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钊;龚玲;邹长林;张薛榜;谢聪颖
目的 探讨胰头实质性占位病变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36例胰头占位病变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前均不能明确诊断.术中探查结合术中穿刺、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明确诊断为胰头癌22例,慢性胰腺炎9例;行Whipple手术15例,PPPD术3例,Beger术3例,胰腺部分挖除+胰管空肠侧侧吻合2例,姑息性手术13例.术后误诊2例,发生胰漏2例.结论 术中的定性诊断,是制定治疗胰头占位病变的关键.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可提高患者的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
作者:李忠铭;雷自强;林志铭;罗满生;彭放根;吴红;谭红育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提高对GISTs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12例GITs病例的临床及CT资料.结果 病灶位于胃6例,小肠3例,食管、升结肠、肠系膜各1例;良性2例,交界性2例,恶性8例;12例中9例向腔外生长,8例肿块直径>5 cm,肿块内常见出血、坏死、囊变;肿块实质部分强化明显,囊变、坏死部分不强化,静脉期强化较动脉期显著.肿块内伴发含气液平2例,肝脏转移2例,区域淋巴结未见明显增大,所有病例均未见肠梗阻征象.结论 CT对CISTs诊断有一定价值,有时与平滑肌瘤、神经源性肿瘤鉴别困难,确诊需要结合免疫组化检查.
作者:周胜法;方必东;许崇永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甲状腺疾病的价值.方法 分析了287例甲状腺疾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和结果,并与病理及实验室对照.结果 甲状腺恶性病变诊断符合率为84.6%(11/13),良性病变的诊断符合率为95.6%(262/274).结论 应用二维声像图特征,结合彩色多普勒及脉冲多普勒血流参数测值,可以做出较准确的诊断.
作者:杨文香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雾化吸入硝酸甘油对慢性肺心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将60例符合条件的慢性肺心病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雾化吸入硝酸甘油,3d后观察二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73.3%,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显效率为46.7%,总有效率为67.2%,治疗后二组疗效对比,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5).雾化吸入硝酸甘油10 min、60 mim、1 d、2 d和3 d右室射血前期(RPEP)/加速时间(AT)、肺动脉平均压(PAMP)均较吸入前基础值明显下降(P<.05).而HR、平均动脉压(MAP)、肺动脉峰值血流速度(PA)及雾化吸入硝酸甘油后与吸入前基础值相比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雾化吸入硝酸甘油可以降低慢性肺心病肺动脉高压,改善肺动脉高压患者肺循环的血流动力学,而对体循环无明显影响.
作者:李赞华;曾柳芽;杨桔英;黄建华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甲状腺转移癌的CT表现及CT诊断价值.方法 6例甲状腺转移癌中,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2例经细针穿刺细胞学证实.原发食道癌2例,肺癌、直肠癌、恶性黑色素瘤、肉瘤各1例.CT平扫加双期增强扫描.结果 单发结节型4例,表现为甲状腺叶内单个结节状低密度灶,重度强化,但仍呈相对低密度,边缘清楚或部分模糊,其中1例伴颈淋巴结转移及边缘强化.多发结节肿大型2例,表现为甲状腺显著肿大伴内多发结节低密度灶,不均强化伴内不规则坏死区,其中1例伴有粗钙化灶.结论 甲状腺转移癌CT表现多种多样,单发结节型,多发结节肿大型,厚壁囊变型,病灶内可伴钙化及有颈淋巴结转移,与原发性甲状腺良恶性病变CT表现相似,无特征性,确诊需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化.但有恶性肿瘤既往史,年龄大于50岁,CT发现甲状腺单发结节、多发结节肿大或厚壁囊性灶的患者应考虑甲状腺转移癌可能,CT能为临床提供转移灶更多的影像学信息及有无同时伴颈淋巴结转移,邻近器官的推移、侵犯.
作者:赵余祥;罗小平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并积极探索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静脉输注治疗重症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和新途径.方法 在74例重症型颅脑损伤(GCS评分6~10分)急性期患者的治疗当中运用依达拉奉静脉输注,疗程2周,随访6~24周,通过颅脑CT影像检查比较脑肿胀、脑水肿等病变变化情况.结果 66例患者脑挫裂伤及其周围水肿灶明显缩小,平均GCS在5周后均达12分以上,GOS评分提高,随访24周ADL分级均达Ⅰ~Ⅱ级:另8例患者脑水肿在5周的住院期间消除较前缓慢,但反映其伤情预后的ADL分级也有所提高.结论 静脉输注依达拉奉的方法在重症型颅脑损伤急性期的救治中作用明显,能够改善其治疗预后,且安全有效,无不良反应.
作者:唐尤佳;罗林;淦作松;梅珍;陈希兰;胡健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旨在探讨高容量血液滤过(HVHF)对危重烧伤患者炎症介质的影响.方法 选择全身炎症反应综合诊断确立的危重烧伤患者36例,随机分为HVHF组及对照组.对照组常规烧伤治疗,HVHF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高容量血液滤过.HV肿组于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取外周血检测3种细胞因子.两组均作APACHEⅡ评分.结果 HVHF组外周组血TNF-a、IL-6、IL-8浓度均于治疗4 h后下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1);HVHF组治疗后APACHEⅡ评分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HVHF能够清除烧伤患者体内炎症介质,改善预后.
作者:张守忠;潘拥军;柏士平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对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我科2002年10月~2005年10月间,手术前超声检查、手术后病理证实的85例急性阑尾炎患者进行分析.结果 超声对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显示率为63.8%,对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急性坏疽性阑尾炎、阑尾穿孔及阑尾周围脓肿显示率较高.急性阑尾炎总显示率为77.6%.结论 超声可以为诊断阑尾炎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王文元 刊期: 2007年第02期
临床上可见急性白血病、恶性肿瘤等可累及骨髓引起骨髓坏死,预后凶险.我院曾遇到2例骨髓坏死,1例为急粒,1例为恶组伴发骨髓坏死,现报告如下. 1 病例报告例1,男,42岁,农民,住院号191437.患者于2003年9月3日晚突感双侧腰腿部剧烈疼痛难以忍受,且双下肢麻木站立不稳,行走困难,活动时疼痛加剧.
作者:伍柏青;陈世林;张水生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比较3种不同的麻醉方法用于甲亢的麻醉效果.方法 Ⅰ组患者用罗哌卡因行双侧颈丛组滞:Ⅱ组用咪唑安定等诱导插管,术中以芬太尼等间断静注,异丙酚持续泵入和吸入异氟醚维持麻醉;Ⅲ组先按Ⅰ组行颈丛组滞,再按Ⅱ组方法复合气管内全身麻醉.结果 Ⅲ组术中平稳,无需追加药,全麻药用量少.结论 颈丛阻滞复合气管内全身麻醉效果好.
作者:黄自生;李平安;黄洁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创伤患者血糖情况与创伤严重程度以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120例创伤患者,于伤后来诊时即刻取样检测血糖水平,并给创伤严重度评分(ISS评分),根据血糖情况分为正常组(3.6~6.1 mmol/L)、中间组(6.2~11.1 mmol/L)、高血糖组(11.2~18 mmol/L)、超高血糖组(>18 mmol/L),统计组内严重创伤患者(ISS评分≥20)以及死亡情况.结果 高血糖组和超高血糖组的创伤患者较正常组与中间组ISS评分及死亡率均明显增高,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严重创伤患者创伤后体内血糖水平明显增高,血糖的高低与创伤程度呈正相关关系,与预后呈负相关关系.
作者:刘晓洪;王晓勇;石莹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心脏移植中供心切取护理配合及供心心肌保护方法,以缩短供心的采取时间,尤其是热缺血时间,使供心得到有效的保护,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方法 回顾总结了1997年6月~2005年10月我院14例心脏移植中的供心手术配合及保护方法.结果 14例患者开放循环后,13例心脏自动复跳,1例电击复跳,长生存时间近9年.结论 此方法可获得有效的心肌保护.
作者:过湘钗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CT对成人肠套叠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5例成人肠套叠的CT表现.结果 15例成人肠套叠的原因分别为:恶性病变包括结肠癌3例,淋巴瘤2例,转移瘤1例,共6例(6/15);良性病变包括血管瘤2例,粘膜下脂肪瘤4例,平滑肌瘤2例,结肠息肉1例,共9例(9/15).表现为小肠-结肠套叠5例,小肠型肠套叠3例,结肠-结肠型肠套叠7例.CT直接征象:靶征12例,彗星尾征7例,肾形征4例,其间肠系膜脂肪套入形成半月形或环形征象9例,如套入部与鞘部肠壁间的气体则形成偏心或外周气泡6例;间接征象:肠壁增厚7例,近侧肠腔不同程度的扩张9例,肠梗阻6例,邻近肠系膜或筋膜浸润1例.CT发现原发病8例(8/15).结论 CT对成人肠套叠的诊断有重要价值,并为术前病因诊断提供重要参考.
作者:陈祖华;余日胜 刊期: 2007年第02期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晚期出现的特发性高血压综合征,是导致孕产妇和围产儿发病率和死亡率升高的重要原因,其发病率高达7%~10%,其病因尚无定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病因可能为内皮细胞的损伤或功能紊乱,随着后基因时代的到来,人们研究发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遗传因素也有重要的关系.近年来有研究显示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活性的变化可能导致血高同型半胱氨酸,从而引起内皮细胞损伤或内皮功能的紊乱,由此推测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可能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有关.本文章就近年来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樊李平;付芬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调查分析心胸外科监护室患儿机械通气非计划性拔管(UEX)的原因,并提出有效的护理对策.方法 调查分析2003~2005年在我科监护室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103例患儿,记录发生UEX的次数,当时可能发生的原因和机械通气的方式,发生UEX后对患儿的影响及处理方法.结果 有8例(7.77%)患儿发生UEX,6例(75%)属于自行拔管,1例(12.5%)因不全性喉痉挛而紧急拔管,1例(12.5%)因使用镇静药不充分,患儿烦躁,气道分泌物多致气管插管意外滑脱(气管插管下口在咽喉部)后,严重缺氧致昏迷并死亡.6例患儿需重新置管,2例患儿可以提前脱机,1例死亡,其余7例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痊愈出院.结论 UEX的发生使再插管率明显提高,不必要地延长了患者的住院时间,还相应地增加了治疗费用,若处置不当,还可能发生医疗纠纷,只有充分认识UEX发生的原因及危害性,并采取经鼻插管方式,正确固定气管插管,适当的肢体约束,合理使用镇静剂,规范护理操作程序,做好患儿的心理护理等有效的护理对策,这样才能使UEX发生率降到低限度,确保患儿的生命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陈美芳;钟迎梅;李丽珍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1652例急诊创伤患者的早期辅助检查的合理性及科学性.方法 对创伤病例进行现况调查,所得资料建立数据库进行描述性分析,并用统计学进行处理.结果 本组平均每例作了1.88次辅助检查,其中55.75%的患者做了X线检查,阳性率36.81%;37.71%的患者做了CT检查,阳性率为21.51%;27.54%的患者做了B超检查,阳性率为23.52%;13.14%的患者检查了血常规,阳性率25.35%.结论 应严格掌握辅助检查的指征,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免增加医疗费用.
作者:王顼;顾基伟;徐罗刚;范文慧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总结急性脑梗死的治疗经验.方法 将前列地尔200 μg,阿魏酸钠0.2 g加入生理盐水中静滴,其它治疗方法与常规组相同,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并与常规组比较.结果 治疗组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显著大于常规组.结论 前列地尔加阿魏酸钠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效果好,值得推广.
作者:毛兆矩;毛晓华;王樟云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枪式硅胶印模材料在根管印模中的应用.方法 取实验教学牙模型30副分3组(每组10副)分别用自凝印模塑料、琼脂-藻酸盐印模材料、枪式硅胶印模材料根管印模后制取桩核,就位后采用拉力计来测量3种方法印模制作桩核的固位力.结果 在这三种根管印模方法中以枪式硅胶印模法制作桩核的模型清晰、固位力大(P<0.05),自凝印模塑料制作的桩核就位较困难,固位力差,琼脂-藻酸盐印模法制作的桩核固位力较差.结论 枪式硅胶印模材料在根管印模的操作中方法简便,制作的桩核固位力好,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高海;蒋李懿;梁美莲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合理安全的无痛人流麻醉方法.方法 选择人工流产患者160例,随机分为4组,每组40例,分别为曲马多-丙泊酚组(A组),芬太尼-丙泊酚组(B组),雷米芬太尼-丙泊酚组(C组),单纯丙泊酚组(D组);观察4组麻醉前、麻醉后的MAP、HR、SpO2、术中麻醉效果、术后镇痛效果及丙泊酚用量、清醒时间、离院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 四组MAP、HR、SpO2麻醉后较麻醉前明显下降;A、B、C组的丙泊酚用量显著小于D组(P<0.01),D组麻醉效果与术后镇痛效果明显低于A、B、C组(P<0.05),B、C组的丙泊酚用量显著小于A组(P<0.05);A、B组清醒时间和离院时间明显长于C、D组(P<0.01),且头昏、嗜睡发生率明显高于C、D组(P<0.05);4组恶心、呕吐无明显差异.结论 雷米芬太尼预先镇痛配伍丙泊酚是合理、安全的无痛人工流产麻醉方法.
作者:周建敏;李和;罗小蓉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以长春瑞滨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晚期食管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经病理学确诊的晚期食管癌病人64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2例.治疗组采用长春瑞滨25 mg/m2,静滴,第1、8 d;顺铂30 mg/m2,静滴,第2~4 d;亚叶酸钙0.2及氟尿嘧啶0.5 g/m2,静滴,第1~5 d.对照组除无长春瑞滨外,皆相同.每3周重复1次,连用3周期评定疗效.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62.5%和43.8%,在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P<0.05);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1.3个月和8.7个月;主要毒副作用为骨髓抑制及消化道反应.结论 以长春瑞滨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晚期食管,疗效好,毒性小,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黄印强;吴清艺 刊期: 2007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