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开放饮食与限盐饮食对肝硬化腹水住院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高健群;熊良圣;郭玉华;雷爱春;谢萍

关键词:开放饮食, 限盐饮食, 肝硬化, 腹水
摘要:目的 比较开放与限盐饮食对肝硬化腹水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2009年1月-2010年12月间住院的肝硬化腹水患者72例随机分为开放饮食组与限盐饮食组,其余利尿、放腹水等措施相同,观察两组病人住院期间在临床症状、生化指标、腹水治疗效果及临床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在临床症状的改善、血钠、尿钠、尿量的改变、腹水治疗效果及住院时间、肾功能损害和肝性脑病的发生率上存在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结论 对肝硬化腹水患者采用开放饮食能改善食欲减退、乏力等症状,并降低低钠血症、肾功能损害、肝性脑病的发生率,有利于腹水的消退和疾病的恢复.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经阴道彩超在宫腔组织残留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经阴道彩超在宫腔残留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78例人流术后、产后、药物流产及中期妊娠引产后阴道流血超过两周的患者,进行经阴道彩超检查,发现宫腔内异常团状回声,观察其二维图像和团块内、子宫肌壁的彩色血流及多普勒频谱;根据清宫组织的病理结果显示为残留的绒毛组织、变性的绒毛组织.结果 残留绒毛组织内部及相邻的子宫肌壁血流信号丰富;变性的绒毛组织内部少量血流信号,相邻的子宫肌壁血流信号丰富.结论 经阴道彩超在宫腔妊娠组织残留的诊断中的应用,诊断符合率达100%,因此,临床诊断疑宫腔残留的患者,因首选经阴道彩超检查.

    作者:易斐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小儿支原体肺炎肺外损害69例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小儿支原体肺炎肺外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2005年1月-2009年12月住院确诊为支原体肺炎的225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25例支原体肺炎的患儿中,69例出现肺外损害,发生率为30.7%.结论 支原体肺炎可致多器官、多系统损害,以消化系统为常见.

    作者:左洪;熊厚伸;帅可鑫;黄恒星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氟比洛芬酯复合异丙酚用于烧伤换药镇痛的效果观察

    目的 评价氟比洛芬酯复合异丙酚用于烧伤换药的镇痛效果.方法 将50例Ⅱ0烧伤病人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先缓慢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0mg,10min后静脉注射异丙酚2.5mg/kg,对照组静脉注射异丙酚2.5mg/kg.结果 两组患者麻醉前的疼痛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换药后,观察组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氟比洛芬酯复合异丙酚可有效的缓解烧伤换药的创面疼痛.

    作者:张瑛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诺扬联合凯芬用于老年患者胸部手术术后镇痛的效果

    目的 观察诺扬联合凯芬应用于老年患者胸部手术术后镇痛的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 90例ASAI~Ⅲ级行胸部手术老年患者,随机分为3组,均予气管导管拔出后行静脉镇痛:N组,诺扬0.16 mg/kg+生理盐水至100ml;K组,凯芬4mg/kg+生理盐水至100ml;NK组,诺扬0.08mg/kg +凯芬2mg/kg+生理盐水至100ml.参数设定:负荷剂量5ml,持续输注量2ml/h;PCA 量0.5ml,锁定时间15 min.对气管导管拔出后2h、6h、24h、48h行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定镇痛效果、Ramsay评定镇静效果,及6h咳嗽时的VAS评分,观察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NK组术后6h后的镇痛效果VAS评分明显低于N组和K组(P<0.05); K组和NK组术后6h后Ramsay镇静评分明显低于N组(P<0.05);NK组的不良反应少.结论 诺扬联合凯芬用于老年患者胸部手术术后镇痛,即有良好的镇痛效果,还显著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达到了满意的术后镇痛镇静效果.

    作者:周绪锋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阴茎皮肤脱袖套样术式修补闭合性阴茎海绵体破裂8例体会

    目的 总结闭合性阴茎海绵体破裂修补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总结阴茎皮肤脱袖套样术式修补闭合性阴茎海绵体破裂8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合并包茎1例,包皮过长4例,同时行包皮环切术;6例B超不能定位,2例合并尿道损伤,3例2处以上裂口,均彻底修补裂口;8例患者恢复良好.结论 阴茎皮肤脱袖套样术式能同时行包皮环切术,对B超不能明确海绵体损伤部位、程度患者效果更佳.

    作者:曾照锋;蒙在辉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脑出血和脑梗死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脑出血和脑梗死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7年8月-2010年10月我院中风专科收治的16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其中脑出血84例,脑梗死76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对照组各80例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脑出血和脑梗死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胡志辉;高梅兰;李玉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高血压性脑出血微创治疗与开颅手术治疗对比分析

    目的 比较微创手术与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近3年来共138例高血压性脑出血(基底节区及脑叶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微创手术治疗组75例和开颅手术治疗组62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微创组总有效率94.7%,优于开颅组84.9%;开颅组死亡率为16.1%,微创组死亡率5.3%%,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 微创技术适应症相对可放宽,术后脑损伤小,并发症少,病人恢复快.

    作者:曾晓华;黄万龙;钟富军;李安华;邓锋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50例鼻咽癌患者调强放射治疗的临床护理

    鼻咽癌是我国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之一,调强放射治疗作为一项精确放疗技术,可安全地增加肿瘤的照射剂量, 达到提高局部控制率,并降低周围正常组织受量,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的目的.但放疗不可避免地出现急性、慢性放疗反应,因此积极有效的护理对鼻咽癌患者尤为重要.我科2008 年3月-2008年12月对50例鼻咽癌调强放疗病人实行系统护理,效果显著,所有鼻咽癌患者成功完成放射治疗,现介绍如下.

    作者:胡幼青;刘华虹;喻琴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微通道与标准通道在一期经皮肾多通道取石术治疗肾铸型结石的对比研究

    目的 对比研究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minimally invasion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MPCNL)与标准经皮肾穿刺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一期多通道治疗铸型结石的安全性与疗效.方法 2008年2月-2011年2月期间,选取54例铸型结石患者进入随机对照实验,其中MPCNL组29例,PCNL组25例,分别行经皮肾取石术治疗.结果 MPCNL 组结石清除率89.7%,PCNL组结石清除率68%;MPCNL组24.1%患者需要辅助治疗,而PCNL组60%患者需要辅助治疗;总的并发症发生率,MPCNL组为37.9%,PCNL组为52%.结论 在并发症相似的情况下,MPCNL一期多通道治疗铸型结石较PCNL结石清除率高,患者需要辅助治疗少,是安全可靠的.

    作者:周鸿益;邹安荣;林志铭;钟文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前列地尔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脑钠肽的影响

    目的 观察前列地尔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脑钠肽的影响.方法 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8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4例)给予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地高辛等常规治疗;治疗组(34例)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10μg静脉滴注,1次/d,连续用药14d,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后1周、2周脑钠肽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1周,脑钠肽有所改善(P<0.05),2周后明显改善(P<0.01),与对照组同期相比均有差异(P<0.05).结论 前列地尔可以作为慢性心力衰竭的辅助治疗.

    作者:张崇;陈志伟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规范化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症状急性加重的原因分析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症状急性加重的原因.方法 对97例慢性心力衰竭中症状急性加重89例患者进行病因分析,观察时间2年.结果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症状急性加重常见原因为肺部感染.结论 对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不但要积极治疗原发病,防止心肌细胞进一步损害,还应加强对引起症状急性加重的原因分析,并及时纠正.

    作者:吴敏;徐燕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手术方法联合中西医药治疗外伤性复合性眼病

    目的 应用手术方法联合中西医药治疗多种原因导致的外伤性复合性眼病,以观察中药、西药及手术治疗的时机、优势及其效果.方法 对224例复合性眼外伤患者采用手术方法联合中医辨证分型分期、西药对症处理.结果 224例治疗后视力提高至0.4以上的占28.6%,有效者占41%,无效者为30.4%,总有效率为69.6%.结论 采用手术方法联合中西医药治疗外伤性复合性眼病具有效果好、后遗症少等优点.

    作者:董启云;陈锋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鼻咽癌放射治疗后放射性脑病29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鼻咽癌放射治疗后放射性脑病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9例行常规放疗鼻咽癌后产生放射性脑病的临床结果.结果 发生放射性脑病病变部位:颞叶20例,颞叶+脑干5例,脑干4 例.潜伏期:单程放射治疗中位潜伏期30(21-70)个月;全组随访率100%,24 例仍存活,5例死于放射性脑病.结论 鼻咽癌放射性脑病临床确诊容易,与剂量及照射野设计有关.MRI 为其重要的诊断方法,尽早进行激素、脱水、扩血管和脑细胞营养药等治疗可有一定效果,根据各种相关因素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是防治关键.

    作者:蒋春灵;付建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骨髓转移癌1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骨髓转移癌的临床特点及发病机制.方法 对16例确诊为骨髓转移癌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白细胞计数增高3例(占18.75%),贫血12例(占75%),血小板数量减少8例(占50%),骨痛14例(占87.50%),发热7例(占43.75%),乏力6例(占37.50%),淋巴结肿大6例(占37.50%),出血4例(占25%),外周血涂片见幼稚细胞2例(占12.50%),铁蛋白增高13例(占81.25%),碱性磷酸酶增高13例(占81.25%),乳酸脱氢酶(LDH)增高8例(占50%),血沉增高7例(占43.75%),MRI检查发现骨质破坏及异常信号灶、病理性骨折3例(占18.75%).骨髓涂片或活检发现成团的癌细胞.结论 骨髓象的检查能为骨髓转移癌的诊断提供细胞学依据.

    作者:杨烨毓;汤爱萍;李慧慧;余莉;杨碧云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血管栓塞治疗肝固有动脉分支破裂1例

    1 病例报告患者,男,52岁.患者因呕血近2800ml入院.出现血压下降至86/58mm/Hg,心率加快149次/min,于2010年12月24日23:00点行急诊介入治疗术.急诊DSA造影:常规消毒,用sellding改良法经右股动脉穿刺将导管插入腹腔干动脉造影,见胃左动脉破裂出血,用微导管超选出血动脉用PVA颗粒进行栓塞.再超选至胃十二指肠动脉造影,见造影剂返流至肝固有动脉分支胃右动脉破裂,伴有造影剂外溢,然后将微导管超选至出血动脉用PVA颗粒进行栓塞,再造影,见出血动脉已栓塞,无明显造影剂外溢.

    作者:曾志宏;张志强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PPP1R3基因表达对直肠癌预后的判定价值的研究

    目的 探讨PPP1R3mRNA基因突变与直肠癌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RT-PCR技术检测53例直肠癌癌肿组织、第一枚淋巴结和复发/转移灶中PPP1R3mRNA基因的表达.结果 有62%(33/53)的直肠癌组织中出现PPP1R3mRNA基因的异常,而正常对照结肠壁组织无PPP1R3mRNA基因的异常.依据术后病理所确定的淋巴结有无转移状态,有淋巴结转移者PPP1R3mRNA基因突变率为66%(23/35),比无淋巴结转移者异常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PPP1R3mRNA基因异常率与直肠癌患者的性别、年龄、癌肿的形态及部位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癌细胞分化程度、TNM分期、癌肿的大小、浸润深度、有无局部及远处转移有显著性差异(P<0.05).复发/转移组织中PPP1R3mRNA基因异常率更高.结论 直肠癌PPP1R3mRNA基因异常与癌细胞的局部浸润和淋巴结转移的有无等生物学行为有一定相关,术前可用于判断直肠癌的局部浸润状况和淋巴结转移的有无、术后用于预测局部复发和淋巴结转移可能起到一定的判断作用,特别是对Ⅱ期者更有意义.

    作者:黄凌敏;朱培谦;毛盛勋;沈威;杨刚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团体认知行为心理治疗在慢性疼痛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评价团体认知行为疗法治疗慢性疼痛患者的疗效.方法 对23例团体CBT治疗组患者实行疼痛科常规住院治疗联合团体CBT治疗,对照组仅采取疼痛科常规住院治疗;全部患者在治疗前和出院时进行90项症状清单(SCL-90)及简明疼痛量表(BPI)评分.结果团体CBT治疗组SCL-90躯体化、抑郁、焦虑、精神病性及其他项目分值治疗前后存在显著降低(P<0.01),强迫分值下降(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躯体化分值显著下降(P<0.01),抑郁及其他项目分值降低(P<0.05);治疗组BPI疼痛强度因子减分差值更大,但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扰日常生活因子减分两组存在显著差异,治疗组比对照组更为有效(P<0.01).结论 团体认知行为心理治疗可改善腹性疼痛患者的精神状态以及对疼痛的适应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成晓洁;张荣;喻小念;孙茜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1例胆道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胆道残留结石手术配合及护理体会

    随着胆道镜技术的普及与发展成熟,术中经胆道镜下取石术后经T管窦道胆镜下取残余结石成为治疗的首选方法.我院普外科医生大胆应用钬激光技术,为1例胆总管下端1.5cm×1.8cm的巨大残留结石患者行胆道镜下钬激光碎石取石术,手术成功.现将其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刘晓芬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与冠心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亚临床甲减)又称轻度甲状腺功能减退,是指无症状或症状轻微、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正常、仅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升高的临床状态,亚临床甲减诊断主要依赖实验室生化检查.我国人口普查显示[1]亚甲减患病率为1%-6%,随年龄增加而升高,老年人与女性多见.亚临床甲减的主要不良后果是发展为临床甲减和可能致脂代谢等异常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亚临床甲减可能与高胆固醇血症、高血压、吸烟和糖尿病等一样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近来年它们之间关系倍受到关注, 但国内外研究结果并不尽一致,本文就亚临床甲减与冠心病相关研究作一简要综述.

    作者:熊鹏锋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自体髂骨游离移植在26例牙槽嵴裂修复术中的应用

    目的 评价自体髂骨游离移植在牙槽嵴裂修复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自体髂骨的松质骨游离移植修复牙槽嵴裂.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随访并拍摄X线片,观察植骨区的成骨情况.结果 本组26例切口均一期愈合,没有出现植骨区感染、植骨暴露、口鼻瘘复发等并发症.原塌陷鼻底明显抬高,外形改善良好.结论 自体髂骨的松质骨游离移植修复牙槽嵴裂能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作者:孙小春;陈慧丽;刘秋兴;尚萍 刊期: 2011年第06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