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参附注射液治疗观察

刘德强;郑振明;张柯

关键词: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参附, 治疗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中的治疗作用.方法比较参附治疗组与对照组在心率(HR)、每搏输出量(SV)、心输出量(CO)、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SD)、左室射血分数(EF)、心功能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参附治疗组可以使CHF患者HR下降,使SV、CO升高,使LVDD、LVSD降低,使EF升高,且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参附注射液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明显优于对照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乳腺导管内癌11例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乳腺导管内癌(DCIS)的诊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11例DCIS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平均随访46.5个月.目前,除1例死亡,其余无复发.结论DCIS采取广泛切除加放疗,效果尚可;对于乳晕旁及有家族遗传性的DCIS患者建议行单纯乳腺切除术.

    作者:乐晓艳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尽管对缺血性心脏病的认识、预防和治疗都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冠心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仍居高不下.心室重构、心肌细胞数量减少是导致心力衰竭和死亡的主要原因.现有的治疗方法如药物、溶栓、经皮冠状动脉内成形和支架植入术(PTCA+S)以及外科手术等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和并发症,仅能部分改善心肌血供、减少坏死心肌细胞的数量、缩小梗死范围,对已形成的瘢痕组织无能为力.

    作者:袁林辉;徐建军;唐燕华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大容量全肺灌洗治疗重症肺泡蛋白沉积症伴严重呼吸衰竭1例报道

    肺泡蛋白沉积症(Pulmonarv alveolar proteinosis,PAP)是以肺泡与细支气管内含有大量沉积的磷脂和非结晶蛋白类物质为特点,肺泡无炎症表现或极少纤维化[1].主要表现为肺泡内气体交换障碍,低氧血症.重症PAP行全肺灌洗是有效的方案,但有一定的危险性.对伴有严重的呼吸衰竭的PAP治疗,由于单侧肺通气氧合问题,国外常在高压氧或体外膜肺下行全肺灌洗治疗.我们报告1例伴严重呼吸衰竭、动脉氧分压(PaO2)仅为5.9Kpa(44mmHg)的PAP患者全肺灌洗治疗成功病例.

    作者:况九龙;杨青;徐国海;左衡;段凤英;颜春松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胃粘膜内pH的测定在危重患者中的应用

    部分危重患者由于机体的代偿机制,总体上生命体征和血流动力学指标稳定,但往往存在局部组织器官缺血缺氧,依靠现有临床常用指标如血压、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动脉血pH值(pHa)、动脉血乳酸值(Laca)等难以早期判断这种缺氧情况,而局部组织器官缺血缺氧又与患者的总体预后密切相关,所以很有必要确定一种简便实用的判断指标.

    作者:邢海波;茅尧生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AutoDelfia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仪的初步评价

    本文以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为例,对上海新波生物技术公司的AutoDelfia型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仪的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技术(TRFIA)的灵敏度、可检测性、特异性、重复性、线性、干扰实验及与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HBsAg的相关性等指标进行了检测,以评价其性能.

    作者:张黎明;李招云;李婉红;王乐见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PICC置管在儿科的临床应用进展

    随着医学、护理学的发展,静脉输液的工具已由头皮针、静脉留置针发展到经外周静脉穿刺将中心静脉导管尖置入腔静脉的方法(简称PICC).PICC以其适应证广、创伤小、并发症少、静脉留置时间长、穿刺技术易掌握、易护理等特点,在临床上运用越来越广泛,用于儿科方面的报道亦不少;但由于小儿特殊的生理、心理特点,小儿在置管封管方法及护理等方面与成人有一定的区别.现将其在儿科方面的临床应用综述如下:

    作者:万淑琴;王淑芳;洪金花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腹腔镜肝癌切除术二氧化碳气腹对动脉血气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影响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腹腔镜肝癌切除术手术期间CO2气腹对患者动脉血气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的影响.方法选择行肝癌切除术患者23例1ASA Ⅰ~Ⅱ级1于气腹前5min、气腹后30min、50min以及放气后20min分别采挠动脉血,测定血气,同时记录PETCO2.结果与气腹前5min比较,气腹后30min和50min PaCO2及PETO2均显著增加(P<0.05),pH值、PaO2值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气后20min各项指标均恢复到气腹前水平.结论腹腔镜肝癌切除CO2气腹期间PETCO2和PaCO2均显著增高,提示存在高碳酸血症,应加强PETCO2的监测并因采取相应的对策.

    作者:卢美萍;裘卫东;朱彪;蒋豪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泮托拉唑与法莫替丁治疗应激性溃疡的对比研究

    目的评价泮托拉唑治疗应激性溃疡疗效.方法随机分组法,将80例应激性溃疡患者分为泮托拉唑治疗组与法莫替丁对照组.结果泮托拉唑治疗组病人呕血、大便隐血、疼痛、反酸、烧心、腹胀症状明显改善,与法莫替丁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泮托拉唑较法莫替丁相比具有更好的有效性.

    作者:余勇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超声雾化吸入沐舒坦辅佐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体会

    目的观察超声雾化吸入沐舒坦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将56例毛细支气管炎住院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沐舒坦超声雾化,对照组以生理盐水雾化.结果治疗组患儿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呼吸困难缓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沐舒坦超声雾化吸入可进一步提高毛细支气管炎的治疗效果.

    作者:温晓芳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CO2激光合并中药治疗酒渣鼻65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CO2激光合并中药治疗酒渣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65例患者应用CO2激光以及中药,每天一剂水煎服,2周为一疗程,共2疗程.结果总有效率为67.69%,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采用CO2激光联合中药治疗酒渣鼻的疗效好、安全性高.

    作者:卢胜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补佳乐在利凡诺中孕期引产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利凡诺羊膜腔内注药,同时口服补佳乐的引产效果.方法对50例患者采用利凡诺羊膜腔内注药同时口服补佳乐.结果引产成功率明显提高,产程时间明显缩短.结论此法安全、病苦小、经济实惠,患者易于接受,值得推广.

    作者:吴闽君;邵军晖;廖根娥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纳络酮治疗急性脑干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以纳络酮为主治疗急性脑干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急性脑干梗死32例应用纳络酮合川芎嗪治疗,28例应用胞二磷胆碱合川芎嗪治疗,两周后随机对照,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7.5%,高于对照组的64.3%(P<0.05);意识恢复有效率,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纳络酮合川芎嗪治疗急性脑干梗死可以提高疗效.

    作者:史建宁;田培谊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参附注射液治疗观察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中的治疗作用.方法比较参附治疗组与对照组在心率(HR)、每搏输出量(SV)、心输出量(CO)、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SD)、左室射血分数(EF)、心功能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参附治疗组可以使CHF患者HR下降,使SV、CO升高,使LVDD、LVSD降低,使EF升高,且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参附注射液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明显优于对照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德强;郑振明;张柯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血浆瘦素水平与肥胖及2型糖尿病关系的研究

    目的测定并分析人血浆瘦素(Lp)水平与肥胖及2型糖尿病(T2DM)的关系.方法分别测定73例T2DM患者(分肥胖组及非肥胖组)与70例健康体检人员(分肥胖组及非肥胖组)血浆Lp水平,同时测定其血浆胰岛素(RI)、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腰臀比(WHR)、体重指数(BMI)等,分析血浆Lp水平与肥胖及T2DM的关系.结果无论是T2DM组或对照组,肥胖者血浆Lp水平及RI水平均明显高于非肥胖组(P<0.01),且女性血浆Lp均高于男性2-3倍(P<0.01),提示血浆Lp水平与性腺激素有关.结论肥胖者体内存在Lp水平增高、瘦素抵抗,若给予外源性Lp治疗肥胖及T2DM的胰岛素抵抗,可能成为治疗此类疾病的有效途径.

    作者:吴和平;涂萍;丁浔;肖魏华;司涟;张达言;杨新明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早期伍用纳洛酮治疗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纳洛酮治疗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 i8chemic encephlopothy,HIE)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我院儿科1998年1月~2000年10月早期伍用纳洛酮治疗中、重度新生儿HIE的临床资料.结果将7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采取同样严格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常规的基础上前3~5d伍用纳洛酮0.1mg/kg·d,结果两组疗效有显著差异,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伍用纳洛酮治疗HIE有显著疗效.

    作者:李亚冰;王爱兰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ICU监护体会

    目的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在ICU应用时的有效监护手段.方法采用回顾性的方法,对2003年4月~2005年5月在我科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26例病例进行分析.结果病情明显好转并转入普通病房且顺利出院的有5例,1例肾功能好转停CRRT后由于其他脏器功能无法恢复而死亡,2例由于仪器故障无法修复而改为血透室进行间断性血液净化治疗,其余18例中病情无好转死亡2例,由于经济原因自动出院16位.结论在持续肾脏替代治疗过程中,做好相应的监护不但可以保证治疗的效果,还可以节约病人的费用.

    作者:傅莹;俞继芳;林碎钗;林曦;孔海燕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伊贝沙坦对糖尿病高血压患者肾保护作用的疗效观察

    目的了解伊贝沙坦对糖尿病高血压病人的肾保护作用.方法选择已确诊的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1~2级患者60例,随机分为伊贝沙坦组和非伊贝沙坦组.伊贝沙坦组口服伊贝沙坦150~300mg,每日1次;非伊贝沙坦组口服钙拮抗剂和(或)β受体阻滞剂.两组继续服用降糖药物,治疗6周.治疗前后观察尿素氮(BUN),肌酐(Cr),血、尿β2-微球蛋白(β2-MG)及24h尿微量白蛋白(UAE)等指标.结果伊贝沙坦治疗后,血、尿β2-微球蛋白含量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P<0.05),24h尿微量白蛋白(UAE)降低更加显著(P<0.01),较非伊贝沙坦组也明显降低(β2-MGP<0.05,UAEP<0.01).结论伊贝沙坦在降压治疗中对糖尿病高血压患者有肾保护作用.

    作者:韩峭立;连榅林;邓群英;左惠荣;张友娟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前列腺良性增生、上皮内瘤及前列腺癌中TGFβ1、CD105与血管生成及预后关系的研究

    目的探讨在前列腺良性增生(benign prostate hyperplasia,BPH)、上皮内瘤(prostate in neoplasm,PIN)及前列腺癌(prostate carcinoma,PCa)中TGFβ1、CD105与血管生成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BPH组(28例)、PIN组(26例)及PCa组(30例)中TGFβ1、CD105的分布及表达,并用计算机辅助病理图象分析系统(CMIAS)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再运用SPSS11.5对分析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在BPH中TGFβ1主要分布于增生腺体的柱状上皮及基底细胞;PIN组TGFβ1分布与BPH组相似,其表达量与BPH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于PCa中可见TGFβ1弥漫分布于癌细胞胞浆中,其表达量高于BPH及PIN组(P<0.05).2在BPH及PIN中,CD105主要分布于增生腺体的间质1以新生的小血管为主,两组MVD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PCa中CD105主要分布于癌巢周围及癌巢内1其MVD值较PIN及BPH组明显升高.3 PCa中TGFβ1的表达与MVD呈正相关(P<0.01),TGFβ1及CD105与PCa临床组群分期呈正相关(P<0.01).结论CD105是标记新生血管的良好标记物,有望成为PCa治疗的靶点,TGFβ1及CD105亦是反映病人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作者:宗瑞平;白冬雨;赵焕;陈云新;张淑敏;畅继武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DNA多态性与妊高征

    妊高征(pregnancy induced hypertension,PIH)是妊娠晚期出现的特发性高血压综合征,其发病率高达7~10%.但一个多世纪以来,有关其病因及发病机制还不甚清楚,这给妊高征的预防和治疗带来了困难.

    作者:卢寨娥;傅芬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幼少女阴道出血性疾病89例

    目的探讨幼少女阴道出血性疾病的原因.方法回顾分析89例以异常阴道流血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幼少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因内分泌失调导致出血的患者46例(占51.7%),青春期功血42例,假性性早熟3例,真性性早熟1例.结论全社会要关心女孩的生殖健康;同时也要合理营养,预防性早熟发生.

    作者:许霄九;倪笑玲 刊期: 2005年第09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