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早期肠内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炎症因子和肠通透性的影响

蔺军;刘丕

关键词:早期肠内营养, 重症急性胰腺炎, 炎症因子, 肠通透性
摘要:目的 研究早期肠内营养(EEN)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炎症因子和肠通透性的影响.方法 将4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和EEN组.在第1、3、6、9d分别检测炎症介质(TNF-α、IL-1)和肠屏障通透性指标(D-乳酸及二胺氧化酶).结果 第6d和第9d EEN组的TNF-α、IL-1水平低于对照组;第9d EEN组的D-乳酸及二胺氧化酶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 早期肠内营养能减少SAP炎症因子生成,降低肠黏膜的通透性达,以起到保护肠黏膜屏障的作用.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肝移植术后精神异常的临床分析及护理

    肝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肝病的佳方法,精神行为异常是肝移植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我院自2001年1月-2005年12月共实行原位肝移植24例,现将术后精神异常情况及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谭锦风;付晓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静脉尿路造影碘不良反应的护理干预

    泌尿系结石是常见多发性疾病,临床医生在选择治疗方案之前,多进行静脉尿路造影检查,以了解肾功能情况.然而,碘不良反应的发生常造成患者精神紧张和痛苦,严重者造成过敏性休克死亡,引起医疗纠纷,因此,对静脉尿路造影碘不良反应进行积极的护理干预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2007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共对200例静脉尿路造影进行护理干预,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王美萍;李玉华;高梅兰;朱月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治疗32例体会

    目的 探讨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应用及效果评价.方法 对32例通过DHS手术治疗、得到随访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为4-9个月,平均6.5个月,依据Harris髋关节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16例,良13例,中2例,差1例,优良率为90.6%.结论 DHS在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固定可靠,操作方便,减少骨折后长期卧床产生的并发症等优点,是一种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法.

    作者:谢荣生;谭县领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Medpor填充修复爆裂性眶壁骨折的临床体会

    目的 评估Medpor在眶壁骨折整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应用Medpor作为填充材料修复眶壁骨折14例.结果 14例患者眼球内陷及复视矫正满意,术后未发现排斥反应.结论 Medpor是目前较为理想的眶壁骨折充填材料.

    作者:张向荣;周琼;高桂平;裴重刚;周荃;高长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肾脏绿色瘤1例并文献复习

    绿色瘤是一种发展迅速、原因不明、侵犯造血组织的罕见恶性肿瘤.我科于2006年诊断肾脏绿色瘤1例,现报告如下,并复习文献进行讨论.

    作者:王建;张功亮;郭广秀;黄金长;肖军兰;湛曦;曾金林;阳建芽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坎地沙坦联用胺碘酮治疗老年阵发性心房颤动136例临床观察

    目的 评价坎地沙坦与胺碘酮联用治疗老年阵发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疗效.方法 将136例年龄>60岁的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胺碘酮组(Ⅰ组,n=68)和胺碘酮+坎地沙坦组(Ⅱ组,n=68),治疗后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后3,6,9,12个月的窦性心律维持率和治疗前、治疗后6,12个月的左房前后径.结果 治疗后3个月,Ⅰ组窦性心律维持率为87.9%,与Ⅱ组(91.0%)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6,9,12个月,Ⅰ组窦性心律维持率分别为71.2%,65.2%,60.6%,Ⅱ组分别为88.1%,86.6%,82.1%,两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治疗12个月后,I组左心房前后径明显大于Ⅱ组(P<0.05).结论 坎地沙坦与胺碘酮联用治疗老年阵发性心房颤动维持窦性心律的疗效优于单用胺碘酮,且能抑制左房扩大.

    作者:徐庚许;蔡剑玲;李惠;谢鎏晖;黄春平;黄江;汤建武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Onyx胶栓塞治疗19例脑动静脉畸形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Onyx胶在脑动静脉畸形栓塞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Onyx对19例脑动静脉畸形进行血管内栓塞治疗.结果 完全栓塞3例,90%以上7例,70%者6例,50%者3例.术后2例并发脑出血后再行开颅手术,其中1例死亡,微导管留置体内者1例.结论 Onyx栓塞系统在脑动静脉畸形中具有较好的弥散性及可控性,能够明显改善脑动静脉畸形的治疗效果.

    作者:周小兵;江志群;邹安琪;公茂田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中点法颈内静脉穿刺在临床中的应用

    中心静脉穿刺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其穿刺方法也有很多种,如有前路、中路、后路、锁骨上、下路等[1],它们各有优缺点.颈内静脉中点法穿刺,临床应用多年,现将我们在这方面的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朱斌;任学成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静脉滤器植入联合置管溶栓治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下腔静脉滤器植入联合导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8年10月-2010年8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髂股静脉血栓形成)病人64例,其中治疗组32例,对照组32例,治疗组病人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SA)下植入下腔静脉滤器后,溶栓导管直接插入血栓内,持续注入尿激酶溶栓;对照组采用周身抗凝溶栓治疗.结果 (1)治愈率:对照组治愈率是(32.0%),治疗组治愈率是(87.5%),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2)治疗前后大小腿对应部位平均周径差:治疗前治疗组对应部位平均周径差较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治疗组对应部位平均周径差较对照组明显减小,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3)症状性肺动脉栓塞发生率:对照组是15.6%,治疗组0,较对照组减小.(4)平均住院时间: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12±4.5)d,治疗组平均住院时间(9±3.2)d,较对照组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治疗组深静脉通畅率为(87.5%),对照组深静脉通畅率为(32.0%),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1)下腔静脉滤器植入联合置管溶栓技术可有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2)下腔静脉滤器可有效预防肺动脉栓塞的发生.

    作者:罗启财;曾庆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奥美拉唑使用时间对机械通气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发生率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不同时间使用奥美拉唑ICU机械通气患者中应激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和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发生率.方法 ICU 80例需接受机械通气的患者,根据奥美拉唑的使用时间随机分为4组,分别使用奥美拉唑(40mg/d,静滴,1次/d)3d、5d、7d、15d.每8h抽取胃管内胃液,用pH精密试纸测定患者胃液pH值,实验开始后头3d每日留1次痰细菌培养和胃液细菌培养.结果 使用奥美拉唑3d、5d、7d、15d各组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分别为15%、15%、10%、5%.各组VAP发生率分别为30%、35%、40%、45%.与其它组比较,使用奥美拉唑15d·组胃液pH值更高(P<0.05),应激性溃疡发生率更低(P<0.05),但VAP发生率更高(P<0.05).结论 ICU患者行机械通气治疗时,随着胃液 pH值增加,VAP发生率增加,应激性溃疡发生率降低.对于ICU机械通气患者,使用适当时间的奥美拉唑能够保持胃液pH维持在适当程度,可以使应激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和医院获得性肺炎(HAP)发生率均下降.

    作者:熊申生;陆鹏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依那普利与氢氯噻嗪联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依那普利联合氢氯噻嗪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降压疗效及其对左室肥厚逆转作用.方法 将92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左室肥厚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6例.治疗组口服依那普利10mg,1次/d和氢氯噻嗪片12.5mg,1次/d;对照组仅口服依那普利10mg,1次/d.两组均治疗18-24个月.结果 联合使用依那普利与氢氯噻嗪组与单用依那普利组在血压下降及逆转左室肥厚均有效,且联合用药组下降更显著.结论 依那普利与氢氯噻嗪联合使用与单独使用依那普利均能有效降低患者血压并对LVH有逆转作用,联合使用优于单用.

    作者:童金英;周青松;曾宁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非洛地平与美托洛尔联合治疗高血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非洛地平与美托洛尔联合治疗高血压的疗效.方法 将高血压患者1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非洛地平与美托洛尔联合治疗,对照组给予非洛地平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76%,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9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非洛地平与美托洛尔联合治疗高血压疗效显著.

    作者:高俊苓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成软骨细胞瘤1例报告

    成软骨细胞瘤(chondroblastoma)又称软骨母细胞瘤, 为一种少见肿瘤(笔者实际工作近20年仅见此例),实际工作中很难做出第一正确诊断.成软骨细胞瘤发病缓慢,一般症状轻微,主要为邻近关节不适、积液,局部疼痛、肿胀,极少合并病理骨折;恶性的极为罕见,少数在组织形态上是良性,但可表现出侵袭性行为和发生转移,甚至可恶变为肉瘤[1].我们遇及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金平;林波;肖琼;李晓军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输尿管镜代替胆道镜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12例报告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中胆总管探查的方法.方法 我院用硬式输尿管镜代替电子胆道镜,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进行胆总管探查.结果 本组12例胆总管结石均顺利完成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及取石手术.结论 硬式输尿管镜代替软式电子胆道镜操作方便,容易掌握,切实可行,值得推广.

    作者:刘宝初;罗昭胜;王毅强;周圣初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丙泊酚复合氯诺昔康和芬太尼用人工流产术的麻醉

    目的 观察丙泊酚复合氯诺昔康、芬太尼应用于人工流产术的效果.方法 将60 例行人流术的早孕妇女随机分为观察组(静脉麻醉氯诺昔康8 mg+丙泊酚1.5mg/kg+ 芬太尼0.75μg/kg)和对照组(静脉麻醉丙泊酚1.5mg/kg+芬太尼1.5μg/kg).观察两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 、意识消失及恢复时间、离院时间、丙泊酚用量、疼痛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 用药后2min 两组SPO2、MAP 均低于用药前(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丙泊酚用量较少,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低(P<0.05),SPO2和MAP降低较轻.结论 氯诺昔康复合丙泊酚和芬太尼用于人流术可减少丙泊酚用量和对呼吸、循环功能抑制,减轻术后子宫收缩疼痛.

    作者:吴春根;周艳杰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低场MRI及MRCP在胆管梗阻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低场MRI及MRCP在胆管梗阻疾病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本院2005年1月-2009年9月期间收治的183例经手术病理或临床证实的胆管梗阻疾病患者的低场MRI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83例胆管梗阻病例中,胆管结石118例,胆管炎27例,胆管囊肿6例,肝门区胆管癌19例,胰头腹壶癌9例,胃癌术后淋巴转移侵犯4例.结论 低场MRCP结合常规MRI可揭示胆管梗阻部位及病变性质,有较高的特异性和准确率,能为胆管梗阻性疾病的诊治及术后评估提供安全可靠的依据.

    作者:郑驰;高朝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血浆置换联合持续性血液滤过在高脂血症性重症急性胰腺炎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血浆置换联合血液滤过在高脂血症性重症急性胰腺炎中的疗效.方法 将高脂血症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0例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浆置换联合血液滤过治疗,对照组11例采用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TG及治疗组治疗前后BUN、Cr、ALT、TBIL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入院24h及48h监测TG水平较对照组下降明显,治疗组第1次治疗后BUN、Cr、ALT、TBIL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结论 血浆置换联合持续性血液滤过能够作为急性重症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治疗的有效手段,提高抢救成功率,改善预后.

    作者:万洪波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半导体激光穴位照射治疗青少年近视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半导体激光穴位照射在治疗青少年近视等屈光不正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51例5-23岁近视青少年,计99只患眼,采用波长为650nm的半导体激光脉冲模式进行穴位照射治疗,6个疗程结束时查裸眼视力和矫正视力,半年后随访复查裸眼视力和矫正视力,进行疗效分析并统计结果.结果 半导体激光穴位照射在青少年近视等屈光不正的治疗上可以取得满意的疗效.年龄小,治愈率高;病程短,治愈率高;只要坚持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半导体激光治疗的远期效果是可喜的.结论 半导体激光穴位照射是治疗青少年近视等屈光不正的良好方法.

    作者:傅甜;易敬林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联合治疗泪道阻塞

    目的 探讨经鼻内镜泪囊造孔术联合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治疗鼻泪管阻塞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56例鼻泪管阻塞患者(81眼),随机分为治疗组(n=41)和对照组(n=40),施行经内窥镜鼻腔泪囊造口术.术中经鼻腔径路进入泪囊,手术切除鼻黏膜,鼻泪骨,上颌骨额突,完整切除泪囊内壁.治疗组术中接受浓度为0.5 mg/ml的丝裂霉素C棉片放置在骨孔位置10min.对照组术中接受0.9%氯化钠棉片10min.结果 所有患者均成功接受了手术.随访6-24个月,治疗组手术成功率为95.2%.对照组成功率为84.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未发现丝裂霉素C引起的并发症.结论 经内镜鼻腔泪囊造口术联合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治疗鼻泪管阻塞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杨军;姜鹤群;黄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前列腺外周带结节磁共振的研究

    目的 探讨磁共振波谱(MRS)对前列腺外周带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例病人经病理证实前列腺结节的MR资料,回顾性分析MRS对前列腺结节诊断的准确性和特异性.结果 20例病人前列腺外周带结节共47个,47个结节中癌结节28个,增生结节15个,炎性病变4个.MRS诊断前列腺癌结节23个,误诊5个,诊断敏感性为79.4%,特异性为90.%,阳性预测值为84.4%,阴性预测值为86.4%,总诊断符合率为85.7%.癌结节及增生结节(Cho+Cr)/Cit比值分别为2.926±1.548,0.336±0.16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t=5.437).结论 MRS对前列腺癌结节与良性病变影像诊断在形态及信号上难以鉴别,结合相应波谱分析,对前列腺癌结节诊断具有比较大的帮助.

    作者:姜建;龚洪翰;夏国金;胡斌 刊期: 2011年第04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