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乌司他丁对多发性创伤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的影响

李永领;朱烈烈;陈大庆;张荣;张俊志;林露阳

关键词:多发性创伤, IL-6, 乌司他丁
摘要:目的 研究乌司他丁对多发伤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变化的影响及治疗作用.方法 选择多发性创伤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n1=30,n2=30),并选取20例正常体检者作为正常组.试验组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在试验组用药基础上加静脉注射乌司他丁100ku,8h1次,连用7d.采用ELISA法测定治疗前和治疗后7d的IL-6血清含量.结果 血清IL-6于创伤后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值(P<0.01),治疗前后自身对照差异有显著性(P<0.01),试验组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IL-6的可能参与了多发性创伤病理生理过程.乌司他丁可能通过抑制炎症因子IL-6对多发伤具有治疗作用.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E-cadherin、α-catenin和γ-catenin的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目的 探讨胃癌组织中E-cadhuerin、α-catenin、γ-catenin的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应用EnVision法分别检测早期、进展期各60例胃癌组织中E-cadherin和α-catenin、γ-catenin的表达情况.并比较3者在具有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胃癌间的表达差异.结果 早期胃癌E-cadherin、α-catenin和γ-catenin阳性率分别为68.3%、45.0%和40.0%,在不同组织学类型、不同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间三者的表达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0.001),但与浸润深度无关(P>0.05~0.50).进展期胃癌三者的阳性率分别为57.1%、60.9%和55.7%,在不同组织学类型、不同分化程度和有无淋巴结转移之间3者的表达也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0.001),但在有无腹膜播散及是否远处转移之间无显著关系(P>0.20~0.50).结论 E-cadherin、α-catenin、γ-catenin表达下调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作者:新文剑;陈火国;钟礼瀑;汪凌玲;张焜和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慢性肺心病并发低钠血症5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并发低钠血症的病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对58例慢性肺心病并发低钠血症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慢性肺心病合并低钠血症时常与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电解质紊乱、肝肾功能不全等同时存在,使病情复杂,治疗棘手.结论 慢性肺心病易并发低钠血症,早期发现、及时处理可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

    作者:劳逸波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老年性脊柱结核的MRI表现

    目的 分析老年性脊柱结核的MRI表现及其诊断要点.方法 收集2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老年人脊柱结核的MRI资料,观察椎体、终板、椎间盘及椎旁肿块的信号变化和增强表现.结果 (1)21例共53个椎体破坏,9个椎体压缩骨折.椎体破坏表现为T1WI低信号17个,混杂低信号36个;T2WI高信号17个,混杂高信号36个.(2)22例共25个椎间盘受累,6个椎间盘重度破坏消失,余19个受累椎间盘MRI信号不均匀,有不均匀强化.(3)椎旁肿块14例.结论 老年性脊柱结核椎间盘均有破坏变窄,椎体破坏范围广泛,椎旁脓肿明显,硬膜囊和脊髓易受压.MRI对老年性脊柱结核有重要诊断价值.

    作者:用红英;李海鸿;周志锋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持续质量改进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

    医院感染是全球性有关医院人群健康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应用医院感染管理持续质量改进的科学管理方法 .健全医院感染管理的体系,重视全员培训,加强医院感染监测资料的收集与分析,找出医院感染管理持续质量改进的重点内容,制定干预措施,使医院感染控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作者:吴锦梅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细辛脑注射液对哮喘患儿情绪、肺功能和炎症因子的影响

    目的 观察细辛脑注射液对哮喘患儿情绪、肺功能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随机分成两组,两组均吸入舒喘灵气雾剂.治疗组加用细辛脑0.5mg/kg用10%葡萄糖注射液稀释成0.01%的溶液静滴,1d2次.两组均7d1疗程,共观察2个疗程.结果 两组患儿治疗结束时焦虑和抑郁症状的评分与实验前比较均有所降低,但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细辛脑注射液不仅有效地促进IL-12的分泌,改善高IgE血症、缓解哮喘症状、改善肺功能,而且能有效改善患儿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有利于哮喘的治疗.

    作者:郑优教;郑翔;叶子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小切口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

    目的 介绍使用小切口的方法 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体会.方法 输尿管上段结石45例,经腰部切口,长约5~8cm,皮肤切开后,用小S拉钩将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腰背筋膜和背阔肌牵拉开,在腰大肌的前方找到输尿管与结石,取出结石后放置双J导管.结果 45例中44例结石一次取尽,残石率为0,同时处理输尿管息肉26例,输尿管狭窄1例.失败1例为术中结石上滑到肾脏,放置双-J导管后用体外震波碎石(ESWL)处理.结论 小切口手术取石具有切口小、损伤轻、病人恢复快、结石清除率高和同时能处理病变输尿管等优点.

    作者:许招斌;宋小江;刘娟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早期肠内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是一种起病急,病情重,并发症多,死亡率高的疾病,其死亡率高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感染和菌血症密切相关.随着对SAP患者内科综合治疗技术的提高,降低了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引起的第1个死亡高峰,但并没有显著降低由感染引起的第2个死亡高峰.研究表明,SAP80%以上患者的死因为胰腺坏死组织继发感染及感染相关的器官衰竭.有明确的证据证明这一继发性细菌感染是由于SAP时肠粘膜屏障功能受损导致肠道细菌移位.因此,如何预防和/或逆转肠粘膜屏障的损伤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将对肠内营养对于重症急性胰腺炎肠粘膜屏障的影响做一综述.

    作者:黎筱青;陈幼祥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0.375%左旋布比卡因与罗哌卡因用于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果及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罗哌卡因和左旋布比卡因用于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阻滞效果以及术后镇痛时间.方法 选择行上肢手术的病人4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分别用0.375%左旋布比卡因和0.375%罗哌卡因25ml行臂丛神经阻滞,术中行阻滞满意程度评价,术后行VAS评分,并记录感觉、运动阻滞恢复时间.结果 两组术中阻滞满意度相同,同时左旋布比卡因组感觉和运动恢复时间长于罗哌卡因组(P<0.01).结论 两组术中阻滞满意度相同.和罗哌卡因相比,左旋布比卡因可提供更为满意的术后镇痛.

    作者:王培松;张娟;吕晨;陶涛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鼻腔鼻窦真菌病19例报告

    目的 探讨鼻腔、鼻窦真菌病的诊治经验.方法 分析我院采用上颌窦根治,鼻内窥镜辅助下上颌窦根治及鼻内窥镜手术3种不同方式治疗19例.结果 19例随诊6个月~2年.行上颌窦根治4例无复发,行鼻内窥镜辅助下上颌窦根治5例,均无复发;行鼻内窥镜手术10例,复发1例,再次手术治愈.结论 (1)手术是治疗本病的根本手段,关键是彻底消除病变,通畅引流.术式选择应根据病情,手术方式不影响治愈率.(2)必须重视术后处理,术腔局部引流不畅可能是复发的原因.(3)鼻内窥镜手术在清除蝶窦及筛窦病变,保留功能等方面有明显优点.

    作者:李淑琴;李良勇;廖振宾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刮吸显露食管癌的根治性手术89例报告

    目的 总结刮吸法,在食管癌根治术应用效果.方法 利用刮吸法对89例食管癌的根治性手术治疗.结果 手术成功88例,死亡1例,术后并发症,吻合口瘘2例.结论 PMOD应用在食管癌根治术中,具有操作简便,术野清晰,解剖分离精确,创面渗血少,淋巴清扫方便,手术时间短等优点.

    作者:程功文;王一明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警惕中药静脉注射剂不良反应

    中医药是我国一大特色,几千年来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时至今日中医仍然受到广大民众的喜受.据统计,在综合医院用药比例中,西药占70%左右,中成药20~30%,中药饮片占10~15%,而中医院使用中药肯定高于这个比例.传统中药以汤药或丸、散、膏、丹出现,随着现代制药技术的发展,片剂、胶剂、口服液等新剂型大量推出,中药注射亦应运而生,并被广泛应用.

    作者:雷春根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一氧化碳对缺氧性肺血管结构重建大鼠肺动脉转移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一氧化碳对缺氧性肺血管结构重建大鼠肺动脉中转移生长因子(TGF)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3组:常氧组(n=20)、低氧组(n=20)和低氧+血红素加氧酶组(低氧+HO组)(n=20).以光学显微镜观测3组大鼠肺中型动脉及小型动脉的相对中膜厚度(RMT).应用TGF的单克隆抗体经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3组大鼠肺动脉TGF进行定位及半定量分析.结果 低氧组大鼠中型肺动脉及小型肺动脉RMT均高于常氧组和低氧+HO组(P<0.01).3组大鼠各级肺动脉内皮细胞中均有TGF的表达,低氧组高于常氧组和低氧+HO组(P<0.01).中型肺动脉内皮细胞中TGF的表达与相应中型肺动脉RMT之间呈正相关(r为0.7835,P<0.01);小型肺动脉内皮细胞中TGF的表达与相应的小型肺动脉RMT之间呈正相关(r为0.8125,P<0.01).结论 一氧化碳对缺氧性肺血管结构重建大鼠肺动脉中TGF表达有抑制作用.

    作者:周彬;李立达;徐晓军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乳腺Paget's病22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乳腺Paget's病的合理治疗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1986年1月~2004年12月收治经病理证实的22例乳腺Paget's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组5年生存率为90.4%.未合并浸润癌和合并浸润癌的乳腺Paget's病的5年生存率为100%、71.4%(P<0.05).未合并乳腺肿块和合并乳腺肿块的乳腺Paget's病的5年生存率为100%、80%(P<0.05).结论 提高认识,早期诊断是改善本病预后的关键;本病以手术治疗为主,合并乳腺浸润癌按乳腺浸润癌治疗;合并乳腺肿块及浸润癌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作者:彭世义;李国庆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年轻宫颈癌32例分析

    目的 探讨年轻宫颈癌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 .方法 将本院1986~2006年收治的35岁宫颈癌32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近10年年轻宫颈癌发病率较以往明显上升,临床表现及病理类型发生改变.结论 宫颈癌的发病呈明显年轻化趋势,腺癌发病比例增高,应重视对年轻妇女的宫颈癌普查.

    作者:江希萍;芮小慧;罗永坤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胺碘酮治疗胸外科围手术期难治性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胺碘酮治疗胸外科围手术期难治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8例胸外科围手术期中出现难治性心律失常应用胺碘酮(150mg 15min泵注入,必要时10min后重复应用,以后根据病情以0.5~1.0mg/min静滴维持).结果 胺碘酮能有效控制心律失常,同时不影响血液动力学的稳定.结论 胺碘酮为高效的抗快速心律失常药物,静脉注射副作用轻微,使用安全,能有效控制胸外科围手术期难治性心律失常.

    作者:蔡远翔;鲍乾兆;李林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左卡尼汀治疗慢性充血性心衰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左卡尼汀治疗慢性充血性心衰临床疗效.方法 将92例慢性充血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2例.治疗组以左卡尼汀3.0g加入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30滴/min,1次/d,15d后改为口服制剂,1.0g,3次/d,总疗程共3个月.两组均给予ACEI、B受体阻滞剂、利尿剂和洋地黄等常规治疗.结果 治疗组显效37例,显效率81.03%,有效10例,总有效率94.00%,无效3例;对照组显效26例,显效率61.90%,有效10例,总有效率85.71%,无效6例,两组对比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左卡尼汀治疗慢性充血性心衰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喻文琴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环氧合酶-2和存活素在卵巢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环氧合酶又称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成酶,是前列腺素合成的一种重要限速酶,花生四烯酸是其合成前列腺素E的前体.而各种前列腺素产物可参与维持机体的各种生理病理过程.哺乳动物的环氧合酶至少有2种形式:COX-1和COX-2.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COX-2的过度表达与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凋亡抑制蛋白(IAP)是抑制细胞凋亡的重要成分,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及治疗等方面有着密切关系.Survivin是近年来发现的IAP家族的一个新成员,其选择性表达于常见的多种恶性肿瘤,而在癌旁正常组织和成人分化组织中并不表达.本文综述COX-2蛋白和Survivin蛋白在卵巢肿瘤临床研究中的新进展.

    作者:夏爽;付芬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消旋卡多曲颗粒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病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消旋卡多曲颗粒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的疗效.方法 65例小儿急性腹泻病住院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补液,口服思密达,并加用消旋卡多曲颗粒治疗,对照组予补液及口服思密达治疗.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消旋卡多曲颗粒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病,病程明显缩短,疗效显著,安全性好.

    作者:苏畅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特发性动脉高压1例

    1 病例报告患者,男,28岁.因活动后胸闷、气促2个月,伴双下肢浮肿20d,晕厥4次入院.入院时患者还诉有咳嗽、乏力,但无咳痰,无发烧、盗汗等症状.入院查体:呼吸22次/min,血压120/60mmHg,口唇稍发绀,颈静脉充盈,胸廓无畸形,双肺呼吸音清,无干、湿性罗音,心界不大,心率100次/min,律齐,无杂音,P2增强,第二心音分裂,腹平,肝肋下可扪及约4cm,质硬,无触痛,脾未触及,双下肢轻度浮肿,血常规:Hb92g/L,WBC3.6×109/L,N0.708,L0.299;ESR 16mm/h,胸部正位片提示:右心稍大.肺功能检查结果示:肺通气功能正常.心脏彩超示:(1)右房、右室增大;(2)三尖瓣中度返流.诊断考虑:(1)特发性肺动脉高压?经行右心导管术检查,结果显示:静息状态下肺动脉平均压(PAPM)47mmHg(正常<25mmHg).确诊为特发性肺动脉高压.

    作者:戴希友;王祖康;林富生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胆总管切开探查术后T管阻塞原因分析

    目的 分析胆总管探查T型管引流术后,T管阻塞原因.方法 分析自1997年1月至2004年12月行胆总管切开探查T管引流术148例中出现T管阻塞的病例资料.结果 148例中,T管阻塞4例,2例为蛔虫阻塞,1例为泥砂凝结阻塞T管与引流袋管接口处,1例为腹带压迫.结论 临床上胆总管探查T型管引流术,T管阻塞原因很多,但只需术中及术后处理得当,T管阻塞是可减少,T管阻塞引起不良后果是可避免的.

    作者:赵俊民 刊期: 2006年第09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