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学礼;高明;余琳玲
目的探讨乳腺小肿块(直径<20mm)良恶性的超声鉴别方法.方法应用高频超声常规检查乳腺小肿块并检测肿块周缘及内部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良性乳腺小肿块超声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90.5%(67/74),恶性乳腺小肿块超声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86.7%(26/30),良性、恶性乳腺小肿块周缘及内部血流动力学参数存在差异.结论高频超声检查乳腺小肿块有极其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诸纪明;朱小彦;沈丽君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治疗前后乙型肝炎患者血清IL-12和IL-4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79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给予口服拉米夫定,1次/d,100mg/次,疗程1年.测定不同应答组拉米夫定治疗前和治疗后3、6、12个月血清IL-12和IL-4水平.结果完全应答组拉米夫定治疗后IL-12升高,IL-4降低,且治疗后各时间点同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部分应答组治疗后IL-12升高,IL-4降低,但两者仅治疗后第3个月同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应答组治疗后IL-12、IL-4含量同治疗前相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完全应答组治疗后第3个月IL-12、IL-4含量和部分应答组治疗后第3个月相比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因子含量变化和应答状况之间有一定的联系.结论拉米夫定治疗应答状况与治疗后血清IL-12和IL-4水平变化有关,治疗后其水平持续变化且变化大者有更多的机会发生完全应答,因此动态检测IL-12和IL-4水平可以作为拉米夫定用药及疗效判定的免疫学指标.
作者:俞富军;何生松;张淑玲;李淑利;陈永平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经纤维支气管镜针吸细胞学方法对肺部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5例肺部肿块患者均经纤支镜采用钳取、刷取、支气管粘膜下针吸方法送病理及细胞学检查.结果确诊为肺瘤癌37例,其中鳞癌21例,腺癌11例,未分化小细胞癌5例,肺癌阳性检出率82%,针吸阳性率50%,钳取活检阳性率59%,刷取阳性53%.结论经纤支镜吸细胞学检查配合钳取、刷取方法提高了肺癌诊断率.
作者:熊永卿;董俊林;唐竹英;殷瑞和;许国华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比较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PICC)与经颈内静脉导入中心静脉置管(CVC)两种方法在老年脑血管意外患者中应用的优劣.方法分别观察PICC患者56例和CVC患者48例置管成功率、术后导管口细菌培养监测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首次穿刺置管成功率PICC组89.3%(50/56例),CVC组为64.6%(31/48例),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总置管成功率PICC组96.4%(53/56例),CVC组为83.3%(40/48例),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PICC组导管口细菌培养阳性率7.1%(4/56例),CVC组20.8%(10/48例),PICC组低于CVC组(P<0.05);导管阻塞、脱落发生率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误入动脉和穿刺点出血、血肿PICC组低于CVC组(P<0.05).结论PICC定位准确、损伤小,易操作,能避免发生气胸或误入动脉等严重并发症,满足老年脑血管意外患者长期输液的需要.
作者:李洁;江丽萍 刊期: 2005年第06期
199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及1999年卫生部、残联等10部委联合下发的通知,首次把新生儿听力筛查纳入妇幼保健的常规检查项目[1].
作者:黄燕;蔡正华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总结甲型副伤寒的护理经验.方法除常规护理外规范院内感染管理.结果病人全部治愈,院内感染和并发症均未发生.结论正确的护理在甲型副伤寒患者的治疗和康复中有重要作用.
作者:李云琴;元国芬;金巍红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儿童自发性低颅压综合征(SIH)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2例自发性低颅压征的临床资料.结果12例患儿均急性起病,发病年龄10~14岁.主要症状为体位性头痛,侧卧位腰穿脑脊液压力<70mmH20;脑脊液分析,8例外观清亮,2例RBC增高,2例蛋白增高,糖和氯化物正常,经补液治疗均痊愈出院.所有病例行头颅CT检查,8例正常,4例硬脑膜增厚及硬膜下积液,其中4例行MRI检查,示1例正常,2例硬膜下积液,1例硬脑膜增厚.结论自发性低颅压征的主要临床特点为体位性头痛及脑脊液压力低于正常,补液等治疗有效.应警惕硬膜下积液及硬膜增厚,注意与蛛网膜下腔出血鉴别.MRI是SIH首选无创性检查.
作者:罗友昌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大肠癌误诊原因.方法回顾分析近10年在我院就诊的388例大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误诊156例(40.2%),误诊年龄22~87岁,平均51岁,误诊时间15d~3年;误诊病种为:慢性结肠炎、痔疮、胆囊炎、阑尾炎、粘连性肠梗阻、妇科盆腔肿瘤等.结论通过(1)提高对大肠癌警惕性;(2)按医疗操作规范行直肠指检;(3)多次大便隐血试验检查;(4)结合气钡结肠造影及结肠镜检;(5)提高对高危人群随防监控;(6)在外周血中检测CK19、CK20等方法,可减少误诊.
作者:何成全;田井崎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苯作业工人外周血象的变化.方法调查100例苯接触者的外周血象,并与正常人对照.结果苯接触组,RBC、Hb下降8例,WBC下降3例,PCT下降7例;正常对照组RBC、Hb下降1例,PCT下降1例,而且血象变化与苯接触方式、接触时间有关系.结论改善劳动环境、保护苯接触工人有待重视.
作者:何鸣;练国坚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PFN)与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治疗股骨粗隆下骨折的疗效.方法随机将股骨粗隆下骨折的患者分为两组,PFN组和DHS组,PFN组26例,DHS组61例.对两组患者的手术创伤、功能恢复和并发症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PFN组:平均手术时间为71.6min,术中出血量为179.2ml,手术切口6.5cm,早期起坐锻炼时间3d;DHS组:平均手术时间为78min,出血量190.2ml,切口长13.7cm,早期起坐锻炼时间4.5d.骨折愈合时间:PFN组3.1个月,DHS组3.3个月.内固定松动(皮质骨螺钉):PFN组无,DHS组3例;股骨头颈切割:PFN组1例,DHS组3例.结论采用PFN与DHS治疗股骨粗隆下骨折相比,骨折愈合时间无明显差异,但PFN较DHS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
作者:沈波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疗效及其抗炎机制.方法选择2003年1月~2004年8月门诊及住院的50例早期D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每晚加服辛伐他汀20mg,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尿微量白蛋白、血肌酐和C反应蛋白(CRP)、脂蛋白指标.结果治疗组尿微量白蛋白和血肌酐下降比对照组明显(P<0.05,P<0.01),治疗组CRP明显下降(P<0.05),而对照组CRP下降不明显(P>0.05).结论辛伐他汀可降低C反应蛋白,减轻尿微量白蛋白,改善肾功能.
作者:吴卫红;柴振华;胡燕 刊期: 2005年第06期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溃疡性结肠炎、消化性溃疡等众多消化系疾病,可因情绪、生活事件、疾病等应激因素而促发或使病情加重.
作者:李龙钦;祝金泉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合并闭合性腹部损伤的急救护理特点.方法回顾分析近6年来我院收治的40例颅脑损伤合并闭合性腹部损伤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病例经积极抢救、精心的护理、严密的病情观察后治愈32例,死亡8例,死亡率为20%.结论颅脑损伤合并闭合性腹部损伤病情表现复杂,笔者认为快速接诊及实施急救护理措施、细心查体和观察病情,及早协助明确诊断,及时明确损伤的主次部位,合理安排救治顺序,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俞继芳;傅莹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改进三踝骨折的手术方法.方法根据踝关节的解剖特点,巧妙地利用踝关节内侧入路加外踝入路及内、外踝骨折,外翻踝关节,充分显露胫骨下端及后踝骨块,在直视下复位固定后踝,再复位固定外踝,后是内踝.结果5例三踝骨折均取得较好疗效.结论本手术方法看似复杂,其实操作方便,值得推广.
作者:张睿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总结产钳助产的临床经验.方法分析264例使用产钳助产产妇的临床资料.结果Simpson产钳助产和Kiellaned产钳助产均有不同程度的产妇并发症和新生儿并发症.结论产钳术有一定风险,作为一种应急处理方式,产科人员必须熟练掌握.
作者:刘芬;李莉;蔡静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舒利迭联合顺尔宁治疗激素依赖型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激素依赖型哮喘患者20例,分为对照组(A组)10例,每天给予口服泼尼松;治疗组(B组)10例,每天给予口服泼尼松+舒利迭+顺尔宁.疗程均为8周,并根据临床症状和肺功能逐渐减少口服泼尼松的用量.结果A组患者不能改善口服尼泼尼松的维持量;B组患者治疗后,7例口服泼尼松完全撤掉,3例口服泼尼松减量至每天5mg.A、B两组整个疗程中哮喘间歇发作次数及治疗后PEF%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且治疗组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舒利迭联合顺尔宁是治疗激素依赖型哮喘的可行性方案.
作者:黄涛;孙力军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乐乐醚胶冻除避孕作用外,是否还有治疗阴道炎作用.方法回顾、分析1999年2月~2004年2月,在江西省(市、区)3家妇女保健单位和5家区(县)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站(所)试用,治疗866例.结果667人1周2次使用同一厂家生产的乐乐醚胶冻,2~2.5个月治愈528人,好转139人;一周1次使用乐乐醚胶冻186人,治愈170人,好转16人;13人使用乐乐醚胶冻无规律,治愈2人,好转11人.结论乐乐醚胶冻治疗阴道炎有较好的作用.
作者:谢幼霖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生大黄煎剂保留灌肠治疗尿毒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1例尿毒症患者采用生大黄煎剂保留灌肠.结果本组患者总有效率达95%.结论以生大黄煎剂保留灌肠治疗尿毒症,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崔秋竹;崔梅玉;郝娟芝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抗肿瘤的化疗药如氟脲嘧啶、氮芥等浅静脉给药,对血管内膜刺激性大,若注射不当,或多次静脉化疗,应用化疗泵持续刺激血管,易形成栓塞性静脉炎.其表现为:从注射部位沿静脉走行,静脉表皮发红或色素沉着,灼热、疼痛、血管变硬,呈条索状或树枝状以致血流受阻,严重者出现局部皮肤起水泡或破溃.2004年以来,我科采用鲜芦荟外敷治疗化疗药所致静脉炎,收到满意疗效,具体方法如下:
作者:王小辉;陈雪菊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胆总管切开探查行胆管Ⅰ期缝合的手术指征及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自1998年2月~2005年2月完成胆总管切开探查行胆管Ⅰ期缝合术3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32例手术均成功治愈出院,3例患者术后3~5d内,腹腔引流管每天引出含胆汁性液体20~50ml,其余29例腹腔引流管均无胆漏现象.32例全部随访,随访1~7年无胆管狭窄,胆道残石等并发症.结论胆总管切开探查有选择性行胆管一期缝合术,既安全、可靠,又有效,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朱云根;江跃华;彭文蔚;王建仁;段建明;丁爱民 刊期: 200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