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红英;李海鸿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中生理盐水冲洗液的温度对患者的影响.方法随机将患者分为2组,试验组冲洗液为37℃,对照组冲洗液为室温,比较两组患者生理指标和临床症状变化.结果试验组患者寒颤发生率(15%)低于对照组(40%),差异有显著意义(P=0.022);术中低体温发生率(9%)低于对照组(37%),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7);心动过缓发生率(6%)低于对照组(33%),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5);血压异常发生率(24%)低于对照组(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37℃冲洗液可减少术中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孙张萍;刘小丽;徐一引;夏静霞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研究乳腺癌的超声表现,提高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分析147例病理证实的乳腺癌超声资料.结果乳腺癌超声声像表现复杂.结论超声对乳腺癌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但也有局限性,充分认识乳腺癌各种超声表现,有助于乳腺癌的超声诊断.
作者:商建利;高小萌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腰椎滑脱症的适宜手术入路及方式.方法应用单侧椎间孔入路腰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21例,通过观察及分析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早期疗效及手术前后X线片资料.结果21例病例早期临床优良率100%,术后随访6个月,植骨融合率100%.结论经单侧椎间孔入路腰椎体间融合术是一种安全可行,疗效满意的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手术方法.
作者:宋波;李垠;史东平;秦入结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研究血小板参数的变化与急性脑梗塞的相关性.方法检测和统计住院的682例急性脑梗塞患者血小板参数变化情况.结果PLT、PDW、MPV、P-LCR在急性脑梗塞患者和对照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1),而病情越重、梗塞面积越大则差异越明显.结论PDW、MPV、P-LCR等,可作为临床上估计病情和梗塞面积的一项指标,对预防和指导治疗有一定的临床意义.PLT的变化则可提示急性脑梗塞的病程.
作者:钟福高;刘龙斌;江锦红;曲志刚;马光丽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总结外伤后应激性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分析28例脑外伤后应激性溃疡的临床资料.结果出血被控制16例,因原发病加重死亡7例,因上消化道大出血5例.结论脑外伤后应激性溃疡的发病机理是胃粘膜缺血,胃酸分泌增加,激素分泌增加.
作者:钟学云;易显志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回收式自体输血对急性颅脑外伤手术病人凝血和纤溶系统的影响.方法 30例急性颅脑外伤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15例,接受自体红细胞洗涤回输;对照组15例,不接受自体血细胞洗涤回输.于术前、术后1h、术后24h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以及D-二聚体(D-dimer)和血常规.结果除术后1h试验组的血小板较对照组减少和术后1h凝血酶原时间较对照组延长外,两组间其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颅脑外伤手术中,回收式自体输血不会进一步激活凝血和纤溶系统而增加相关并发症,用于急性颅脑外伤手术病人是安全的.
作者:何焕钟;颜艾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副肝管损伤的预防及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发现的7例副肝管临床资料.结果2例术前通过MRCP、ERCP检查发现副肝管,术中避免了副肝管损伤;5例发生副肝管损伤.术中发现3例(行副肝管及胆道造影,1例钛夹夹扎,2例中转开腹,结扎).术后发现2例(行ERCP,1例保持引流通畅,1例再次手术,结扎副肝管).全组术后恢复顺利.结论术前行MRCP检查,可以减少副肝管损伤的发生;认真注意胆囊三角区的解剖可避免副肝管的损伤;直径<3mm,引流范围小的副肝管,直接钛夹夹扎或结扎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杜学峰;方哲平;蔡柳新;陈斌;王爱东 刊期: 2006年第04期
脑脊液细胞学(cerebrospinal fluid cytology,CSFC)是对脑脊液细胞的形态学研究.如果我们将脑脊液视为一种组织,那么脑脊液细胞学检查既是对蛛网膜下腔的组织活检,能够反映蛛网膜下腔的病变情况.
作者:项正兵;吴晓牧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以等效价剂量芬太尼为对照,探讨舒芬太尼用于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优越性.方法60例择期全麻下开腹手术患者,ASAI-Ⅱ,随机分为舒芬太尼(SF)组和芬太尼(F)组,每组30例.SF组术后镇痛以舒芬太尼3μg/kg,F组术后镇痛以芬太尼0.024mg/kg,均稀释至100ml,负荷量3ml,背景剂量2ml/h,自控追加剂量2ml/次,锁时15min.观察病人术后4h、12h、24h、40h疼痛评分、镇静评分和舒适程度评分、脉搏氧饱和度、PCA有效按压情况,以及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4h、12h、24h舒芬太尼组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芬太尼组(P<0.05).术后4h、12h的镇静评分、舒适评分舒芬太尼组高于芬太尼组.术后4h、12h、24h时点间舒芬太尼组的按压次数明显少于芬太尼组.SPO2在两组间无明显差别.术后40h内舒芬太尼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芬太尼组(SF:5/30,F:12/30;P<0.05).结论舒芬太尼是一较好的术后静脉镇痛药物,较芬太尼有着较强的镇痛、镇静作用,患者舒适程度较好,副作用少.
作者:朱广球;尤匡掌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总结乳腺囊性增生病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分析126例经手术治疗的乳腺囊性增生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26例中痊愈121例,其中切除非典型增生病例65例,发现原位癌12例.结论乳腺囊性增生病应予高度重视,不可长期保守治疗,应扩大手术治疗指征.宁尽早手术切除乳腺腺体增生病灶而不随诊观察,手术治疗治愈率高,有效阻止了乳腺癌前病变的发生.
作者:邓金星;张雷;王建才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颈喉部切割伤急救及护理,提高救治成功率.方法回顾1997年1月~2004年4月收治的13例颈喉部切割伤,分别进行了抗休克、止血及伤口清创缝合治疗和护理,其中,10例作了气管切开术,1例因甲状软骨损伤术中未放置喉模,拔管困难,带管出院.结果13例颈割喉部切伤救治都成功.结论颈喉部切割伤病情危急,急救时首先要保持呼吸道通畅,有效止血,及时纠正休克、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做好各管道和伤口的护理,可大限度减轻并发症,保证救治的成功率.
作者:陈彩娟;倪丽云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羊膜为载体培养的胎兔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兔角膜缘碱烧伤的效果.方法将胎兔角膜缘干细胞原代培养于羊膜上7d后,移植于兔角膜缘碱烧伤动物模型眼,并对治疗后的角膜进行临床及病理学检查.结果体外培养的胎兔角膜缘干细胞可在羊膜上保持高增殖力,并分化为密集的角膜上皮细胞层.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后兔角膜上皮完整、基质细胞浸润减轻、新生血管减少,与对照组和单纯羊膜移植组相比其临床评分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胎兔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角膜碱烧伤可有效重建眼表,为临床应用胎儿角膜缘干细胞进行眼表重建奠定了实验基础.
作者:易敬林;钟文贤;杨海军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3种不同方式输卵管吻合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在87例绝育术后要求行输卵管吻合术者中,对其中62例输卵管峡部结扎者采用普通牵引法吻合,对11例结扎部位在输卵管子宫角部者采用3点固定法吻合,对14例结扎部位处于输卵管峡-壶腹部者采用斜切近端吻合法.结果3种方法术后通液检查,通畅率均达100%;普通牵引法复孕率91.9%,3点固定法受孕率90.9%,斜切近端吻合法复孕率92.8%.3者复孕率均高于传统方法的术后复孕率.结论普通牵引法用于子宫峡都吻合,3点固定法用于输卵管子宫角部吻合,斜切近端吻合法用于输卵峡-壶腹部吻合,能有效提高复孕率.
作者:李海香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针对HBV S基因翻译起始区的反义锁核酸(LNA)片断体外抗乙型肝炎病毒表达的作用.方法合成三段均互补于HBV S区同一位点的反义核酸片断:锁核酸、反义寡核苷酸、全硫代反义寡核苷酸及无关对照序列,作用于HepG22.2.15细胞,采用ELISA法动态检测细胞上清中HBsAg含量的变化并比较其抗HBV抗原表达作用,以四甲基偶氮唑兰(MTT)法检测LNA对细胞的毒性.结果三段反义寡核苷酸均能抑制HBsAg的表达,作用7d后抑制率分别为52%、42%、45%,其中LNA抗病毒活性强且对细胞代谢无影响,无关序列无明显抑制作用.结论针对HBV S区的锁核酸体外能有效抑制乙型肝炎病毒的表达,为乙肝的分子治疗开辟了新的前景.
作者:唐盈;王燕菲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建立RE-HPLC测定依沙吖啶溶液中依沙吖啶含量的方法.方法固定相为Nova-Pak C18柱;流动相为甲醇-乙腈-水(60:37:3),流动相中含有0.005mol.L的PICB-7试剂;检测波长为270nm,外标法定量.结果依沙吖啶在0.3μg/ml~1.25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3),0.5μg/ml和lμg/ml依沙吖啶溶液样品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23%(RSD=0.73%)和100.4%(RSD=0.79%).结论本法可用于依沙吖啶溶液制剂的含量测定和质量控制,方法简便、灵敏度高、结果准确.
作者:程玉玲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孕妇外周血中有核红细胞(nucleated red blood cells,NRBC)计数与慢性胎儿窘迫的关系.方法对57例年龄22~32岁,孕周32~41周之间的孕妇外周血进行NRBC计数,其中慢性胎儿窘迫组21例,正常妊娠组36例,并采集新生儿脐动脉血行血气分析.结果慢性胎儿窘迫组外周血中NRBC计数为(9.87±4.03)个/3ml,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的(4.05±1.88)个/3ml(P<0.01).66.7%(14例)慢性窘迫组新生儿Apgar评分≤7分,显著高于正常组的8.3%(3例)(P<0.01);慢性窘迫组的脐动脉血血气分析结果pH,PO2,PCO2值与正常组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慢性胎儿窘迫孕妇外周血中NRBC计数明显升高,可作为临床辅助监测指标之一.
作者:王江玲;周洁;黄引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自凝刀射频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5年1月~2005年12月间自愿接受射频治疗宫颈糜烂的患者150例,观察宫颈糜烂程度,并进行疗效分析.结果轻、中、重度宫颈糜烂患者自凝刀射频治疗一次性痊愈率分别为100.0、87.5和72.5,有效率达100.0,宫颈糜烂程度越深,一次性痊愈率越低,中度和重度一次性痊愈率明显低于轻度(P<0.05和P<0.01).结论射频消融治疗宫颈糜烂具有安全可靠,治愈率高,创伤小,副作用小,易于掌握等特点,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杨海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急性口服白草枯中毒死亡原因.方法回顾分析7例临床资料.结果7例患者均有多脏器功能衰竭,皆死亡.4例死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3例死于循环衰竭.结论急性口服白草枯中毒死亡率很高,死于ARDS和循环衰竭为主的多脏器功能衰竭.对此除草剂的认识不足,早期治疗不当,缺乏有效治疗与死亡有关.
作者:张慧利;黄亮;曹春水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精液生精细胞检查对无精子症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无精子症患者的精液生精细胞学检查结果,并和附睾或睾丸穿刺活检结果对照、分析.结果精液生精细胞学检查对梗阻性和非梗阻性无精子症分型诊断的符合率分别为92.86%、100%.28例非梗阻性无精子症中,生精阻滞在精子细胞水平、精母细胞水平、精原细胞水平或仅有支持细胞分别为11例、13例和4例,与附睾或睾丸穿刺活检结果比较,其符合率分别为90.91%、92.86%、100%.同一患者精液细胞学检查与附睾或睾丸穿刺活检所反映的生精细胞发育水平一致(P<0.01).结论精液生精细胞检查能对无精子症进行比较准确、可靠的分型鉴别诊断.
作者:檀大羡;张海英;吕福通;柳青;刘琼东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普米克令舒加全乐宁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66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被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和全乐宁液,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和全乐宁液治疗毛细支气管起效快,疗效显著,安全性好.
作者:林德光 刊期: 200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