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稼荣;陈静;王红丽;富林宝
目的探讨γ刀治疗听神经瘤中MR成像的应用及意义.方法研究2000年1月~2001年3月35例听神经瘤γ刀治疗的病例,观察其定位效果,讨论和分析其定位扫描参数.结果MRI可充分显示病灶、显示双侧听神经、显示听神经与病灶、病灶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并可清楚观察其立体轮廓、范围,测算准确位置.结论MRI可作为γ刀治疗听神经瘤中首选的定位方法.
作者:利晞;邓印辉;何咏;陈耀棠 刊期: 2003年第02期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多因素性疾病.主要特征是单位体积骨量减少,骨脆性增加.骨质疏松症的严重危害是并发骨折即骨质疏松性骨折:主要包括桡骨远端骨折、脊柱骨折及髋部骨折;其中髋部骨质疏松患者由于骨转换出现特异性改变,骨形成与骨吸收失耦合,导致股骨近端骨显微结构发生明显退变,骨组织力学性能下降,因此更易诱发骨折,髋部骨质疏松性骨折又因其致残、致死率高,后果为严重,尤为受到重视.
作者:陶军;许永武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研究细胞凋亡的调控基因p53、bcl一2、c-myc在大肠粘膜癌变中的作用.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30例大肠腺瘤(伴轻、中、重度异型增生各10例)和30例大肠癌的活检组织标本分别进行p53、bcl-2、c-myc蛋白表达的检测,同时采用15例正常大肠粘膜作为对照.结果(1)正常黏膜、腺瘤和腺癌的p53蛋白表达率为6.7%、40%和73.3%.三组间有显著的差异(P均<0.05).(2)正常粘膜、腺瘤和腺癌的bcl-2蛋白表达率分别为20%、73.3%和63.3%.腺瘤和腺癌组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腺癌与腺癌组间差异不显著(P>O.05).(3)正常粘膜、腺癌和腺癌的c-myc蛋白表达率分别为26.7%、60%和76.7%.腺瘤和腺癌组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心均0.05),腺瘤与腺癌组间差异不显著(P>O.05).结论(1)bcl-2基因可能通过对细胞凋亡的抑制而在大肠的早期发生作用.(2)p53基因突变在腺瘤化为腺癌的过程中起作用.(3)c-myc基因的表达与细胞增生和肿瘤发生可能关.
作者:洪道显;王少峰;王崇文 刊期: 2003年第02期
青光眼是眼科常见病,多发病,也是常见致盲眼病之一.而难治性青光眼约占青光眼比率的10~20%,是临床治疗中的棘手之处,常规的滤过性手术多难以奏效,影响手术效果的主要因素是手术区的纤维增殖,新生血管,瘢痕形成,使滤过道阻塞而失败.
作者:张愈延;黄琼;肖通龙 刊期: 2003年第02期
我院自1993年5月至2002年7月共进行心脏瓣膜疾病手术治疗347例,其中重症心脏瓣膜疾病手术治疗102例,占29.3%.
作者:龚南平;方功德;柳阳春;胡建明;陈艰;张平 刊期: 2003年第02期
P波离散度(Pd)是近年来提出的反映心房存在部位依从性非均质电活动的一个概念[1],是体表心电图不同导联测定的P波长时限(Pmax)与短时限(Pmin)的差距.
作者:傅强;陈运和 刊期: 2003年第02期
按1985年全国流行性出血热专题会议制定标准.我院自1970~2002年6月底共收治出血热2664例.其中死亡192例,病死率7%,现对死亡病例在诊断和治疗中的经验教训进行回顾,旨求进一步降低出血热的病死率.
作者:倪德荣;袁世萍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肺胸膜损害.方法回顾性分析106例住院SLE患者的胸部X线片结果.结果发现肺胸膜改变76例,占71.7%.76例中表现为胸膜炎48例,占63.2%;急性狼疮性肺炎20例,占26.3%,其中有8例合并有胸腔积液;弥漫性间质性肺炎11例,占14.5%;肺不张3例,占3.9%;SLE性尿毒症性肺水肿2例,占2.6%.结论肺胸膜是一个富含结缔组织和血管的脏器,常可因免疫复合物的沉积而形成免疫损伤.因此,SLE患者应常规定期胸部X线检查,以便早期发现肺胸膜改变,及时治疗.
作者:吴效鹏 刊期: 2003年第02期
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人口老化,痴呆病人随之增加.按老年人患病率4.5%计算,我国已有540万患者.一个阿尔茨默病(Alzheimer disease简称AD).
作者:廖杰芳;楼小亮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分析婴儿先天性腭裂术后吸气困难的原因,更好地治疗、预防该并发症.方法对95例婴儿先天性腭裂术后出现吸气困难者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婴儿先天性腭裂术后吸气困难主要与喉头水肿、舌后坠、分泌物阻塞气道、及肺部感染有关,其它方面亦不能忽视.结论应针对婴儿腭裂术后吸气困难的不同诱因,采取合理防治方法.
作者:付时章;雷海燕;袁华;萧庆昌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反思胆漏形成的原因,探讨诊断及治疗对策.方法对我院1991年2月至2002年4月收治的22例胆漏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讨论发生胆漏的原因、诊治策略及效果.结果10例采用开腹手术,治愈好转9例,1例未愈,治愈好转率90.0%;非手术治疗12例,治愈好转10例,死亡2例,1例死于肝功能衰竭,1例死于胆管癌骨转移,治愈好转率83.3%.结论胆漏多发生于胆囊切除术后,其次为胆肠吻合、T管拔除后,再次肝创面细小胆管瘘、胃切除等毗邻脏器手术副损伤.术者经验不足、操作不仔细、手术方式选择不当及疾病本身解剖改变是造成胆漏的主要原因.根据胆漏的不同病因选择单纯腹腔引流、腹腔引流+经内镜鼻胆管引流(ENBD)、腹腔引流+生长抑素、手术重建胆道等措施.
作者:李太原;端木尽忠;张海涛;戴安邦 刊期: 2003年第02期
本文报道我院自1986年5月至2001年12月13例病人因胆道术后并发症急症和近期再手术的经验与教训.
作者:谭洪亚 刊期: 2003年第02期
肺结核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发好于双侧锁骨上、下区、肺门部,但下叶肺结核也并非少见.我们从1992年5月~2001年12月间收治肺结核826例,其中下叶肺结核78例(占9.4%),X线初诊为肺结核者53例,余25例(占32例)均误诊.
作者:陈进文;王友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为研究乌拉地尔在脑肿瘤病人术后气管拔管前应用预防拔管时心血管反应和颅内压升高的效果.我们选择ASA Ⅰ~Ⅱ级脑肿瘤病人40例,随机等分成对照组Ⅰ组和乌拉地尔组Ⅱ组.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葛云芬;徐金龙 刊期: 2003年第02期
自1998年以来,我们采用AF内固定系统治疗单节段胸腰部脊柱骨折脱位25例,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许真;雷刚刚;戴闽 刊期: 2003年第02期
我院于2001年8月~2002年10月在体外循环下先后进行了4例原位心脏移植术,4例均获成功.现将体外循环的特点及处理报告如下:
作者:肖立琼;刘家琴;徐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我院自2001年4月以来对19例困难气管插管病人采用五官科用纤维喉镜引导行气管内插管,取得满意效果,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汪卫星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血液稀释对全髋置换术患者血液流学变的影响.方法26例全麻全髋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Ⅰ组为对照组,Ⅱ组为血液稀释组.Ⅱ组在诱导前采集自体血 400~800ml,同时输注平衡血液,使血液达到中度稀释状态.结果两组血液流变学有显著性差异,Ⅱ绢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和血浆蛋白纤维蛋白原均较Ⅰ组为低.结论中度血液稀释有助于预防术中血栓形成与栓塞.
作者:郑冬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全肝血流阻断早由Heaney于1966年报道.在一般情况下,阻断入肝血流可满足大多数切肝的需要,但当病变累及肝静脉、腔静脉结合部(第二肝门)或肝后腔静脉(第三肝门),存在损伤肝静脉,肝短静脉甚至肝后下腔静脉而发生致命性大出血的危险时,常需同时阻断出肝血流,此即为全肝血流阻断.
作者:王焕才;袁红新;宋兴国;欧阳瑞生;郭友根 刊期: 2003年第02期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49岁,因饮酒后持续左中腹痛由外院转入我院.
作者:邱国萍;周凌云;杨宁;屈晓勇 刊期: 200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