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兆矩;毛晓华;王樟云
目的 观察雾化吸入硝酸甘油对慢性肺心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将60例符合条件的慢性肺心病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雾化吸入硝酸甘油,3d后观察二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73.3%,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显效率为46.7%,总有效率为67.2%,治疗后二组疗效对比,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5).雾化吸入硝酸甘油10 min、60 mim、1 d、2 d和3 d右室射血前期(RPEP)/加速时间(AT)、肺动脉平均压(PAMP)均较吸入前基础值明显下降(P<.05).而HR、平均动脉压(MAP)、肺动脉峰值血流速度(PA)及雾化吸入硝酸甘油后与吸入前基础值相比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雾化吸入硝酸甘油可以降低慢性肺心病肺动脉高压,改善肺动脉高压患者肺循环的血流动力学,而对体循环无明显影响.
作者:李赞华;曾柳芽;杨桔英;黄建华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术前光量子血氧疗法(UBIO)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作用.方法 63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术前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肝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UBIO治疗.比较两组的肝功能指标和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在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 UBIO治疗后,患者的肝功能改善;脾脏厚度、门静脉宽度及门静脉血流量减少,门静脉血流速度增快.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术前UBIO能改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肝功能,改善门静脉高压和高动力循环状态.
作者:焦磊明;邓建军;胡俊明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成人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病人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肝胆外科自1997年1月~2002年12月诊治的23例成人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病例的临床诊疗资料.结果 (1)手术解除胆道梗阻可使ALT在术后有明显下降.(2)B超检出率78.26%.(3)均实行手术治疗,以囊肿切除和胆道重建术为主.结论 (1)B型超声为首选检查方法.(2)完整切除胆管囊肿行胆管或肝管空肠R-Y吻合作为根治该病的佳术式.
作者:张祥东;杨玲 刊期: 2007年第02期
随着临床医疗诊断技术水平的提高,对急性重症胰腺炎的并发症有了更新的认识.现就我科收治的1例急性重症胰腺炎并发浆膜腔积液患者进行分析,以探讨浆膜腔积液在重症胰腺炎诊断及预后中的作用.
作者:张保环;干超士;徐惠萍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危重病患者强化胰岛素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8例血糖水平>11.1 mmol/L危重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n=29)给予强化胰岛素治疗,使血糖控制在4.4~6.1 mmol/L,对照组(n=29)给予常规胰岛素治疗,使血糖控制在10.0~11.1 MMo/l,通过实验观察两组患者使用胰岛素天数、使用抗生素天数、入住ICU天数、使用呼吸机天数、死亡率、院内感染发生率等反映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中使用胰岛素天数、使用抗生素天数、入住ICU天数、使用呼吸机天数、死亡率、院内感染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有显著差异.结论 危重病患者即使无糖尿病史,当出现血糖水平持续升高时,强化胰岛素治疗可改善危重病患者的病情及预后,降低感染发生率和死亡率.
作者:樊宇荣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总结无创监测血氧饱和度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体会.方法 将监护仪探头指套固定在病人指端甲床来监测SPO2,并根据SPO2的变化调整给氧浓度、吸氧时间等.结果 此法均能准确监测患者血氧饱和度.结论 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的监测,为及早发现低氧血症、确保有效给氧、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作者:赵菊红;祝萍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对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我科2002年10月~2005年10月间,手术前超声检查、手术后病理证实的85例急性阑尾炎患者进行分析.结果 超声对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显示率为63.8%,对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急性坏疽性阑尾炎、阑尾穿孔及阑尾周围脓肿显示率较高.急性阑尾炎总显示率为77.6%.结论 超声可以为诊断阑尾炎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王文元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甲状腺转移癌的CT表现及CT诊断价值.方法 6例甲状腺转移癌中,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2例经细针穿刺细胞学证实.原发食道癌2例,肺癌、直肠癌、恶性黑色素瘤、肉瘤各1例.CT平扫加双期增强扫描.结果 单发结节型4例,表现为甲状腺叶内单个结节状低密度灶,重度强化,但仍呈相对低密度,边缘清楚或部分模糊,其中1例伴颈淋巴结转移及边缘强化.多发结节肿大型2例,表现为甲状腺显著肿大伴内多发结节低密度灶,不均强化伴内不规则坏死区,其中1例伴有粗钙化灶.结论 甲状腺转移癌CT表现多种多样,单发结节型,多发结节肿大型,厚壁囊变型,病灶内可伴钙化及有颈淋巴结转移,与原发性甲状腺良恶性病变CT表现相似,无特征性,确诊需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化.但有恶性肿瘤既往史,年龄大于50岁,CT发现甲状腺单发结节、多发结节肿大或厚壁囊性灶的患者应考虑甲状腺转移癌可能,CT能为临床提供转移灶更多的影像学信息及有无同时伴颈淋巴结转移,邻近器官的推移、侵犯.
作者:赵余祥;罗小平 刊期: 2007年第02期
脾外伤在腹内脏器外伤中占首位,而迟发性脾破裂占脾外伤10~15%.我院近8年收治迟发性脾破裂15例,占同期脾外伤10%,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5例患者,男13例,女2例,年龄17~59岁,平均42岁,其中11例患者因左上腹部突发剧痛,数小时至1 d不等,伴心慌、虚汗、头晕、腹胀.查体:部分患者血压下降,均呈贫血外观,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明显,以左上腹为甚.有2例触及左上腹压痛性包块,诊断性腹穿抽得不凝血性液,B超或CT检查显示脾破裂,行脾切除术.
作者:陈小平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并积极探索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静脉输注治疗重症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和新途径.方法 在74例重症型颅脑损伤(GCS评分6~10分)急性期患者的治疗当中运用依达拉奉静脉输注,疗程2周,随访6~24周,通过颅脑CT影像检查比较脑肿胀、脑水肿等病变变化情况.结果 66例患者脑挫裂伤及其周围水肿灶明显缩小,平均GCS在5周后均达12分以上,GOS评分提高,随访24周ADL分级均达Ⅰ~Ⅱ级:另8例患者脑水肿在5周的住院期间消除较前缓慢,但反映其伤情预后的ADL分级也有所提高.结论 静脉输注依达拉奉的方法在重症型颅脑损伤急性期的救治中作用明显,能够改善其治疗预后,且安全有效,无不良反应.
作者:唐尤佳;罗林;淦作松;梅珍;陈希兰;胡健 刊期: 2007年第02期
胃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因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早期确诊还不到10%,故死亡率居我国恶性肿瘤的第一位[1].近年来对进展期胃癌倾向于施行广泛彻底的手术切除,采用联合多脏器切除术治疗进展期胃癌,能彻底清除原发灶、转移淋巴结及病灶,有效减少复发,提高胃癌的根治率和患者的生存率.我科自2000年1月~2005年12月以来,共施行多脏器联合切除术治疗进展期胃癌共20例,经过精心细致的治疗和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罗艳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孕27~28周胎膜早破期待治疗的可行性,探讨提高孕27~28周胎膜早破分勉时机选择.方法 对我院2001~2005年收治的孕27~28周胎膜早破4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期待治疗组和终止妊娠组潜伏期及新生儿预后.结果 期待治疗组平均延长孕周9 d4 h,长1例延长6周;期待妊娠可以减少新生儿并发症及死亡率,且并没有明显增加孕妇及新生儿感染.结论 孕27~28周胎膜早破如延长孕周至30周以上能降低新生儿病率和死亡率.
作者:曾晓明;郑九生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CT对成人肠套叠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5例成人肠套叠的CT表现.结果 15例成人肠套叠的原因分别为:恶性病变包括结肠癌3例,淋巴瘤2例,转移瘤1例,共6例(6/15);良性病变包括血管瘤2例,粘膜下脂肪瘤4例,平滑肌瘤2例,结肠息肉1例,共9例(9/15).表现为小肠-结肠套叠5例,小肠型肠套叠3例,结肠-结肠型肠套叠7例.CT直接征象:靶征12例,彗星尾征7例,肾形征4例,其间肠系膜脂肪套入形成半月形或环形征象9例,如套入部与鞘部肠壁间的气体则形成偏心或外周气泡6例;间接征象:肠壁增厚7例,近侧肠腔不同程度的扩张9例,肠梗阻6例,邻近肠系膜或筋膜浸润1例.CT发现原发病8例(8/15).结论 CT对成人肠套叠的诊断有重要价值,并为术前病因诊断提供重要参考.
作者:陈祖华;余日胜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调查分析心胸外科监护室患儿机械通气非计划性拔管(UEX)的原因,并提出有效的护理对策.方法 调查分析2003~2005年在我科监护室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103例患儿,记录发生UEX的次数,当时可能发生的原因和机械通气的方式,发生UEX后对患儿的影响及处理方法.结果 有8例(7.77%)患儿发生UEX,6例(75%)属于自行拔管,1例(12.5%)因不全性喉痉挛而紧急拔管,1例(12.5%)因使用镇静药不充分,患儿烦躁,气道分泌物多致气管插管意外滑脱(气管插管下口在咽喉部)后,严重缺氧致昏迷并死亡.6例患儿需重新置管,2例患儿可以提前脱机,1例死亡,其余7例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痊愈出院.结论 UEX的发生使再插管率明显提高,不必要地延长了患者的住院时间,还相应地增加了治疗费用,若处置不当,还可能发生医疗纠纷,只有充分认识UEX发生的原因及危害性,并采取经鼻插管方式,正确固定气管插管,适当的肢体约束,合理使用镇静剂,规范护理操作程序,做好患儿的心理护理等有效的护理对策,这样才能使UEX发生率降到低限度,确保患儿的生命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陈美芳;钟迎梅;李丽珍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旨在探讨高容量血液滤过(HVHF)对危重烧伤患者炎症介质的影响.方法 选择全身炎症反应综合诊断确立的危重烧伤患者36例,随机分为HVHF组及对照组.对照组常规烧伤治疗,HVHF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高容量血液滤过.HV肿组于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取外周血检测3种细胞因子.两组均作APACHEⅡ评分.结果 HVHF组外周组血TNF-a、IL-6、IL-8浓度均于治疗4 h后下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1);HVHF组治疗后APACHEⅡ评分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HVHF能够清除烧伤患者体内炎症介质,改善预后.
作者:张守忠;潘拥军;柏士平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甲状腺疾病的价值.方法 分析了287例甲状腺疾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和结果,并与病理及实验室对照.结果 甲状腺恶性病变诊断符合率为84.6%(11/13),良性病变的诊断符合率为95.6%(262/274).结论 应用二维声像图特征,结合彩色多普勒及脉冲多普勒血流参数测值,可以做出较准确的诊断.
作者:杨文香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VATS方法在难治性胸腔积液的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分析2005年6月至2006年5月我院应用VATS手术治疗13例难治性胸腔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其中慢性脓胸9例,结核性脓胸3例,转移性腺癌1例.除恶性肿瘤外,其余患者均获得满意疗效.结论 VATS方法对于治疗难治性胸腔积液价值极大.
作者:方政;陈胜家;闵科;夏少锋 刊期: 2007年第02期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晚期出现的特发性高血压综合征,是导致孕产妇和围产儿发病率和死亡率升高的重要原因,其发病率高达7%~10%,其病因尚无定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病因可能为内皮细胞的损伤或功能紊乱,随着后基因时代的到来,人们研究发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遗传因素也有重要的关系.近年来有研究显示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活性的变化可能导致血高同型半胱氨酸,从而引起内皮细胞损伤或内皮功能的紊乱,由此推测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可能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有关.本文章就近年来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樊李平;付芬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提高对GISTs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12例GITs病例的临床及CT资料.结果 病灶位于胃6例,小肠3例,食管、升结肠、肠系膜各1例;良性2例,交界性2例,恶性8例;12例中9例向腔外生长,8例肿块直径>5 cm,肿块内常见出血、坏死、囊变;肿块实质部分强化明显,囊变、坏死部分不强化,静脉期强化较动脉期显著.肿块内伴发含气液平2例,肝脏转移2例,区域淋巴结未见明显增大,所有病例均未见肠梗阻征象.结论 CT对CISTs诊断有一定价值,有时与平滑肌瘤、神经源性肿瘤鉴别困难,确诊需要结合免疫组化检查.
作者:周胜法;方必东;许崇永 刊期: 2007年第02期
临床上可见急性白血病、恶性肿瘤等可累及骨髓引起骨髓坏死,预后凶险.我院曾遇到2例骨髓坏死,1例为急粒,1例为恶组伴发骨髓坏死,现报告如下. 1 病例报告例1,男,42岁,农民,住院号191437.患者于2003年9月3日晚突感双侧腰腿部剧烈疼痛难以忍受,且双下肢麻木站立不稳,行走困难,活动时疼痛加剧.
作者:伍柏青;陈世林;张水生 刊期: 2007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