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斐
目的 探讨镍铬合金烤瓷牙与钴铬合金烤瓷牙临床生物性能的差异.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2-2006年门诊426例就诊病人,使用镍铬、钴铬合金作烤瓷牙修复体的临床资料.结果 426例共1420颗牙,镍铬、钴铬合金各710颗,在5年临床观察随访中发现引起牙髓病变、牙龈着色萎缩、耐腐蚀性、生物相容性等性能两者有明显差异.结论 在两种金属烤瓷修复体临床应用中,钴铬合金有明显的优异性能,不管是机械性能还是生物学性能都非常突出.
作者:刘晔;雷建伟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患者的诊治方法,以提高诊治水平,减少误诊及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对25例不同妊娠时期合并急性阑尾炎患者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全部病例均在硬外麻下行阑尾切除术,有3例术后放置烟卷引流.无孕产妇死亡,流产1例,新生儿窒息1例,新生儿死亡1例.结论 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者,应及早作出诊断,及早手术治疗.
作者:吴承真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低场MR在颈部创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40例颈部创伤患者MRI影像表现,着重分析椎体骨折与临近组织创伤的关系.结果 40例MRI显示颈椎椎体骨折的患者,伴发椎旁软组织创伤12例,伴发椎体附件骨折及脱位9例,伴发外伤性椎间盘突出6例,伴发单侧椎动脉损伤3例.40例中颈髓信号异常34例,颈髓信号无异常6例.结论 颈部创伤比较复杂,往往同时累及椎体、间盘、脊髓与血管及韧带,形成复合性创伤,在检查时重要的是及时发现脊髓受损,这一点目前只有MRI能做到.
作者:沈巨福 刊期: 2011年第06期
microRNAs(miRNAs)是一类长度约 18-26nt的非编码单链小分子 RNAs,是由具有发夹结构的约70-90个碱基大小的单链RNA前体经过Dicer酶加工后形成,通过与靶基因的3'-UTR的配对,促进mRNA的降解或抑制mRNA的翻译从而抑制其靶基因的表达.虽然miRNA初在线虫研究中被发现[1],但在随后的研究中证实miRNA几乎存在于所有的真核动物中,miRNA广泛参与了生物体多种生理过程,如个体发育,细胞增殖、凋亡和分化,代谢与应激反应的调节,肿瘤的形成等[2].
作者:王福飞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心肌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脂的改变.方法 对50例心肌梗死患者及5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全血高切相对指数、全血低切相对指数、血沉方程K值、红细胞聚集指数、全血高切还原黏度、全血低切还原黏度、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压积、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纤维蛋白原等有关指标进行测定.结果 心梗塞死者各项指标均增高,其中血沉方程K值、红细胞聚集指数、全血低切还原黏度、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压积、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纤维蛋白原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结论 血液流变异常,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纤维蛋白原增高是诱发心肌梗死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者:姚涛;吴达军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新鲜羊膜移植治疗睑球黏连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新鲜羊膜移植手术治疗9例不同原因的睑球黏连患者并进行随访观察.结果 经平均6个月随访观察,所有病例结膜上皮化效果满意,9例眼球黏连手术后完全治愈,1例因双眼包扎诱发青光眼,睑球黏连未见复发.结论 新鲜羊膜移植治疗睑球黏连安全、有效.
作者:赵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随着胆道镜技术的普及与发展成熟,术中经胆道镜下取石术后经T管窦道胆镜下取残余结石成为治疗的首选方法.我院普外科医生大胆应用钬激光技术,为1例胆总管下端1.5cm×1.8cm的巨大残留结石患者行胆道镜下钬激光碎石取石术,手术成功.现将其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刘晓芬 刊期: 2011年第06期
随着心导管介入技术日益完善,新器械不断涌现,先天性心脏病(CHD)介入治疗作为新的治疗方法广泛应用于临床.我科2002年1月-2008年3月收治CHD390例,经精心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严梅秀;廖萍;胡爱莲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拉西地平对轻中度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及毒副反应.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3月-2009年9月使用拉西地平治疗轻中度高血压152例,初始服拉西地平4mg/d,2周后血压下降不满意,即SBP>140mmHg,和/或DBP>90mmHg时,增加剂量为6mg/d,再观察2周.结果 4周末显效率为63%(96/152),有效率为29%(44/152),总有效率为93%.不良反应少见,仅4例(2.6%)出现面色潮红,4例(2.6%)有轻度头胀,无一例因不良反应而中断治疗.结论 拉西地平治疗轻中度高血压有良好效果,副作用少,患者依从性好,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周四清;邓志士 刊期: 2011年第06期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 (peroxisome proliferators- activatedreceptor, PPAR)是一类由配体激活的核转录因子,属于核内受体超家族成员.1990 年Issemann等[1]首先发现了这种能被一类脂肪酸样化合物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peroxisome proliferators, PP) 激活, 而被命名为PP 激活受体( 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 PPAR).根据结构的不同,PPAR可分为α、β(或δ)和γ3种类型,其中PPARγ主要表达于脂肪组织及免疫系统,比其他两个亚型有更高的与脂肪特异过氧化物酶增殖子反应单元的亲和力,它在脂肪细胞分化、调节脂类代谢和胰岛素敏感性扮演着重要角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作者:朱凌燕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都昌县产前检查的现状.方法 采取问卷方式收集临床信息.孕产妇入院后由临床医护人员进行相关资料的收集和登记,所获资料应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孕产妇早期产前检查率为63.22%,产前检查次数超过1次的为99.43%高于国家标准,但产前检查次数达到5次及5次以上的仅为54.56%,远低于国家关于农村产前检查次数要求的85%,而且多数孕妇产前检查项目不全.结论 产前检查的次数和项目严重不达标是影响妊娠结局的重要因素.
作者:江秋霞;李咸兴;余月新;石海清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自制微造瘘吸引碎石清石鞘在小儿经皮肾镜取石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2011年2月我科收治小儿肾结石患者38例的临床资料,均在B超引导定位下,采用自制微造瘘吸引碎石清石鞘对患儿施行经皮肾镜取石术,观察手术时间,术中肾盂内压,结石清除率,并发症发生率等情况.结果 均为一次一个通道取石,取石时间平均27min,术中肾盂内压为2.5±6.1mmHg之间,结石取净率为94.7%,出血量少.无尿瘘、气胸、腹腔脏器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应用自制微造瘘吸引碎石清石鞘对患儿施行经皮肾镜取石术安全有效,具有手术时间短,肾盂低负压,损伤小,出血量少,恢复快等优点.
作者:钟久庆;宋乐明;刘泰荣;秦文;郭树林;彭作锋;杜传策;朱伦锋;姚磊;胡敏;黄建荣;杨忠圣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经阴道彩超在宫腔残留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78例人流术后、产后、药物流产及中期妊娠引产后阴道流血超过两周的患者,进行经阴道彩超检查,发现宫腔内异常团状回声,观察其二维图像和团块内、子宫肌壁的彩色血流及多普勒频谱;根据清宫组织的病理结果显示为残留的绒毛组织、变性的绒毛组织.结果 残留绒毛组织内部及相邻的子宫肌壁血流信号丰富;变性的绒毛组织内部少量血流信号,相邻的子宫肌壁血流信号丰富.结论 经阴道彩超在宫腔妊娠组织残留的诊断中的应用,诊断符合率达100%,因此,临床诊断疑宫腔残留的患者,因首选经阴道彩超检查.
作者:易斐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总结探讨结肠梗阻临床特点及影像表现特征,提高增强CT对结肠梗阻的诊断,并协助临床对肠缺血的程度做出准确的评估.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5月-2010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结肠梗阻病例48例增强CT资料.结果 48例结肠梗阻中,25例结肠肿瘤,8例乙状结肠扭转,3例肠绞窄,2例术后肠粘连,3例门静脉或肠系膜血栓,1例股疝,3例麻痹性肠梗阻,1例克罗恩病,2例慢性结肠憩室炎.有11例出现肠壁水肿,其中有2例增强CT见局部肠管基本无强化,1例出现肠壁积气.结论 增强CT对结肠梗阻的病因、部位诊断及对肠缺血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宣虹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骨髓转移癌的临床特点及发病机制.方法 对16例确诊为骨髓转移癌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白细胞计数增高3例(占18.75%),贫血12例(占75%),血小板数量减少8例(占50%),骨痛14例(占87.50%),发热7例(占43.75%),乏力6例(占37.50%),淋巴结肿大6例(占37.50%),出血4例(占25%),外周血涂片见幼稚细胞2例(占12.50%),铁蛋白增高13例(占81.25%),碱性磷酸酶增高13例(占81.25%),乳酸脱氢酶(LDH)增高8例(占50%),血沉增高7例(占43.75%),MRI检查发现骨质破坏及异常信号灶、病理性骨折3例(占18.75%).骨髓涂片或活检发现成团的癌细胞.结论 骨髓象的检查能为骨髓转移癌的诊断提供细胞学依据.
作者:杨烨毓;汤爱萍;李慧慧;余莉;杨碧云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对比研究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minimally invasion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MPCNL)与标准经皮肾穿刺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一期多通道治疗铸型结石的安全性与疗效.方法 2008年2月-2011年2月期间,选取54例铸型结石患者进入随机对照实验,其中MPCNL组29例,PCNL组25例,分别行经皮肾取石术治疗.结果 MPCNL 组结石清除率89.7%,PCNL组结石清除率68%;MPCNL组24.1%患者需要辅助治疗,而PCNL组60%患者需要辅助治疗;总的并发症发生率,MPCNL组为37.9%,PCNL组为52%.结论 在并发症相似的情况下,MPCNL一期多通道治疗铸型结石较PCNL结石清除率高,患者需要辅助治疗少,是安全可靠的.
作者:周鸿益;邹安荣;林志铭;钟文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PPP1R3mRNA基因突变与直肠癌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RT-PCR技术检测53例直肠癌癌肿组织、第一枚淋巴结和复发/转移灶中PPP1R3mRNA基因的表达.结果 有62%(33/53)的直肠癌组织中出现PPP1R3mRNA基因的异常,而正常对照结肠壁组织无PPP1R3mRNA基因的异常.依据术后病理所确定的淋巴结有无转移状态,有淋巴结转移者PPP1R3mRNA基因突变率为66%(23/35),比无淋巴结转移者异常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PPP1R3mRNA基因异常率与直肠癌患者的性别、年龄、癌肿的形态及部位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癌细胞分化程度、TNM分期、癌肿的大小、浸润深度、有无局部及远处转移有显著性差异(P<0.05).复发/转移组织中PPP1R3mRNA基因异常率更高.结论 直肠癌PPP1R3mRNA基因异常与癌细胞的局部浸润和淋巴结转移的有无等生物学行为有一定相关,术前可用于判断直肠癌的局部浸润状况和淋巴结转移的有无、术后用于预测局部复发和淋巴结转移可能起到一定的判断作用,特别是对Ⅱ期者更有意义.
作者:黄凌敏;朱培谦;毛盛勋;沈威;杨刚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目前门诊及住院患者尿路感染情况.方法 对126例尿路感染病人的性别发病率、门诊及住院病率、尿路感染类型、病原菌种类进行分析.结果 尿路感染女性发病率(69.84%)高于男性(30.16%);与门诊比较,住院患者无症状尿路感染、复杂性尿路感染明显增多且革兰氏阳性致病菌的比例较高.结论 无症状尿路感染、复杂性尿路感染多见于住院患者且其致病菌中革兰氏阳性菌所占比例较高.
作者:傅艳群;兰垂秋;周冬林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参照<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Chinese DRIs>对中国南极考察越冬队员营养摄入基本状况进行现场调查与分析.方法 研究对象为中国第24、25次南极考察队越冬队员,共34名,均男性,自由饮食,采用记账法和称重法对考察队员进行膳食调查,然后根据食物成分表计算出每人每日能量和各种营养素摄入量.一年共进行4次.结果 禽肉类摄入量等显著超过(中国DRIs)建议摄入量;蔬菜、水果、奶类摄入显著低于(中国DRIs)建议摄入量.能量、蛋白质和脂肪摄入量显著超过(中国DRIs)建议摄入量,维生素A1、B1、B2、C显著低于(中国DRIs)建议摄入量.结论 南极考察队员蛋白质脂肪等摄入过高与南极特殊寒冷气候相关.维生素类摄入过低与食品供给条件相关.
作者:余万霰;徐群英;朱建华;陈绍平;卢明巍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内科胸腔镜在诊断老年不明原因胸腔积液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德国STORZ内科电子胸腔镜对19例老年不明原因胸腔积液患者进行胸腔镜检查,术中对可疑病变部位进行直视下多点活检,明确胸腔积液成因,比较镜下表现与病理结果相关性,评价手术的安全性.结果 19例不明原因胸腔积液患者中病理确诊17例,诊断阳性率89.4%,其中结核病6例(32%),转移性腺癌6例(32%),鳞癌3例(16%),淋巴瘤1例(5%),恶性胸膜间皮瘤1例(5%),2 例阴性结果病例中病理1例提示炎性纤维素性渗出,1例提示炎性坏死样物质,细胞结构不清,组织HE染色400倍光镜下见有霉菌;所有病例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老年不明原因胸腔积液患者经内科胸腔镜检查诊断阳性率高、安全、微创、有效,可作为临床常规诊断手段进行推广.
作者:童建林;唐从发;汪明雪 刊期: 2011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