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建平
微波是一种波长为1mm~1m频率为300MHz~300GHz的高频电磁波,按其波长不同可分为分米波(10cm~1m),厘米波(1cm≤波长《10cm),毫米波(1mm≤波长《10mm)三段.
作者:雷建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主要是由凝固酶阳性的嗜菌体Ⅱ型金葡菌感染引起,起病急,全身皮肤可见广泛性红斑和松弛性大疱,有大片表皮剥脱,尼氏症阳性,外观如同大面积烧伤[1].
作者:吴俭;金国强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经皮肾穿刺活组织检查(简称肾活检)对于各种原发及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和肾小管-间质疾病等的诊断价值已被确认[1~3].我们对113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以了解肾活检患者的病理类型及临床与病理联系,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素蘋;江其泓;陈朝生;胡小明;邵国建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因创伤、骨髓炎窦道、脊髓损伤压疮、静脉性溃疡、糖尿病足跟溃疡等原因致足部软组织缺损并不少见,以往通常是采取局部换药改善创面条件后植皮消灭创面,这样易形成不稳定、不耐磨的瘢痕愈合,而且住院时间较长,给患者患肢功能和身心健康造成影响.
作者:李强;傅江明;袁杰;杨永华;严朝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阑尾炎是小儿主要急腹症之一.由于小儿自身的生理特点及其临床症状不典型,大约1/3患儿被误诊而导致阑尾穿孔、脓肿形成、腹膜炎、败血症及肠梗阻等发生,并使患儿失去早期手术的机会,影响切口愈合甚至造成死亡[1].
作者:蒋红心;马勤旭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牙龈的主动性出血是口腔科常见的急诊之一,其病因除口腔局部因素之外,与全身的疾病尤其是皿液病常有密切关系.
作者:陈云芳;吕思平;朱建中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应用利凡诺、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利凡诺+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引产,是目前临床上中期妊娠引产较为常用的方法.
作者:刘英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围手术期处理问题从上世纪80年代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外科手术的成功,除了需要正确的诊断和手术操作外,围绕手术而进行的处理亦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作者:席银华;周美华;欧阳莉;易志文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肝癌患者血清假(拟)胆碱酯酶(PCHE)活力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速率法(双试剂)测定140例原发性肝癌,其中20例转移癌,同时测定白蛋白和总胆汁酸.结果肝癌组PCHE、ALB均比对照组显著降低,TBA比对照组显著增高,且PCHE与ALB呈正相关,与TBA呈负相关.结论血清PCHE是反映肝癌患者肝细胞功能受损程度的敏感指标.
作者:赵华;刘琴;王珏;邹学森;刘纬星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低频电磁场治疗腰椎骨质疏松症的报道尚少.本研究采用低频电磁场治疗老年女性腰椎骨质疏松症30例,并与同期类似病患者疗效进行对比分析,以探讨其疗效问题.
作者:盛俊;赵敏;屈承端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家兔晶体上皮细胞体外培养,探讨生长因子对其生长的影响.方法将家兔晶体前囊经消化、离心,以获取分散的晶体上皮细胞,在DMEM培养基(含有10%小牛血清)中培养2周,经消化、传代.对培养的第二代晶体上皮细胞加入不同浓度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表皮细胞生长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培养1周后,用MTT法检测其对晶体上皮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体外培养晶体上皮细胞前二代晶体上皮细胞能保持较完整的上皮细胞形态及特性,第三代后部分细胞开始发生转化.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表皮细胞生长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均能促进晶体上皮细胞的生长.结论生长因子是引起后性白内障的一个重要因素.
作者:俞方良;蓝绪达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慢性咽炎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病之一,多见于中年人,病因多样化,治疗方法各家不一,存在治疗困难、疗效欠佳现象.
作者:史斌;陆璐;朱燕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肿块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对乳腺肿块的区位、二维图像特点和彩色血流动力学分析,进行超声诊断,与近红外、钼靶结果相比照并与手术病理结果相对照.结果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符合率为94.5%,高于近红外的79%、钼靶84%;并对恶性肿瘤的腋下淋巴结转移诊断的敏感性极高.结论高频彩超不仅对乳腺肿块病变诊断符合率很高,而且对其继发病变和评价治疗效果均具有极重要作用,是区别乳腺肿块病变性质的理想方法之一.
作者:张忠德 刊期: 2004年第03期
脑肿瘤目前常用治疗方法为手术切除、放射治疗.术后尽早放射治疗是防止肿瘤复发和提高疗效的有效途径之一.但放射治疗对患者同样存在潜在的危险,有可能导致治疗失败,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做好脑肿瘤术后患者放射治疗的护理工作,对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存质量等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宝珍;龚珍珠 刊期: 2004年第03期
颈丛神经阻滞应用于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操作方法简便、安全,麻醉效果确切.但颈丛阻滞后及术中常引起心血管副反应,尤其合并高血压患者.我们将美托洛尔应用于颈丛神经阻滞,观察其预防心血管副反应的效果.
作者:杨小敏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乳癌前哨淋巴结状况与其CD44V6表达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S-P法对48例已获得前哨淋巴结乳腺癌患者原发灶进行CD44V6表达的研究.结果前哨淋巴结阳性患者原发灶CD44V6阳性率(92.5%)明显高于前哨淋巴结阴性患者(14.3%),P<0.01.前哨淋巴结及腋淋巴结均阳性患者原发灶CD44V6阳性率(100%)明显高于前哨淋巴结及腋淋巴结均阴性患者(23.5%),P<0.001.结论前哨淋巴结状态与CD44V6阳性表达呈正相关,两者相结合起来分析可以更全面地反映乳腺癌转移规律及腋淋巴结状态.
作者:黄传生;蔡勇;罗庆丰;齐淑轶;高文;涂侃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突发性耳聋是一种突然发生的感音神经性聋,多表现为突然单侧耳聋、耳鸣,耳闷堵感及眩晕、恶心等症状.本病的发病率较高,虽目前综合治疗的措施也不少,但无满意疗效.
作者:万杰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比较依托咪酯(E)、咪唑安定(M)、丙泊酚(P)对心内直视手术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30例心内直视手术病人,在相同术前药、相似麻醉诱导、维持方案下,变更使用的麻醉镇静药E、M、P.随机分成3组,分别在诱导后、主动脉开放后30min、4h、16h、24h 5个时点测定血清中心肌酶AST(天冬氨酸转氨酶)、LDH(乳酸脱氢酶)、α-HBD(α-羟丁酸脱氢酶)、CK(肌酸磷酸激酶)、CK-MB(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的浓度.结果心肌缺血再灌注后各心肌酶指标均有明显升高,CPK、CK-MB尤为明显,在24h后开始回落,E组的升高幅度明显高M和P组.结论M和P能降低心肌酶的上升幅度,提示对心肌再灌注损伤比E有较大作用.
作者:王凤芝;黄嗣雄;徐雅玲;李琼;刘小兵;钟水根;姜桢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DIC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DIC临床表现多样,40例患者中,好转28例,死亡12例.结论DIC病情重,死亡率高,临床应重视其早期诊治.
作者:张燕;李卓江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应激性溃疡合并消化道出血是烧伤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严重的甚至可直接危及病人的生命.我科从1990年1月~2002年12月共收治烧伤病人9542例,其中并发消化道出血91例,发病率为0.95%.以下结合临床资料就该病的临床特点、内科治疗、手术治疗及预防措施等进行分析讨论.
作者:刘上基;闵定宏;余於荣 刊期: 200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