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乌司他丁对脓毒症大鼠外周血单核细胞NF-κB活性的影响

梁宇锋;谭鑫

关键词:乌司他丁, 脓毒症, 核因子-κB
摘要:目的 观察乌司他丁对脓毒症大鼠外周血单核细胞中NF-κB蛋白及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60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n=20),阳性对照组(B组,n=20)以及乌司他丁治疗组(C组,n=20).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制作大鼠脓毒症模型.采用生理盐水或乌司他丁注射液每12h重复腹腔注射,并于术后0、6、12、24、48、72h分别取尾静脉血2ml,采用RT-PCR和ELISA检测外局血单核细胞中NF-κB 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 A组大鼠在各个时间点NF-κB mRNA及蛋白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B组脓毒症大鼠在6h后开始升高,24h达到峰值,随后开始下降,至72h时NF-κB mRNA及蛋白表达仍高于0h(P<0.01);C组变化趋势与B组相同,24h达到峰值,但各个时间点NF-κB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低于B组(P<0.01).结论 乌司他丁能有效抑制NF-κB mRNA及蛋白的表达.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维持化疗的新进展

    化疗是晚期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第三代新药联合铂类的两药化疗方案是初治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标准一线治疗方案,与佳支持治疗比较,中位生存期延长2个月,1年生存率提高10%.

    作者:赵建国;熊建萍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血清AFP与胃癌临床病理间关系分析

    目的 探讨血清AFP与胃癌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增强对血清AFP阳性胃癌的认识.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我院2008年1月~9月收治的152例胃癌患者血清AFP值,观察AFP阳性胃癌与AFP阴性胃癌临床病理间的差异.结果 胃癌患者中血清AFP阳性的表达率为14%,患者性别、年龄、肿瘤位置及直径在血清AFP阳性与阴性胃癌间无显著差异(P>0.05);浸润深度、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肝转移在血清AFP阳性与阴性胃癌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血清AFP阳性胃癌临床病理特殊,恶性程度高,易出现淋巴结、肝转移.AFP应作为胃癌患者术前的常规检查.

    作者:彭志强;熊建萍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165例小儿血液透析的护理体会

    血液透析是目前抢救小儿肾功能衰竭,急性药物、毒物中毒的主要抢救措施之一.但由于小儿本身生理特点,血容量相对少,各脏器功能脆弱,血液透析中并发症和危险性较成人高,因此,在血液透析治疗中应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才能确保透析安全和治疗效果.我院血透室针对小儿的生理特点,在透析治疗中实施与成人不同的护理方法,于2001年9月~2008年7月对165例患儿成功地进行了650人次血液透析,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黄心影;熊筠;黄海霞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左乙拉西坦治疗小儿癫痫新进展

    癫痫是一种发病率较高、危害性较大的神经系统疾病,全世界约有500万人患病,半数以上在10岁以内起病,多数需长期服药或终生服药,故小儿癫痫的用药一直是儿科研究的重点.左乙拉西坦(leve-tiracetam LEV)是一种新型的抗癫痫药,1998年在欧洲及美国上市,在治疗难治性部分发作及继发性全面发作的成人患者,疗效优于其他抗癫痫药物(AEDs)[1].本文拟就其在小儿癫痫治疗的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李军华;杨文忠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经皮球囊主动脉瓣成形术的护理配合

    主动脉狭窄常见病因为先天性、风湿性及老年退行性病变,大多数病人早期症状不明显,晚期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心绞痛,晕厥等症状,生活质量差.

    作者:周云英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Caveolin-1蛋白在急性白血病中表达的研究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AL)初次诱导化疗缓解前后caveolin-1蛋白表达的变化及Caveolin-1蛋白的表达与AL分型的关系.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65例AL患者及10例正常对照组Caveolin-1蛋白的表达.结果 65例初治组AL患者表达Caveolin-1蛋白的阳性细胞率(2.31±3.62)%、平均荧光强度(69.88±21.17),分别较10例正常对照组的阳性细胞率(77.50±1.76)%、平均荧光强度(289.87±7.92)明显下降(P<0.01):38例AL患者诱导化疗缓解后表达Caveolin-1蛋白的阳性细胞率(3.03±3.87)%与初治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平均荧光强度(152.74±25.81)较初治组明显升高(P<0.01).各种类型的急性白血病表达Caveolin-1蛋白的阳性细胞率、平均荧光强度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急性白血病的Caveolin-1蛋白表达水平较正常人明显下降.且AL初次诱导化疗缓解后Caveolin-1蛋白的表达较初治时有所恢复,提示Caveolin-1蛋白的高表达可能与AL患者预后有关.

    作者:程荣辉;张荣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6例子宫平滑肌脂肪瘤的超声分析

    目的 探讨子宫平滑肌脂肪瘤的超声诊断及临床特征.方法 结合临床资料,对病理证实的6例子宫平滑肌脂肪瘤的超声图像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例患者发生于绝经后的老年女性,超声表现为高回声,内未见血流信号,边界清晰,后方回声衰减.结论 子宫平滑肌脂肪瘤的超声及临床有一定的特征性.

    作者:易春林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复方苦参注射液合并化疗治疗晚期乳腺癌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合并化疗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方法 将118例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单纯化疗组采用长春瑞滨联合吉两他滨方案治疗:长春瑞滨25mg/m2静滴,第1、8d;吉西他滨1000mg/m2静滴30 min,第1、8d;每3周为1周期.每周期评价疗效同时记录不良事件.岩舒加化疗组,岩舒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20d为1个周期,连用2个周期,同时加用化疗药,方案同化疗组.结果 生存质量改善情况,岩舒加化疗组生存质量改善率为43.7%,单纯化疗组为18.5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疼痛缓解情况,岩舒加化疗组有效率80%,单纯化疗组为33.3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岩舒加化疗组有效率略高于单纯化疗组,但统计学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复方苦参注射液合并化疗治疗晚期乳腺癌疗效较好,毒副反应较轻.

    作者:宋荣峰;万以叶;程楚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螺旋CT三维重建在寰枢关节脱位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寰枢关节脱位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20例寰枢关节脱位患者行X线、常规CT检查.11例行螺旋CT三维重建,包括表面遮盖法、多层面重建(MPR)法及2例行MRI检查.结果 寰枢关节半脱位10例,可疑脱位4例,全脱位3例,旋转脱位3例.结论 影像学检查是诊断寰枢关节脱位的主要方法,具有确诊的临床价值,而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SSD)法显示脱位征象更清楚、直观.

    作者:胡俊松;刘刚;杨志宏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艾滋病患者两种途径抽取动脉血穿刺成功率的比较

    血气分析是艾滋病患者治疗过程中一种常用的检查方法,虽然临床护士懂得如何进行隔离,但实际接触患者的血液时还是有胆怯心理.

    作者:胡小萍;粱立超;钟苹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舒血宁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合并心肌损害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舒血宁在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合并心肌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0例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按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治疗组使用舒血宁与常规解毒等治疗,对照组以1.6二磷酸果糖(FDP)保护心肌及常规解毒等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舒血宁在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合并心肌损害的疗效较好,可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治愈率.

    作者:汪金宇;潘春记;杨德辉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急性支气管炎超声雾化后吸痰疗效观察

    超声雾化是治疗急性支气管炎临床常用的给药途径之一.自2007年以来,本科对临床急性支气管炎患儿给予超声雾化后吸痰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本院儿科2007年10月~2008年2月患者有不同程度急性支气管炎的住院患儿100例,随机抽样分为2组,冶疗组50例,其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1个月~3岁;对照组50例,其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1个月~3岁.

    作者:李景匀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子宫动脉介入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疗效分析

    目的 总结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22例子宫肌瘤患者均为肌壁间瘤,其中单个18例,多发4例.术前测量瘤体体积约为30~300cm3;均有临床症状;病史长达2~10年.平均6年.利用彩用多普勒超声和CT测量栓塞前后瘤体的体积,作为临床疗效分析的依据.结果 栓塞3个月后,所有病例临床症状明显改变.14例B超复查肌瘤较治疗前缩小25%~75%:3例经CT复查肌瘤缩小20%~60%.2例未检测到子宫肌瘤;1例经B超复查瘤体无明显缩小.结论 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手术简便容易、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小斌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卵巢囊性肿瘤的多层螺旋CT诊断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在卵巢囊腺瘤和囊腺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5年3月~2008年8月经手术和病理证实使用多层螺旋CT诊断的16例卵巢囊腺瘤的CT影像资料.结果 浆液性卵巢囊腺瘤8例(其中单房性浆液性囊腺瘤5例、浆液性乳头性囊腺瘤3例),且见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瘤内钙化1例.黏液性卵巢囊腺瘤6例,交界性黏液性卵巢囊腺瘤1例,浆液性卵巢囊腺癌1例(双侧卵巢发病).术前诊断14例(87.5%),误诊2例(12.5%).结论 多层螺旋CT能很好显示卵巢囊腺瘤、囊腺癌的特征,在鉴别诊断良恶性卵巢囊腺肿瘤上有价值.

    作者:古君海;陈慧玲;罗新忠;刘小华;彭国兰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老年人术后疼痛管理不足的常见原因

    随着社会老龄化、人均寿命的延长以及医学技术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选择手术作为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其术后疼痛管理也成为康复过程中一个关键的问题.术后有效的镇痛可明显降低应激反应,减少并发症,有利于术后康复[1].

    作者:邓迎春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230例儿童口腔急症的分析

    目的 总结儿童口腔急症的发病特点.方法 收集急症病例230例,记录年龄、性别、类型、发生部位,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儿童急症性质存在性别、年龄方面的差异.龋源性疾病所占比例高,唇及面部等暴露部位易受创伤.结论 对于儿童口腔急症,应结合各年龄组的发病特点,宣传教育、预防和早期治疗.

    作者:刘蔚;马行健;胡翰青;陈昶;李明达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31例女性急性右下腹痛误诊为阑尾炎的原因分析

    目的 分析临床上将女性右下腹痛误诊为阑尾炎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 对2000~2006年女性因急性右下腹痛误诊为阑尾炎而施行手术的31例病例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31例误诊中,妇科急症16例,其他15例.结论 造成误诊主要原因:医生对妇科急症认识不足.

    作者:叶锋;石志习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出院健康教育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为一种以眼压急剧升高并伴有相应症状和眼前段组织改变为特征的一种眼病[1],致盲率极高,为第4位致盲眼病[2].虽然经过药物、手术等治疗,病人症状及体征得到控制,但是,仍有相当一部分病人视功能受到隐匿损害,终导致失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前,多数患者有情绪波动或精神创伤等病史[3].

    作者:邹卫华;赖跃宁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企业医院护理管理难点及对策

    新形势下,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激烈的市场竞争,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理服务范畴的扩大、护理工作的内涵和外延有了新的拓展,从病房到病区,护理管理工作面临很多困难.而企业医院作为非营利性医院,有着自身的特点,如何发挥护理部的职能作用,克服客观因素带来的不利影响,在机遇和挑战中跟上时代发展的需要,从而提高医院护理管理水平,是摆在管理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作者:李蔚;彭艳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经皮导管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23例产后出血者行急诊经皮双侧髂内动脉前干插管术.通过DSA明确出血部位,然后行超选择性用明胶海绵颗粒栓塞子宫动脉.结果 栓塞后立即止血2,例,2例3~5 d大出血逐渐停止;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经皮导管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出血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不仅能挽救患者生命,保留患者子宫,而且具有止血迅速、疗效确切、创伤小、并发症少的优点,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刘宇亭 刊期: 2009年第04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