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春根;周艳杰
压疮(pressure sore),又称压力性溃疡(Pressure Ulcer,PU),为临床护理常见并发症,压疮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组织持续缺血、缺氧、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损和坏死;多见于年老体弱,大小便失禁,瘫痪,长期卧床的病人,既往我们常规外科换药治疗,疗程长,效果不理想.自从2007年4月以来,我们用氟哌酸粉与盐酸小檗碱联合外涂治疗Ⅲ期压疮,并与常用的0.5%碘伏湿敷换药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小辉;朱元香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LC治疗胆囊颈部结石并急性胆囊炎的疗效及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05年1月-2010年9月我院应用三孔法行LG236例胆囊颈部结石合并急性胆囊炎和应用四孔法行LG的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54例成功完成LC手术,14例中转开腹,术后未发生腹腔出血、胆漏、胆囊窝或肝肾隐窝积液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根据术者所具备的腔镜操作技术熟练程度和积累的手术经验,术中采取的方法得当,能正确的把握中转开腹的适应症,选择开展LC治疗胆囊颈部结石并急性胆囊炎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杜强;叶旸;张小斌;张福庆;赵俊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下尺桡关节脱位的损伤病因、机制、分类及其CR表现.方法 对162例腕部外伤病例的临床病史、放射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下尺桡关节162例,从CR影像上可分为复合性和单纯性脱位;还可分为纵向、掌侧及背侧脱位3型.较大骨折合并下尺桡关节脱位约占67.7%;下尺桡关节单纯性脱位,约占19.8%.结论 下尺桡关节脱位表现形式多样,影像复杂.
作者:李晓荣;李素芳;杨斌;金河声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缺血性肠病亦称缺血性肠炎,是因肠壁缺血、乏氧,终发生梗死的疾病.它是一组因小肠、结肠血液供应不足导致的不同程度局部组织坏死和一系列症状的疾病.本病较少见,随着人口的老龄化,报告病例正在增加.
作者:杨继斌 刊期: 2011年第04期
浅表性瘢痕是临床上很常见的一种稳定成熟性瘢痕,分凹陷瘢痕和微凸出皮面瘢痕(微凸出皮肤表面lmm以内)两大类,包括痤疮瘢痕、手术伤口缝合瘢痕、擦伤挫伤瘢痕、浅度烧烫伤瘢痕等.
作者:彭炳生 刊期: 2011年第04期
成软骨细胞瘤(chondroblastoma)又称软骨母细胞瘤, 为一种少见肿瘤(笔者实际工作近20年仅见此例),实际工作中很难做出第一正确诊断.成软骨细胞瘤发病缓慢,一般症状轻微,主要为邻近关节不适、积液,局部疼痛、肿胀,极少合并病理骨折;恶性的极为罕见,少数在组织形态上是良性,但可表现出侵袭性行为和发生转移,甚至可恶变为肉瘤[1].我们遇及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金平;林波;肖琼;李晓军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半导体激光穴位照射在治疗青少年近视等屈光不正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51例5-23岁近视青少年,计99只患眼,采用波长为650nm的半导体激光脉冲模式进行穴位照射治疗,6个疗程结束时查裸眼视力和矫正视力,半年后随访复查裸眼视力和矫正视力,进行疗效分析并统计结果.结果 半导体激光穴位照射在青少年近视等屈光不正的治疗上可以取得满意的疗效.年龄小,治愈率高;病程短,治愈率高;只要坚持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半导体激光治疗的远期效果是可喜的.结论 半导体激光穴位照射是治疗青少年近视等屈光不正的良好方法.
作者:傅甜;易敬林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中胆总管探查的方法.方法 我院用硬式输尿管镜代替电子胆道镜,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进行胆总管探查.结果 本组12例胆总管结石均顺利完成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及取石手术.结论 硬式输尿管镜代替软式电子胆道镜操作方便,容易掌握,切实可行,值得推广.
作者:刘宝初;罗昭胜;王毅强;周圣初 刊期: 2011年第04期
据调查,在发达国家发生院外心搏骤停的概率约为每年36-128/10万[1],其中,实施了心肺复苏术的患者约占86%,而这些患者中却只有大约17%-49%的能恢复自主循环[2],并且绝大部分患者终有脑功能的损害,而导致其死亡或致残的原因是心搏骤停后大脑的缺血、缺氧性损伤.因此,如何在心肺复苏后尽可能地恢复完整的脑功能成为当今众多学者关注的焦点.目前诸多研究表明,亚低温治疗对心肺复苏后脑功能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本文就此做一简要的综述.
作者:罗雅娟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经导管介入性动脉造影及介入灌注栓塞术对急性动脉出血的诊断与治疗价值.方法 对34例急性动脉出血的患者经股动脉插管,至靶动脉进行介入性动脉造影和介入灌注栓塞术,其中大咯血的患者7例,胃或十二指肠出血6例,小肠及结肠出血7例,肝脏出血5例,肾脏出血5例,下肢动脉出血4例.结果 34例经选择性动脉造影获得明确诊断31例,1例大咯血患者未找到出血动脉,2例小肠或结肠出血患者未能找到出血动脉,27例经介入灌注栓塞治疗,复造影及结合临床,出血均止住.结论 介入性动脉造影及介入灌注栓塞术对急性动脉出血不仅可确定出血部位,而且可达到止血的目的,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诊断、治疗方法.
作者:叶宁;陈卫健;万严;刘勇;丁惠扬;易本清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依那普利联合氢氯噻嗪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降压疗效及其对左室肥厚逆转作用.方法 将92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左室肥厚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6例.治疗组口服依那普利10mg,1次/d和氢氯噻嗪片12.5mg,1次/d;对照组仅口服依那普利10mg,1次/d.两组均治疗18-24个月.结果 联合使用依那普利与氢氯噻嗪组与单用依那普利组在血压下降及逆转左室肥厚均有效,且联合用药组下降更显著.结论 依那普利与氢氯噻嗪联合使用与单独使用依那普利均能有效降低患者血压并对LVH有逆转作用,联合使用优于单用.
作者:童金英;周青松;曾宁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与脑梗死患者血浆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OX-LDL)水平的关系.方法 对50例脑梗死患者,32例高血压患者进行颈动脉超声多普勒检查,同时测定患者血浆OX-LDL水平.结果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性质与血浆OX-LDL水平有关.结论 血浆OX-LDL水平和超声多普勒联合检测能进一步验证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性质,从而对高血压患者心脑卒中的危险性起到更好的预警作用.
作者:高小萌;邱顺平;商建立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MMP-9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异位及在位内膜组织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0例患者异位子宫内膜组织及其中25例在位内膜组织和15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MMP-9的表达情况.结果 MMP-9 表达率分别为82.5%(33/40)、48%(12/25),33.3%(5/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MP-9的表达增高可能与内异症的侵袭有关.
作者:凌燕;熊员焕;彭诗维 刊期: 2011年第04期
泌尿系结石是常见多发性疾病,临床医生在选择治疗方案之前,多进行静脉尿路造影检查,以了解肾功能情况.然而,碘不良反应的发生常造成患者精神紧张和痛苦,严重者造成过敏性休克死亡,引起医疗纠纷,因此,对静脉尿路造影碘不良反应进行积极的护理干预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2007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共对200例静脉尿路造影进行护理干预,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王美萍;李玉华;高梅兰;朱月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电视纵隔镜在胸部疑难疾病并纵隔淋巴结肿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005年10月-2010年3月在我院胸外科住院的96例胸部疑难疾病并纵隔淋巴结肿大患者行了电视纵隔镜检查进行活检,获取病理以明确诊断.结果 手术经过顺利,无严重并发症及围手术期死亡.96例患者均获明确病理诊断,其中,肺腺癌27例,肺鳞癌26例,肺小细胞癌15例,恶性淋巴瘤14例,纵隔淋巴结结核8例,结节病4例,纵隔慢性淋巴结炎2例.结论 电视纵隔镜手术创伤小,安全,取材可靠,可作为胸部疑难疾病并纵隔淋巴结肿大的患者的有效诊断方法.
作者:熊汉鹏;熊国江;谢琰;刘小雄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Onyx胶在脑动静脉畸形栓塞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Onyx对19例脑动静脉畸形进行血管内栓塞治疗.结果 完全栓塞3例,90%以上7例,70%者6例,50%者3例.术后2例并发脑出血后再行开颅手术,其中1例死亡,微导管留置体内者1例.结论 Onyx栓塞系统在脑动静脉畸形中具有较好的弥散性及可控性,能够明显改善脑动静脉畸形的治疗效果.
作者:周小兵;江志群;邹安琪;公茂田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绿色瘤是一种发展迅速、原因不明、侵犯造血组织的罕见恶性肿瘤.我科于2006年诊断肾脏绿色瘤1例,现报告如下,并复习文献进行讨论.
作者:王建;张功亮;郭广秀;黄金长;肖军兰;湛曦;曾金林;阳建芽 刊期: 2011年第04期
我国癫痫的患病率在3.5%-4.8‰之间,每年新发癫痫病人约有30余万人.估计约20%的病人不能用药物控制发作,其中至少有50%的病人适宜手术治疗[1].我国约有80-100万癫痫病人需要手术治疗,而粗略估计每年进行癫痫手术的病人只有1500-2000例之间,外科治疗的缺口相当大[2].
作者:卢明巍;陈立科;洪涛;王淳良;孟伟;邹安琪;李美华;况建国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低场MRI及MRCP在胆管梗阻疾病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本院2005年1月-2009年9月期间收治的183例经手术病理或临床证实的胆管梗阻疾病患者的低场MRI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83例胆管梗阻病例中,胆管结石118例,胆管炎27例,胆管囊肿6例,肝门区胆管癌19例,胰头腹壶癌9例,胃癌术后淋巴转移侵犯4例.结论 低场MRCP结合常规MRI可揭示胆管梗阻部位及病变性质,有较高的特异性和准确率,能为胆管梗阻性疾病的诊治及术后评估提供安全可靠的依据.
作者:郑驰;高朝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胺碘酮注射液属于Ⅲ类抗心侓失常药,临床常于室上性和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胺碘酮注射液直接经外周静脉给药后引起浅表静脉炎在临床上多见,但引起严重组织坏死的报道及护理罕见.我科于2010年11月在临床护理中收治1例应用胺碘酮注射液引起迟发型严重组织坏死的病人,经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后均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雷秀兰 刊期: 2011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