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难治性青光眼小梁切除联合羊膜移植的临床研究

张愈延;黄琼;肖通龙

关键词:难治性青光眼, 青光眼小梁切除, 羊膜移植, 滤过性手术, 致盲眼病, 新生血管, 纤维增殖, 手术效果, 临床治疗, 瘢痕形成, 手术区, 多发病, 道阻塞, 常见病, 眼科, 比率
摘要:青光眼是眼科常见病,多发病,也是常见致盲眼病之一.而难治性青光眼约占青光眼比率的10~20%,是临床治疗中的棘手之处,常规的滤过性手术多难以奏效,影响手术效果的主要因素是手术区的纤维增殖,新生血管,瘢痕形成,使滤过道阻塞而失败.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纤维喉镜引导气管内插管的体会

    我院自2001年4月以来对19例困难气管插管病人采用五官科用纤维喉镜引导行气管内插管,取得满意效果,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汪卫星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与分子生物学治疗

    直至90年代早期,缺血和再灌注期间的心肌保护集中在肌细胞的保护上.然而,缺血后心功能的恢复需血流在血管和微血管水平上重建,越来越多证据表明在决定器官功能的恢复方面血管床的效应起重要作用.

    作者:陈朋;张吉翔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甘露醇临床应用进展

    甘露醇作为高渗药物用于降低眼压和颅内压由来已久,随着临床应用的广泛和深入,甘露醇的副作用已越来越受到实验和临床工作者的关注,对一些传统观念提出了挑战和异议,国内外有关的文献报道和经典屡见不鲜,本文收集了部分资料进行粗浅分析.

    作者:郝向阳;况建国;邹安琪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重症心脏瓣膜疾病外科治疗102例

    我院自1993年5月至2002年7月共进行心脏瓣膜疾病手术治疗347例,其中重症心脏瓣膜疾病手术治疗102例,占29.3%.

    作者:龚南平;方功德;柳阳春;胡建明;陈艰;张平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误诊为脑血管病的老年低血糖症32例临床分析

    低血糖症是一组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血葡萄糖浓度过低所致的症候群.临床上以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和脑神经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

    作者:李异白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保留幽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壶腹部肿瘤的体会

    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y1orus preserving pancreato duodenectomy,简称PPPD),保存了胃的正常生理功能,减少手术创伤,有利于病人恢复[1].由于对生活质量的逐渐重视,PPPD的适应症不断扩大,尤在发达国家较为盛行,甚至被认为是胰十二指肠区良、恶性肿瘤的标准治疗之法[2].

    作者:王建;纪震宇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经行浮肿60例

    经行浮肿是指每值经前或经期头面、四肢浮肿,西医属经前期紧张综合征范畴,是妇科常见病.本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经行浮肿60例疗效满意,现小结如下:

    作者:徐晓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外伤性硬脑膜下积液21例报告

    我院自1998年至2002年收治外伤性硬脑膜下积液21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16例,女5例,小年龄9个月,大年龄75岁,平均年龄45岁.

    作者:付辉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22例术后胆漏反思及诊治

    目的反思胆漏形成的原因,探讨诊断及治疗对策.方法对我院1991年2月至2002年4月收治的22例胆漏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讨论发生胆漏的原因、诊治策略及效果.结果10例采用开腹手术,治愈好转9例,1例未愈,治愈好转率90.0%;非手术治疗12例,治愈好转10例,死亡2例,1例死于肝功能衰竭,1例死于胆管癌骨转移,治愈好转率83.3%.结论胆漏多发生于胆囊切除术后,其次为胆肠吻合、T管拔除后,再次肝创面细小胆管瘘、胃切除等毗邻脏器手术副损伤.术者经验不足、操作不仔细、手术方式选择不当及疾病本身解剖改变是造成胆漏的主要原因.根据胆漏的不同病因选择单纯腹腔引流、腹腔引流+经内镜鼻胆管引流(ENBD)、腹腔引流+生长抑素、手术重建胆道等措施.

    作者:李太原;端木尽忠;张海涛;戴安邦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磨牙空管和根管治疗疗效的比较

    采用空管糊剂治疗磨牙牙髓炎及慢性根尖周炎,是一种方便而有效的方法,近年来己被广泛的应用.

    作者:董莉;杨辉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婴幼儿重症肺炎危重病例评分分析

    小儿肺炎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也是引起儿童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据统计,我国每年约有30万婴儿死于肺炎,为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第一位原因.

    作者:潘英妹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CD28的表达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免疫耐受机制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携带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上的CD28表达在乙肝病毒感染免疫耐受机制中的作用以及影响其CD28表达的可能因素.方法选择其血清中HBsAg、HBeAg、抗HBc-IgM和HBVDN均为阳性的乙肝病毒携带者(肝功能正常)35例;正常对照组11例以及急性乙型肝炎患者5例.分别采用流式细胞学、细胞RNA提取和RT-PCR等技术,检测实验对象外周血单核细胞上的CD4、CD8、CD28和CD25等蛋白分子的表达情况,CD28 mRNA的含量以及外周血单核细胞中HBVDNA的存在情况.结果(1)乙肝病毒携带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CD4和CD8 T淋巴细胞)上CD28的表达低下,尤以CD8 T淋巴细胞更为明显(CD25/CD4为14.42%,CD28/CD8为7.39%);而正常对照组(CD28/CD4为24.57%,CD28/CD8为29.54%)和急性乙型肝炎组(CD28/CD4为26.25%,CD28/CD8为18.42%)则均有较高的表达.其与乙肝病毒携带者的结果相比较,有着显著或非常显著之差异(P<0.05,P<0.01).同时,通常用于表示T淋巴细胞激活状态的CD25在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上的表达也低下(CD25/CD4为9.10%,CD25/CD8为7.93%),特别是以CD8T淋巴细胞上的表达低下尤为明显.其与正常对照组的相应结果(CD25/CD4为4.2%,CD25/CD8为1.48%)相比较,差异显著或极为显著(P<0.05,P<0.01).(2)乙肝病毒携带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内CD28 mRNA的水平也较正常对照组的更低.(3)乙肝病毒携带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HBVDNA的检出率(60.0%)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0%),两者相比差异极为显著(P<0.01).结论乙型肝炎病毒持续感染者的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尤其足CD8 T细胞上的激活受体CD28表达水平较正常人明显降低,其细胞中CD28 mRNA水平也降低,均可能造成T淋巴细胞激活所必需的第二信号产生减少,使T淋巴细胞的激活受影响,导致机体细胞免疫功能降低.从而诱导机体对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免疫耐受的产生.造成乙肝病毒感染持续存在,迁延不愈.而HBV对T淋巴细胞的感染可能是造成其细胞上CD28表达水平低下的原因之一.

    作者:张伦理;陈士彬;易冬英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血液稀释对全髋置换术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目的观察血液稀释对全髋置换术患者血液流学变的影响.方法26例全麻全髋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Ⅰ组为对照组,Ⅱ组为血液稀释组.Ⅱ组在诱导前采集自体血 400~800ml,同时输注平衡血液,使血液达到中度稀释状态.结果两组血液流变学有显著性差异,Ⅱ绢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和血浆蛋白纤维蛋白原均较Ⅰ组为低.结论中度血液稀释有助于预防术中血栓形成与栓塞.

    作者:郑冬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乌拉地尔在脑肿瘤术后气管拔管期的应用

    为研究乌拉地尔在脑肿瘤病人术后气管拔管前应用预防拔管时心血管反应和颅内压升高的效果.我们选择ASA Ⅰ~Ⅱ级脑肿瘤病人40例,随机等分成对照组Ⅰ组和乌拉地尔组Ⅱ组.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葛云芬;徐金龙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肝硬化并原发性腹膜炎65例诊断分析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SPB)是患者腹腔内无脏器穿孔而腹膜发生的急性细菌性感染,又称原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是肝硬化失代偿期,肝炎后活动性肝硬化和亚急性重型或慢性重型肝炎的常规并发症之一.

    作者:谢桂生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连续性肾替代治疗抢救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症1例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49岁,因饮酒后持续左中腹痛由外院转入我院.

    作者:邱国萍;周凌云;杨宁;屈晓勇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流行性出血热192例死亡病例诊治经验教训的回顾

    按1985年全国流行性出血热专题会议制定标准.我院自1970~2002年6月底共收治出血热2664例.其中死亡192例,病死率7%,现对死亡病例在诊断和治疗中的经验教训进行回顾,旨求进一步降低出血热的病死率.

    作者:倪德荣;袁世萍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血液灌流抢救毒鼠强中毒1例报告

    毒鼠强是我国严禁使用的一种灭鼠药,它对人畜具有剧烈毒性.近年来,因管理不当,时有人员中毒.我院于2001年12月25日收治了一例毒鼠强急性中毒患者,经血液灌流治疗及内科综合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将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罗跃;李琴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痔疮术后肛缘水肿的治疗及护理

    肛缘水肿是环状混合痔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大部分环状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及肛管整形术后都有不同程度的肛缘水肿.

    作者:屈艳;胡英娥;谢国星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肺、胸膜损害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肺胸膜损害.方法回顾性分析106例住院SLE患者的胸部X线片结果.结果发现肺胸膜改变76例,占71.7%.76例中表现为胸膜炎48例,占63.2%;急性狼疮性肺炎20例,占26.3%,其中有8例合并有胸腔积液;弥漫性间质性肺炎11例,占14.5%;肺不张3例,占3.9%;SLE性尿毒症性肺水肿2例,占2.6%.结论肺胸膜是一个富含结缔组织和血管的脏器,常可因免疫复合物的沉积而形成免疫损伤.因此,SLE患者应常规定期胸部X线检查,以便早期发现肺胸膜改变,及时治疗.

    作者:吴效鹏 刊期: 2003年第02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