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素然;戴海燕;萧丽娟;侯智勇
脑卒中主要包括脑出血和脑梗塞,是造成患者死亡和致残的常见疾病.经过临床积极抢救幸存后,许多患者遗留一些运动、感觉、认识、心理及语言等方面的障碍.
作者:徐珊玲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低血糖昏迷伴偏瘫是一种暂时性偏瘫,常常伴有意识不清,与急性脑血管病相似,极易误诊.我院共收治15例,均以急性脑血管病人院,后经血糖化验为低血糖反应,治疗后多数患者症状、体征消失,现将有关资料总结如下:
作者:王建军;刘馨 刊期: 2003年第01期
心肌纤维化在心肌重塑中起着重要作用,与高血压所致的左室肥厚、心梗后心室重构和心衰心脏球形改变密切相关[1].心肌纤维化对心功能损害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作者:朱贵月;柳红梅;朱兴雷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氟伐他汀是他汀类药物,具有较好的降脂作用.近几年来,对他汀类药物非降脂作用的研究,文献也多有报道[1,2,3].
作者:刘婉君 刊期: 2003年第01期
脑膜瘤起于脑膜及脑膜间隙的衍生物,其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基底附着于颅底者称颅底脑膜瘤.近5年来我科手术治疗37例颅底脑膜瘤,占同期手术治疗脑膜瘤的42%,其中显微手术20例,现报导如下:
作者:何锦华;古金海 刊期: 2003年第01期
自1963年人类首例肝移植成功以来,肝移植作为终末期肝病的治疗方法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对我院两例原位肝移植的超声表现报告分析如下,旨在初步探讨超声在原位肝移植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冯莉莉;彭波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泛影葡胺是有机水溶性碘化物,属离子型造影剂,由于泛影葡胺具有高渗性及化学毒性,在静脉给药后使机体产生一系列不良反应,本组V肝脏增强检查共782例,全身反应者56例,占7.16%,与文献报道基本相符.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桂英;李金焕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道治疗尿道下裂的方法. 方法采用阴囊正中带蒂皮瓣成形术.结果成功18例,尿屡2例.结论阴囊正中带蒂皮蒂瓣成形术可有效治疗成人和儿童的尿道下裂.
作者:曾小明;陈范昶;罗悦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分离流感病毒,获得优势病毒毒株.方法采用鸡胚和MDCK细胞分离病毒,使用血凝抑制试验(HAI)和间接免疫酶试验(IIE)鉴定病毒.结果分离到20株流感病毒,其中含甲3、甲1和乙型流感病毒.1999年4月出现的流行,由乙型流感病毒引起,2000年3月发生的流行,由甲1型流感病毒所致.结论流感病毒甲型和乙型均还在不断变异,产生新毒株,引起流行,监测流感仍仍然十分重要.
作者:孙坚;陈世件;李平;田丽华;李洁;许萍;王农荣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慢性肾功能衰竭(慢肾衰)发生在各种慢性肾实质疾病的基础上,缓慢地出现肾功能减退而致衰竭.
作者:朱思亮;陆琦;黄向东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我科自1999年6月~2002年6月用大剂量干扰素佐治病毒性脑炎,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忠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传统的手术护理方式护士只注重遵照手术通知单中手术名称及术中安排承担工作内容,缺乏主动准备、计划配合,缺乏根据手术类别和患者个体差异在术中存在危险因素的护理问题进行预测和预防.
作者:关惠军;敖兵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我院于2000年3月至2002年7月对食道癌手术均采用胃经食道床径路代食道方法,经临床治疗食道癌12例,效果较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易昌勤;鲁志刚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作者:江西省卫生厅科技教育处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游离脂肪酸(FFA)水平的升高,在2型糖尿病糖代谢异常的发生、发展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血中游离脂肪酸的改变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体内脂代谢的状况.
作者:霍亚南;桂晓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本院儿外科自80年代开展对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手术至今近100例.先后采用Duhaml、Re-hbein、Soave等术式,总体疗效上各术式无明显差别,其术后并发症如:污粪、失禁、狭窄、闸门、便秘、肠炎、肠粘连等发生率约30%~50%.
作者:肖安;常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结肠代食管术在治疗食管疾病中是有效的一种方法,采用结肠带蒂血管沿胸骨后作一隧道与颈部食管吻合,虽然手术操作复杂,但只要解剖熟悉,尤其是供给结肠血管支选择正确,仍可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张利群;徐胜昔;郭翔取 刊期: 2003年第01期
2002年4月4日至15日奉新县某学校发生一起风疹爆发,全校在校学生422人,发病42例,发病率9.45%(42/422),经县防疫站及时处理,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周江东;周求冲;舒元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为了解哮喘儿童发病情况,我们对102例门诊就诊的哮喘患儿进行调研,以探索其发病规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袁增权;王玉美;潘先发;韩莉琴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毒鼠强中毒已成为基层医院急诊科一常见的危重性、中毒性疾病.为进一步验证二巯基丙磺酸钠对急性毒鼠强中毒的抢救治疗作用.现将我院应用二巯基丙磺酸钠抢救的急性毒鼠强中毒21例报告总结如下.
作者:姚新文 刊期: 200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