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生长激素加早期肠内营养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沈其猷;杨宇;黄启锐;黄育南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 生长激素, 早期肠内营养, 并发症
摘要:目的探讨生长激素(GH)加早期肠内营养(EEN)对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 cerebral hemorrhage,HICH)术后颅外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122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1例):术后第2d开始肠内营养(EN)支持,同时每天联合应用GH,连用1周;对照组术后第2d开始胃肠外营养(TPN)支持.观察两组的肺部感染、应激性溃疡、心脏并发症和电解质紊乱发生率.结果治疗组肺部感染、应激性溃疡、心脏并发症和电解质紊乱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肺部感染、应激性溃疡、心脏并发症和电解质紊乱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长激素联合早期肠内营养不仅可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的营养状况,还可减少并发症,提高临床疗效,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方法.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次全切除术46例分析

    目的探讨对非脱垂、良性病变的子宫施行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次全切除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从2004年10月~2005年1月,对妇科良性疾病需行子宫次全切除的46例患者,采用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次全切除术.结果46例手术全部成功,术中出血量少,术后病率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结论非脱垂、良性子宫病变的患者实施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次全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王艳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创伤性湿肺112例诊治分析

    目的总结创伤性湿肺的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对112例创伤性湿肺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绝大部分病例均治愈出院.结论创伤性湿肺是一种常见的、严重的胸部损伤,只要及早作出诊断,及时治疗,治疗效果满意.

    作者:周柏涛;徐小华;秦宏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以眩晕为首发表现的脑干梗死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探讨脑干梗死的临床特点.方法对64例以眩晕为首发症状的急性脑干梗死的临床表现、CT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脑干梗死以眩晕起病者91%表现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仅部分有脑干体征.结论脑干梗死之眩晕与其它疾病引起的眩晕有明显不同,若继发意识障碍者,应高度怀疑脑干梗死.

    作者:师庆璋;史建宁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生长激素加早期肠内营养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探讨生长激素(GH)加早期肠内营养(EEN)对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 cerebral hemorrhage,HICH)术后颅外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122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1例):术后第2d开始肠内营养(EN)支持,同时每天联合应用GH,连用1周;对照组术后第2d开始胃肠外营养(TPN)支持.观察两组的肺部感染、应激性溃疡、心脏并发症和电解质紊乱发生率.结果治疗组肺部感染、应激性溃疡、心脏并发症和电解质紊乱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肺部感染、应激性溃疡、心脏并发症和电解质紊乱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长激素联合早期肠内营养不仅可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的营养状况,还可减少并发症,提高临床疗效,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方法.

    作者:沈其猷;杨宇;黄启锐;黄育南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以教学评估为标准进行外科学总论教学的初步探讨

    目的探索如何以教学评估的标准搞好外科学总论的教学工作.方法通过创新教育理念,教育模式,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和质量监控体系.结果学生对临床和实验室教学方法,教学安排,学习效果满意.临床技能考核全部通过,理论考核及格率达90%以上.结论以教学评估为标准,优化改革外总教学,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张志宏;郭光华;孙翔;刘正人;曾尚干;曾锦生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特重度烧伤合并ARDS的ICU监护

    目的总结特重度烧伤合并ARDS病人的护理经验.方法7例病人在我科行机械通气治疗及相应的监护.结果7例95%烧伤面积的病人均在7~13d成功脱离呼吸机,安全转回烧伤科.结论特重度烧伤合并ARDS的病人早期使用呼吸机并做好相应的监护可以大限度挽救病人的生命.

    作者:傅莹;俞继芳;林碎钗;孔海燕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p53基因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涎腺肿瘤的研究进展

    涎腺肿瘤是口腔颌面部常见肿瘤,其组织病理学比较复杂.临床上,主要依据肿瘤的部位、大小、质地、生长、侵犯程度等来初步判断,病理确诊,尚缺少早期判断肿瘤性质和估价预后的指标.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的飞跃发展,人们对涎腺肿瘤的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涎腺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是一个复杂多步骤的过程,涉及到癌基因激活和抑癌基因的失活,并需多种生长因子的共同参与.p53基因的突变与涎腺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深入研究p53基因突变对了解涎腺肿瘤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蔚;陈林林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辛伐他汀对非高脂血症慢性肾炎病人尿蛋白的影响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非依赖降脂的肾脏保护作用.方法选取非高脂血症的慢性肾炎患者36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以一般、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舒降之片(辛伐他汀)口服,每日1次,每次20mg,连续治疗3月.所得数据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中尿白蛋白明显下降(P<0.01).结论辛伐他汀能使非高脂血症慢性肾炎患者尿蛋白减少,具有非依赖降脂的肾脏保护作用.

    作者:李若福;王成燎;刘丰;林宝秋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外伤性脾破裂20例的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外伤性脾脏破裂的早期诊断和手术方式.方法对1993~2004年间收治的20例患者的诊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例患者能在首诊时明确诊断,1例手术中确诊,1例在住院治疗21d才出现症状.所有的病例确诊后均行脾切除术,其中6例行自体脾移植术.结论早期诊治可以降低并发症,避免死亡病例.

    作者:袁德祥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更新观念,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

    目的总结护理管理的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本院近年推广实行的新型护理管理模式.结果新经验的推广,充分调动了护士的积极性,护理质量得到极大的提高.结论人性化管理是现代护理管理中的应有之义.

    作者:刘翠兰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贲门失弛缓症诊治研究进展

    贲门失弛缓症是一种食管动力紊乱性疾病,以下食管括约肌(Lower esophageal sphincter,LES)张力增高,食管体部正常蠕动消失及LES在吞咽时松弛障碍为特征.其临床表现为吞咽困难,餐后反食,胸骨后不适或疼痛,可伴有体重减轻,反复肺部感染等.本病的诊断方法有X线检查、内镜检查、食管测压等.目前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扩张治疗、内镜下注射肉毒杆菌毒素、外科手术治疗等.本文将近年来有关贲门失弛缓症的诊断及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钟名荣;朱萱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腰椎旁或骶管注射结合整脊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目的探讨腰椎旁或骶管注射结合整脊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37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成3组,组1采用腰椎旁或骶管注射结合整脊推拿治疗;组2采用腰椎旁或骶管注射治疗;组3采用整脊推拿治疗.比较3组病例在治疗后1d、1个疗程3周后及6个月后的结果.结果3组病例在治疗后1d、1个疗程3周后的临床疗效及6个月后的追踪结果显示:组1和组2较组3见效快、疗效高,但组1较组2疗效高且稳定,对伴有小关节紊乱者尤为明显.结论腰椎旁或骶管注射结合整脊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见效快、疗效高且稳定的优点.

    作者:颜强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浅谈涉外护理的体会

    目的总结涉外护理经验.方法系统分析本人近年亲自参与的多例患者的护理资料.结果外籍患者对本院护理均较满意.结论良好的涉外护理,可拓展医院的业务范围,提升医院的竞争力.

    作者:张谦红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彭泽县1997~2004年传染病疫情分析

    目的探讨彭泽县急性传染病发病趋势和流行特点,为控制传染病提供依据.方法对1997~2004年彭泽县传染病疫情资料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8年共报告传染病6745例,年均发病率为246.47/10万,发病率居前5位的传染病分别是肺结核、病毒性肝炎、细菌性痢疾、淋病、麻疹.呼吸道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120.99/10万,居各类传染病的首位;肺结核共发病3166例,占呼吸道传染病发病数的95.62%.结论本县法定报告传染病总发病率1997~2004年呈下降趋势,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呈上升势头.肺结核、病毒性肝炎、淋病、麻疹等传染病是本县今后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重点.

    作者:姚直垠;李峰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硬膜外自控分娩镇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硬膜外自控分娩镇痛,对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产程时间及新生儿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120例无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无分娩镇痛禁忌症的初产妇,采取自愿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不予镇痛,研究组60例使用小剂量耐乐品加芬太尼进行硬膜外分娩镇痛.结果两组产妇产后出血率、新生儿窒息率差别无显著性,而在减轻疼痛程度,降低剖宫产率,缩短第一、第二产程方面,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镇痛分娩效果确切,解除了产妇剧烈的产痛,且不增加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的窒息率.

    作者:王安荣;都三萍;刘淮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p53和Bcl-2在肠MALT淋巴瘤中表达的病理意义

    目的探讨肠粘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的p53和Bcl-2表达的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53及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低度恶性、高度恶性伴低度恶性以及高度恶性肿瘤组织中Bcl-2阳性率分别为79.4%、57.1%、40.9%,有显著性差异(P<0.05),p53阳性率31.4%,高度恶性组p53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余两组.p53和Bcl-2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在MALT的恶性度从低到高的转化中,p53和Bcl-2基因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黄晖;黄传生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早期帕罗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帕罗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PSD)的疗效.方法选择78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帕罗西汀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40例和38例,分别在第4周、8周和第12周以Hamilton抑郁量表(HAMD)、Barthel指数等为评定工具.结果帕罗西汀治疗组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帕罗西汀不仅抗抑郁疗效显著,而且能改善脑卒中患者的预后.

    作者:陈婷;李竞;韩漫夫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缺血性肠炎的临床特征及诊治方法

    目的探讨缺血性肠炎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方法.方法对21例缺血性肠炎病人的临床资料及诊治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病多发生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66.6%),且大多数(80.9%)伴有可能相关的基础疾病,包括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肝硬化及腹部手术史等,临床主要表现为急性剧烈的腹痛(100%)、便血(57.1%)(潜血试验100%)、腹泻腹胀等.结肠镜表现为粘膜充血、水肿、出血、糜烂及溃疡.B超可见肠壁增厚,彩色多普勒可直接显示肠系膜血管的情况、血流量.结论老年人剧烈腹痛后便血是缺血性肠炎的临床特征,结肠镜、B超、肠系膜血管造影等是比较可靠的辅助诊断方法.

    作者:刘德萍;邱波;董晓丽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多发性内分泌肿瘤ⅡA型的CT诊断(附3例报告)

    目的探讨多发性内分泌肿瘤ⅡA型(multiple endocrine neoplasiaⅡA,MENⅡA)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经临床手术病理证实的MENⅡA 3例CT扫描资料.结果 3例患者均有甲状腺髓样癌(medullary thyroid carcinomas,MTC)合并嗜铬细胞瘤(pheochromocytoma,PHEO):颈部CT平扫表现为单侧或两侧甲状腺多发密度均匀或不均匀的肿块,部分边界不清,增强后呈不均匀强化,2例伴有颈淋巴结转移;腹部CT平扫表现为两侧肾上腺低密度软组织肿块,密度均匀或不均匀,包膜完整,增强后呈不均匀强化,伴有出血、坏死、囊性变或钙化.3例均无甲状旁腺增生或腺瘤.结论多发性内分泌肿瘤ⅡA型的颈部、腹部CT表现有特征性,CT对本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赵慧彬;朱海东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临床与CT分析(附56例报告)

    目的通过56例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临床与CT分析,提高诊断水平,加深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对56例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患者根据临床表现、CT资料及相关文献进行综合观察分析并按Goto分型.结果56例中有高血压者36例(64.28%),有智力障碍者45例(80.36%),56例(100%)CT表现为脑室周围低密度.GotoⅠ型20例(35.7%)Ⅱ型30例(53.77%)Ⅲ型6例(10.7%).结论SAE与高血压密切相关,脑组织损害达到一定容积才发生痴呆,SAE特征的CT表现为脑室周围低密度.

    作者:马林 刊期: 2005年第07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