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变应性疾病与慢性支气管炎病人变应原疫苗皮内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徐雪芬;程曲径;胡禄生;高湘妃;李锋

关键词:变应原疫苗, 皮内试验, 变应性疾病, 慢性支气管炎
摘要:目的分析变应原疫苗皮内试验结果与支气管哮喘等变应性疾病和慢性支气管炎的关系,比较不同变应原疫苗皮内试验的阳性率在我院门诊变应性疾病病人中的分布情况.方法对1257例接受变应原疫苗皮内试验病人的病史、一般情况、皮试结果进行登记和分析.结果变应性疾病组皮试阳性率高于慢性支气管组(1030/1115,92.4%;40/142,2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4.73 P<0.001).变应原疫苗皮内试验阳性率以尘螨、桑蚕丝、多价昆虫、多价兽毛为高.结论变应原疫苗皮内试验是诊断和治疗变应性疾病的主要依据之一,不仅可以作为变应性疾病的特异性诊断方法,还可用于某些非变应性疾病(如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的鉴别诊断.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Chorcot-Marie-Tooth病的神经肌电图研究(附一个家系7例报告)

    Chorcot-Marie-Tooth(CMT)病,是遗传性多发性周围神经病中常见的一种,又称腓骨肌萎缩症.

    作者:王春芝;邓丽影;李鹭江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甲氨喋呤治疗早期宫外孕48例

    早期宫外孕保守治疗方法很多,我院彩用甲氨喋呤治疗早期宫外孕取得良好效果.本组观察48例,其中36例痊愈,成功率为81.3%,9例在治疗过程中经观察发现腹痛加剧遂行手术治疗,占18.7%.

    作者:刘燕萍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磁共振尿路水成像的临床应用

    磁共振尿路水成像技术(MRU)是近几年来新发展的影像学诊断技术,专用于泌尿系统疾病的检查,是以往尿路影像检查方法的有益补充,能提高诊断的准确性,现收集我科自2000年5月至2001年5月所行MRU28例报告如下:

    作者:黄杨见;李建策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严重金葡菌感染2例

    例1,女,6个月.因发热腹泻3d,抽搐1次入院.患儿3d前始出现腹泻水样便,无脓血,5~6次/d,伴发热38℃左右,0.5h前高热达41℃,伴双眼上翻,四肢强直,唇绀,持续数分钟,急诊入院.

    作者:徐垂斌;王月云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厚壁型胆囊癌与慢性胆囊炎的CT鉴别诊断

    目的探讨厚壁型胆囊癌与慢性胆囊炎的鉴别诊断.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的厚壁型胆囊癌15例与慢性胆囊炎15例的CT表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5例厚壁型胆囊癌壁不规则增厚,增强的胆囊壁见连续性中断6例,胆囊腔变小和失去正常形态8例,胆囊壁显僵硬9例,胆囊境界不清10例,9例病人见有不同程度的胆总管扩张,7例见淋巴结肥大.15例慢性胆囊炎2例壁厚薄不均,胆囊挛缩变小,壁略显僵硬2例,胆囊境界不清4例,均未见肿大淋巴结.结论CT在胆囊癌与慢性胆囊炎的鉴别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作者:徐招土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法乐氏四联症右室流出道重建术的评价

    目的评价法乐氏四联症根治术右室流出道的重建.方法对1989年至2002年11月期间的162例法乐氏四联症,实行根治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的调查.结果130例患者行右室流出道重建术,其中64例右室加宽,42例跨环补片,死亡率为4.8%.结论适度的右室流出道的重建,有利于术后恢复,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王勤;饶华庚;刘升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580例麻醉处理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是近年来开展的新技术,具有微创、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我院自1993年10月起开展LC580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凤芝;黄嗣雄;熊乐平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脾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研究

    目的探讨脾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表现和免疫组化表型,为该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外科手术脾切除标本及淋巴结标本进行常规病理组织学检查,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以多种单克隆抗体标记肿瘤细胞.结果肿瘤累及脾白髓边缘区,瘤细胞中等大小,胞质透明,胞核稍不规则.免疫组化LCA+,L26+,CD79α+,bcl-2+,UCHL-1-,CD3-,CD5-,CD10-,Kp-1,CyclinD1-.结论脾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为一种极少见的低度恶性B细胞淋巴瘤,可累及淋巴结,根据其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特征可作出诊断.

    作者:况春景;刘繁荣;陈任生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腹腔镜辅助下两孔法阑尾切除术

    1998年2月至2001年9月我们选择部分阑尾炎病例施行了腹腔镜辅助下两孔法阑尾切除21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贺长春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在臂丛神经阻滞中效果的临床观察

    本文就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用于臂丛神经阻滞中的临床效果(麻醉起效时间、运动阻滞时间、痛觉出现时间)及其安全性作一临床观察.

    作者:黄健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胰管蛔虫致急性渗出性胰腺炎1例

    患者,女性,18岁,突发上腹部剧烈腹痛伴频繁呕吐1d入院.查体T37.8℃,P80次/min,P24次/min,BP16/10kPa,自动体位查体合作,急性痛苦面容,上腹部腹肌稍紧张,脐上深压痛,反跳痛阳性,余未见异常.

    作者:黄彩勤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3种药物治疗重症肝病顽固性呃逆的疗效观察

    顽固性呃逆是重症肝病患者常见的临床表现,呃逆的持续状态直接影响到病人休息和睡眠,乃至加重肝性脑病或增加腹压而导致消化道出血.为探讨其有效的治疗方法,我们自1996年1月至2001年12月间分别采用利太林、氟哌啶醇、654-2,3种药物治疗各类肝病伴顽固性呃逆患者90例,收效良好.本文着重对3种药物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萍;陈向荣;叶庆艾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变应性亚败血症21例的临床诊断

    变应性亚败血症系儿童类风湿病全身型,是一种临床较为少见的长期间歇性持续发热、一过性反复性皮疹和关节症状、白细胞增多、血培养阴性为主要特征的感染-变态反应综合征.近年来报道病例逐渐增多.

    作者:袁增权;卢洪萍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护患沟通中非语言交流的应用

    非语言交流是指交流的双方以体态语言作为载体,即通过人的目光、表情、动作和空间距离等非语言行为来进行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递.在护患沟通过程中,非语言交流往往能表达语言所无法表达的意思,起到意想不到的心理治疗效果,并对增进和谐的护患关系,更好地进行整体护理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作者:张秀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升结肠、盲肠癌误诊为阑尾炎的临床分析

    升结肠、盲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肿瘤,占大肠癌的17.9%,其临床表现无特殊,约有23~29%的患者误诊为阑尾炎[1].我院外科1989年3月至2001年4月共收治12例升结肠、盲肠癌误诊为阑尾炎和阑尾脓肿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邹青山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乌鸡白风丸治疗卵巢囊肿的B超疗效观察

    过早的出现月经不调甚至绝经是困挠一些非更年期妇女较普遍的问题.一些30~40岁的女性出现长期的月经不正常;包括月经过多、过少、经期延长、经期不定等,以至于提前绝经.

    作者:张利群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拜唐苹治疗糖耐量低减患者临床观察

    拜唐苹是α-葡萄糖苷酶竞争性抑制剂,可减缓肠道葡萄糖的吸收,从而缓解餐后高血糖[1].临床上已广泛应用于治疗糖尿病,本文主要观察拜唐苹治疗糖耐量低减(IGT)患者的疗效.

    作者:张文发;李爱娇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乳癌根治术病人的心理状态分析和护理

    乳癌较常见,发病率的23/10万,占全身恶性肿瘤的7~10%,一般40~60岁女性多见.乳房是女性标志之一,乳癌根治术对许多妇女来说被认为是对其女性气质的一大威胁.加之手术切除组织多,伤口创面大,所以高质量的有计划的做好心理、生理及康复功能方面的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针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心理护理,收效明显.

    作者:马金兰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3种不同方法用于12~14周妊娠钳刮术的临床观察

    12~14周终止妊娠,往往由于宫颈扩张不充分,胎儿及胎盘不易钳出,而给手术带来难度,患者有术中出血多,手术时间长,病人痛苦大,术后并发症多等缺点.现将我们的经验报告如下:

    作者:庞文艳;李俊岩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固定网膜在鼻咽癌放疗中的临床应用

    鼻咽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放射治疗是它的首选治疗手段,但要提高鼻咽癌的放疗质量,除由医生制定正确、全面的治疗方案外,放疗技术人员的摆位技术以及摆位采用的放疗固定装置在整个放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应惟良;丁生苟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