对眼外肌损伤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尤其在显示损伤部位和程度方面明显优于其它影像学检查.
作者:肖志辉;钟增友;陈林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经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大咯血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9例大咯血患者进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术后随访1个月-1年半,行统计分析.结果 8例患者栓塞成功,1例好转,无严重并发症.结论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大咯血具有操作简便、微创、疗效迅速,安全可靠,副作用小,并发症少等优点,可作为抢救患者生命有效治疗手段.
作者:叶宁;万严;刘勇;易本清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连续血液净化(CBP)治疗重度颅脑外伤后高钠血症的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患者随机分为CBP组及传统内科治疗组.比较CBP组治疗前后生命体征的变化和血清钠离子浓度的变化及两组的疗效.结果 CBP组血钠浓度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CBP组患者预后较常规组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 CBP可安全有效纠正重度颅脑外伤后高钠血症的电解质紊乱,并能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杨春丽;贺慧为;陈志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依那普利联合氢氯噻嗪降压疗效及其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逆转作用.方法 60例患者口服依那普利5-10mg,1次/d和氢氯噻嗪片12.5mg,1次/d,治疗18-24个月,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心室肥大(LVH)患者的左心室肥厚的改善情况.结果 联合使用依那普利与氢氯噻嗪使血压下降且左室质量指数较治疗前减低(P<0.01).结论 依那普利与氢氯噻嗪联合使用有效降低血压,对LVH有逆转作用.
作者:童金英;周青松;曾宁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试验(DSE)检测冠脉慢性闭塞病变时心肌存活及介入治疗疗效.方法 对40例冠脉慢性闭塞病变行DSE检测室壁节段性运动.试验后均行冠状动脉腔内扩张(PTCA)及支架置入,并于3个月后复查DSE,比较分析其室壁节段性运动异常的改变.结果 术后3个月复查DSE,心肌存活组PTCA及支架置入(PCI)有效率80.9%,无心肌存活组PCI有效率仅15.8%.结论 PTCA及支架置入术对冠脉慢性闭塞病变患者经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试验证实有心肌存活者疗效确切,而对无心肌存活者疗效不明显.
作者:汤银江;韩维;李艳华;李丹勇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为了解婺源县甲、乙类肠道传染病发病情况及流行趋势,分析影响疫情的流行因素,为制定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婺源县2004-2008年无甲类肠道传染病发生,乙类肠道传染病年平均发病率为38.47/10万,其中2006年发病率低(22.84/10万),2008年发病率高(49.18/10万);发病季节性高峰为 5-7个月,发病年龄以 10-19岁为主,男女性别比 1.62:1,地区分布以紫阳镇为高发区.结论 婺源县乙类肠道传染病发病呈上升趋势.
作者:戴新平;应彩霞;詹漫华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联合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对变态反应性紫癜病(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9年2月-2010年8月入住江西省儿童医院肾脏科重症HSP患儿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20例,对照组20例,两组均使用激素、西咪替丁、葡萄糖酸钙及低分子肝素钙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HP+HD联合治疗,每次2h,每日1次,连用3d.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后相关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治疗前后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结果 治疗组相关临床症状改善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治疗组治疗后患儿血清IL-1、TNF-α浓度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降低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1).结论 HP联合HD治疗重症过敏性紫癜患者有一定疗效,能较快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其机制可能与清除血液中的炎症介质有关.
作者:程树煌;傅睿;郑卫民;黄玉辉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2873例白内障复明手术的效果.方法 对经我院严格筛查适合复明手术的白内障患者2873例(3256只眼),实施免费小切口或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并对效果与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 手术后追踪复查资料完整者2645例(2963只眼),术后1个月视力≥0.05者2905只眼,复明率98.04%;视力≥0.3者2217只眼,脱残率74.82%;植入人工晶体者2919只眼,植入率98.52%.术后并发症:角膜水肿463只眼(15.63%);后囊膜破裂103只眼(3.48%);虹膜损伤42只眼(1.42%);迟发性葡萄膜炎21只眼(0.71%);术后高眼压117只眼(3.95%);后发性白内障38只眼(1.28%).未发生大泡性角膜炎、暴发性脉络膜上腔出血、感染性眼内炎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我院白内障复明手术总体临床疗效显著,小切口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手术均是有效的复明手段.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折叠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效果更佳.
作者:古学军;叶波;刘学群;朱家贵;卢恒松;黄海;刘伟 刊期: 2011年第03期
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的重症患者处于强烈的应激环境之中,疼痛是其常见症状.国外学者的调查表明,离开ICU的患者中,约有50%对于其在ICU中的经历保留痛苦的记忆,70%以上的患者在ICU住院期间存在着焦虑与躁动,因此,镇痛与镇静已成为ICU患者的常规治疗.
作者:何招辉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损伤控制性手术在重度肝损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2例重度肝损伤采用损伤控制性手术理念,用纱布绷带卷填塞止血.结果 2例止血后未发生再次出血,均成功救治.结论 采用损伤控制性手术理念在基层医院救治重度肝损伤中,可发挥积极作用.
作者:万登福;谭正敏;任继永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烟酸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亚型及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的影响,探讨其抗AS机制.方法 138例血脂异常病例,分为阿托伐他汀(A组)67例,阿托伐他汀加烟酸缓释片(B组)71例,A组给予阿托伐他汀40mg/d,B组给予阿托伐他汀40mg/d加烟酸缓释片2.0g/d,连服12个月,在治疗前后分别采取血清,采用双电泳-免疫印迹检测法,分析它们血清HDL-c亚型的组成及含量.采用彩色多普勒测定双侧颈总动脉分叉处中-内膜厚度(IMT).结果 (1)HDL-c亚型含量:A组preβ1-HDL、preβ2-HDL、HDL2a、HDL2b有轻度升高,HDL3a、HDL3b、HDL3c有轻度下降,B组preβ1-HDL、preβ2-HDL、HDL2a、HDL2b、HDL3a、HDL3b、HDL3c有显著升高,且HDL2a、HDL2b的升高大于HDL3a、HDL3b 、HDL3c的升高,与B组比较,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IMT:A组有进展,B组进展明显减慢,与A组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烟酸能抑制动脉粥样硬化进展,其机制可能与升高高密度脂蛋白含量,改变高密度脂蛋白结构和功能有关.
作者:魏江涛;陈聪;方正旭;李进;官亮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对抑郁症患者的自我效能及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抑郁经症患者152例,随机分干预组和对照组,在使用常规的支持性心理护理措施的同时,干预组采用团体心理辅导措施.结果 观察4周干预组治愈率为89.47%,对照组60.53%,自我效能感分值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团体心理辅导能提高抑郁症患者的自我效能感,达到早日康复的目的.
作者:刘灵灵;熊梨花;谭小红;阎小娜 刊期: 2011年第03期
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是小圆细胞性肿瘤,恶性程度高,病变进展快,放化疗效果不明显;分化程度差,多呈原始的未分化状况,是一种罕见的肿瘤;依其生长部位不同,可分为中央型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cPNET)和外周型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pPNET).
作者:陈韦君;蔡丽萍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用浓缩漱口水法收集的口咽部念珠菌感染患者的白色念珠菌,检测其是否产生溶血性及西吡氯铵是否对白色念珠菌的溶血活性产生影响.方法 收集口腔念珠菌感染的患者的白色念珠菌,经培养、分离、纯化和鉴定后,将其接种于血琼脂平板上,加入西吡氯铵,检测其溶血活性.结果 未加入西吡氯铵的对照组的白色念珠菌均产生溶血现象,而实验组(加入西吡氯铵)和阳性对照组(加入氟康唑)的溶血现象明显减少,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者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西吡氯铵能降低白色念珠菌的毒性,可以作为临床上治疗口腔白色念珠菌感染的药物.
作者:蒋李懿;陈华;资云玲;李风舟;殷操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丝裂霉素C在翼状胬肉手术切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32例32眼患者进行切除,术中将0.02%丝裂霉素C棉片浸敷于暴露的巩膜面3-5min,然后用生理盐水50-100ml彻底冲洗创面及结膜囊.结果 随访观察6个月-2年,治愈29例,复发3例,治愈率93.75%,复发率6.25%.结论 用丝裂霉素C联合翼状胬肉切除,可降低术后复发率.
作者:彭小凡;赵红;习兰英 刊期: 2011年第03期
<除痛病历>是我国从2006年开始在全国医疗机构推行的一种医疗机构特殊药品使用登记制度,由除痛病历首页和除痛病历手册组成.它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患者的用药,也起到了规范特殊药物(麻醉药品、一类精神药品)使用的作用.笔者所在医院是本市唯一的一所三级甲等医院,也是本市医疗机构中唯一指定推行使用除痛病历的医院.现对本院近5年的341份除痛病历进行回顾分析,总结了几点经验.
作者:李瑾;钟强;林小小 刊期: 2011年第03期
出血性脑梗死(hefnorrhagic infarction,HI)是指脑梗死后缺血区内继发性出血,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对预后意义重大.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lity-weighted imaging,SWI)是一种利用组织间磁敏感度差异和血氧水平依赖效应成像 (blood oxygen-ation level dependent,BOLD)的磁共振检查新技术[1].由于其显示出血病灶的特异敏感性,近几年已初步应用临床诊断HI.本文就国内外关于出血性脑梗死SWI临床应用方面的文章作一综述.
作者:万琛宜 刊期: 2011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