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多发性创伤的急救与护理

戴德珍

关键词:多发性创伤, 急救, 护理
摘要:目的 探讨多发伤急救和护理经验,提高多发伤的救治成功率.方法 回顾分析2000年1月~2003年1月我院急诊室收治的320例多发伤病人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 213例患者抢救成功,成功率68.2%.结论 对于多发伤的抢救应该强调抢救先于诊断和治疗,要遵循边抢边诊边治原则,护士应按照一定的急救程序进行急救护理.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RNA干扰抗HBV的研究进展

    RNA干扰是由长的双链RNA(double-stranded RNA,dsRNA)引发的降解与之同源的信使RNA(messager RNA,mRNA)的过程,dsRNA进入真核细胞,在胞浆内经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icer作用,被切割成21-23bp的大小的小分子干扰RNA片段(smallinterfering RNAs,siRNAs),siRNAs与核酶复合物结合从而形成所谓的RNA诱导沉默复合物(RNA-induced silencing complex,RISC).

    作者:张玉波;张伦理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面神经炎1例报告

    面神经炎是位于茎乳突孔内的面神经发生非化脓性炎症所导致的面部肌肉无力或面肌瘫痪,临床上又称周围性面瘫或面神经麻痹,由于贝尔(Bell)先对本病加以描述,故又称为Bell麻痹.现己知星状神经节阻滞,对面神经炎的治疗有良效,但临床上尚未推广应用,本文报告1例,意在抛砖引玉.

    作者:林武芳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心境障碍患者临床用药合理性分析

    目的 探讨心境障碍患者用药合理性与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 统计564例心境障碍住院患者的用药情况及疗效,以药物利用指数(DUI)判别药物利用的合理性.结果 单一用药164例,联合用药400例,躁狂相2药联用疗效优于单一用药(P<0.05),抑郁相单一用药与联合用药疗效差异无显著性(P>.05).抑郁症用药前3位为帕罗西汀、文拉法欣、氟西汀;躁狂症用药前3位为碳酸锂、氯氮平、氯丙嗪.DUI>1的有碳酸锂、文拉法欣、氯米帕明、氯氮平.结论 心境障碍患者用药基本合理,用药方案尽量减少联合用药,防止苯二氮卓类药物的滥用.

    作者:肖瑞林;肖瑛;孔令军;蒋秋漪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慢性乙型肝炎肝组织T淋巴细胞亚型表达与病变关系

    目的 探讨HBeAg阳性和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肝组织T淋巴细胞亚型CD4+、CD8+表达情况与病变的关系.方法 选择83例总T淋巴细胞(CD3+)阳性的病人,进行淋巴细胞亚型CD4+、CD8+免疫组化观察.结果 两种不同临床类型慢性乙型肝炎肝组织内T淋巴细胞亚型CD4+、CD8+有以下特点:(1)两种不同临床类型慢性乙型肝炎肝组织CD4+、CD8+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2)两种不同临床类型的肝炎肝内CD4+表达均与肝组织炎症程度相关,随肝脏病变损伤加重,CD4+增多(P<0.05).(3)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肝内CD8+表达与肝组织炎症程度有相关性(P<0.05),与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无相关性(P>0.05).结论 提示CD8+在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肝脏损伤中起到一定作用,与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所引起的免疫应答有所不同.

    作者:尹燕耀;肖影群;余宙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22例观察

    目的 探讨CT定位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取CT提示肺部占位性病变病例22例,以CT扫描结合体表栅栏的方法确定体表穿刺点,利用弹簧切割针行经皮肺穿刺活检.结果 诊断为恶性肿瘤17例,其中6例与外院手术后病理结果符合,良性病变5例;不良反应主要为气胸.结论 经皮肺穿刺活检术是一种针对肺外周占位性病变的方便有效微创的诊断方法.

    作者:程一锋;周月明;严绍南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高危科室消毒效果动态观察

    目的 探讨高危科室消毒工作中存在的的问题及解决方式.方法 对我院4个高危科室3年消毒效果进行动态观察.结果 不同的科室以不同监测项目,其消毒与灭菌效果不同,并存在一定差异.结论 高危科室消毒灭菌质量的保证,关键在制度的落实.

    作者:阳春华;俞启明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临床护士对针刺伤的认识与对策调查

    目的 了解临床护士对针刺伤的认识和针刺伤后的对策.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40例临床护士进行临床追踪调查.结果 一年中被针刺伤的护士有75%,45%的护士认为可怕的结果是感染HIV;24%的护士针剌后未作任何处理,62.2%的护士只作简单洗手消毒.结论 大多数护士对针刺伤认识不足,针刺伤后只作简单处理.

    作者:陈秀莉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经纤支镜微波治疗中央型肺癌26例分析

    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下微波组织凝固治疗中央型肺癌的价值.方法 26例中央型肺癌患者按纤支镜介入治疗常规准备.插入纤支镜到达病变部位后,将微波同轴天线经纤支镜活检孔插入,尖端插入或紧贴治疗部位,调节微波功率为40~65 w,持续时间为10~15 s/次,行多点烧灼.同时配合鳄口钳清除焦化坏死或游离的组织.1次/5~7 d,3~5次为1疗程.结果 显效:纤支镜见瘤体缩小60%以上14例(54%);有效:瘤体缩小>30%,<60%者8例(31%);无效4例(35%).结论 经纤维支气管镜微波治疗中央型肺癌为一种操作简单、安全、见效快的姑息性治疗.

    作者:柯昌林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中Survivin和bcl-2蛋白表达及相互关系

    目的 探讨Survivin和bc1-2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免疫类型中的表达及相互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Max Vision法检测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和bcl-2在DLBCL免疫类型中和反应性增生的淋巴结中的表达.结果 免疫分型60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中免疫类型GCB(germinal center-B-cell like)25例,non-GCB(non germinalcenter-B-cell like)35例;免疫类型GCB中survivin的阳性率为72.0%,non-GCB中survivin的阳性率为42.9%,两者之间P<0.05;GCB中bcl-2的阳性率为76.0%,non-GCB中bcl-2的阳性率为31.4%,两者之间P<0.01;survivin阳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中bcl-2阳性率为69.7%,survivin阴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中bcl-2阳性率为25.9%,在DLBCL中,Survivin的表达与bcl-2蛋白表达密切相关.结论 survivin、bcl-2的表达与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免疫学类型相关,GCB类型中高表达,non-GCB类型中低表达.在DLBCL中Survivin与bcl-2蛋白表达密切相关,两者协同发挥抗凋亡效应.

    作者:张文书;刘勇;路名芝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眼内激光在视网膜血管病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眼内激光在视网膜血管病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中的疗效性.方法 将眼内激光应用于70例(70眼)视网膜血管病的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中.眼内光凝方式:全视网膜光凝49眼,局限性视网膜光凝21眼.结果 术后随访时间≥6个月,67眼均视网膜复位,未见新鲜出血、渗出及新生血管.术后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1眼术后2个月再次发生玻璃体积血,2眼术后3个月荧光造影可见局限性无灌注区和荧光渗漏.术中2例发生医源性视网膜裂孔.结论 眼内激光可以提高视网膜血管病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成功率.

    作者:侯晓映;周奇鸣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血糖的监测及电切综合征的预防

    目的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TUVP)中血糖的变化和其在预防电切综合症(TURS)中的作用.方法 对105例前列腺增生患者行TUVP,以5%葡萄糖作冲洗液,术前、术中每隔15 min及术后查血糖,分析血糖水平升高程度与TURS发生的关系.结果 105例患者中,40例术中血糖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并且和手术时间呈正相关,2例TURS患者血糖大于18.6 mmol/L,持续时间达30 min以上.结论 术中快速血糖监测对预测TUVP术中TURS的发生具有灵敏、准确、快速、方便等优点;通过监测术中血糖的改变能及时发现TURS先兆,并有效减少TURS的发生.

    作者:刘各亮;杨晗杰;贺强;李挺山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继发性免疫缺陷病院内肺部感染137例临床分析

    目的 了解继发性免疫缺陷病院内肺部感染的基础疾病、危险因素、临床表现、细菌及药物敏感性.方法 对我院1998年5月~2004年10月137例继发性免疫缺陷病院内肺部感染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痰培养分离鉴定病原菌,采用纸片扩散法(Kirby-Bauer)测定细菌体外药物敏感性.结果 继发性免疫缺陷病院内肺部感染基础疾病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肿瘤、糖尿病、创伤为主,患者发生感染的危险性与中性粒细胞的数量、减少的时间和速率有关.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细菌对大部分抗生素耐药.结论 继发性免疫缺陷病易引发院内肺部感染,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杆菌,细菌易产生耐药,死亡率高.治疗应选用敏感抗生素同时应辅助营养、免疫支持治疗.

    作者:刘健;栾燕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术前出血对脑动静脉畸形显微手术早期疗效的影响

    目的 探讨术前出血对脑动静脉畸形显微手术治疗早期疗效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2005年采用显微手术治疗的101例脑动静脉畸形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有无畸形血管团破裂出血将其分成颅内出血组和非颅内出血组;按照改良的Rankin量表分别在术前、出院时对患者的神经功能状态进行评分.采用x2检验比较颅内出血组和非颅内出血组之间术后早期新的神经功能缺损发生率、早期疗效良好率.结果 出血组18.8%(13/69)术后早期出现了新的神经功能障碍,非出血组50%(16/32)术后早期出现了新的神经功能障碍(P<0.05);早期疗效良好率颅内出血组为58.0%,非颅内出血组65.6%(P>0.05).结论 术前有颅内出血者较无颅内出血者术后少出现新的神经功能缺损,两组术后早期神经功能状态良好率无差别,颅内出血可能掩盖手术致残率.

    作者:胡观成;邹安琪;龚美慈;况建国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7.5%高渗氯化钠溶液治疗失血性休克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 探讨高渗氯化钠溶液治疗失血性休克的效果.方法 对46例失血性休克的病人分别用7.5%高渗氯化钠溶液(治疗组)和传统的平衡液(对照组)复苏,进行随机分组治疗与观察.结果 治疗组输入7.5%高渗氯化钠溶液后5~10 min即起作用,血压恢复正常,脉搏减慢,维持正常血压时间平均为42 min.对照组在输入平衡液后15~20 min血压渐回升,60 min后血压恢复正常,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前后作电解质钾、钠、氯测定.治疗组在治疗后钾无明显改变,钠、氯增高明显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7.5%高渗氯化钠溶液治疗失血性休克具有产生作用的速度快、维持血压平稳、用量少、安全性大等优点.

    作者:付娟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舒芬太尼与芬太尼用于心脏瓣膜置换术全麻诱导的比较

    目的 比较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对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置换术患者全麻诱导及气管插管时的影响.方法 40例风湿性心脏病单纯中重度二尖瓣狭窄拟行二尖瓣置换患者,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S组,1.5 μg/kg)和芬太尼组(F组,15 μg/kg),每组20例,分别记录全麻诱导前(T1),给完诱导药后即刻(T2)、3 min(T3)、6 min(T4)、气管插管后1 min(T5)、3 min(T6)、6 min(T7)几个时间点的以下指标: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末梢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中心静脉压(CVP).结果 与诱导前相比,两组病人HR、SBP、DBP、MAP、CVP的变化趋势一致,都有明显的下降(P<0.01或P<0.05);两组间比较,气管插管前F组比S组的HR、MAP的下降更多(P<0.05);气管插管后F组的HR、SBP、DBP、MAP回升较多,而S组血流动力学更加平稳(P<0.05).结论 等效剂量下芬太尼与舒芬太尼对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患者全麻气管插管所引起的心血管反应都有较好地抑制作用,舒芬太尼对气管插管引起的心血管反应抑制效果更好,诱导期血流动力学更加平稳,因此更适合用于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患者的麻醉诱导.

    作者:陈世彪;陈刚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缺血性进展性脑卒中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相关研究

    目的 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关系及意义.方法 分别在发病后第2、7、14d检测血清hs-CRP含量,观察并记录病例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 (1)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中hs-CRP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升高;(2)进展型卒中患者的血清hsCRP水平高于同时期的完全型卒中患者,且血清hs-CRP含量与神经功能损害程度相关.结论 血清hs-CRP水平变化可作为评判缺血性脑卒中病变稳定程度及预后的指标之一.

    作者:李晓白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炎琥宁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炎琥宁冻干粉针剂(沙多利卡)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方法 56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26例给予液体疗法及利巴韦林静滴,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炎琥宁冻干粉针剂静滴.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炎琥宁冻干粉针剂治疗轮状病毒肠炎有效.

    作者:李淑芬;李巍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瑞芬太尼复合麻醉在小儿斜视矫正术中的应用

    斜视矫正术是小儿眼科常见的外眼手术,现在认为斜视患儿接受手术的年龄越早越好.通常手术时间在1 h以内,但疼痛刺激较强.我院自2002年起在小儿斜视矫正术全麻中镇痛药仅选用强效的瑞芬太尼,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陶晓三;邓捩根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护士长在骨科健康教育中的管理技巧

    健康教育是护士针对服务对象的生理、心理、社会的适应能力等方面进行的教育.在美国,护理人员从学校到临床均系统地接受健康教育理论和方法的学习,护士的健康教育理念已成为工作行为准则.我国护理健康教育工作起步较晚,护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较简单,教育时机把握不够,缺乏个性化教育.

    作者:梁轶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体部伽玛刀治疗肺癌患者的家庭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家庭护理干预对经体部伽玛刀治疗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90例经体部伽玛刀治疗肺癌患者从出院开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进行出院指导;实验组除出院指导外,进行家庭综合行为护理干预.两组均采用WHO推荐的生活质量指数评定量表[1]和Procidann与Heller的家庭支持量表[2]进行生存质量评价.结果 两组生活质量有显著差异(P<0.01),干预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家庭综合行为护理干预,获得了家庭支持,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减轻了经济负担.

    作者:杨水秀;魏淑萍 刊期: 2006年第11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