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的影响

刘琳娜;安海文;李燕林

关键词:血液透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 海螵蛸颗粒剂, 盐酸司维拉姆, 骨化三醇冲击, 高磷血症
摘要: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盐酸司维拉姆、骨化三醇冲击联合海螵蛸颗粒剂口服)对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80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2组均采用盐酸司维拉姆与骨化三醇冲击联合应用,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每餐餐中加服2 g海螵蛸颗粒剂,2组均观察12周.结果 治疗后2组血磷、钙磷乘积、血清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均显著降低(P<0.01或P<0.05).治疗组血磷、钙磷乘积下降较对照组明显(P<0.05),iPTH下降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降低血液透析患者血磷及钙磷乘积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北京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泻肝安神方对睡眠剥夺大鼠学习记忆行为及海马形态的影响

    目的 研究泻肝安神方对睡眠剥夺大鼠学习记忆行为及海马形态的影响.方法 采用对氯苯丙氨酸腹腔注射法诱导大鼠睡眠剥夺模型,分别以不同剂量泻肝安神方及地西泮进行干预.观察大鼠的一般情况、逃逸潜伏期及穿越平台次数.采用HE染色,对各组大鼠海马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 泻肝安神方可延长睡眠剥夺模型大鼠的睡眠时间,降低逃逸潜伏期,增加穿越平台次数,减轻海马锥体层细胞损伤.结论 泻肝安神方可提高睡眠剥夺大鼠受损学习记忆能力,改善海马组织形态.

    作者:刘旭;郭蓉娟;王椿野;史华伟;朱晓晨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王麟鹏针刺逐邪思想述略

    王麟鹏老师通过研习经典,继承先贤,结合自身临床体悟,提出针刺逐邪思想,认为逐邪是针刺的主要作用之一,引邪外出体表是其逐邪的主要途径.对于方法,王师强调穴法逐邪与刺法逐邪两种:穴法逐邪从邪气属性和邪气侵入羁留部位两处考虑;刺法逐邪强调粗针重刺.王师认为以逐邪为务的针刺治疗,其疗程不宜过长,多不应超过3个月,以防逐邪太过而伤正.

    作者:王宝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中医证型与胰岛素抵抗关系研究

    目的 观察并分析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中医证型及胰岛素抵抗情况.方法 统计45例PCOS患者的中医证型,按照中医证候分型标准分为虚证组22例和实证组23例,采用SPSS13.0软件对患者的体重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和激素水平进行分析.结果 肾虚证、脾虚证、肝郁证、痰湿证、血瘀证基本可涵盖45例PCOS患者的主要证型,其中以痰湿证、血瘀证为主的PCOS患者的胰岛素抵抗严重,但相关激素水平无明显差异.结论 痰湿、血瘀与胰岛素抵抗有关.

    作者:徐鸿燕;华苓;朱梅;赵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中风后认知障碍不同状态中医症状的对比分析

    目的 分析中风后认知障碍不同状态症状的差异,探讨认知功能下降的病因病机.方法 多中心协作纳入中风患者共2 614例,分为无认知障碍组1 319例、认知障碍组1 295例,其中认知障碍组又分为轻度认知障碍组553例和轻度痴呆组742例,通过标准化四诊信息采集,观察并比较中医症状及舌象、脉象情况.结果 与中风后无认知障碍组比较,认知障碍组乏力、神疲、夜尿频多、多梦、气短、齿摇、视物模糊、目涩、咳痰、肢倦身重、头晕、麻木、口唇紫暗、腰膝酸软/痛、面色晦暗、耳鸣、舌暗、舌苔腻、脉沉等出现频率增多(P<0.05).中风后轻度认知障碍组和轻度痴呆组间神疲、咳痰、肢倦身重、齿摇、口唇紫暗、目涩、便秘、视物模糊、气短、面色晦暗、舌红、舌苔腻等症状或体征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风后认知功能的下降与元气耗损、肝肾阴精亏虚密切相关.提示本病早期防治应注重补益肝、脾、肾,兼以化痰开窍、活血祛瘀.

    作者:牛焕敏;张允岭;金香兰;陈宝鑫;侯小兵;赵建军;曹晓岚;田军彪;王少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小包装中药饮片智能预调配系统与传统调剂模式对比研究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门诊草药房采用小包装饮片智能配发预调配模式,省却了患者排队交方的麻烦,同时提高药品透明度,方便患者核对药品并根据自身情况增减药味,避免浪费.同时,智能配发系统提高了工作效率,调剂师无需记货位,调配单上的药品按货位排序,调剂差错率低;智能货架使窗口药师找药快速准确,降低发错药的几率;实现了多个窗口发药的可能,使窗口当面核对中药成为现实,患者减少排队取药时间的同时又享受了药师用药交代.

    作者:马爽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醒脾解郁方对抑郁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行为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醒脾解郁方对抑郁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行为和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舍曲林组、中药组,采用21天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建立大鼠抑郁模型,以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价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比较血清、海马炎性因子水平的变化.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糖水偏爱率明显下降,水迷宫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血清、海马IL-1β、IL-6、TNF-α含量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在改善空间学习记忆方面,舍曲林组未见明显作用(P>0.05),中药组则表现出显著的改善作用(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对血清及海马IL-1β、IL-6、TNF-α均有显著逆转作用(P<0.05),舍曲林组对血清、海马IL-6、TNF-α和海马IL-1β有显著改善作用(P<0.05),而对血清IL-1β无明显降低作用(P>0.05).结论 醒脾解郁方对改善抑郁大鼠学习记忆的作用优于舍曲林,可能与其降低抑郁模型大鼠血清、海马IL-1β、IL-6、TNF-α炎性因子的作用有关.

    作者:王椿野;郭蓉娟;朱晓晨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补肺益肾汤治疗肺肾气虚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30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补肺益肾汤治疗肺肾气虚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肺肾气虚型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服用自拟补肺益肾汤,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服用百令胶囊,4周为1个疗程.观察2组中医症状积分变化情况,检测血气分析和肺功能指标,并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明显下降,二氧化碳分压(PaCO2)明显降低,氧分压(PaO2)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FEV1/FVC、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及总有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补肺益肾汤可改善肺肾气虚型COPD稳定期患者的缺氧状态,增加PaO2,减少CO2潴留,使患者症状进一步好转,临床疗效较好.

    作者:寇焰;张晓霞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隐结构法中的中医诠释思路和方法——血管源性轻度认知障碍数据分析

    隐结构法是运用隐树分析提取中医症状分布规律,为辨证分型提供证据的新方法,近年来其已经应用于一些疾病的中医证候研究中.以一组血管源性轻度认知障碍数据为例,对此方法使用过程中的中医诠释思路和方法进行介绍,使隐结构法的操作方法、流程进一步完善、规范,以贴近现代中医证候研究标准化、规范化、定量化的要求,也为血管源性轻度认知障碍中医证候规范化研究奠定基础.

    作者:傅晨;张连文;陈宝鑫;金香兰;郭蓉娟;陈志刚;郑硕;薛斐然;牛焕敏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武连仲治疗癔症经验总结

    武连仲教授认为癔症为情志所伤,其临床表现以抑郁、癫狂、反应迟钝、反应过敏、喜怒无常、哭笑不休等精神症状为重点;心主神明,故主要责之于心.病机以心窍被蒙、神机逆乱为本,局部经气阻滞为标;治疗原则以开窍醒神为主,通经导气为辅;治疗选穴以内关、人中为主穴,内关采用提插泻法,人中采用雀啄泻法,局部根据症状随证选穴.

    作者:李雅杰;高其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2011-2013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骨伤科中成药用药分析

    目的 了解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骨伤科中成药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金额分析法和药物使用频度(DDDs)分析法统计分析我院2011-2013年骨伤科中成药品种销售金额、DDDs及日用药金额,以半年为单位进行比较.结果 2011-2013年骨伤科中成药用量呈上升趋势,日用药金额下降,消痛贴膏在2012年下半年较2011年同期增长75.73%.结论 我院骨伤科中成药品种使用比较合理,但存在销量异常增长的现象.

    作者:吴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王庆国运用半夏泻心汤及合方治疗脾胃病经验

    王庆国教授临证善于运用半夏泻心汤及合方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王师强调紧抓“心下痞满”的主症,重视“寒热错杂”“胃热脾寒”的病机特点,将辨病和辨证有机结合,推崇合方应用,临证多合用百合乌药汤、柴胡桂枝干姜汤、旋覆代赭汤等.其病机认识、临床药理实验研究、药物配伍化裁、辨治特色等方面,对临床均有指导作用.

    作者:赵琰;王雪茜;王国力;赵妍;刘文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补肾填精法对阿尔茨海默病小鼠PI3 K/Akt通路激活及氧化应激的影响

    目的 探讨补肾填精法对阿尔茨海默病(AD)小鼠脑组织氧化应激及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 雄性APPsw/PS1△E9转基因小鼠,灌服地黄饮子水煎液150天.避暗实验检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检测小鼠脑组织中Akt、GSK-3β的磷酸化水平,Bax、Bcl-2蛋白表达,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 地黄饮子可显著延长AD小鼠进入暗室的潜伏期并减少错误次数,提高SOD、GSH-PX活性,降低MDA含量,促进Akt、GSK-3β激活,降低Bax/Bcl-2比值(P<0.01或P<0.05).结论 地黄饮子可通过激活PI3K/Akt通路,抑制AD小鼠脑内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保护线粒体,改善学习记忆.

    作者:马涛;闫妍;张允岭;郑宏;王新祥;王永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益肾化浊法对慢性脑缺血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缺血损害的影响

    目的 观察益肾化浊法对慢性脑缺血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缺血损害的影响.方法 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阻断法建立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用聪圣颗粒对大鼠进行干预.水迷宫图像软件分析系统记录大鼠运动轨迹、逃避潜伏期、穿越平台次数及在各象限停留时间,HE染色观察大鼠脑组织海马病理形态学改变.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运动轨迹以边缘式和随机式为主,其逃避潜伏期延长(P<0.05),穿越平台次数减少(P<0.05),HE染色示海马神经细胞损伤严重.与模型组比较,聪圣颗粒中、高剂量组大鼠逃避潜伏期缩短(P<0.05),穿越平台次数增多(P<0.05),HE染色示海马神经细胞损伤明显减轻.结论 益肾化浊法能够改善血管性痴呆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减轻海马组织的病理损伤.

    作者:王建伟;金香兰;刘雪梅;梁晓;闫妍;郑宏;张允岭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盐酸司维拉姆、骨化三醇冲击联合海螵蛸颗粒剂口服)对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80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2组均采用盐酸司维拉姆与骨化三醇冲击联合应用,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每餐餐中加服2 g海螵蛸颗粒剂,2组均观察12周.结果 治疗后2组血磷、钙磷乘积、血清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均显著降低(P<0.01或P<0.05).治疗组血磷、钙磷乘积下降较对照组明显(P<0.05),iPTH下降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降低血液透析患者血磷及钙磷乘积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作者:刘琳娜;安海文;李燕林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更年期心脏神经症中医辨治体会

    心脏神经症多见于更年期女性,发病与心、肝、脾、肾有关,始于肾、伤于脾、发于肝、显于心,常见心肾不交、脾虚肝郁、气血不足、痰瘀内阻证,治以交通心肾、济既水火、健脾益气、疏肝养血,常配合活血化瘀、化痰宁心治疗.

    作者:张庆;樊永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研发项目管理研究初探

    针对目前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研发的难点,将ISO9000质量管理标准的管理方法应用于医院中药制剂研发管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与管理学的方法和手段,构建符合中药制剂研究特点的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研发管理模式,并通过中药制剂研究项目验证和评价进一步完善,提高中药制剂注册研发质量.

    作者:路遥;裴桂芳;刘文娜;石磊;杨翓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肛周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肛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0例.对照组予肛周常规护理,干预组按中医护理临床路径进行护理干预,干预时间为40天.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患者各项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每日腹泻次数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肛周黏膜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护理临床路径提高了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满意度,能有效改善患者肛周黏膜情况.

    作者:周洁莹;杨敏;沈王芳;吴水芬;胡洁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疏肝清热健脾法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探讨

    通过对广泛性焦虑症的病因病机分析,指出广泛性焦虑症的发病与肝脏关系密切,且肝郁化火脾虚证是临床上的常见病机,治疗应用疏肝清热健脾法,进而分析本病的用药特点,以及临证用药的加减方法.

    作者:徐硕;唐启盛;赵瑞珍;王雯龙;杨歆科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芍甘附子汤加味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滑膜血管生成抑制因子干预作用的机制研究

    目的 研究芍甘附子汤(SGFZ)加味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滑膜内皮抑素(ES)、血管生成抑素(AS)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健康雌性Wistar大鼠60只,分为正常组10只和造模组50只,采用牛Ⅱ型胶原与完全弗氏佐剂建立大鼠CIA模型.造模成功后分组,正常组、模型组给予等量蒸馏水灌胃,雷公藤多甙组按8.75 mg/(kg·d)灌胃,SGFZ加味小、中、大剂量组依次按每毫升药液含0.708、1.42、2.83 g生药灌胃,均为每日1次,连续给药28天.造模后第0、14、28、42、56天观察大鼠关节炎指数(AI),灌胃治疗结束后Western blot法检测ES、AS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造模组AI评分显著升高(P<0.01);经药物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雷公藤多甙组与SGFZ加味大、中剂量组AI评分降低(P<0.0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ES、AS蛋白表达水平均下调(P<0.01);与模型组比较,雷公藤多甙组和SGFZ加味各剂量组ES蛋白表达水平均上调(P<0.01),SGFZ加味大、中剂量组AS蛋白表达水平上调(P<0.01).结论 SGFZ加味可有效改善CIA大鼠关节肿胀程度,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ES、AS蛋白表达水平有关.

    作者:袁芳;朱跃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四妙勇安散湿敷联合远红外线照射防治胺碘酮所致静脉炎的护理观察

    目的 观察四妙勇安散湿敷联合远红外线照射防治胺碘酮所致静脉炎的护理效果,从中医角度探索化学性静脉炎的有效防治方法.方法 将输注胺碘酮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试验组采用四妙勇安散湿敷联合远红外线照射静脉局部,对照组仅使用远红外线照射静脉局部,5天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患者静脉炎发生情况、治疗效果.结果 2组静脉炎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静脉炎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四妙勇安散湿敷联合远红外线照射对于预防输注胺碘酮所致的静脉炎效果不明显,但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高小平;李春兰;刘红鑫;姚云霞;朱雪清;孙蕊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北京中医药杂志

北京中医药杂志

主管:北京中医

主办:北京市中医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