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强;傅江明;袁杰;杨永华;严朝华
腰麻因阻滞平面不易安全控制,可能发生严重循环和呼吸抑制,禁用于剖宫术[1],但我院利用腰麻行急诊剖宫术300例获得成功,证实腰麻应用于急诊剖宫术是安全可靠的麻醉方法.
作者:莫非;雷恩骏;马龙先;赵为禄 刊期: 2004年第03期
颈丛神经阻滞应用于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操作方法简便、安全,麻醉效果确切.但颈丛阻滞后及术中常引起心血管副反应,尤其合并高血压患者.我们将美托洛尔应用于颈丛神经阻滞,观察其预防心血管副反应的效果.
作者:杨小敏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我院儿科从2002年12月~2003年12月收治的98例腹泻病人,现将患儿的临床表现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
作者:魏金芬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应激性溃疡合并消化道出血是烧伤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严重的甚至可直接危及病人的生命.我科从1990年1月~2002年12月共收治烧伤病人9542例,其中并发消化道出血91例,发病率为0.95%.以下结合临床资料就该病的临床特点、内科治疗、手术治疗及预防措施等进行分析讨论.
作者:刘上基;闵定宏;余於荣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低频电磁场治疗腰椎骨质疏松症的报道尚少.本研究采用低频电磁场治疗老年女性腰椎骨质疏松症30例,并与同期类似病患者疗效进行对比分析,以探讨其疗效问题.
作者:盛俊;赵敏;屈承端 刊期: 2004年第03期
随着现代交通、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严重多发伤病例增多[1],其中胸腹同时受伤者占有相当比例.我院自1990年3月至2003年10月共收治重症胸腹联合损伤39例,占同期收治的重症多发伤26.3%(148例).本文就其诊断和治疗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周国林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微波是一种波长为1mm~1m频率为300MHz~300GHz的高频电磁波,按其波长不同可分为分米波(10cm~1m),厘米波(1cm≤波长《10cm),毫米波(1mm≤波长《10mm)三段.
作者:雷建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主要是由凝固酶阳性的嗜菌体Ⅱ型金葡菌感染引起,起病急,全身皮肤可见广泛性红斑和松弛性大疱,有大片表皮剥脱,尼氏症阳性,外观如同大面积烧伤[1].
作者:吴俭;金国强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在节育门诊经常遇到合并高危因素的人工流产者,由于常规手术存在很大的盲目性,手术难度增加,术中、术后并发症增多,给受术者身心带来痛苦.
作者:许小微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晚期胃癌因腹腔转移、肝转移或合并腹水,失去手术机会,而全身化疗因患者体质欠佳及缓解率低,患者不宜接受.目前腹腔灌化疗作为晚期胃癌治疗的一种主要手段,已取得了较好疗效.
作者:何波 刊期: 2004年第03期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淋巴结病(angioimmunoblastic lymphadenopathy,AILD)多发生在老年人,临床具有发热、贫血、多克隆性丙种球蛋白血症及全身肝、脾淋巴结肿大和皮疹.
作者:尧鸿辉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乳癌前哨淋巴结状况与其CD44V6表达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S-P法对48例已获得前哨淋巴结乳腺癌患者原发灶进行CD44V6表达的研究.结果前哨淋巴结阳性患者原发灶CD44V6阳性率(92.5%)明显高于前哨淋巴结阴性患者(14.3%),P<0.01.前哨淋巴结及腋淋巴结均阳性患者原发灶CD44V6阳性率(100%)明显高于前哨淋巴结及腋淋巴结均阴性患者(23.5%),P<0.001.结论前哨淋巴结状态与CD44V6阳性表达呈正相关,两者相结合起来分析可以更全面地反映乳腺癌转移规律及腋淋巴结状态.
作者:黄传生;蔡勇;罗庆丰;齐淑轶;高文;涂侃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牙龈的主动性出血是口腔科常见的急诊之一,其病因除口腔局部因素之外,与全身的疾病尤其是皿液病常有密切关系.
作者:陈云芳;吕思平;朱建中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川芎、当归所含挥发油为药材主要有效成分之一.为了尽可能地保证制剂中挥发油成分稳定性,确保疗效,药剂学中常用方法之一即为包合技术的应用.
作者:郭慧玲;胡志方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复发性口腔溃疡是口腔粘膜疾病中常见的溃疡性损害,可单发或多发于口腔粘膜的任何部位,发病年龄10~20岁较多,女性多见.溃疡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缘充血,溃疡平坦中心微凹陷,表面呈灰黄或灰白色,有明显的烧灼样疼痛,严重影响进食[1].
作者:颜芬;杨光 刊期: 2004年第03期
2001年10月至2003年5月,我们收治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后二尖瓣再狭窄并关闭不全的病人4例(其中1例在球囊扩张术后6d急诊手术),在二尖瓣替换术中发现病人存留房间隔缺损.
作者:柳阳春;陈艰;龚南平;谢爱民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比较依托咪酯(E)、咪唑安定(M)、丙泊酚(P)对心内直视手术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30例心内直视手术病人,在相同术前药、相似麻醉诱导、维持方案下,变更使用的麻醉镇静药E、M、P.随机分成3组,分别在诱导后、主动脉开放后30min、4h、16h、24h 5个时点测定血清中心肌酶AST(天冬氨酸转氨酶)、LDH(乳酸脱氢酶)、α-HBD(α-羟丁酸脱氢酶)、CK(肌酸磷酸激酶)、CK-MB(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的浓度.结果心肌缺血再灌注后各心肌酶指标均有明显升高,CPK、CK-MB尤为明显,在24h后开始回落,E组的升高幅度明显高M和P组.结论M和P能降低心肌酶的上升幅度,提示对心肌再灌注损伤比E有较大作用.
作者:王凤芝;黄嗣雄;徐雅玲;李琼;刘小兵;钟水根;姜桢 刊期: 2004年第03期
随着对颅脑损伤研究的深入发展,弥漫性轴索损伤已日益引起大家的重视,目前认为弥漫性轴索损伤可能是脑损伤患者植物生存或严重神经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其病情往往严重,并发症多.我们对2001年6月至2003年6月收治的82例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的血糖水平及与病情、预后的关系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
作者:杜笥凤;吴挺前;王丰;徐强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新生儿期的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复杂畸形较多,病情严重,病死率高,对其早期诊断是早期治疗的基础.我院新生儿科2000~2003年经超声心动图诊断先心病44例,现对这些病例进行分析探讨,以提高对本病的早期认识.
作者:陈勤玲;江英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围手术期处理问题从上世纪80年代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外科手术的成功,除了需要正确的诊断和手术操作外,围绕手术而进行的处理亦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作者:席银华;周美华;欧阳莉;易志文 刊期: 200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