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红英;尹泽群;乔志强
目的 评价腹腔镜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66例急性胆囊炎的治疗.结果 手术成功64例(96.15%)无明显严重并发症,术后住院4~6 d.结论 选择恰当的手术时机,术中由有一定经验的腔镜医师操作,腹腔镜治疗急性胆囊炎临床疗效尚满意.
作者:李河生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带蒂结膜瓣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方法 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21例(27眼),胬肉头部侵入角膜<2mm 7眼,2~3 mm 17眼,达瞳孔缘3眼.均采用显微镜下胬肉单纯切除联合带蒂球结膜瓣转位移植术.术后定期随访观察疗效.结果 翼状胬肉27眼,术后随访中均未复发.结论 本手术取材容易,操作简便,效果可靠.
作者:卢恒松 刊期: 2007年第10期
大量研究表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有关,参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过程.因而推测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相关基因可能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重要的候选基因.
作者:江美琼;傅芬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后路RF钉椎弓根内固定加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效果和治疗原则.方法 采用腰椎后路椎管减压、椎弓根复位、内固定同时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患者37例,Ⅰ度滑脱22例,Ⅱ度滑脱13例,Ⅲ度滑脱2例.结果 术后随访7~29个月,32例骨性融合,骨性融合率为89.2%,临床疗效优良率为86.5%.结论 治疗腰椎滑脱应遵循减压、复位、固定、融合的原则,RF椎弓根内固定加植骨融合是治疗腰椎滑脱的成熟术式.
作者:敖沸;刘健;彭小龙;王俊东;周旭东;文毅英 刊期: 2007年第10期
重症中毒病人往往容易出现全身多脏器功能不全,在清除毒素同时需要维持内环境的稳定,同时为药物治疗提供很好的环境[1].
作者:何圆凤;廖嘉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献血过程中出现献血反应的原因及预防处理措施.方法 对2005~2006年期间16212例无偿献血者中66例发生献血不良反应的情况进行心理因素、身体因素和环境因素三方面分析.结果 心理因素是发生献血反应的首要因素,其次是身体因素和环境因素.结论 献血过程中的心理指导、语言交流和营造温馨环境,对减少献血反应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阮蓬英;段国松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我省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的现状和死亡原因.方法 对我省1994~2003年1146例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资料按年龄、城乡、性别等分析死亡率及死亡原因.结果 我省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率从1994年11.4‰下降至2003年的4.5‰;儿童意外死亡占1~4岁儿童死亡的构成比为54.1%;儿童意外死亡原因第一位为溺水,第二位为意外窒息;0岁组及冬春季意外死亡原因以意外窒息为主,1岁组~4岁组在夏秋季以溺水为主;农村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率明显高于城市.结论 我省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率逐年下降;意外死亡仍是1~4岁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预防儿童意外伤害工作的重点应放在农村;婴儿期及冬春季以预防意外窒息为主,1~4岁儿童及夏秋季以预防溺水为主.
作者:任国庆;徐晓玲;李江英 刊期: 2007年第10期
我院于2006年8~9月先后收治2例人附红细胞体病患儿,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例1,男,2岁.以发热、咳嗽1周为主诉于2006年8月21日入我院.
作者:曾俊权;戴贞照;方木水;刘旭阳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聚焦超声治疗宫颈肥大的临床效果.方法 我院2007年5月收治宫颈显著肥大患者74例(宫颈直径大于等于4cm).患者年龄小者为16岁,大58岁,平均31.2岁.50例采用聚焦超声治疗,24例自愿接受CO2激光治疗.结果 3个月后复查,聚焦超声的治疗有效率为100%,CO2激光治疗有效率为25%.结论 聚焦超声治疗宫颈肥大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付蓉花;向爱清;陶春霞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老年性脊柱结核的临床特点和外科治疗方法,以提高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分析近年来我院收治的25例老年性脊柱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切口一期愈合,无局部窦道形成;25例获随访2~3年,植骨全部融合,结核无复发,6例有神经功能障碍的患者恢复明显.结论 老年性脊柱结核早期不易发现,要仔细查体及X线检查,必要时行CT、MRI检查以明确.对非典型脊柱结核需注意与恶性肿瘤的鉴别.重视围手术期处理,个体化选择手术方式,合理的抗结核治疗等,可获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肖强;陈宗和;喻惜华;熊龙;刘亚云;刘静莉;龚飞鹏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20例20~35岁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及20例正常育龄妇女卵巢进行形态学、彩色血流显像特征观察并测量卵巢面积、髓质面积及卵巢动脉阻力指数RI.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PCOS组卵巢总面积(A),髓质面积(S)均不同程度增大,尤其是S/A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卵巢动脉血流为低阻型,RI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明显提高PCOS的诊断水平.
作者:周欣;章卉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总结睾丸扭转的诊治经验.方法 分析23例睾丸扭转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23例,经CDFI确诊22例,1例误诊.13例6h内就诊睾丸正常,给予复位固定;9例因就诊时间长,术中见睾丸坏死行睾丸切除,1例扭转时间达10h,经温盐水热敷近30min,睾丸颜色转至正常,予睾丸固定术.结论 对阴囊急诊常规行CDn是必须的,但不能过分依赖于CDFI,对阴囊急诊均需行手术探查.
作者:傅荣升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慢性充血性心率衰竭患者(CHF)的心率变异性(HRF).方法 对46例CHF患者和50例正常人的心率变异性进行分析并作统计学处理.结果 CHF患者24h SDANN、rMSSD及PNN50等时域指标明显低于正常.结论 CHF患者存在自主神经功能损害,其交感神经相对占优势.
作者:徐永森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择67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治疗组32例,在常规护肝降酶治疗基础上加用拉米夫定100mg,qd,疗程1年.观察治疗前后肝功能,HBVDNA及脾脏回缩情况.结果 拉米夫定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肝功能HBVDNA等改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有明显临床疗效是抗病毒治疗及延迟肝移植的有效药物.
作者:曹莹钰;邱春雷;罗其泰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0.5%罗哌卡因与0.5%布比卡因用于经皮肾镜肾脏钬激光碎石连续硬膜外阻滞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7年3月~2007年6月之间选择40例患者行单纯连续硬膜外阻滞,分别使用0.5%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比较.结果 从两组病人的胸椎阻滞平面观察发现5,10,15 min之前两者没有明显的差别,至25min时B组与R组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病人的运动阻滞时间观察至BromageⅡ时两者有显著差异(P<0.05),两者在血流动力学方面没有显著差异,两者的麻醉效果分级均为Ⅱ级,SPO2没有明显的改变,术毕观察两组均无运动完全阻滞患者.结论 罗哌卡因对循环与呼吸的稳定性较好,而布比卡因的局麻药毒性反应相对较大,所以我们认为选择0.5%罗哌卡因麻醉安全性更高,效果更确切.
作者:万先文;高素清;尹世平 刊期: 2007年第10期
肿瘤的侵袭和转移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现象,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也包括肿瘤血管的生成.TF是一种分子量为47kD的单链跨膜糖蛋白,是机体外源性凝血途径的始动因子.
作者:周锦都;程华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喉癌病人放疗并发症发生中的干预效果.方法 通过分析评估喉癌放疗中存在护理问题采用循证方法进行循证护理干预,并与常规护理进行对照.结果 循证护理干预放疗并发症取得了较常规护理组更佳的效果,食欲下降、放射性皮炎、血象下降、口咽食道炎、喉头水肿和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均较常规护理组少,其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干预较常规护理组能更有效地预防和解决喉癌病人护理问题.
作者:胡美蓉;徐宝兰;叶艳华;修穆群;黄秀兰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放射性核素全身骨显像与血清CEA、CA15-3联合检测对诊断乳腺癌骨转移的应用价值.方法 动态观察54例乳腺癌术后患者2~4次骨显像及同期血清乳腺癌肿瘤标志物CEA、CA15-3检测结果,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54例乳腺癌骨显像中,40例诊断骨转移(74.1%),病情进展19例(67.8%).血清CEA或CA15-3升高29例(53.7%).乳腺癌骨转移组血清CEA/CA15-3明显升高(P<0.005),骨转移病情进展组同期血清CEA/CA15-3亦明显升高(P<0.005).结论 乳腺癌患者(尤其是骨转移可疑者)定期复查骨显像并作动态观察,同时行血清CEA、CA15-3联合检测,对骨转移的预测、疗效监测及预后判断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王雪芹;吴建国;陈志军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新区社会卫生状况各类指标水平,为新区合理组织卫生事业,制定卫生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对新区各相关机构开展横断面调查,从生物-心理-社会健康的概念对新区社会卫生状况人群健康状况、人口、自然、社会环境、卫生保健服务与资源三大类指标进行描述.结果 红谷滩新区人群健康状况主要指标、人口、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主要健康指标、卫生保健服务与资源指标目前还达不到国家的标准,与其他省市比,还有一定的差距.结论 新区现有卫生保障体系与居民卫生需求不平衡,应加大政府经费投入,改善基层卫生服务资源;改革现有卫生保障体系,扩大服务人群.
作者:罗威;肖红茂;符艳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围产期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临床与计算机X线成像(CR)表现特征,提高其X线诊断水平.方法 对临床证实、资料完整的530例围产期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临床及CR表现进行回顾分析,对其病因、临床表现及CR诊断进行讨论.结果 根据CR表现的病变轻重和范围大小分为4级:Ⅰ级87例,Ⅱ级254例,Ⅲ级164例,Ⅳ级35例.结论 胸部X线摄片对临床诊断和治疗围产期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有重要价值,CR检查可明显提高其X线诊断的阳性率.
作者:吴小兵 刊期: 200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