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颅脑损伤合并闭合性腹部损伤患者的急救护理

俞继芳;傅莹

关键词:颅脑损伤, 腹部损伤, 急救, 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合并闭合性腹部损伤的急救护理特点.方法回顾分析近6年来我院收治的40例颅脑损伤合并闭合性腹部损伤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病例经积极抢救、精心的护理、严密的病情观察后治愈32例,死亡8例,死亡率为20%.结论颅脑损伤合并闭合性腹部损伤病情表现复杂,笔者认为快速接诊及实施急救护理措施、细心查体和观察病情,及早协助明确诊断,及时明确损伤的主次部位,合理安排救治顺序,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剂量纳络酮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纳络酮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发病均在72h以内的急性脑梗死114例,随机分为3组:治疗甲组予纳络酮针0.8~2.0mg加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1次/d,14d为1个疗程;治疗乙组予纳络酮针4.0~6.0mg加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1次/d,14d为1个疗程;对照组予丹参注射液20ml加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1次/d,14d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均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并进行临床疗效评定,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甲组的神经功能缺损积分、显效率及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乙组的神经功能缺损积分、显效率及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治疗乙组与治疗甲组的神经功能缺损积分、显效率及有效率也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纳络酮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作者:孙乐球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与结肠功能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溃疡性结肠炎、消化性溃疡等众多消化系疾病,可因情绪、生活事件、疾病等应激因素而促发或使病情加重.

    作者:李龙钦;祝金泉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髓内钉与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粗隆下骨折的疗效分析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PFN)与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治疗股骨粗隆下骨折的疗效.方法随机将股骨粗隆下骨折的患者分为两组,PFN组和DHS组,PFN组26例,DHS组61例.对两组患者的手术创伤、功能恢复和并发症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PFN组:平均手术时间为71.6min,术中出血量为179.2ml,手术切口6.5cm,早期起坐锻炼时间3d;DHS组:平均手术时间为78min,出血量190.2ml,切口长13.7cm,早期起坐锻炼时间4.5d.骨折愈合时间:PFN组3.1个月,DHS组3.3个月.内固定松动(皮质骨螺钉):PFN组无,DHS组3例;股骨头颈切割:PFN组1例,DHS组3例.结论采用PFN与DHS治疗股骨粗隆下骨折相比,骨折愈合时间无明显差异,但PFN较DHS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

    作者:沈波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危重病患者的加强胰岛素治疗

    目的观察危重病人加强胰岛素治疗后的的疗效.方法将116例危重病人随机分为两组,传统治疗组(CT)和加强胰岛素治疗组(IT).CT组:当血糖>215mg/dl,诺和R笔芯皮下注射,控制血糖180~200mg/dl;IT组:当血糖>110 mg/al,控制血糖80~110mg/dl.结果CT组死亡率44.83%远远高于IT组的12.07%,病人的ICU住院时间、使用呼吸机日数、每日6:00的平均血糖、每日TISS-28评分均明显高于IT组(P<0.05);CT组每日胰岛素用量、HLA-DR、CD4+/CD8+明显小于IT组(P<0.05).两组并发症比较,CT组病人发生肾损害、输注红细胞、发热的人数均明显高于IT组(P<0.05).结论加强胰岛素治疗控制危重病人血糖80~110mg/dl,能降低病人的死亡率.

    作者:蒋慧芳;关天容;王灵聪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定量评价局部心肌功能的新方法--应变率显像

    应变率显像(strain rate imaging,SRI)是在组织多普勒显像(tissue Doppler,TDI)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技术[1],可用来测量局部心肌组织在外力作用下极小的变形[2],因此对冠心病的定位诊断、疗效评价、愈后判断能够提供直接的参考依据.

    作者:王珍丽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295例甲型副伤寒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甲型副伤寒的护理经验.方法除常规护理外规范院内感染管理.结果病人全部治愈,院内感染和并发症均未发生.结论正确的护理在甲型副伤寒患者的治疗和康复中有重要作用.

    作者:李云琴;元国芬;金巍红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乐乐醚胶冻治疗阴道炎866例观察

    目的观察乐乐醚胶冻除避孕作用外,是否还有治疗阴道炎作用.方法回顾、分析1999年2月~2004年2月,在江西省(市、区)3家妇女保健单位和5家区(县)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站(所)试用,治疗866例.结果667人1周2次使用同一厂家生产的乐乐醚胶冻,2~2.5个月治愈528人,好转139人;一周1次使用乐乐醚胶冻186人,治愈170人,好转16人;13人使用乐乐醚胶冻无规律,治愈2人,好转11人.结论乐乐醚胶冻治疗阴道炎有较好的作用.

    作者:谢幼霖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以关节痛为主要表现的急性双表型白血病1例报告

    1病例报告患者,男,12岁.因发热、膝关节、胸腰背部疼痛1个月余在上海某医院住院,外周血发现幼稚细胞,骨穿检查干抽,考虑急性白血病于2003年11月1日入院.患者入院前近2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左膝关节,胸腰背部间断性轻度疼痛,同时伴有发热、体温高38.2℃,乏力、盗汗,关节稍肿胀,左膝关节,胸腰背部剧烈疼痛,用非甾体类消炎药无效,用强痛定、杜冷丁短暂缓解.

    作者:赵赛菊;郑文宏;祝清秀;吴钟山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264例产钳助产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产钳助产的临床经验.方法分析264例使用产钳助产产妇的临床资料.结果Simpson产钳助产和Kiellaned产钳助产均有不同程度的产妇并发症和新生儿并发症.结论产钳术有一定风险,作为一种应急处理方式,产科人员必须熟练掌握.

    作者:刘芬;李莉;蔡静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舒利迭联合顺尔宁治疗激素依赖型支气管哮喘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舒利迭联合顺尔宁治疗激素依赖型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激素依赖型哮喘患者20例,分为对照组(A组)10例,每天给予口服泼尼松;治疗组(B组)10例,每天给予口服泼尼松+舒利迭+顺尔宁.疗程均为8周,并根据临床症状和肺功能逐渐减少口服泼尼松的用量.结果A组患者不能改善口服尼泼尼松的维持量;B组患者治疗后,7例口服泼尼松完全撤掉,3例口服泼尼松减量至每天5mg.A、B两组整个疗程中哮喘间歇发作次数及治疗后PEF%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且治疗组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舒利迭联合顺尔宁是治疗激素依赖型哮喘的可行性方案.

    作者:黄涛;孙力军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超声粉碎抗原免疫预防鼠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研究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超声粉碎抗原与霍乱毒素B亚单位组成的口服疫苗预防HP感染的作用,探讨其保护性免疫应答机制.方法用HP超声粉碎抗原2mg加CTB10μg作为免疫预防组,另设单纯HP超声粉碎抗原组、单纯CTB组和PBS组为对照组.免疫4周后以活菌攻击,观察各组小鼠的免疫保护率.攻击前后测定血清中IgA、IgG1和IgG2a抗体的变化,小鼠胃黏膜分泌性IgA抗体变化情况.结果免疫预防组小鼠免疫保护率为73.33%,而对照组全部感染HP(P<0.001);攻击前免疫预防组小鼠IgA、IgG1和IgG2a抗体均轻度升高,攻击后IgA、IgG1和IgG2a抗体进一步升高,以IgG2a抗体增高更为明显,IgG1/IgG2a比值从0.67下降至0.59.结论HP超声粉碎抗原加CTB可预防HP感染,并诱导出以Th1反应为主的保护性免疫应答.

    作者:朱萱;曾德余;陈江;谢勇;李弼民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恶性肿瘤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恶性肿瘤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9例非霍奇金氏淋巴瘤患者采用GP方案加强的松(吉西他滨1000mg/m2 d1.8;顺铂25mg/m2 d1-3;强的松片60mg/m2 d1-5),其他36例恶性肿瘤患者采用GP方案(剂量用法同上).结果CR8.89%(4/45),PR42.2%(19/45),总有效率51.1%(23/45).毒副反应中Ⅲ~Ⅳo白细胞减少为33.3%,血小板减少为24.4%,贫血13.3%,恶心呕吐35.6%.结论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恶性肿瘤疗效高,毒副反应少,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作者:李旭霞;陈年楷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彩超在恶性滋养叶疾病诊断中与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彩超在诊断恶性滋养叶疾病中与β-HCG的关系.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观察子宫形态、大小及内部血流情况.结果经与病理结果对比,超声诊断符合率100%.结论彩超诊断恶性滋养叶疾病为临床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对指导治疗及其预后均有现实意义.

    作者:付志勇;万淑华;孙智芳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阑尾粘液囊肿1例

    1病例资料患者,女,39岁.无任何不适,饮食正常,排便无异常,近期体重无减轻,无发热病史,一般情况良好.查体:右下腹未及肿块,也无压痛.彩超检查:发现右下腹腔内囊性包块.

    作者:邵阳通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小剂量地塞米松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小剂量地塞米松、恩丹西酮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预防恶心呕吐(PONV)的临床效果.方法对90例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病人进行随机、双盲、安慰剂的研究.空腹前将地塞米松组(简D组)静注地塞米松5mg;恩丹西酮(O组)静注恩丹西酮4mg,安慰剂组(A组)静注生理盐水.结果D组和O组明显减少总的恶心和呕吐(PONV)总的发生率(P<0.01)超过3次呕吐经历(P<0.05),D组和O组无显著差异.比A组有效的多.结论预防性静注小剂量地塞米松明显降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的恶心呕吐率,地塞米松5mg和恩丹西酮4 mg一样有效.比安慰剂有效的多.

    作者:胡霁;王晓玲;陈小慧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洗胃机洗胃在幽门梗阻治疗中的应用(附20例报告)

    幽门梗阻容易引起营养障碍与其他生理功能的紊乱.抽空胃内滞留食物及洗胃是治疗幽门梗阻较为重要一项,是洗胃机洗胃的适应症,但近年采用较少.本人在临床中对幽门梗阻患者应用洗胃机彻底吸尽幽门梗阻引起的胃内滞留物及洗胃,起到良好效果.现绍介如下:

    作者:黄健芳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PICC和CVC置管在老年脑血管意外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比较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PICC)与经颈内静脉导入中心静脉置管(CVC)两种方法在老年脑血管意外患者中应用的优劣.方法分别观察PICC患者56例和CVC患者48例置管成功率、术后导管口细菌培养监测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首次穿刺置管成功率PICC组89.3%(50/56例),CVC组为64.6%(31/48例),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总置管成功率PICC组96.4%(53/56例),CVC组为83.3%(40/48例),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PICC组导管口细菌培养阳性率7.1%(4/56例),CVC组20.8%(10/48例),PICC组低于CVC组(P<0.05);导管阻塞、脱落发生率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误入动脉和穿刺点出血、血肿PICC组低于CVC组(P<0.05).结论PICC定位准确、损伤小,易操作,能避免发生气胸或误入动脉等严重并发症,满足老年脑血管意外患者长期输液的需要.

    作者:李洁;江丽萍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未成熟儿听功能浅析

    199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及1999年卫生部、残联等10部委联合下发的通知,首次把新生儿听力筛查纳入妇幼保健的常规检查项目[1].

    作者:黄燕;蔡正华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长程雾化吸入硝酸甘油对大鼠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影响

    目的探讨长程雾化吸入硝酸甘油对大鼠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阻抑效应及其机制.方法30只Wiste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Control,C)组、单纯低氧(H)组、低氧+长程雾化吸入硝酸甘油(Neb-NTG,NH)组,观察肺动脉平均压(mPAP)、颈动脉平均压(mCAP)、腺泡内肺动脉3型血管比例、血浆cGMP和ET-1含量、高铁血红蛋白浓度、右心室比重和肺系数.结果NH组的肺动脉平均压、腺泡内肺动脉3型血管比例、血浆cGMP和ET-1含量和右心室比重与H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H组肺动脉平均压、腺泡内肺动脉3型血管比例、血浆cGMP和ET-1含量和右心室比重与C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01);但H组、NH组和C组的高铁血红蛋白浓度、颈动脉平均压和肺系数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慢性低氧后肺动脉平均压有明显的升高,但长程雾化吸入硝酸甘油可防止或减弱其升高;(2)长程雾化吸入硝酸甘油可防止或减弱长期低氧所致的肺血管重塑和右心室比重增加;(3)长程雾化吸入硝酸甘油对颈动脉平均压、高铁血红蛋白浓度和肺水含量无明显影响.

    作者:李赞华;雷建平;周军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芦荟用于治疗化疗药所致静脉炎

    抗肿瘤的化疗药如氟脲嘧啶、氮芥等浅静脉给药,对血管内膜刺激性大,若注射不当,或多次静脉化疗,应用化疗泵持续刺激血管,易形成栓塞性静脉炎.其表现为:从注射部位沿静脉走行,静脉表皮发红或色素沉着,灼热、疼痛、血管变硬,呈条索状或树枝状以致血流受阻,严重者出现局部皮肤起水泡或破溃.2004年以来,我科采用鲜芦荟外敷治疗化疗药所致静脉炎,收到满意疗效,具体方法如下:

    作者:王小辉;陈雪菊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