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招斌;宋小江;刘娟
目的 总结刮吸法,在食管癌根治术应用效果.方法 利用刮吸法对89例食管癌的根治性手术治疗.结果 手术成功88例,死亡1例,术后并发症,吻合口瘘2例.结论 PMOD应用在食管癌根治术中,具有操作简便,术野清晰,解剖分离精确,创面渗血少,淋巴清扫方便,手术时间短等优点.
作者:程功文;王一明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调查万载县芳林小学特大爆炸案所致小学生的心理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情况.方法 应用自编调查表及美国精神障碍诊断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2]与PTSD诊断标准,分别对爆炸案幸存者中受伤学生(受伤组)和未受伤学生(为受伤组)进行诊断.结果 受伤组PTSD发生率19.5%,未受伤组PTSD发生率为14.2%,具有显著性差异,PTSD总发生率为17.2%.结论 爆炸案中的小学生是发生PTSD高危个体,各级政府及医疗卫生机构应加强对该人群的心理干预.
作者:魏波;邱育平;张业祥;肖黄宜;孙玲;王艳琴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一氧化碳对缺氧性肺血管结构重建大鼠肺动脉中转移生长因子(TGF)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3组:常氧组(n=20)、低氧组(n=20)和低氧+血红素加氧酶组(低氧+HO组)(n=20).以光学显微镜观测3组大鼠肺中型动脉及小型动脉的相对中膜厚度(RMT).应用TGF的单克隆抗体经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3组大鼠肺动脉TGF进行定位及半定量分析.结果 低氧组大鼠中型肺动脉及小型肺动脉RMT均高于常氧组和低氧+HO组(P<0.01).3组大鼠各级肺动脉内皮细胞中均有TGF的表达,低氧组高于常氧组和低氧+HO组(P<0.01).中型肺动脉内皮细胞中TGF的表达与相应中型肺动脉RMT之间呈正相关(r为0.7835,P<0.01);小型肺动脉内皮细胞中TGF的表达与相应的小型肺动脉RMT之间呈正相关(r为0.8125,P<0.01).结论 一氧化碳对缺氧性肺血管结构重建大鼠肺动脉中TGF表达有抑制作用.
作者:周彬;李立达;徐晓军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颈椎前路带锁钛板治疗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8例颈椎骨折脱位的患者采用颈椎前路减压、复位、植骨及颈椎前路带锁钛板内固定.结果 随访11~23个月,平均随访17个月,均取得满意疗效,植骨融合良好,无钛板螺钉松动滑脱等并发症.结论 颈椎前路带锁钛板内固定治疗颈椎骨折脱位,颈椎生理曲度得到恢复,损伤节段稳定性好,植骨融合率高,方便护理,利于患者康复.
作者:沈杰;杨永华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对先天性肌性斜颈的应用价值.方法 69例先天性肌性斜颈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两侧胸锁乳突肌大小、形态和回声的变化,观察肿块血流及周围血管情况.结果 先天性肌性斜颈的胸锁乳突肌局限性增厚58例.均匀性增厚11例;声像图表现:肌束纹理紊乱,回声强弱不一,分布不均匀;肌外膜均保持连续.临床未扪及肿块而超声发现异常回声7例.结论 超声能早期正确诊断本病,并且在指导治疗和疗效的观察上有重要价值,有助于与其他原因引起的斜颈相鉴别.
作者:邵力飞;邵嘉鸣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减少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并发症,提高手术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2001年5月~2005年5月1452例LC资料.结果 1452例中共发生并发症11例,并发症发生率0.75%,其中胆管损伤3例,胆漏4例,腹腔内出血3例,胆总管残石1例,均经保守或手术治疗痊愈出院.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要掌握准确的适应症,其并发症以预防为主,关键是对Calot三角的正确解剖和遵循外科手术的基本原则;一旦发生并发症,宜由有丰富经验的医生一同处理,必要时应及时中转开腹.
作者:胡侃;谈定武;胡自苗;胡友勉;黄文峰;文新元;蒋文瑞;聂剑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胆总管探查T型管引流术后,T管阻塞原因.方法 分析自1997年1月至2004年12月行胆总管切开探查T管引流术148例中出现T管阻塞的病例资料.结果 148例中,T管阻塞4例,2例为蛔虫阻塞,1例为泥砂凝结阻塞T管与引流袋管接口处,1例为腹带压迫.结论 临床上胆总管探查T型管引流术,T管阻塞原因很多,但只需术中及术后处理得当,T管阻塞是可减少,T管阻塞引起不良后果是可避免的.
作者:赵俊民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雷贝拉唑、枸橼酸莫沙比利联用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方法 内镜检查证实为反流性食管炎的56例患者,分联合用药组和对照组A和对照组B分别进行临床症状和胃镜下疗效评价,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联合用药组和对照组A和对照组B分别在症状和胃镜下疗效方面,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而在不良反映方面则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 雷贝拉唑、枸橼酸莫沙比利联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优于两者单一治疗.
作者:周慧芬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介绍使用小切口的方法 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体会.方法 输尿管上段结石45例,经腰部切口,长约5~8cm,皮肤切开后,用小S拉钩将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腰背筋膜和背阔肌牵拉开,在腰大肌的前方找到输尿管与结石,取出结石后放置双J导管.结果 45例中44例结石一次取尽,残石率为0,同时处理输尿管息肉26例,输尿管狭窄1例.失败1例为术中结石上滑到肾脏,放置双-J导管后用体外震波碎石(ESWL)处理.结论 小切口手术取石具有切口小、损伤轻、病人恢复快、结石清除率高和同时能处理病变输尿管等优点.
作者:许招斌;宋小江;刘娟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乳腺Paget's病的合理治疗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1986年1月~2004年12月收治经病理证实的22例乳腺Paget's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组5年生存率为90.4%.未合并浸润癌和合并浸润癌的乳腺Paget's病的5年生存率为100%、71.4%(P<0.05).未合并乳腺肿块和合并乳腺肿块的乳腺Paget's病的5年生存率为100%、80%(P<0.05).结论 提高认识,早期诊断是改善本病预后的关键;本病以手术治疗为主,合并乳腺浸润癌按乳腺浸润癌治疗;合并乳腺肿块及浸润癌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作者:彭世义;李国庆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昂丹司琼用于胃癌根治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s-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对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方法 根据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给药方式不同将胃癌根治术病人90例随机分为3组,A组(昂丹司琼组,n=31):芬太尼1mg+昂丹司琼16mg;B组(氟哌利多组,n=30):芬太尼1mg+氟哌利多5mg;C组(对照组,n=29):芬太尼1mg.将上述各组药物加等渗盐水配成100ml,输注速率为2ml/h,单次自控量为2ml,锁定时间15min,维持时间48h.观察病人术后48h恶心、呕吐次数、疼痛程度及镇静评分.结果 3组间镇痛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镇静评分小于B组(P<0.05);A组及B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小于C组(P<0.05).结论 昂丹司琼用于胃癌根治术后静脉自控镇痛对术后恶心、呕吐有预防作用,效果与氟哌利多无差异,但对术后镇静作用小于氟哌利多.
作者:文建忠;杨小敏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消旋卡多曲颗粒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的疗效.方法 65例小儿急性腹泻病住院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补液,口服思密达,并加用消旋卡多曲颗粒治疗,对照组予补液及口服思密达治疗.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消旋卡多曲颗粒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病,病程明显缩短,疗效显著,安全性好.
作者:苏畅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评价第三代喉罩全麻联合颈浅丛神经阻滞在甲状腺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及其效果.方法 将60例择期甲状腺手术患者随机分成3组:气管插管组(Ⅰ组),第一代喉罩组(Ⅱ组),第三代喉罩组(Ⅲ组).记录诱导后气管插管或置喉罩前(T0)、气管插管或置喉罩即刻(T1)、3min(T2)、5min(T3)及拔除导管或喉罩即刻(T4)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心率(HR),并计算术中异丙酚、芬太尼及维库溴铵总用量.结果 Ⅰ组插管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较大,Ⅱ、Ⅲ组无明显变化;Ⅰ组术中异丙酚和维库溴铵用量多于Ⅱ、Ⅲ组.结论 第三代喉罩全麻联合颈浅丛神经阻滞用于甲状腺手术中,安全有效,麻醉用药少,血流动力学平稳,不良反应少.
作者:高特生;朱波;沈跃;杨亦斌;王寿根;张自强;朱琳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胃癌组织中E-cadhuerin、α-catenin、γ-catenin的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应用EnVision法分别检测早期、进展期各60例胃癌组织中E-cadherin和α-catenin、γ-catenin的表达情况.并比较3者在具有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胃癌间的表达差异.结果 早期胃癌E-cadherin、α-catenin和γ-catenin阳性率分别为68.3%、45.0%和40.0%,在不同组织学类型、不同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间三者的表达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0.001),但与浸润深度无关(P>0.05~0.50).进展期胃癌三者的阳性率分别为57.1%、60.9%和55.7%,在不同组织学类型、不同分化程度和有无淋巴结转移之间3者的表达也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0.001),但在有无腹膜播散及是否远处转移之间无显著关系(P>0.20~0.50).结论 E-cadherin、α-catenin、γ-catenin表达下调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作者:新文剑;陈火国;钟礼瀑;汪凌玲;张焜和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主-肺动脉间隔缺损心内畸形的诊断价值及表现特征.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我科发现的2例主-肺动脉间隔缺损的解剖及血流动力学异常进行观察,结合文献总结其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结果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表现特征:显示出升主动肺与主肺动脉沟通.左室和左房增大,肺动脉扩张,右室流出道增宽、右室增大.彩色多普勒显示一股五彩镶嵌的血流从升主动脉流向肺动脉,呈喷泉状,脉冲多普勒可记录到双期湍流频谱.2例中Ⅰ型1例,Ⅱ型1例并室间隔缺损.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能对主-肺动脉间隔缺损提供正确的诊断,具有无创、安全、直观、可靠及重复检查等优点,是主-肺动脉间隔缺损的首选诊断方法 .
作者:高小萌;商建利;吴龚莉;邱顺平;江志文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为了解我院住院病人疾病构成、病种构成及来源,更好地为医院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为科研、医护人员提供第一手原始数据.方法 对我院住同期院病人以不同系统的疾病按ICD-10编码进行统计分类并进行构成比运算.结果 筛选出常见病、多发病,以及近年来病种的发病趋势.结论 医院在医师配备和技术建设上应考虑到疾病构成梯次,调整医师专业方向,推动我院医疗质量水平上一个新的台阶.
作者:宫佳红;李小韵;李挺军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芬太尼、丙泊酚联合用于静脉麻醉诱导和维持过程中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生理指标的影响.方法 对60例胆囊切除手术患者采用芬太尼4μg/kg、丙泊酚2mg/kg和维库溴铵0.1mg/kg诱导后气管插管.静脉持续输注丙泊酚8mg/kg.h间断注射芬太尼与维库溴铵维持麻醉,记录麻醉诱导前(T0)、诱导期间(T1)气管插管(T2)、气腹前(T3)、气腹后10min(T4)、气腹毕(T5)、术毕(T6)和气管拔管(T7)的ECG,BP,HR,SPO2.结果 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不大,生理反应平稳,无并发症.结论 全凭静脉复合麻醉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具有麻醉效果满意,血流动力学稳定,苏醒快速等优点.
作者:周远航;刘海林;张跃 刊期: 2006年第09期
1 病例报告患者,男,28岁.因活动后胸闷、气促2个月,伴双下肢浮肿20d,晕厥4次入院.入院时患者还诉有咳嗽、乏力,但无咳痰,无发烧、盗汗等症状.入院查体:呼吸22次/min,血压120/60mmHg,口唇稍发绀,颈静脉充盈,胸廓无畸形,双肺呼吸音清,无干、湿性罗音,心界不大,心率100次/min,律齐,无杂音,P2增强,第二心音分裂,腹平,肝肋下可扪及约4cm,质硬,无触痛,脾未触及,双下肢轻度浮肿,血常规:Hb92g/L,WBC3.6×109/L,N0.708,L0.299;ESR 16mm/h,胸部正位片提示:右心稍大.肺功能检查结果示:肺通气功能正常.心脏彩超示:(1)右房、右室增大;(2)三尖瓣中度返流.诊断考虑:(1)特发性肺动脉高压?经行右心导管术检查,结果显示:静息状态下肺动脉平均压(PAPM)47mmHg(正常<25mmHg).确诊为特发性肺动脉高压.
作者:戴希友;王祖康;林富生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环氧合酶又称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成酶,是前列腺素合成的一种重要限速酶,花生四烯酸是其合成前列腺素E的前体.而各种前列腺素产物可参与维持机体的各种生理病理过程.哺乳动物的环氧合酶至少有2种形式:COX-1和COX-2.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COX-2的过度表达与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凋亡抑制蛋白(IAP)是抑制细胞凋亡的重要成分,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及治疗等方面有着密切关系.Survivin是近年来发现的IAP家族的一个新成员,其选择性表达于常见的多种恶性肿瘤,而在癌旁正常组织和成人分化组织中并不表达.本文综述COX-2蛋白和Survivin蛋白在卵巢肿瘤临床研究中的新进展.
作者:夏爽;付芬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尿毒症和血液透析患者的氧化应激及炎症水平.方法 检测正常对照组、尿毒症非透析组和血液透析组的丙二醛(MDA)、白细胞介素(IL-6)和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结果 血液透析组MDA、IL-6、CRP明显高于对照组和非透析组(P<0.01),血液透析组MDA与IL-6、CRP呈正相关(P<0.01).结论 尿毒症和血液透析患者的氧化应激及炎症水平增高,MDA和IL-6、CRP分别是氧化应激和炎症较好的预测指标.
作者:单文红;刘丽秋 刊期: 2006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