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肝硬化并原发性腹膜炎65例诊断分析

谢桂生

关键词:肝硬化, 原发性腹膜炎, 原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急性细菌性感染, 脏器穿孔, 失代偿期, 慢性重型, 肝炎后, 自发性, 亚急性, 活动性, 腹腔内, 并发症, 患者
摘要: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SPB)是患者腹腔内无脏器穿孔而腹膜发生的急性细菌性感染,又称原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是肝硬化失代偿期,肝炎后活动性肝硬化和亚急性重型或慢性重型肝炎的常规并发症之一.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假性肾积水的影像诊断

    肾积水是影像学检查中常见的征象,是由于泌尿系管腔狭窄、梗阻所致,其病因是多方面的:可因腔内病变如结石或异物;管壁病变如炎症或肿瘤;腔外病变如血管或纤维带的压迫;其他如先天性异常及神经肌肉功能紊乱等.

    作者:郑涛;金月凤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手术中防切口感染护理

    手术后切口感染因素诸多,但与术中切口保护护理直接有关.过去手术室护士工作多注重完成治疗任务而已,认为切口感染与病房备皮质量、医生手术止血彻底及病人自身体质有关,忽视手术中手术切口保护的整体观,术中防切口感染监控不严,术后依赖应用抗生素,既使院内感染率增加,又增加病人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作者:敖兵;关惠军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原位心脏移植的体外循环管理

    我院于2001年8月~2002年10月在体外循环下先后进行了4例原位心脏移植术,4例均获成功.现将体外循环的特点及处理报告如下:

    作者:肖立琼;刘家琴;徐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MR成像在伽玛刀治疗听神经瘤定位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γ刀治疗听神经瘤中MR成像的应用及意义.方法研究2000年1月~2001年3月35例听神经瘤γ刀治疗的病例,观察其定位效果,讨论和分析其定位扫描参数.结果MRI可充分显示病灶、显示双侧听神经、显示听神经与病灶、病灶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并可清楚观察其立体轮廓、范围,测算准确位置.结论MRI可作为γ刀治疗听神经瘤中首选的定位方法.

    作者:利晞;邓印辉;何咏;陈耀棠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两种鼻塞持续气道正压装置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比较

    目的比较新型鼻塞持续气道正压气(NCPAP)与传统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将56例患呼吸衰竭的新生儿随机分为新型NCPAP组和传统NCPAP组,每组28例.观察比较两组患儿在NCPAP前、NCPAP后2h、4h、12h、24h血气变化,应用NCPAP的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儿NCPAP后血气PaO2明显升高,新型NCPAP组较传统NCPAP组明显升高(P<0.05),PaC02显著下降,新型NCPAP组较传统NCPAP组下降显著(P<0.05).新型NCPAP组治疗成功率较传统NCPAP组高(92.8%与71.4%,P<0.05),需要机械通气比例明显低于传统NCPAP(7.2%与28.6%,P<0.05).新型NCPAP组患儿NCPAP时间比传统NCPAP组明显减少[(74.2+22.6)h与(92.4±32.4)h,P<0.05].结论新型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较传统NCPAP更有效,并能减少机械通气的需要和缩短治疗的时间.

    作者:谭稼荣;陈静;王红丽;富林宝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输入袢结扎袢式空肠胆肠吻合术的临床应用和探讨

    目的探讨输入袢结扎胆管空肠袢式吻合术的疗效及价值.方法采用空肠袢式胆肠吻合,对输入袢予以结扎作为外科治疗肝胆胰良恶性疾病时的胆肠通道重建.结果临床应用12例,术后全部病例胆肠内引流效果良好,无严重并发症,经随访5个月~3年,无严重返流性胆管炎.结论本术式操作简便易行,安全可靠,为胆肠通道重建的有效术式之一.

    作者:罗伟昌;成时保;胡纪斌;陈亨洲;张浩;张志谦;龚宇;林鹤翔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血液灌流抢救毒鼠强中毒1例报告

    毒鼠强是我国严禁使用的一种灭鼠药,它对人畜具有剧烈毒性.近年来,因管理不当,时有人员中毒.我院于2001年12月25日收治了一例毒鼠强急性中毒患者,经血液灌流治疗及内科综合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将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罗跃;李琴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保留幽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壶腹部肿瘤的体会

    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y1orus preserving pancreato duodenectomy,简称PPPD),保存了胃的正常生理功能,减少手术创伤,有利于病人恢复[1].由于对生活质量的逐渐重视,PPPD的适应症不断扩大,尤在发达国家较为盛行,甚至被认为是胰十二指肠区良、恶性肿瘤的标准治疗之法[2].

    作者:王建;纪震宇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肝硬化并原发性腹膜炎65例诊断分析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SPB)是患者腹腔内无脏器穿孔而腹膜发生的急性细菌性感染,又称原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是肝硬化失代偿期,肝炎后活动性肝硬化和亚急性重型或慢性重型肝炎的常规并发症之一.

    作者:谢桂生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臀大肌皮瓣移植修复骶尾部大面积褥疮的临床体会

    骶尾部皮下组织少,骨性突出,是压迫性褥疮的好发部位,对面积较大,深及骶尾骨面或伴有骨坏死性感染的3度4度患者,临床治疗较为棘手[1],一般无自愈的可能性.

    作者:王龙真;吴国保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磨牙空管和根管治疗疗效的比较

    采用空管糊剂治疗磨牙牙髓炎及慢性根尖周炎,是一种方便而有效的方法,近年来己被广泛的应用.

    作者:董莉;杨辉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婴幼儿重症肺炎危重病例评分分析

    小儿肺炎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也是引起儿童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据统计,我国每年约有30万婴儿死于肺炎,为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第一位原因.

    作者:潘英妹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下肢长骨骨折带锁髓内针内固定治疗43例

    近年来临床医生对于如何选择骨折内固定方法越来越谨慎和重视.我科自2000年8月至2002年6月采用带锁髓内针治疗下肢长骨骨折与以往内固定的方法比较,优越性较多,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懿城;章柏平;赵敏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多因素性疾病.主要特征是单位体积骨量减少,骨脆性增加.骨质疏松症的严重危害是并发骨折即骨质疏松性骨折:主要包括桡骨远端骨折、脊柱骨折及髋部骨折;其中髋部骨质疏松患者由于骨转换出现特异性改变,骨形成与骨吸收失耦合,导致股骨近端骨显微结构发生明显退变,骨组织力学性能下降,因此更易诱发骨折,髋部骨质疏松性骨折又因其致残、致死率高,后果为严重,尤为受到重视.

    作者:陶军;许永武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重症心脏瓣膜疾病外科治疗102例

    我院自1993年5月至2002年7月共进行心脏瓣膜疾病手术治疗347例,其中重症心脏瓣膜疾病手术治疗102例,占29.3%.

    作者:龚南平;方功德;柳阳春;胡建明;陈艰;张平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经行浮肿60例

    经行浮肿是指每值经前或经期头面、四肢浮肿,西医属经前期紧张综合征范畴,是妇科常见病.本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经行浮肿60例疗效满意,现小结如下:

    作者:徐晓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141例肺癌TSGF、CYFRA21-1的联合检测及临床意义

    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高、病程发展快的癌症,如果肺癌能够及时确诊并加以治疗,那么其病情将会控制、存活率可望提高,目前对肺癌的检测手段多种多样,但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缺点,因此有必要寻找一种灵敏度较高检测手段.

    作者:刘传桂;许嗣磊;张敏;黄承斌;聂宁波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头皮撕脱伤超时游离回植的治疗体会

    头皮撕脱伤是一种严重的头部外伤,常可伴有不同程度的颅脑损伤,出血量大易发生休克,治疗不当可导致皮肤感染坏死,骨髓炎甚至危及生命.

    作者:刘诚;廖农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血液稀释对全髋置换术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目的观察血液稀释对全髋置换术患者血液流学变的影响.方法26例全麻全髋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Ⅰ组为对照组,Ⅱ组为血液稀释组.Ⅱ组在诱导前采集自体血 400~800ml,同时输注平衡血液,使血液达到中度稀释状态.结果两组血液流变学有显著性差异,Ⅱ绢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和血浆蛋白纤维蛋白原均较Ⅰ组为低.结论中度血液稀释有助于预防术中血栓形成与栓塞.

    作者:郑冬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22例术后胆漏反思及诊治

    目的反思胆漏形成的原因,探讨诊断及治疗对策.方法对我院1991年2月至2002年4月收治的22例胆漏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讨论发生胆漏的原因、诊治策略及效果.结果10例采用开腹手术,治愈好转9例,1例未愈,治愈好转率90.0%;非手术治疗12例,治愈好转10例,死亡2例,1例死于肝功能衰竭,1例死于胆管癌骨转移,治愈好转率83.3%.结论胆漏多发生于胆囊切除术后,其次为胆肠吻合、T管拔除后,再次肝创面细小胆管瘘、胃切除等毗邻脏器手术副损伤.术者经验不足、操作不仔细、手术方式选择不当及疾病本身解剖改变是造成胆漏的主要原因.根据胆漏的不同病因选择单纯腹腔引流、腹腔引流+经内镜鼻胆管引流(ENBD)、腹腔引流+生长抑素、手术重建胆道等措施.

    作者:李太原;端木尽忠;张海涛;戴安邦 刊期: 2003年第02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