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留置鼻肠管行肠内营养对脑血管意外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影响

雷澍;叶雪惠;江荣林;王灵聪;吴建浓;智屹惠

关键词:鼻肠管, 脑血管意外, 呼吸机相关肺炎
摘要:目的 探讨留置螺旋形鼻肠管行早期肠内营养对脑血管意外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影响.方法 对本院ICU收治43例脑血管意外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A组23例和B组20例,分别留置螺旋形鼻肠管和鼻胃管进行早期肠内营养.观察两组病人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结果 鼻肠管组的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和机械通气时间小于鼻胃管组(P<0.05).结论 脑血管意外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留置鼻肠管行肠内营养能减少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并能缩短机械通气的时间.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肺硬化性血管瘤4例报告

    肺硬化性血管瘤(Sclerosing hemangioma of the lung,SHL)是一种少见的肺部良性肿瘤.SHL术前明确诊断极为困难.临床症状和肿瘤大小及部位有关.位于肺实质或周边部的,症状轻微甚至无自觉症状[1-4].我们自2003年3月~2006年4月共收治4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全;陈艰;柳阳春;张平;胡建民;张现普;王荣胜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胫骨干开放性骨折49例的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胫骨开性骨折的治疗方法 .方法 对2001年1月~2005年10月收治的49例胫于骨折患者进行回顾分析.按Gustilo法进行分型,其中Ⅰ型23例,Ⅱ型16例,ⅢA型4例,ⅢB型3例,ⅢC型3例.随访7~16个月,平均11个月.结果 23例Ⅰ型损伤3~4个月骨折愈合,无感染.12例Ⅱ型损伤4~6个月骨折愈合,2例需Ⅱ期植骨,2例感染.2例ⅢA型损伤4~6个月骨折愈合,1例需Ⅱ期植骨,1例感染.1例ⅢB型损伤6~8个月骨折愈合,2例需Ⅱ期植骨(1例两次檀骨).ⅢC型损伤中1例感染多次手术后延期截肢;2例以经多次檀骨,6~8个月骨折愈合.结论 胫骨开放性骨折应尽早使用抗生素,充分冲洗,彻底清创,稳定骨折.

    作者:江适;刘志礼;何长街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警惕中药静脉注射剂不良反应

    中医药是我国一大特色,几千年来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时至今日中医仍然受到广大民众的喜受.据统计,在综合医院用药比例中,西药占70%左右,中成药20~30%,中药饮片占10~15%,而中医院使用中药肯定高于这个比例.传统中药以汤药或丸、散、膏、丹出现,随着现代制药技术的发展,片剂、胶剂、口服液等新剂型大量推出,中药注射亦应运而生,并被广泛应用.

    作者:雷春根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第三代喉罩全麻联合颈浅丛阻滞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评价第三代喉罩全麻联合颈浅丛神经阻滞在甲状腺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及其效果.方法 将60例择期甲状腺手术患者随机分成3组:气管插管组(Ⅰ组),第一代喉罩组(Ⅱ组),第三代喉罩组(Ⅲ组).记录诱导后气管插管或置喉罩前(T0)、气管插管或置喉罩即刻(T1)、3min(T2)、5min(T3)及拔除导管或喉罩即刻(T4)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心率(HR),并计算术中异丙酚、芬太尼及维库溴铵总用量.结果 Ⅰ组插管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较大,Ⅱ、Ⅲ组无明显变化;Ⅰ组术中异丙酚和维库溴铵用量多于Ⅱ、Ⅲ组.结论 第三代喉罩全麻联合颈浅丛神经阻滞用于甲状腺手术中,安全有效,麻醉用药少,血流动力学平稳,不良反应少.

    作者:高特生;朱波;沈跃;杨亦斌;王寿根;张自强;朱琳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孕期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阻断宫内与胎盘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HBsAg阳性孕妇孕期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阻断母婴传播的疗效与胎盘HBV感染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92例HBsAg阳性孕妇分成两组,研究组44例,于妊娠28、32及36周肌注HBIG200IU;对照组48例,未用药.采用荧光定量PCR及ELISA法,分别检测孕妇及其新生儿静脉血HBV DNA水平及乙肝五项.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胎盘各层细胞HBsAg及HBcAg的表达.结果 (1)92例孕妇胎盘HBV感染43例,各层细胞感染后导致宫内传播的相对危险度(OR值)由母面至胎儿面呈逐渐上升趋势.(2)研究组胎盘HBV总的感染率为34.09%(15/44),而对照组为58.3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3)研究组胎盘VCEC感染率为6.82%(3/44),而对照组为27.08%(13/4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1)胎盘VCEC HBV感染是宫内感染的高危因素之一.(2)注射HBIG可降低胎盘HBV感染率.

    作者:郑九生;周洁莉;刘凌芝;于小红;刘淮;蔡庆华;欧阳吁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代谢综合征患者12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代谢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 研究对象为2005年11月~2006年6月本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病人中符合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的120例患者(其中50例患者行冠脉造影检查)测量其腰围、脖围、血压、空腹甘油三脂(TG)、空腹高密度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以及尿酸、hsCRP等生化指标,并登记询问其生活习惯,家族史等情况,然后对结果 进行统计学分析.另外选取50例健康成人(男30例,女20例)作为对照组测量脖围.结果 住院病人中男性患者84例(69.90%),女性患者36例(30.10%),其中大部分不运动或少量运动(82.52%);男性患者的腰围均值为(98.69±6.46)cm,脖围均值为(39.71±5.31)cm,女性患者腰围均值为(96.40±4.19)cm,脖围均值为(35.75±1.93)cm男性对照组脖围为(36.71±1.79)cm,女性为(33.22±2.06)cm,P<0.05.在50例行冠脉造影的患者中,冠脉造影阳性患者35例(70.27%),冠脉造影阳性者合并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者19例(38.46%),冠脉造影阴性合并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者3例(18.18%);随着代谢综合征病程的延长,冠脉造影阳性率逐渐升高,P<0.05.结论 男性患者代谢综合征患病率高于女性患者,代谢综合征患者冠心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非代谢综合征者.脖围可能是一个简易的预测代谢综合征的指标.

    作者:周萍;葛郁芝;吴志婷;盛国太;余茂生;陈军喜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乳腺Paget's病22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乳腺Paget's病的合理治疗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1986年1月~2004年12月收治经病理证实的22例乳腺Paget's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组5年生存率为90.4%.未合并浸润癌和合并浸润癌的乳腺Paget's病的5年生存率为100%、71.4%(P<0.05).未合并乳腺肿块和合并乳腺肿块的乳腺Paget's病的5年生存率为100%、80%(P<0.05).结论 提高认识,早期诊断是改善本病预后的关键;本病以手术治疗为主,合并乳腺浸润癌按乳腺浸润癌治疗;合并乳腺肿块及浸润癌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作者:彭世义;李国庆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经典原位肝移植28例分析

    目的 探讨如何提高肝移植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及提高患者生存率.方法 就我院2002年10月~2006年3月行尸肝原位肝移植病人28例:其中原发性肝癌14例,急性重症肝炎2例,亚急性重症肝炎3例,乙肝肝硬化8例,胆汁性肝硬化1例,术后全程随访,随访时间4~45个月,观察病人术后并发症及生存时间.结果 围手术期死亡1例,手术成功率96.43%(27/28);术后死亡4例,其余均生存至今.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9%、86%与82%.术后发生各种并发症7例,包括:胸腔内出血、呼吸道感染、单纯性疱疹、霉菌性肠炎、呼吸心跳骤停复苏后持续植物状态、轻微胆漏、黄疽.并发症发生率25%.结论 肝移植已成为各类不可逆性终末期肝病的根本治疗方法 ,经典原位肝移植仍是一种较成熟的、可靠的手术方式,坚持使用术者熟悉的手术方式,及术中谨慎操作有利于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彭贵主;鄢业鸿;李勇;万仁华;张江南;张永模;邹志森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多瑞吉贴剂临床上止痛的护理观察

    多瑞吉(又称芬太尼透皮贴),是近年在三阶梯止痛过程中,用于癌症止痛的又一种贴剂镇痛药,对临床中、重度癌症痛有相当的疗效.本组用于协助放疗止痛中或放疗效果差的中、晚期骨转移以及其他转移的中重度放疗疼痛病人.现将本组2004~2005年对23例使用该贴剂放疗病人止痛效果及护理观察小结如下:

    作者:崔新芸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细辛脑注射液对哮喘患儿情绪、肺功能和炎症因子的影响

    目的 观察细辛脑注射液对哮喘患儿情绪、肺功能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随机分成两组,两组均吸入舒喘灵气雾剂.治疗组加用细辛脑0.5mg/kg用10%葡萄糖注射液稀释成0.01%的溶液静滴,1d2次.两组均7d1疗程,共观察2个疗程.结果 两组患儿治疗结束时焦虑和抑郁症状的评分与实验前比较均有所降低,但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细辛脑注射液不仅有效地促进IL-12的分泌,改善高IgE血症、缓解哮喘症状、改善肺功能,而且能有效改善患儿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有利于哮喘的治疗.

    作者:郑优教;郑翔;叶子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早期肠内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是一种起病急,病情重,并发症多,死亡率高的疾病,其死亡率高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感染和菌血症密切相关.随着对SAP患者内科综合治疗技术的提高,降低了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引起的第1个死亡高峰,但并没有显著降低由感染引起的第2个死亡高峰.研究表明,SAP80%以上患者的死因为胰腺坏死组织继发感染及感染相关的器官衰竭.有明确的证据证明这一继发性细菌感染是由于SAP时肠粘膜屏障功能受损导致肠道细菌移位.因此,如何预防和/或逆转肠粘膜屏障的损伤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将对肠内营养对于重症急性胰腺炎肠粘膜屏障的影响做一综述.

    作者:黎筱青;陈幼祥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消旋卡多曲颗粒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病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消旋卡多曲颗粒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的疗效.方法 65例小儿急性腹泻病住院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补液,口服思密达,并加用消旋卡多曲颗粒治疗,对照组予补液及口服思密达治疗.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消旋卡多曲颗粒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病,病程明显缩短,疗效显著,安全性好.

    作者:苏畅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血浆MDA、IL-6、CRP的水平变化及意义

    目的 探讨尿毒症和血液透析患者的氧化应激及炎症水平.方法 检测正常对照组、尿毒症非透析组和血液透析组的丙二醛(MDA)、白细胞介素(IL-6)和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结果 血液透析组MDA、IL-6、CRP明显高于对照组和非透析组(P<0.01),血液透析组MDA与IL-6、CRP呈正相关(P<0.01).结论 尿毒症和血液透析患者的氧化应激及炎症水平增高,MDA和IL-6、CRP分别是氧化应激和炎症较好的预测指标.

    作者:单文红;刘丽秋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跟骨关节内骨折的内固定手术63例治疗体会

    目的 总结跟骨关节内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治疗经验.方法 对63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结果 术后按Fernandez标准评定:优27例,良31例,差5例;优良率为93.8%.结论 跟骨关节内骨折通过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可以取得满意的疗效.

    作者:夏剑;许永武;丁健;高勇;万爱国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持续质量改进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

    医院感染是全球性有关医院人群健康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应用医院感染管理持续质量改进的科学管理方法 .健全医院感染管理的体系,重视全员培训,加强医院感染监测资料的收集与分析,找出医院感染管理持续质量改进的重点内容,制定干预措施,使医院感染控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作者:吴锦梅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273例抗菌药物利用及费用分析

    目的 对我院273住院病人抗感染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273例2001~2003年肺部感染病历进行用药频度、药物费用、合理用药分析.结果 抗感染药物主要为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青霉素类;临床不合理用药病例数占总病例数的64.47%,其中以超代使用头孢菌素为主,共108例,占39.56%;由不合理用药而导致的不良反应28例,占不合理用药例数的15.82%,仅配伍不当导致的不良反应就有1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7.93%;使用1种抗感染药物临床有效率为91.43%,合并使用2~4种抗感染药物临床有效率平均为88,43%,合并使用5种抗感染药物的有效率为79.12%,而6种药物以上联合使用,其临床有效率仅为71.69%.结论 抗感染药物应用中,存在着严重的配伍不合理、超代、超剂量等不合理用药情况;合并用药品种数越多,费用成本越大,但有效率未必就好;广大医务人员应提高抗菌药物的临床使用水平,安全、有效、经济、适当地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苏小妹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昂丹司琼用于胃癌根治术后静脉自控镇痛对恶心呕吐的影响

    目的 观察昂丹司琼用于胃癌根治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s-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对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方法 根据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给药方式不同将胃癌根治术病人90例随机分为3组,A组(昂丹司琼组,n=31):芬太尼1mg+昂丹司琼16mg;B组(氟哌利多组,n=30):芬太尼1mg+氟哌利多5mg;C组(对照组,n=29):芬太尼1mg.将上述各组药物加等渗盐水配成100ml,输注速率为2ml/h,单次自控量为2ml,锁定时间15min,维持时间48h.观察病人术后48h恶心、呕吐次数、疼痛程度及镇静评分.结果 3组间镇痛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镇静评分小于B组(P<0.05);A组及B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小于C组(P<0.05).结论 昂丹司琼用于胃癌根治术后静脉自控镇痛对术后恶心、呕吐有预防作用,效果与氟哌利多无差异,但对术后镇静作用小于氟哌利多.

    作者:文建忠;杨小敏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鼻腔鼻窦真菌病19例报告

    目的 探讨鼻腔、鼻窦真菌病的诊治经验.方法 分析我院采用上颌窦根治,鼻内窥镜辅助下上颌窦根治及鼻内窥镜手术3种不同方式治疗19例.结果 19例随诊6个月~2年.行上颌窦根治4例无复发,行鼻内窥镜辅助下上颌窦根治5例,均无复发;行鼻内窥镜手术10例,复发1例,再次手术治愈.结论 (1)手术是治疗本病的根本手段,关键是彻底消除病变,通畅引流.术式选择应根据病情,手术方式不影响治愈率.(2)必须重视术后处理,术腔局部引流不畅可能是复发的原因.(3)鼻内窥镜手术在清除蝶窦及筛窦病变,保留功能等方面有明显优点.

    作者:李淑琴;李良勇;廖振宾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胆总管切开探查术后T管阻塞原因分析

    目的 分析胆总管探查T型管引流术后,T管阻塞原因.方法 分析自1997年1月至2004年12月行胆总管切开探查T管引流术148例中出现T管阻塞的病例资料.结果 148例中,T管阻塞4例,2例为蛔虫阻塞,1例为泥砂凝结阻塞T管与引流袋管接口处,1例为腹带压迫.结论 临床上胆总管探查T型管引流术,T管阻塞原因很多,但只需术中及术后处理得当,T管阻塞是可减少,T管阻塞引起不良后果是可避免的.

    作者:赵俊民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全凭静脉麻醉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生理指标的影响

    目的 观察芬太尼、丙泊酚联合用于静脉麻醉诱导和维持过程中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生理指标的影响.方法 对60例胆囊切除手术患者采用芬太尼4μg/kg、丙泊酚2mg/kg和维库溴铵0.1mg/kg诱导后气管插管.静脉持续输注丙泊酚8mg/kg.h间断注射芬太尼与维库溴铵维持麻醉,记录麻醉诱导前(T0)、诱导期间(T1)气管插管(T2)、气腹前(T3)、气腹后10min(T4)、气腹毕(T5)、术毕(T6)和气管拔管(T7)的ECG,BP,HR,SPO2.结果 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不大,生理反应平稳,无并发症.结论 全凭静脉复合麻醉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具有麻醉效果满意,血流动力学稳定,苏醒快速等优点.

    作者:周远航;刘海林;张跃 刊期: 2006年第09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