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境障碍患者临床用药合理性分析

肖瑞林;肖瑛;孔令军;蒋秋漪

关键词:心境障碍患者, 抗抑郁剂, 抗躁狂药, 药物利用指数
摘要:目的 探讨心境障碍患者用药合理性与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 统计564例心境障碍住院患者的用药情况及疗效,以药物利用指数(DUI)判别药物利用的合理性.结果 单一用药164例,联合用药400例,躁狂相2药联用疗效优于单一用药(P<0.05),抑郁相单一用药与联合用药疗效差异无显著性(P>.05).抑郁症用药前3位为帕罗西汀、文拉法欣、氟西汀;躁狂症用药前3位为碳酸锂、氯氮平、氯丙嗪.DUI>1的有碳酸锂、文拉法欣、氯米帕明、氯氮平.结论 心境障碍患者用药基本合理,用药方案尽量减少联合用药,防止苯二氮卓类药物的滥用.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麻醉方法用于甲状腺功能亢进手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不同麻醉方法用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手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63例ASAⅠ~Ⅱ级甲亢患者择期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其中颈丛阻滞(C组)14例,高位硬膜外阻滞(E组)27例,全麻气管插管(G组)22例.分别记录3组患者于麻醉前(T1)、麻醉后15 min(T)2、切皮(T3)、分离上级(T4)、切除腺体(T5)和术毕(T6)6个时点的心率(HR)、收缩压(SBP)、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和呼气末二氧化碳(PETCO2)的变化及围麻醉期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C组和E组患者的HR、SBP、MAP值在T4、T5时点与T1时点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间无明显差异,但与G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C组中有7例(占50.0%)、E组10例(占37.0%)出现镇痛不全;C组有4例(占28.6%)、E组有6例(占22.2%)术中出现急性呼吸困难等并发症改为全麻气管插管;C组9例(占64.3%)、E组13例(占48.1%)、G组3例(占13.6%)术中出现心动过速、高血压等情况;3组患者围麻醉期均未出现甲状腺危象、低钙血症等并发症.结论 全麻气管插管用于甲亢患者行手术治疗具有呼吸循环干扰小,围麻醉期并发症少等优点,对于甲亢患者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

    作者:李跃兵;袁勇辉;王建华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高危科室消毒效果动态观察

    目的 探讨高危科室消毒工作中存在的的问题及解决方式.方法 对我院4个高危科室3年消毒效果进行动态观察.结果 不同的科室以不同监测项目,其消毒与灭菌效果不同,并存在一定差异.结论 高危科室消毒灭菌质量的保证,关键在制度的落实.

    作者:阳春华;俞启明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中Survivin和bcl-2蛋白表达及相互关系

    目的 探讨Survivin和bc1-2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免疫类型中的表达及相互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Max Vision法检测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和bcl-2在DLBCL免疫类型中和反应性增生的淋巴结中的表达.结果 免疫分型60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中免疫类型GCB(germinal center-B-cell like)25例,non-GCB(non germinalcenter-B-cell like)35例;免疫类型GCB中survivin的阳性率为72.0%,non-GCB中survivin的阳性率为42.9%,两者之间P<0.05;GCB中bcl-2的阳性率为76.0%,non-GCB中bcl-2的阳性率为31.4%,两者之间P<0.01;survivin阳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中bcl-2阳性率为69.7%,survivin阴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中bcl-2阳性率为25.9%,在DLBCL中,Survivin的表达与bcl-2蛋白表达密切相关.结论 survivin、bcl-2的表达与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免疫学类型相关,GCB类型中高表达,non-GCB类型中低表达.在DLBCL中Survivin与bcl-2蛋白表达密切相关,两者协同发挥抗凋亡效应.

    作者:张文书;刘勇;路名芝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局部PUVA治疗白癜风52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局部PUVA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白癜风102例随机分为局部PUVA治疗组和0.1%甲氧沙林液对照组,观察两组治疗效果,进行临床疗效判定.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69.23%,总有效率88.46%,均明显优于对照组(30%,6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局部PUVA治疗白癜风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陈玉红;刘守岗;胡志勇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临床护士对针刺伤的认识与对策调查

    目的 了解临床护士对针刺伤的认识和针刺伤后的对策.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40例临床护士进行临床追踪调查.结果 一年中被针刺伤的护士有75%,45%的护士认为可怕的结果是感染HIV;24%的护士针剌后未作任何处理,62.2%的护士只作简单洗手消毒.结论 大多数护士对针刺伤认识不足,针刺伤后只作简单处理.

    作者:陈秀莉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高压氧综合治疗重症颅脑损伤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高压氧综合治疗重症颅脑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我院自2002年7月~2006年7月收治的重症脑损伤282例随机分成两组,比较HB0组和常规治疗组的治疗结果.结果 HB0组治疗总有效率93.9%,对照组81.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HBO是治疗重症颅脑损伤的有效方法.

    作者:吉淑香;陈春辉;周开良;李建国;叶朝阳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甲状旁腺显像存在的问题及进展

    甲状旁腺放射性核素显像是术前定位诊断功能亢进的甲状旁腺病灶的有效的方法,但双示踪剂(99Tcm-MIBI/99TcmO4-或201Tl/99TcmO4-)减影技术、单核素(99Tcm-MIBI)双时相技术、SPECT断层显像等方法都存在一些有争论的问题;一些生物因素可能影响甲状旁腺显像从而产生假阳性或假阴性;11C-蛋氨酸(MET) PET显像是非常有前途的新的定位诊断方法.为加深认识,在诊断中更加合理地选用显像方法和准确地分析检查结果,现将上述问题及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张庆;张青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7.5%高渗氯化钠溶液治疗失血性休克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 探讨高渗氯化钠溶液治疗失血性休克的效果.方法 对46例失血性休克的病人分别用7.5%高渗氯化钠溶液(治疗组)和传统的平衡液(对照组)复苏,进行随机分组治疗与观察.结果 治疗组输入7.5%高渗氯化钠溶液后5~10 min即起作用,血压恢复正常,脉搏减慢,维持正常血压时间平均为42 min.对照组在输入平衡液后15~20 min血压渐回升,60 min后血压恢复正常,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前后作电解质钾、钠、氯测定.治疗组在治疗后钾无明显改变,钠、氯增高明显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7.5%高渗氯化钠溶液治疗失血性休克具有产生作用的速度快、维持血压平稳、用量少、安全性大等优点.

    作者:付娟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老年人心房颤动引起缺血性脑卒中38例报告

    目的 探讨老年房颤患者引起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及预测指标.方法 对2005年经CT或MRI确诊为缺血性脑卒中的38例住院房颤病人的临床资料,心脏超声检查、抗凝治疗、房颤复律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除1例风心外,37例均为非瓣膜性房颤病人.引起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年龄(≥70岁以上),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左房血栓及动脉栓塞史.结论 对有危险因素的AF病人应积极地抗凝治疗.

    作者:徐文苑;黄经纬;徐金汤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尿路结石474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应用输尿管肾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尿路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474例尿路结石患者采用输尿管肾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治疗,其中尿道结石22例,膀胱结石56例,结石位于输尿管上段62例,中段168例,下段158例,石街8例.结果 本组484例患者中,464例一次碎石成功,总成功率为97.89%,碎石总排净率为99.9%.术后B超显示肾积水较术前减轻或消失,静脉肾盂造影未发现输尿管狭窄.结论 输尿管肾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是治疗尿路结石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吴泉龙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炎琥宁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炎琥宁冻干粉针剂(沙多利卡)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方法 56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26例给予液体疗法及利巴韦林静滴,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炎琥宁冻干粉针剂静滴.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炎琥宁冻干粉针剂治疗轮状病毒肠炎有效.

    作者:李淑芬;李巍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观察

    目的 比较连续皮下输注胰岛素泵(CSⅡ)和静脉连续输注胰岛素(CⅦ)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效果.方法 将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给予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对照组予持续静脉滴注胰岛素,两组均按常规给予补液,纠正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抗炎等.比较两组治疗后平均血糖、平均胰岛素用量、尿酮体转阴平均时间、低血糖发生率及达到靶血糖值平均时间.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空腹及餐后2 h血糖监测的数值,两组血糖均得到较好控制,但CSⅡ组优于CⅦ组(P<0.05),而且CSⅡ组的胰岛素用量明显少于CⅦ组(P<0.01),CSⅡ组的尿酮体转阴时间及达到靶血糖值控制时间较CⅦ组显著缩短(P<0.01),低血糖发生率CSⅡ组与CⅦ组相比,低血糖发生率减少(P<0.05).结论 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诺和灵R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结果显示与胰岛素持续静脉点滴治疗相比,其降血糖的效果更佳,低血糖的发生率更低,尿酮阴转的时间、血糖达标时间更短,是目前抢救治疗DKA与DK较好的治疗措施.

    作者:吴海波;郑海飞;曹晓华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IGF-1在颅脑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是一种结构和功能都与胰岛素类似的多呔类神经营养因子,可以在全身各处表达,在正常成熟脑组织中有着十分广泛的低水平表达,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中均有IGF-1表达[1].它可调节神经细胞的生长和分化,对维持成年脑的正常功能起到重要作用,它可抑制细胞凋亡,有助于细胞受损后的功能恢复,现已确认为一种神经营养因子,在神经系统中有重要的营养保护作用,现就IGF-1对神经保护作用研究及进展予以综述.

    作者:温剑峰;钱锁开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体部伽玛刀治疗肺癌患者的家庭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家庭护理干预对经体部伽玛刀治疗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90例经体部伽玛刀治疗肺癌患者从出院开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进行出院指导;实验组除出院指导外,进行家庭综合行为护理干预.两组均采用WHO推荐的生活质量指数评定量表[1]和Procidann与Heller的家庭支持量表[2]进行生存质量评价.结果 两组生活质量有显著差异(P<0.01),干预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家庭综合行为护理干预,获得了家庭支持,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减轻了经济负担.

    作者:杨水秀;魏淑萍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护士长在骨科健康教育中的管理技巧

    健康教育是护士针对服务对象的生理、心理、社会的适应能力等方面进行的教育.在美国,护理人员从学校到临床均系统地接受健康教育理论和方法的学习,护士的健康教育理念已成为工作行为准则.我国护理健康教育工作起步较晚,护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较简单,教育时机把握不够,缺乏个性化教育.

    作者:梁轶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小胎龄身材矮小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分析用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前后,小胎龄身材矮小儿(small for gestational age,SGA)身高生长速率及骨龄变化及成年身高预测,以了解GH对SGA在促进生长的同时对骨龄及成年身高的影响.方法 确诊为SGA 12例,男8例,女4例,年龄8.2±3.4岁,用rhGH 0.15Iu/(kg.d)治疗,疗程1年,于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及1年观察生长指标变化(身高、生长速度、身高年龄、骨龄)及进行骨龄评价和成年身高预测.结果 多数患儿用药后食欲有所增加,睡眠状况良好,身高等各项指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而以治疗前半年增长快,同时骨龄增长也快,P<0.01,但△HA/△BA的比值均<1,身高增长与骨龄增长呈平衡, 为1:1比例.用药治疗后预测成年身高也有增加,能改善终身高.结论 SGA儿用rhGH在促进身高增长同时促进骨龄增长,两者呈平行线关系,GH治疗对SGA儿身高及骨龄增长呈正性影响,实现生长与成熟的平衡,并能改善成年终身高.

    作者:杨玉;杨利;谢理玲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经闭孔无张力阴道吊带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

    目的 探讨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病机制和微创治疗方法.方法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6例,经临床、尿动力学检查和膀胱镜确诊,均为稳定性膀胱,无膀胱出口梗阻.采用经闭孔无张力阴道吊带(TVT-O)技术治疗.结果 手术时间平均32 min;术中出血量平均40 ml;术后平均留置导尿管2 d;术后平均住院3 d.其中1例患者术后出现轻微排尿费力,行尿道扩张后重新留置尿管,5 d后拔尿管,排尿通畅.结论 TVT-O具有手术操作简单、安全,无需膀胱镜检查,并发症少等优点,可作为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首选手术方式.

    作者:习海波;崔苏萍;王共先;孙庭;朱遵伟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舒芬太尼与芬太尼用于心脏瓣膜置换术全麻诱导的比较

    目的 比较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对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置换术患者全麻诱导及气管插管时的影响.方法 40例风湿性心脏病单纯中重度二尖瓣狭窄拟行二尖瓣置换患者,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S组,1.5 μg/kg)和芬太尼组(F组,15 μg/kg),每组20例,分别记录全麻诱导前(T1),给完诱导药后即刻(T2)、3 min(T3)、6 min(T4)、气管插管后1 min(T5)、3 min(T6)、6 min(T7)几个时间点的以下指标: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末梢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中心静脉压(CVP).结果 与诱导前相比,两组病人HR、SBP、DBP、MAP、CVP的变化趋势一致,都有明显的下降(P<0.01或P<0.05);两组间比较,气管插管前F组比S组的HR、MAP的下降更多(P<0.05);气管插管后F组的HR、SBP、DBP、MAP回升较多,而S组血流动力学更加平稳(P<0.05).结论 等效剂量下芬太尼与舒芬太尼对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患者全麻气管插管所引起的心血管反应都有较好地抑制作用,舒芬太尼对气管插管引起的心血管反应抑制效果更好,诱导期血流动力学更加平稳,因此更适合用于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患者的麻醉诱导.

    作者:陈世彪;陈刚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血糖的监测及电切综合征的预防

    目的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TUVP)中血糖的变化和其在预防电切综合症(TURS)中的作用.方法 对105例前列腺增生患者行TUVP,以5%葡萄糖作冲洗液,术前、术中每隔15 min及术后查血糖,分析血糖水平升高程度与TURS发生的关系.结果 105例患者中,40例术中血糖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并且和手术时间呈正相关,2例TURS患者血糖大于18.6 mmol/L,持续时间达30 min以上.结论 术中快速血糖监测对预测TUVP术中TURS的发生具有灵敏、准确、快速、方便等优点;通过监测术中血糖的改变能及时发现TURS先兆,并有效减少TURS的发生.

    作者:刘各亮;杨晗杰;贺强;李挺山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g监测宫颈鳞癌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监测宫颈鳞癌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微粒子酶免分析技术对149例宫颈癌患者治疗前后进行SCC-Ag测定.结果 SCC-Ag在宫颈鳞癌中的敏感度为63.76%(95/149),特异性为9432%(83/88).SCC-Ag阳性率随着临床期别的增加而升高,SCC-Ag与病理类型、临床分期、治疗的效果有显著性相关(P<0.005),与病理组织学分级无关(P>0.05).结论 SCC-Ag是宫颈鳞癌的一种较好的肿瘤标志物,在宫颈鳞癌的辅助诊断、治疗效果的判断、推测预后上有重要意义.

    作者:蒋联萍;赵玉萍 刊期: 2006年第11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